生物合成机制论文-吕常江,花雨娇,胡升,赵伟睿,方卉

生物合成机制论文-吕常江,花雨娇,胡升,赵伟睿,方卉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合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酸菌,食品功能因子,GAD,关键酶

生物合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吕常江,花雨娇,胡升,赵伟睿,方卉[1](2019)在《乳酸菌生物合成食品功能因子GABA的机制及关键酶的结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γ-氨基丁酸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因子,在食品、医疗、农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谷氨酸脱羧酶(GAD)是γ-氨基丁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对GAD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生物制备γ-氨基丁酸的应用方面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实验室在未经巴斯德灭菌的鲜奶中分离得到GABA高(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邱东茹,高娜,安卫星,余佃贞,夏明[2](2019)在《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途径与菌胶团形成的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污泥法是借助活性污泥微生物菌胶团形成来实现泥水重力分离和部分污泥回用,辅以曝气供氧,在曝气池中高密度的微生物细胞可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迅速降解、转化后为己所用,外排的剩余污泥带走大量有机质和氮磷,水质得以净化。活性污泥微生物所合成的胶质状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污泥菌胶团形成必不可少的"黏合剂",吸水性极高,这也造成剩余污泥难以处置和利用。我们初步总结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概况,利用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手段,对活性污泥优势种动胶菌(Zoogloea)和其他菌胶团形成菌的EPS生物合成途径和菌胶团形成与调控机制加以研究,鉴定出一个约40 kb的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大型基因簇和一个由7个基因组成的小型基因簇,该基因簇中除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外,还编码组氨酸激酶Prs K和反应调节蛋白Prs R双组分系统,可激活RpoNσ因子共同调控一类称之为PEP-CTERM的新型胞外蛋白质的表达,参与菌胶团的形成。PEP-CTERM富含天冬酰胺(缩写为Asn或者N)残基,可能与胞外多糖通过N-连锁的糖基化形成复合物,包裹微生物细胞群体来介导菌胶团的形成。类似的PEP-CTERM基因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簇在许多重要的活性污泥细菌如聚磷菌和全程氨氧化菌中存在,说明这些细菌也是菌胶团形成菌,可通过污泥沉淀和回用在活性污泥中得以富集。这些研究结果可供活性污泥膨胀控制、污泥减量和剩余污泥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邓华祥[3](2019)在《竹黄菌生物合成竹红菌素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竹黄菌为我国传统重要的药用真菌,其活性产物为竹红菌素,该物质能被激发产生活性氧,损伤细胞大分子物质,诱发细胞凋亡。因此,竹红菌素常被作为光敏剂,应用于食品、农业、医药等领域。鉴于其重要应用前景和理论研究价值,国内外专家近几十年来分别对竹红菌素进行了产量优化、纯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竹黄菌分子操作手段,致使竹红菌素的合成机制研究甚少。此外,在高产竹红菌素的条件下,该菌仍能抵御氧化胁迫,维持良好的生理形态,但其抗氧化网络系统,仍未见系统的报道。本课题以竹黄菌Shiraia sp.SUPER-H168为出发菌株,建立了该宿主基因相对表达分析平台、表达与敲除系统,探讨了参与竹红菌素合成的关键性基因,解析了竹黄菌抵御外界环境及自身毒性产物的抗氧化系统,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稳定的竹黄菌基因相对表达分析平台在竹红菌素生产与缺失的2种培养条件下,分析竹黄菌9个内参基因稳定性及表达丰度。这些内参基因包括肌动蛋白(actin,Act),柠檬酸合成酶A(citrate synthase A,CsA),柠檬酸合成酶B(citrate synthase B,CsB),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yO),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PhoK),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lase,PyrD),微管蛋白(tubulin,Tub),18S核糖体RNA(18S ribosomal RNA,18S rRNA)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等基因。GerNorm输出结果显示:Tub与Act基因稳定性较弱,不适宜于后期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析,CyO与GAPDH稳定性较好,NormFinder软件得出类似的结果。随后,运用GeNorm分析备选内参基因的成对变异值(V_n/_(n+1)),确定最优的内参基因组合。其中,V_(2/3)值为0.119,小于阈值0.15。基于CyO与GAPDH内参基因为稳定性最好的2个内参基因,因此,确定用该组合内参基因的几何平均数归化竹黄菌其余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竹红菌素合成相关的聚酮合酶为目标基因,确定该方法归化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可靠性较好,可将该方法用于竹黄菌其余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析。(2)建立了竹黄菌表达系统以山梨醇为稳渗剂,萌发的竹黄菌孢子为出发材料,裂解酶、β-葡萄糖醛酸酶、崩溃酶等为破壁酶,得到高质量的竹黄菌原生质体。用聚乙二醇/CaCl_2转化法,转化表达质粒至原生质体,在潮霉素抗性平板上,筛选出阳性克隆子。含过表达质粒的竹黄菌呈现出绿色荧光蛋白信号,在野生竹黄菌中未检测到此荧光蛋白信号。运用GAPDH启动子启动绿色荧光蛋白,根据荧光蛋白信号强弱,筛选合适的GAPDH启动子长度。其中,约为2000 bp的GAPDH启动子呈现出较强的荧光信号,可用于后期竹黄菌基因的表达。(3)建立了竹黄菌CRISPR敲除系统野生型竹黄菌与不同CRISPR质粒的竹黄菌(含Cas9质粒、sgRNA质粒)的菌落形态、生物量及竹红菌素色素产量无明显差异,CRISPR元件对竹黄菌无毒性,可用于后期基因编辑研究。选取竹红菌素全局调控的转录因子为靶向基因,建立竹黄菌敲除系统。为提高敲除效率,制备了同源臂序列,并与敲除质粒共转化至原生质体,敲除效率提高至23.07%。随后,进一步优化竹黄菌内源性U6启动子,启动sgRNA序列。其中,采用竹黄菌U6-1与U6-3启动子时,敲除效率略微提升,分别为27.27%与33.33%;采用竹黄菌U6-2启动子时,敲除效率为20%。(4)探究竹红菌素合成的关键性基因运用antiSMASH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出竹红菌素合成相关的关键性基因,采用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工具初步验证聚酮合成酶、单加氧化酶、转录因子等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与竹红菌素合成呈正相关。运用CRISPR系统敲除这3个基因,敲除菌株均不再生产竹红菌素。相对于野生型菌株,在这3种敲除菌株中,参与竹红菌素代谢途径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此外,竹红菌素代谢途径的多铜氧化酶过表达后,该漆酶基因表达量增加了近5倍,该代谢途径聚酮合酶、单加氧化酶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增加了7倍以上,基因簇调控因子转录因子提高了9.69倍。多个竹红菌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保证了竹红菌素产量提高到3.18 g·L~(-1),相对于野生型菌株,产量提高了5倍。(5)解析了竹黄菌的抗氧化系统经氧化胁迫的刺激,竹黄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迅速增强,保证过多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无毒性的H_2O。过氧化氢酶产量也显着提高,在72 h后,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保证过多的H_2O_2转化为无毒性的H_2O。高浓度的H_2O_2处理初期,竹黄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减少,48 h后,含量迅速提高,促使H_2O_2转化为无毒性H_2O。经H_2O_2诱导,处理组竹黄菌中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增强,即使96 h后,GSH含量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GSH与竹黄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协同作用,将外源的H_2O_2迅速催化为H_2O。此外,经基因敲除与回补实验确认,竹红菌素合成途径中的转运蛋白(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SF transporter)将竹红菌素转运至胞外,减少竹红菌素产生的氧化压力。综上所述,竹红菌素来源的氧化胁迫可刺激竹黄菌抗氧化系统,使其维持正常的氧化还原水平,保证该物质连续合成。(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OGUNYEMI[4](2019)在《噬菌体及四种生物合成纳米颗粒对两种主要水稻细菌性病原物的抗菌功能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oo)和水稻噬酸菌(Ao)分别可以引起水稻白叶枯病(BLB)和细菌性褐条病(BBS)。在对这两个水稻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导致了Xoo和Ao菌株产生耐药性,使得传统的化学药剂或抗生素在保护作物或控制病害爆发等方面越来越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此外,由于使用化学药剂易污染环境,因此开发安全环保的方法来防治植物细菌病害显得尤为关键,生物防治已被证明是防治水稻病害较为有效、持久和生态友好的方法。我们从广东、浙江和辽宁等地水稻发病样品中分离到5株Xoo噬菌体(X1、X2、X3、X4和X5),依据其二十面体的头、颈、尾、底板和尾纤维将其鉴定到有尾噬菌体(Candoviridae)中的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基因组DNA分析发现5株噬菌体为双链DNA核酸类型,基于DNAP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它们与噬菌体OP2亲缘关系较近。噬菌体X3的潜伏期最长,为40 min,最小释放量为50 PFU/cell;寄主范围最广,能够裂解23株Xoo菌株中的22株;可显着降低Xoo菌株GZ 0011的胞外多糖产生和生物膜的形成,分别下降了 53%和43%。当在Xoo接种前喷洒噬菌体X3时,水稻白叶枯病害严重程度显着降低了83.19%,噬菌体X3进行种子处理也非常有效,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害严重程度能降低95.4%。由此可见,分离得到的噬菌体能够作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有效生物制剂。我们采用根围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Sx3、Xoo噬菌体X3裂解液、甘菊花提取物(Matricaria chamomilla L.)、橄榄叶提取物(Olea europaea)、红番茄果实提取物(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芙蓉花提取物(HHibiscus rosa-sinensis)为原料,生物合成了ZnO、MgO、CuO和Mn02等纳米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能谱分析(EDS),检测了合成的纳米材料对Xoo和Ao的抗菌效果(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成和游动性)。由P.polymyxa菌株Sx3合成的ZnO、MgO和MnO2纳米材料的吸光度峰值分别为385、215和230nm,ZnO、MnO2和MgO的主要晶体尺寸分别为62.8、18.8和 10.9nm;ZnO的结构为立方体,MgO呈花状(纳米级),MnO2呈球形。合成的ZnO、Mn02和MgO在16.0 μg/ml的浓度时分别使Xoo菌株GZ 0003生物膜的形成降低了 74.5,74.4和80.2%,抑菌圈达到1.7,1.3和1.3 cm。在叁种植物提取物合成的ZnO纳米材料中,我们发现16.0μg/ml的橄榄叶合成的纳米材料对Xoo的抗菌活性最高,抑菌圈为2.2cm,细菌增长减少67.5%,生物膜形成下降48.5%,游动性减少83.3%,良好的抑菌效果可能主要归功于其微晶尺寸为48.2nm。经MgO和MnO2处理后,Ao菌株RS-2生长分别下降62.9和71.3%,抑菌直径分别为1.8 cm和2.3 cm。MgO和MnO2纳米材料处理Ao菌株RS-2的细胞死亡率分别从0.97%提高到99.52和99.94%。ZnO、MgO和MnO2纳米材料在200.0 μg/ml时显着抑制Xoo菌株GZ 0003的生长,分别减少79.65,77.78和7].47%;生物膜形成分别减少79.17、75.77和76.72%。纳米锌、纳米镁、纳米锰、纳米铜等纳米材料的实验表明,纳米材料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的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成和游动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与浓度相关。通过对平板米材料具有强烈的抗菌活性,推测其抑菌机理为细胞膜损伤导致细胞内容物丢失和活性氧的产生。通过对平板上细菌的拮抗,我们发现本研究的纳米材料具有强烈的抗菌活性,推测其抑菌机理为细胞膜损伤导致细胞内容物丢失和活性氧的产生。我们发现用200.0 μg/ml CuO、MgO和MnO2纳米材料处理的水稻,在感染Xoo时与未处理相比能显着增加植物的生长,Xoo感染的对照组水稻发病率为75.20%,CuO纳米材料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害抑制率为24.12%,MgO纳米材料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害抑制率为15.04%,Mn02纳米材料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害抑制率为75.79%。利用CuO、MgO和MnO2纳米材料处理拟南芥植株,其光合器(Fv/Fm)的最高效率在0.80-0.85之间,说明纳米材料对植株的生理状态没有受到胁迫的影响;CuO、MgO和MnO2纳米材料处理的拟南芥相对于未处理的对照在光下PSⅡ的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显着增加;利用CuO、MgO和MnO2纳米材料处理拟南芥植株,叶绿素合成和光系统结构基因显着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从我国叁个省份水稻病株中分离得到23株Xoo菌株和5株噬菌体,通过离体和植物实验发现,噬菌体能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我们生物合成了纳米材料,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白叶枯和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并且对植物无毒害作用,可以作为纳米肥料和纳米药剂使用。因此,本研究为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且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晓冬[5](2019)在《基于CHI基因多态性的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草为我国最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作用,市场需求量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明确规定:按干燥品计算,甘草中甘草苷(C21H2209)含量不得少于0.5%。但经课题组前期调查研究,市售甘草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大量甘草苷含量不达标样品。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为甘草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二个关键酶及限速酶,对于调控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围绕CHI基因展开研究,拟揭示甘草CHI基因多态性调控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期指导优质甘草的分子育种。本论文以60株甘草样品作为实验材料,首先利用HPLC法测定其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的含量,筛选出含量最高的6株及含量最低的5株甘草样品,作为后续基因分析的实验材料;利用RT-PCR法对11株黄酮高/低含量甘草样品进行CHI基因扩增,并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筛选出黄酮高/低含量组样品CHI基因主流单倍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主流CHI基因单倍型进行分析;构建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CHI;利用电转法将重组后表达载体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以甲醇为诱导剂对重组酵母工程菌G-P-CHI进行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分别以异甘草素及柚皮素查尔酮为底物,以表达产物CHI为粗酶进行体外酶促反应,采用HPLC法对酶促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本论文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甘草CHI基因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结果:11株黄酮高/低含量组样品中共计获得113条长度为690bp的CHI基因cDNA序列,编码229个氨基酸残基。经DNAMAN比对分析,113条CHI cDNA序列的一致性为99.64%,存在97个变异位点,可分为53种单倍型(单倍型1~53);113条CHI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9.10%,存在63个变异位点,可分为44种氨基酸序列类型(AA-1~AA-44)。单倍型1~7为同义突变序列,编码AA-1;单倍型36~39为同义突变序列,编码AA-30。66条黄酮高含量组样品的CHI序列中,单倍型1数量为30,占比45.45%,为其主流单倍型;47条黄酮低含量组样品的CHI序列中,单倍型36数量为25,占比53.19%,为其主流单倍型。单倍型1与单倍型36仅在246bp处存在C/A颠换。(2)甘草黄酮高/低含量组CHI主流单倍型(单倍型1与单倍型36)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黄酮高含量组主流单倍型1与黄酮低含量组主流单倍型36所对应氨基酸序列类型AA-1与AA-30性质差异较小,仅在理化性质方面略有差异。二级结构功能元件及叁级结构模板均一致,差异位点246bp位于底物结合区域外。AA-1与AA-30均不含信号肽、为查尔酮异构酶超家族成员、不含跨膜结构域、CHI蛋白位于膜外。与其他物种CHI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AA-1与AA-30进化关系较近且与其他物种间区分良好。(3)转甘草特异性CHI基因毕赤酵母GS115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分析:以pPIC9K为表达载体,构建了携带黄酮高含量组主流CHI基因型(单倍型1)的毕赤酵母GS115工程菌G-P-CHI-1及携带黄酮低含量组主流CHI基因型(单倍型36)的毕赤酵母GS115工程菌G-P-CHI-36,对其进行His+转化子筛选、遗传霉素G418筛选、Mut+型重组子筛选、PCR验证及测序验证后,利用甲醇对成功构建的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得到与甘草CHI蛋白理论大小一致(24kDa)的产物,证明诱导表达成功。(4)CHI的体外酶促反应:分别以异甘草素及柚皮素查尔酮为酶促反应底物,以诱导表达得到的CHI蛋白为粗酶进行体外酶促反应。利用HPLC法对酶促反应后产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诱导表达得到的CHI蛋白具有催化活性,且CHI-1的催化效率优于CHI-36,即黄酮高含量组主流单倍型的催化效率优于黄酮低含量组主流单倍型。(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凤娟[6](2019)在《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的山黧豆β-ODAP生物合成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源性β-ODAP是限制山黧豆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但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和蛋白研究极少,调控途径尚不明晰。本研究取山黧豆种子萌发期具有不同β-ODAP含量的组织分别进行了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联合分析,并对β-ODAP合成的关键基因b-腈基丙氨酸合成酶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在2DAS,6DAS及25DAS的不同组织中共找到6,589个差异基因。GO、KEGG分析表明,β-ODAP含量与碳代谢、硫同化/代谢等基础代谢有关。WGCNA分析将上述差异基因分为61个模块,其中两个模块与CSase基因相关,说明CSase家族蛋白可能参与β-ODAP积累水平调控。在山黧豆转录组数据库中共找到8条LsCSase序列,分别属于CYSA,CYSB,CYSC,CYSD及SCS五个家族,其中属于CYSC家族的LsCASase可能是β-ODAP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2.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在2DAS,6DAS及25DAS的不同组织中共检测到了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嘌呤等在内的141个差异代谢物。PCA分析表明上述代谢物随β-ODAP含量的变化而变化。OPLS-DA,层次聚类及pathway分析等结果进一步表明,β-ODAP代谢与氮代谢、硫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等初级代谢有关。3.通过mapman软件进行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构建差异代谢物-基因相关性关系网络,发现硫代谢、TCA循环及氨基酸代谢中的部分代谢物和基因与β-ODAP呈现出了相同的变化趋势。4.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LsCASase是同时具有CAS和CS两种酶活性的双功能酶。pH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pH<8.0时主要发挥CS活性,在pH>8.0时主要发挥CAS活性。温度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不显着,且LsCASase在低温时仍能保持较高的两种酶活性。ZnSO_4、MgSO_4、FeSO_4及β-ME处理均增加了LsCASase的两种酶活性,而CuSO_4处理则抑制了CS酶活性、增加了CAS活性。LsCASase两种酶活性的最适底物浓度不同,CS活性的最适底物浓度分别为0.5mM OAS、6mM Na_2S;CAS活性的最适底物浓度分别为7.5mM KCN、3mM Cys。关键氨基酸残基突变及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Lys~(103)是LsCASase能否发挥正常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而M~(235)及S~(239)是LsCASase两种酶活性比率的关键控制位点。5.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LsCASase、LsSAT2、LsSAT3蛋白均定位于线粒体。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及pull down试验结果表明,LsCASase能够与LsSAT2、LsSAT3发生相互作用。LsCASase与LsSAT2或LsSAT3所形成的的复合体可能通过影响Cys与异恶唑-5-酮合成BIA的方式调控β-ODAP的合成。6.蛋白叁维结构、酶活性中心及互作位点的预测表明,LsCASase为同源二聚体,活性中心为:K~(103)、N~(134)、M~(235)、G~(236)、I~(237)、G~(238)、S~(239)、G~(240)、G~(241)、T~(242)、T~(281)、G~(282);LsSAT2是由两个叁聚体构成的六聚体,其底物Ser结合位点:D~(265)、D~(279)、H~(280)、E~(281)、G~(306)、R~(314);CoA结合位点:D~(279)、H~(280)、H~(300)、G~(306)、A~(326)、K~(341)、A~(344)、T~(357)。互作位点预测及pull down实验结果表明,LsCASase的T~(131)、S~(132)、Q~(204)叁个位点是它与LsSAT2互作的关键位点。LsCASase突变体的Cys合成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CAS活性受影响较小。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山黧豆β-ODAP代谢与硫、氮、碳等基础代谢途径密切相关。LsCASase处于上述代谢的节点,并通过与LsSAT2、LsSAT3蛋白形成CRC复合物,在线粒体中对β-ODAP的合成起关键调控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β-ODAP调控的分子机制,通过硫代谢通路关键酶的遗传操作改善山黧豆种子品质,尤其是提高含硫营养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徐骏宇,Ya,Xu,Zhen,Xu,Lin-Hui,Zhai,Yang,Ye[7](2019)在《酰基-CoA依赖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的蛋白酰化修饰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酰基-CoA能够作为不同类型天然产物的合成前体,与此同时也是蛋白酰化修饰的直接供体。在本文中,课题组探究了胞内酰基-CoA的含量对天然产物合成产量的有利及不利的影响。研究人员以红霉糖多胞菌为例:作为红霉素合成的直接前体,胞内丙酰-CoA的积累在有助于提高红霉素产量的同时,其介导的赖氨酸丙酰化修饰能通过调控酶(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9年02期)

高岩,张涛,亢学平,韩梅,杨利民[8](2019)在《人参中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土壤含水量对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影响,并从抗氧化酶系统和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等角度阐释其机制。以叁年生盆栽人参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梯度,即饱和含水量的40%(W1),60%(W2),80%(W3),采用HPLC测定11种单体皂苷含量并以GAPDH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皂苷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酶基因(HMGR,SS,β-AS,CYP716A47,CYP716A52v2,CYP716A53v2)表达量,同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测定。人参皂苷含量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W3处理最适; PPD(Rb1,Rc,Rb2,Rd,Rh2,Rb3,Rg3),PPT(Rg1,Re,Rf)型人参皂苷,Ro及总皂苷均在8月30日达最大值,分别为9. 92,5. 48,0. 63 mg·g-1。整个调控期间W3抗氧化酶活性大于W1,MDA含量小于W1并且W3处理时β-AS,CYP716A47,CYP716A53v2基因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而HMGR,SS基因在各个水分条件下表达量较稳定。经相关性分析得W3处理组HMGR,SS基因与PPD,PPT型人参皂苷及Ro呈现显着正相关,CYP716A52v2基因与Ro呈显着正相关,CYP716A47基因与PPD型人参皂苷呈极显着正相关; W1,W2处理时β-AS基因与PPD型人参皂苷呈极显着正相关。W3处理为最适水分,人参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含量最高,各基因与皂苷含量相关性密切,更利于人参皂苷的积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彭书东,李键,刘士健,张玉,王洪伟[9](2019)在《乳酸菌细菌素生物合成机制、抑菌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素具有抗食源性致病菌和食品腐败菌的特点,可以作为在食品中应用的天然、无毒抗菌剂。但由于细菌素的抑菌机制复杂多样,尚未完全解析,以及抑菌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食品领域的实际应用十分有限。该文将对细菌素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抑菌机制及包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细菌素的研究和应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胡志娟[10](2018)在《磺胺类天然产物SB-203208中新型N-S键生物合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ulfonamide is present in many important drugs,due to its uniqu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In contrast,naturally occurring sulfonamides are rare,and their biosynthesi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Here we identified th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sulfonamide antibiotics,altemicidin(1),SB-203207(2),and SB-203208(3),from Streptomyces sp.NCIMB40513.The heterologous gene expression and biochemical analyses revealed unique aminoacyl transfer reactions,including the tRNA synthetase-like enzyme SbzA-catalyzed L-isoleucine transfer,the GNAT enzyme SbzC-catalyzed β-methylphenylalanine transfer and the second GNAT enzyme Sbzl-catalyzed 2-sulfamoylacetic acid transfer.Furthermore,we elucidated the biogenesis of 2-sulfamoylacetic acid from L-cysteine,by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cupin dioxygenase SbzM and th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SbzJ.Remarkably,SbzM catalyzed the two-step oxidation and decarboxylation of L-cysteine,and the subsequent intramolecular amino group rearrangement led to N-S bond formation.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unprecedented biosynthetic machineries of aminoacyl sulfonamide antibiotics,and it paves the way toward investigations of novel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their engineered biosynthesis.(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12-01)

生物合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活性污泥法是借助活性污泥微生物菌胶团形成来实现泥水重力分离和部分污泥回用,辅以曝气供氧,在曝气池中高密度的微生物细胞可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迅速降解、转化后为己所用,外排的剩余污泥带走大量有机质和氮磷,水质得以净化。活性污泥微生物所合成的胶质状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污泥菌胶团形成必不可少的"黏合剂",吸水性极高,这也造成剩余污泥难以处置和利用。我们初步总结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概况,利用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手段,对活性污泥优势种动胶菌(Zoogloea)和其他菌胶团形成菌的EPS生物合成途径和菌胶团形成与调控机制加以研究,鉴定出一个约40 kb的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大型基因簇和一个由7个基因组成的小型基因簇,该基因簇中除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外,还编码组氨酸激酶Prs K和反应调节蛋白Prs R双组分系统,可激活RpoNσ因子共同调控一类称之为PEP-CTERM的新型胞外蛋白质的表达,参与菌胶团的形成。PEP-CTERM富含天冬酰胺(缩写为Asn或者N)残基,可能与胞外多糖通过N-连锁的糖基化形成复合物,包裹微生物细胞群体来介导菌胶团的形成。类似的PEP-CTERM基因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簇在许多重要的活性污泥细菌如聚磷菌和全程氨氧化菌中存在,说明这些细菌也是菌胶团形成菌,可通过污泥沉淀和回用在活性污泥中得以富集。这些研究结果可供活性污泥膨胀控制、污泥减量和剩余污泥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合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吕常江,花雨娇,胡升,赵伟睿,方卉.乳酸菌生物合成食品功能因子GABA的机制及关键酶的结构解析[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2].邱东茹,高娜,安卫星,余佃贞,夏明.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途径与菌胶团形成的调控机制[J].微生物学通报.2019

[3].邓华祥.竹黄菌生物合成竹红菌素的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9

[4].OGUNYEMI.噬菌体及四种生物合成纳米颗粒对两种主要水稻细菌性病原物的抗菌功能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

[5].张晓冬.基于CHI基因多态性的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6].刘凤娟.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的山黧豆β-ODAP生物合成机制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徐骏宇,Ya,Xu,Zhen,Xu,Lin-Hui,Zhai,Yang,Ye.酰基-CoA依赖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的蛋白酰化修饰调控机制[J].科学新闻.2019

[8].高岩,张涛,亢学平,韩梅,杨利民.人参中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9].彭书东,李键,刘士健,张玉,王洪伟.乳酸菌细菌素生物合成机制、抑菌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10].胡志娟.磺胺类天然产物SB-203208中新型N-S键生物合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

标签:;  ;  ;  ;  

生物合成机制论文-吕常江,花雨娇,胡升,赵伟睿,方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