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国有书店面临的竞争

“入世”后国有书店面临的竞争

一、“入世”后国有书店面临的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李晓鸿[2](2015)在《隐性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隐性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等行政主体以不正当的经济援助、行政管制或其他行政手段优待、扶持或保护特定市场经营主体,阻碍、限制或扭曲市场竞争或存在阻碍、限制、扭曲市场竞争威胁,但法律、行政法规尚未禁止的行政行为。该行为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反垄断法》等规制的行政垄断行为,具有隐蔽性特点。行政主体通过行政权力不正当优待、扶持和保护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受优待、扶持或保护的市场经营主体因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和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改变竞争者的竞争条件;并使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蜕变为一种不公平竞争;这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将使其他市场经营主体处于不利地位,并在市场竞争中落败而被迫退出市场竞争,而潜在竞争者也会因此放弃进入该市场领域的意愿,从而导致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减少,最终产生阻碍、限制竞争的后果。因而上述行为与《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垄断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隐性行政垄断有三种常见表现类型:第一种是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进行不正当的经济援助行为。如无偿或低价向特定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土地、矿产、频谱、航线等稀缺资源,给予赠款等财政补贴(助)和减免税、低利率融资贷款、核销亏损等经济优惠政策。这类行为直接给予特定经营者经济利益从而使其增强市场竞争力或保持其市场竞争优势。第二种是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给予不正当的市场进入、产品(服务)价格或数量等方面的行政管制保护的行为。国家对自然垄断行业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等市场领域进行市场准入、价格或数量等方面的行政管制的初衷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随着时代变迁、体制变革及科技进步,国家在这些领域的行政管制有的已偏离原来的初衷和目的,沦为受管制企业谋取市场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的工具,因而其正当性逐渐丧失。第三种是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的不正当行政扶持行为,属于间接给予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经济利益。常见表现形式有: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上给予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特殊待遇或法外特权;行政权力直接参与市场经营,如盐业、烟草政企合一的专营专卖制度、行政主体经商办企业、行政主体与特定市场经营者合作或合资从事营利性活动;行政主体强制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兼并重组;行政主体协调特定市场经营主体采取统一市场行动等。上述隐性行政垄断行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危害性:(1)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妨碍市场自由竞争,使市场竞争机制难以有效运作,国企难以成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民营经济难以发展壮大,从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使生产要素得不到有效使用,受隐性行政垄断扶助、保护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普遍低下,从而导致经济效率损失。(3)使受益企业忽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失去改革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主动性,甚而阻碍改革创新。(4)引发权力寻租,而权力寻租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社会总成本增加;受隐性行政垄断扶助和保护的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价高质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合理地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从而损害社会整体福利和消费者利益。(5)滋生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腐败和奢侈浪费,引发社会不公,损害政府形象。(6)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实施不正当补贴和优惠政策等扶助、保护行为,违反了wT0的非歧视、公平竞争等原则和反补贴等协定,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制裁,影响中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市场经济地位。针对隐性行政垄断存在的上述危害性,本研究提出了多主体、多途径的综合法律规制思路,即建立起以反行政垄断执法为主,地方政府层级监督和人民法院司法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反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1)强化各级政府在规制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作用。由《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负有通过抽象行政行为备案审查、行政复议等制度对隐性行政垄断行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层级监督的职责,从而强化各级政府在反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责任,防止地方政府在此方面无所作为。(2)强化人民法院在规制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作用。通过修改和完善《行政诉讼法》扩大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和审查权限,尽量将隐性行政垄断纳入行政诉讼制度的监督范围,以便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作用。(3)强化反行政垄断执法在规制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行政复议制度和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制度对隐性行政垄断行为的监督是被动的,且监督范围和方式均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规制隐性行政垄断应以反行政垄断执法为主,应通过对《反垄断法》修改和完善,构建起独立、权威、高效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制,以适应反行政垄断执法工作的需要。一是在《反垄断法》中完善反行政垄断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即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公平、自由竞争秩序规定为反行政垄断的立法目的;并将市场经济内在的效率价值确定为反行政垄断立法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区分隐性行政垄断确立法定的评判准则和标准。二是通过对行政垄断进行法律定义,以“不正当性”代替“滥用行政权力”作为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或区分标准;扩大《反垄断法》规定的行政垄断范围,将隐性行政垄断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在列举式规定中设定兜底条款并授予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自由裁量权,以便对复杂多样的行政权力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等其他间接排除、限制竞争行政行为是否构成行政垄断进行区分、确认。三是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制。即建议《反垄断法》规定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下设单独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实行垂直领导,承担反行政垄断执法任务;并通过《反垄断法》授予该执法机构调查权、强制权、裁量权、撤销权、制裁权等强有力的执法权力,以提高反行政垄断执法的权威性;完善反行政垄断立案、调查、处理和执行程序,强化对行政垄断违法行为主体的行政、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以增强反行政垄断执法的有效性。四是建立由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对国家行政管制等国家垄断法律制度的正当性进行立法前和立法后评价的制度,从反行政垄断执法角度对不具有正当性的国家垄断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建立国家垄断的利害关系人对丧失正当性的国家垄断行为申请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异议审查制度,为当事人对丧失正当性的国家垄断寻求法律救济提供正当有效的途径。(4)通过相关法律的配套完善和修改,使相关法律与《反垄断法》的精神保持一致,从而在规制行政垄断方面形成合力,并为反隐性行政垄断执法扫清障碍。一是完善宏观调控法、价格法、财税法等市场经济法。通过制定宏观调控法,为政府与市场划定界线,以减少行政主体对市场的不当干预,防止行政主体借宏观调控之名实施隐性行政垄断行为。完善价格法,增强价格管制行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防止利益集团利用价格管制谋取暴利和坑害消费者。修改相关财税法律制度,以解决当前不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财税体制引发的基层政府财政困难、事权和财权严重不匹配而促使行政主体滥施隐性行政垄断增加财政收入问题。二是完善和修改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许可法等行政法。应尽快出台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的组织法和市、县、乡(镇)级政府的组织法及国务院各部门的组织法,将行政主体的职责权限尽量规定得具体明确,不留弹性地带。制定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主体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程序,保证利害关系人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程序中的正当权利。修改行政许可法,在有关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规定中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负面清单管理内容。通过上述法律规制措施,最终形成一个全覆盖、多层次、多途径和各执法主体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和紧密配合的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法律机制和体系,实现行政主体及行政官员在严格监督之下的“不敢”和完善法律制度下的“不能”,从而达到有效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目的。

周杨[3](2015)在《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对出版业的重塑,传统图书发行业在资源占有、利益分配、竞争格局、企业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行业变革中,受网络书店、数字出版、读者阅读习惯、历史竞争格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实体书店遭受了强烈的冲击,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全面地分析导致当前实体书店集体性经营困境的原因、理智地评估实体书店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科学地探讨实体书店的发展对策,对我国实体书店谋求转型升级、摆脱生存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简介了实体书店的发展历史脉络,梳理了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的发展历程,并从网点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两方面对我国实体书店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接着使用“长尾理论”“波特五力模型”两大理论对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我国实体书店的两大阵营——新华书店阵营和民营书店阵营各自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认为网络书店的冲击、数字出版的替代、偏低的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方式的改变、经营成本的上涨、利润空间的减缩是导致当前实体书店集体性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切入,对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两方面着手,对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对近几年国家及各地区政府颁布的拯救实体书店的政策进行了梳理。最后,从国家救助、社会帮扶、实体书店自救三方面探讨实体书店的发展对策,并重点分析实体书店的自救策略,认为当下实体书店应当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自身的角色和经营取向,尽可能通过连锁经营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坚持以读者为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文章还对未来实体书店的模式进行了预测,认为“文化Mall”式大书城、社区书店、书吧三类应是其主要类型,并形成以大书城为骨干、以社区书店为基石、以书吧为补充的立体式销售格局。

秦洁雯[4](2014)在《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教育、非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健的产业化”,这是文化产业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政策,也是作为文化产业子系统的出版业产业化的开端。出版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内容同质化、图书价格虚高、恶意价格战、库存高、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出版企业协作性不强等。直到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作为“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行政部门对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重视,众多学者也逐渐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为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献计献策。出版物市场体系是出版产业的载体,建立出版物市场体系有利于推进我国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展开研究(仅限于我国大陆地区)。本文以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复杂科学管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并构建了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同时提出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思路,初步形成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理论体系。总的来说,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的。第一章,首先,对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其次,在对已有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理清了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本章以市场体系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出版业发展现状,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及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究,为本文的研究开展打下了理论基础。出版物市场体系是由出版物市场交易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按照交换对象属性可分为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两类,而按照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分为教育出版市场、专业出版市场和大众出版市场三类。出版物市场体系除了具有一般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的特征,如出版物生产目的的非赢利性、出版物产品使用价值的精神性、出版物市场交换价格的背离性、出版物市场消费的非消耗性。第三章,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出版商品市场的基本情况。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从出版商品市场发展规模、出版商品市场发展结构、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二是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依据出版要素市场的类型,分别论述了出版生产资料市场、出版资本市场、出版技术市场、出版人才市场这四类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度滞后、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第四章,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与运作模式的构建。首先,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评价体系。即以图书出版市场为例,设计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需是有效竞争、融合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生产的市场体系;其次,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出版物市场体系发展现状及国外出版物市场发展经验,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适合我国的,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目标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协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文化性与经济性;二是要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三是要适应出版行业发展趋势。第五章,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本章以复杂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采用逆向思维方式,针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结合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从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二是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包括开发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三是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打破垄断的过程;二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完善实质上是一个出版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过程;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成熟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动态完善。同时,还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今后将不断深化研究。

丁芳伟[5](2013)在《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文中研究说明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体制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组织结构调整和经营绩效的改善关系到金融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经济现实,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从我国现阶段体制转轨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系统性要求来考察,建立国有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分析框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现有的关于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研究是对组织结构本身的关注有余,而对影响其组织结构因素的分析不足。本文拟将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其外部发展环境和银行战略目标等因素结合起来,尝试性地构建一个更加系统的国有银行组织结构分析框架。本文以我国国有银行的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战略-组织-绩效(S-O-P)”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依托研究了国有银行组织结构如何由外部发展环境和战略目标决定,以及组织结构影响组织绩效的逻辑。从“S-O-P”的运行框架来看,国有银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要求国有银行在不同时期必须选择不同的战略目标,也要求其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国有银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为了达到其战略目标,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要适应变化的环境。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对其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其信贷行为体现出来。国有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在不同时期得以提高和改善的历史验证了S-O-P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在世界范围内,花旗银行、标准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组织结构的运行特征及其经验,对我国国有银行组织结构变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组织结构高效运行的基础,是现代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本文对国有银行的研究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在理论上清晰描述战略目标对组织结构的规定性,组织结构对绩效的制约问题,第二步是在既定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的绩效实证考察,并以中国银行为例做案例研究。基于国有银行发展历程的历史间断性决定其绩效衡量适合采用分阶段和多指标的绩效衡量方法,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绩效衡量方法的基础上,对国有银行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考量,并对国有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历史考察。结果显示,国有专业银行时期的四大国有银行对宏观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资产质量在这一时期逐年恶化;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期,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不良贷款率也继续恶化并达到了历史最高的水平,但在此时期国有银行对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时期,四大国有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其市场绩效、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等国际通用的商业银行绩效衡量指标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商业银行的水平;不同历史时期国有银行的人均盈利能力和机构盈利能力,表明国有银行的市场绩效与其组织机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国有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与战略目标调整,本文对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则和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影响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外部环境主要有金融深化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金融国际化、金融监管、信息技术等网络化发展构成,环境变化会使国有银行在经营中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战略目标,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应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追求精简和高效、分权和集权相结合、适度虚拟化等为原则,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方向是必须继续完善现有的纵向和横向组织结构,构建完善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根据环境变化创新组织结构模式。在笔者看来,要使国有银行运行达到以上的格局,就必须把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

李飞[6](2013)在《市场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研究 ——兼及中国与日德工业化进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是本文选题的直接原因,具体而言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的经验总结和对当下较严重的国有经济替代民营经济现象的反思。二者似乎同时指向了一个结论,即市场经营主体之间的替代关系会对经济绩效产生明显的影响。鉴于目前尚未有对此问题进行长时间段的系统分析成果,本文拟对清末洋务运动以降的国营主体和民营主体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系统地梳理,并以工业化为纲,考察各时期的经济绩效,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所用研究方法以历史实证分析和历史比较研究为主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七个章节来展开。首先,以前四章分别对近代工业化以来四个时期内的市场经营主体展开研究,具体包括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官督商办洋务派企业和民办企业的发展情况、北洋政府时期国家资本的形成和民族资本的迅速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民营工业的全面萎缩、新民主主义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计划经济时期国营企业的全面覆盖和私营企业的彻底消亡、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退出和民营经济的极大发展。同时考察各阶段的经济绩效情况,总体遵循“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国际比较”分析范式,所选取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总量、人均资本拥有量、企业数量、技术水平、产业产值、产业结构、城市人口数量、人均收入等,视情况而有不同。其次,通过一章内容对工业化各阶段经营主体之间的替代关系和经济绩效进行对比分析,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民营企业得以发展,替代官营企业充当市场经营主体时,经济绩效为佳;当官营企业不断侵蚀民营企业,充当市场经营主体时,经济绩效为差。对此结论,本文认为其根源在于不同的市场经营主体将导致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发生变化。官营主体因产权链过长且界定不清而更容易陷入内部人控制和激励缺失之中,从而导致其绩效不及民营企业;低绩效的官营企业欲维持经营,其竞争策略必然是通过行政特权维持垄断地位,从而有害于公平的市场竞争;其本身的内部人控制和激励缺失问题亦无法通过市场力量解决,只能借助于政府的力量,从而导致政府职能扩大化,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由此,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向着不利于较佳绩效的方向变化,从而导致了整个经济绩效的下降。第三,再以两章内容进行纵向的历史分析和横向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官营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可追溯至汉代盐铁官营时期,此后历代,官营工商业对民营工商业的替代始终存在,清末洋务派军用工业多官办形式,源自历史上的官工业传统,民用工业多官督商办形式,与封建政府“招商”制度相关。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化,是对官营传统的巩固。1949年后,社会主义改造延续这一历史趋势,直至改革开放,才有所弱化。由此观知,中国经济之未来取决于民营经济之未来,取决于国企改革之未来。在这种纵向的梳理中,政府职能的边界也趋于明朗,即通过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方式调节宏观经济,充当经营主体仅限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非营利性行业。横向的比较研究,选择以日本和德国为比较对象,二者均是赶超型工业化国家,而且政府发挥的作用都较大,但是市场经营主体都依靠民营企业,极有说服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日本工业化前期成功的关键在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政策,其核心在于政府办示范型企业,鼓励民间投资办企业,德国工业化前期成功的关键是鼓励自由地竞争,政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渥的环境,同时通过一系列反垄断措施保障竞争机制。基于上述论证,本文得出的核心观点是:当国营主体替代民营主体时,经济绩效趋差;当民营主体替代国营主体时,经济绩效趋佳;其原因在于国营企业充当市场经营主体时,将导致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向着效率较低的方向变化,反之则反是。

胡洪斌[7](2011)在《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进入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广谱现象。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甚发达和完善的转型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产业的进入或退出实施规制。在不断放松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同时,产业进入条件规制则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其规制的标准和内容都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与此相反,现有的大多数关于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则散见于法学、产业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文献中,对其全面和系统的经济学专项研究并不多见。这与现实中产业进入规制的广谱实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其转型过程俨然就是一个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过程。他通过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进入和扩张,实现了资源从传统的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的新兴部门的再配置。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实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产业进入规制”为特殊性前提,开始市场经济意义的产业进入规制;是一边完善市场机制、“制造”独立市场主体、塑造市场结构、建立竞争环境,一边进行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实践。这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进入规制源起和发展环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在政治上存在一个相对有效的制衡机制,在经济上市场体系比较发达,规制对象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由此,在没有充分把握中国“特殊性”前提和整体发展的全貌,直接对某一产业的进入规制进行分析,往往会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认识差异,即使是做出了一般性的效率评价,也往往会由于模型变量的权重变动、数据获取的完整程度,或数据样本的时间跨度等因素,难以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本文对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相关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通过引入“ER-SCP”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特殊性和相应的规制环境,梳理和探究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整个动态演化过程,以此指出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认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彭胜国[8](2011)在《民营书店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营书店由无到有,经历了快速发展的30年,总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随着租金、人力等成本的上升,新华书店的扩张和网上书店的冲击,民营书店盈利急剧下降,倒闭数量大幅增加,整个民营实体书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甚至大有集体消亡的态势。本文从民营书店的经营环境入手,分析了民营书店连锁经营模式的现状,进而从民营书店面临的市场困境以及自身的薄弱环节两方面指出其经营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了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书店连锁经营模式中的各项对策,即: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市场定位、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选址分析、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产品体系、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管理模式,以期对民营书店突出重围,度过市场危机提供指导。

张富田[9](2010)在《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权分置制度的出现是中央政府在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命令对经济剩资源进行控制的能力的条件下,希望通过市场手段重新对经济资源进行控制的努力。股权分置作为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典型案例,包含了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各种要素,也体现着过渡性制度安排演化的一般条件。将股权分置制度放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联系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从股权分置的制度的产生、恶化和最终解决的全过程,对股权分置的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股权分置制度包含有四个行为主体,分别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决定了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过程。在这里面中央政府和投资者的作用更为关键,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权力来控制资本市场的经济资源,而投资者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是仍然能够通过自己的产权作出选择,制约着中央政府的决策,从而推动着股权分置制度不断演化。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过程表明,只有符合效率原则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才能实现多方共赢,只有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才能提高效率,实现平滑转型,最终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演进。股权分置制度演化的实质是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斗争,是利益的博弈。由于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与西方议会制政府完全不同,所以导致中国政府的行为目标由其特殊性。本文认为西方议会制政府合法性是程序性的合法性,而中国政府的的统治基础不具备程序性合法性来源,因此是一种实质性的合法性。中央政府统治的合法性是与他控制的经济资源数量,并由此提供的公共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由此决定转型中的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及其控制的经济资源极为重视。在中国现有政治体制框架下,中央政府通过压力体制将自身的目标分解为地方政府的任期目标,并为此对地方政府授权。但是地方政府的官僚并不对中央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负责,而只对他的任期负责,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和目标与中央政府存在偏差。反映到股权分置上,就是地方政府会协同它控制的上市公司获取中央政府信用担保的制度租金,推动了股权分置制最终走向崩溃。中央政府推动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目的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获取廉价融资提供渠道。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和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当中央政府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后,通过行政命令所能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量在下降,同时大量的经济资源被非行政权力主体所掌握。在转型过程中,尽管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下滑,但是因为国有企业协助中央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转型成本,因此中央政府必须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救助。中央政府采用了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发放债券的方式对其进行救助,但是这两种方式最终都遇到了困境。无奈之下,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股权融资来缓解国有企业的窘境,但是中央政府又不愿意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这样就产生了股权分置制度。股权分置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完全没有约束力,这样就造成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是企业内部人和地方政府。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国有上市企业会不断的通过股权融资获取不当利益。而且大量的廉价资本金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国有上市企业的投资性为表现为过度投资和过度多元化,而这中投资行为是和企业内部人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却偏离了市场效率的方向。最终导致股权分置的制度租金不断耗散。中央政府为了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对国有企业实行了“抓大放小”,国有经济的战线不断的向大中型企业退缩。这样就导致了中央政府对股权分置制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股权分置制度条件下,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不具备条件,反而是小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能够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样,中央政府有了对以国家信用担保的股权分置制度进行改革的动机。在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获取了部分地方经济的剩余索取权,地方官僚的利益也和地方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这种条件下,当地方政府控制了股权分置条件下国有上市企业的选择权时,地方政府在上市企业的遴选上存在着“逆淘汰”效应,即地方政府会安排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优先上市,以此获取地方政府最大的融资收益。投资者之所以进入股市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取其他投资渠道不能比拟的收益。所以要吸引投资者不断的投资股市以维持股权分置制度,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减少投资者从其他投资渠道获取的收益;第二,增大国有上市企业的利益输送,使投资者在股市获取更多的收益。但是通过模型推导,这两个条件在股权分置制度安排下都不能得到满足,股权分置制度必然走向崩溃。但是国家信用的破产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一定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办法,希望绕过股权分置改革来推动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事实证明这些方法都失败了。最后迫使中央政府不得已用“对价”来交换投资者对非流通股上市交易的承认。但是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投资者依然处于弱势,“对价”并不能弥补投资者受到的损失,这也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非”的疯狂减持埋下伏笔。股权分置改革虽然破除了阻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但是股权后的证券市场依然控制在行政权力手中。要实现证券市场完全市场化,就必须增强权利主体,即投资者和权力主体,即政府进行博弈的能力,因此扩大投资者的选择权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建设关键要素。构建以区域性证券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行以自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改革,成为未来资本市场构建的方向。并且从根本上还需要对现有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构建社会化的国有资本管理模式,以实现行政权力与资本市场的完全分离。

刘沨[10](2009)在《山东新华书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新华书店系统作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主要舆论阵地,在中国发行领域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发行的垄断给各地的新华书店带来丰厚的利润和衣食无忧。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这种一家垄断发行市场的格局被打破,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出版系统的前向一体化,邮政系统的横向发展以及网络媒体和网络读物的普及,都给以传统发行为基础的新华书店系统带来竞争威胁。除了发行权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中小学教材教辅的发行也面临着重新竞争的格局。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于分析清楚目前发行行业的竞争环境和形势,认清山东新华书店系统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力求寻找到山东新华书店加强竞争力的措施,探索山东新华书店系统加强竞争力的内容,设计山东新华书店的加强竞争力的战略要素,评价山东新华书店系统加强竞争力战略措施实施中发生的偏差和不足,设计较为完善的山东新华书店加强竞争力战略的全面实施流程,得出加强竞争力的结论和指出目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按照问题背景---问题理论基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纠偏---达到预期结果的思路来完成整篇论文。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和图表法、周三多教授的环境分析模型和波特教授的行业竞争模型完成整篇论文。本文在结合仔细分析发行市场竞争环境的前提下,用大量客观实际的实例论据来论证阐述所主导的论点。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证明,山东新华书店在目前发行市场还是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市场化经济不断加深的进程中,山东新华书店要加强竞争力,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同时实施适合市场化发展的措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入世”后国有书店面临的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国有书店面临的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科学
        2.1.1 现代系统科学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2.2 经济学
        2.2.1 转轨经济学
        2.2.2 新制度经济学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2.3 企业管理学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隐性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和路径
        1.3.1 研究对象
        1.3.2 篇章安排及研究路径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结构来源
2 隐性行政垄断的一般性界定与分析
    2.1 传统行政垄断理论与立法实践的局限性
        2.1.1 传统行政垄断理论和立法实践概述
        2.1.2 现行《反垄断法》界定行政垄断的局限性
    2.2 隐性行政垄断概念的提出
        2.2.1 隐性行政垄断的由来
        2.2.2 隐性行政垄断的概念
        2.2.3 隐性行政垄断的特质
        2.2.4 隐性行政垄断的区分标准:不正当性
        2.2.5 隐性行政垄断的构成
    2.3 隐性行政垄断分类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2.3.1 隐性行政垄断分类
        2.3.2 隐性行政垄断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 当前隐性行政垄断的常见表现
    3.1 不正当的经济援助行为
        3.1.1 不正当资金补贴(助)等直接经济援助
        3.1.2 不合理的优惠经济政策
    3.2 不正当的行政管制保护行为
        3.2.1 市场准入的隐性行政壁垒:不正当的特许经营
        3.2.2 不合理的数量管制
        3.2.3 不合理的价格管制
    3.3 不正当的行政扶持行为
        3.3.1 歧视性的行政优待行为
        3.3.2 行政权力直接从事市场经营
        3.3.3 强制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兼并重组
        3.3.4 协调特定市场经营主体采取统一市场行动
4 隐性行政垄断的危害
    4.1 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1.1 阻碍市场竞争机制有效运作
        4.1.2 阻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
        4.1.3 阻碍市场主体的生成和发育
    4.2 导致经济效率损失
        4.2.1 受益国企经营效益普遍低下
        4.2.2 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4.3 阻碍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4.3.1 受益企业忽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4.3.2 受益企业失去改革创新的动力
    4.4 损害社会整体福利和消费者利益
        4.4.1 社会整体福利损失
        4.4.2 消费者利益损失
    4.5 滋生腐败
        4.5.1 权力寻租下的行政官员腐败
        4.5.2 特定国企高管的奢侈腐化
    4.6 损害社会公平和政府形象
        4.6.1 损害社会公平
        4.6.2 损害政府公信力
    4.7 违反WTO规则,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和制裁
        4.7.1 违反WTO基本原则
        4.7.2 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制裁
        4.7.3 影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经济地位
5 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国际考察
    5.1 域外类似隐性行政垄断现象考订
        5.1.1 域外隐性行政垄断术语
        5.1.2 西方发达国家类似隐性行政垄断现象
    5.2 域外对类似隐性行政垄断的规制模式
        5.2.1 WTO对补贴行为的规制模式
        5.2.2 欧盟对国家援助的规制模式
        5.2.3 美国隐性商业条款规制模式和管制改革
        5.2.4 俄罗斯、东欧转型国家规制模式
    5.3 域外反隐性行政垄断法律制度的比较
        5.3.1 立法体制
        5.3.2 执法体制
        5.3.3 法律责任体制
    5.4 域外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4.1 完善反行政垄断法律体系是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前提
        5.4.2 建立独立、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制是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基础
        5.4.3 强化司法监督是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保证
6 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构建
    6.1 构建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总体设想
        6.1.1 当前规制隐性行政垄断面临的法律机制障碍
        6.1.2 构建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思路及路径
    6.2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评判机制的建立
        6.2.1 建立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评判机制的必要性和设想
        6.2.2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的区分准则
        6.2.3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的评判标准
        6.2.4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的评判方法
    6.3 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构建
        6.3.1 行政程序规制:备案审查和行政复议制度
        6.3.2 司法程序规制: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
        6.3.3 《反垄断法》规制:反行政垄断执法
        6.3.4 隐性行政垄断各法律规制主体的职责分工
7 《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7.1 完善《反垄断法》的思路
        7.1.1 反隐性行政垄断立法模式的选择
        7.1.2 《反垄断法》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立法缺陷及完善思路
    7.2 《反垄断法》立法目的、原则的完善
        7.2.1 反行政垄断立法目的的确立
        7.2.2 反行政垄断立法原则的确立
    7.3 《反垄断法》有关行政垄断范围的重新确定
        7.3.1 《反垄断法》有关行政垄断区分标准和范围的重新确定
        7.3.2 《反垄断法》有关反行政垄断的适用例外
    7.4 国家垄断评价、异议审查制度的构建
        7.4.1 建立国家垄断评价、异议审查制度的意义
        7.4.2 国家垄断评价、异议审查的方法和程序
    7.5 反行政垄断执法机制的完善
        7.5.1 设置独立、统一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
        7.5.2 强化反行政垄断执法权威
        7.5.3 完善反行政垄断执法程序
        7.5.4 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7.6 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完善
        7.6.1 相关经济法律制度的配套完善
        7.6.2 相关行政法律制度的配套完善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3)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我国实体书店困境研究现状
        二、我国实体书店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研究现状
        三、我国实体书店发展对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图书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长尾理论”
第二章 实体书店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 实体书店概述
        一、实体书店的起源
        二、实体书店的分类
    第二节 新华书店的发展历程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一枝独秀
        二、改革之后,新世纪以来,面临竞争
    第三节 民营书店的发展历程
        一、民营书店的再生与发展
        二、民营书店的繁荣与式微
    第四节 我国实体书店的现状分析
        一、实体书店网点分析
        二、实体书店从业人员分析
第三章 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
    第一节 业已退出市场的实体书店例举
    第二节 外患丛生——实体书店的外部困境
        一、新进入者——网络书店
        二、替代品——数字出版
        三、购买者——国民阅读
    第三节 内忧不断一实体书店的内部困境
        一、生产者——成本与利润的博弈
        二、现有企业——新华与民营的对局
第四章 实体书店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考量
    第一节 实体书店存在价值考量
        一、政治角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二、经济角度:出版产业的坚实基础
        三、文化角度:社会精神文化的助推
    第二节 实体书店发展前景考量
        一、政策机遇:政府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宏观微观促发展
        二、市场机遇:图书市场容量大潜力高,城乡东西待开发
        三、实体书店之优势
第五章 我国实体书店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扶持
        一、现有政策分析
        二、引领国民阅读,提升阅读风气
        三、规范图书市场,维护行业生态
    第二节 社会各界的帮扶
        一、国外社会帮扶案例解读:出版商与作家对实体书店的帮扶
        二、国内社会帮扶案例解读:房屋产权部门与韬奋基金会的帮扶
        三、书业行业协会帮扶探讨:转变协会性质、践行协会宗旨
    第三节 实体书店的自救
        一、找准定位:销售商与服务商的取舍,专业化与多元化的甄别
        二、降低成本:连锁经营谋发展,科学管理探出路
        三、商业标配:线上共线下,“鼠标加水泥”
        四、读者本位:给“上帝”的优质服务
    第四节 未来实体书店的模式预测
        一、“文化Mall”式大书城
        二、精简便民式社区书店
        三、“书与非书”式书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综述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创新点 2 出版物市场体系基础理论
2.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内涵
    2.1.1 市场体系的概念及其演变
    2.1.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
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分类
    2.2.1 对出版物市场体系构成的认知前提
    2.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
2.3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
    2.3.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一般特征
    2.3.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独有特征
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
    2.4.1 合理配置出版资源
    2.4.2 科学调节出版生产流通
    2.4.3 提高出版产业竞争力 3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3.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3.1.1 出版商品市场基本情况
    3.1.2 出版要素市场基本情况
3.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出版商品市场运营效率低下
    3.2.2 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展缓慢
    3.2.3 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
    3.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 4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
4.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评价体系
    4.1.1 指标体系设计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3 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4.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构建
    4.2.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
    4.2.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运作模式构建
4.3 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的原则
    4.3.1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协调好文化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4.3.2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资源配置中的角色
    4.3.3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符合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 5 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
5.1 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
    5.1.1 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
    5.1.2 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
    5.1.3 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
5.2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
    5.2.1 挖掘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
    5.2.2 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
    5.2.3 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
5.3 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
    5.3.1 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
    5.3.2 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
    5.3.3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5)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一般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绩效
        2.1.1 企业组织的基本内涵
        2.1.2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2.1.3 企业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2.1.4 企业的组织绩效衡量
    2.2 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选择
        2.2.1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
        2.2.2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的多重性
    2.3 国有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绩效
        2.3.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调整
        2.3.2 商业银行的绩效衡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演进的S-O-P框架分析
    3.1 环境分析
        3.1.1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深化环境
        3.1.2 信息化与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
        3.1.3 环境因素的作用路径
    3.2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战略—组织—绩效”分析框架
        3.2.1 “S-O-P”分析框架
        3.2.2 框架中的国有银行战略目标(S)和组织结构(0)
        3.2.3 框架中的银行绩效(P)
    3.3 国有银行S-O-P框架的运行机理
        3.3.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
        3.3.2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影响绩效的行为机理
    3.4 国有银行S-O-P框架的实践分析
        3.4.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之不足
        3.4.2 基于S-O-P框架的理论解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历史演进与国际比较
    4.1 商业银行的纵向与横向组织结构
        4.1.1 商业银行的纵向组织结构
        4.1.2 商业银行的横向组织结构
    4.2 我国国有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演进历程
        4.2.1 改革开放前至1978年:充当政府“出纳机关”阶段
        4.2.2 1979-1993:国有专业银行建设阶段
        4.2.3 1994-200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设阶段
        4.2.4 2003至今: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建设阶段
        4.2.5 我国国有银行组织结构演进的路径特征
    4.3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4.3.1 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
        4.3.2 标准渣打银行的组织结构
        4.3.3 汇丰银行的组织结构
        4.3.4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有银行现代组织结构的运行基础:公司治理机制
    5.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属性
        5.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5.1.2 一般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5.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5.3 国有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治理
        5.3.1 国有银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5.3.2 国有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战略目标的国有银行绩效衡量
    6.1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绩效衡量
        6.1.1 西方的商业银行绩效衡量
        6.1.2 我国的商业银行绩效衡量
        6.1.3 国有银行绩效衡量方法的确定
    6.2 国有银行分阶段的绩效衡量
        6.2.1 国有银行不同发展阶段绩效衡量的指标选择
        6.2.2 国有专业银行阶段的绩效衡量
        6.2.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的绩效衡量
        6.2.4 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的绩效衡量
    6.3 国有银行组织绩效的跨期比较
        6.3.1 国有银行组织绩效的纵向比较
        6.3.2 国有银行组织规模与数量的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中国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
    7.1 中国银行概况
    7.2 中国银行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的演进历程
        7.2.1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概要
        7.2.2 中国银行的外汇专业银行阶段(1979-1993年)
        7.2.3 中国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1994-2002年)
        7.2.4 中国银行的股份制银行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
    7.3 中国银行的组织绩效(1980年-2011年)
    7.4 中国银行案例评析
第八章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对策建议
    8.1 国有银行外部环境发展趋势
        8.1.1 金融深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8.1.2 金融国际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日益健全
        8.1.3 信息技术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络化迅速发展
    8.2 国有银行未来的战略目标向量组合
    8.3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
        8.3.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则
        8.3.2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8.4 政策建议
        8.4.1 政府的宏观政策
        8.4.2 国有银行的微观对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6)市场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研究 ——兼及中国与日德工业化进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
        二、针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经营主体与绩效研究
    第三节 概念厘清
        一、官僚资本、国家资本、民族资本
        二、工业化、工业化阶段
        三、经济绩效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实证分析
        二、历史比较分析
第一章 工业化阶段Ⅰ(1860-1927):从官办到民营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中的官办、官督商办与民办
        一、洋务派工业体系——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二、洋务派所办铁路业、通信业、银行业
        三、民办企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四、洋务运动时期的经济绩效考察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国营企业的形成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一、官办企业的衰败和国营企业的形成
        二、民族资本的加速发展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绩效考察
第二章 工业化阶段Ⅱ(1927-1949):国营垄断的形成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营垄断的形成
        一、金融业的垄断
        二、交通运输业的垄断
        三、工业的垄断
    第二节 民族资本的全面萎缩
        一、抗战前发展减缓
        二、战时的规模萎缩与结构调整
        三、战后民营工业的没落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绩效考察
        一、财政破产与币制崩溃
        二、产业规模:1920与1936年产业资本估值的对比
        三、新式产业比值、轻重工业比重
        四、区域发展不均、总体水平落后
第三章 工业化阶段Ⅲ(1949-1978):完全国营化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二、国营经济垄断地位的确立
        三、民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四、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绩效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单一所有制的形成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单一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三、单一主体的不可持续与发展停滞
第四章 工业化阶段Ⅳ(1978-2010):民营主体恢复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退出
        一、市场经营主体地位的恢复
        二、国有企业的退出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复苏与崛起
        一、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机制的恢复
    第三节 民营主体动力与经济绩效考察
        一、民营主体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绩效考察
第五章 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的相关性
    第一节 基于历史实证分析的相关性判断
        一、经营主体的替代关系
        二、经济绩效的变动情况
        三、经营主体与经济绩效的相关性
    第二节 孰优孰劣:官企与民企的绩效比较
        一、洋务运动至北洋时期的比较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比较
    第三节 何去何从:垄断与竞争的绩效比较
        一、洋务运动时期的官营垄断
        二、甲午之后削弱垄断、鼓励民营
    第四节 谁是谁非:政府与市场的绩效比较
        一、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和计划经济体制
        二、民营企业与市场竞争机制的恢复
第六章 结论的纵向检验——官营垄断传统
    第一节 自汉以来的官营垄断传统
        一、历代官营手工业及其绩效
        二、官营垄断传统——以盐铁为例
    第二节 官营垄断传统与经济绩效
        一、官营垄断对民营的限制
        二、官营垄断程度与经济绩效之关系
第七章 结论的横向检验——日德工业化的民营主体
    第一节 起点比较:中国较日德工业化起点为高
        一、日本工业化的起点
        二、德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二节 进程比较:日德工业化进程中的民营主体
        一、日本工业化进程
        二、德国工业化进程
    第三节 绩效比较:日德工业化发展成效
        一、日本的工业化绩效
        二、德国的工业化绩效
致谢
参考文献
    一、史料类
    二、专着类
    三、论文类
    四、工具书与网络

(7)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管制与规制
        1.2.2 产业进入与产业进入行为
        1.2.3 产业进入规制、进入数量规制与进入条件规制
    1.3 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研究综述
        1.3.1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属性和逻辑
        1.3.2 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
        1.3.3 产业进入规制需求的理论延伸
        1.3.4 对"过度进入"规制的再认识
        1.3.5 产业进入规制功能的理论反思
        1.3.6 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2.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及其行为方式
        2.1.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构成
        2.1.2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经济人"假设
        2.1.3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行为方式
    2.2 基于"ER-SCP"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2.2.1 "ER-SCP"分析框架的构建
        2.2.2 自然垄断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2.2.3 竞争性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2.2.4 在位企业阻止进入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2.3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2.3.1 针对负外部性的产业进入规制
        2.3.2 针对信息不对称的产业进入规制
        2.3.3 产业进入规制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3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进入规制
        3.1.2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产业进入规制
    3.2 中国产业进入数量规制的发展现状
        3.2.1 竞争性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3.2.2 自然垄断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3.3 中国产业进入条件规制的发展现状
        3.3.1 针对环境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3.3.2 针对信息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3.3.3 针对安全生产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3.4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存在问题
        3.4.1 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3.4.2 规制机制和机构不健全导致的问题
        3.4.3 监督机制和机构缺位导致的问题
        3.4.4 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4 中国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4.1 加强规制的基本思路
        4.1.1 遵循原则
        4.1.2 选择规制目标
        4.1.3 降低规制成本和提供规制收益
        4.1.4 采取多种规制形式和政策工具
        4.1.5 建立独立、统一、高效和权威的规制机构
        4.1.6 建立规制的行政监督机制及相应机构
    4.2 完善规制的法律法规建设
        4.2.1 建设专业的规制立法团队
        4.2.2 制订并颁布《规制改革法》
    4.3 完善规制机制的建设
        4.3.1 建立规制政策的评价方法
        4.3.2 有效防止规制滞后
        4.3.3 完善并发展复审制度
        4.3.4 建立普遍服务义务的长效解决机制
        4.3.5 建立规制的补偿机制
        4.3.6 健全产业退出保障机制
    4.4 完善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建设
        4.4.1 建立宪政约束机制
        4.4.2 健全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4.4.3 建设诚信政府
        4.4.4 强化规制信息的透明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民营书店连锁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民营书店的发展历史回顾
        1.2.2 民营书店发展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图书行业的研究
        1.3.2 对民营出版的研究
        1.3.3 对民营书店的研究
第2章 民营书店的经营环境分析
    2.1 市场环境现状分析
    2.2 政策环境现状分析
第3章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模式现状分析
    3.1 国有书店连锁经营现状分析
    3.2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现状分析
    3.3 民营书店与国营书店连锁经营的差异
    3.4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3.4.1 民营书店面临的市场困境
        3.4.2 民营书店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模式的对策
    4.1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必然性
    4.2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市场定位
        4.2.1 图书市场消费群体分析
        4.2.2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定位
    4.3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选址
        4.3.1 民营书店的商圈调查
        4.3.2 民营书店的位置调查
        4.3.3 民营书店的店址选择
    4.4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产品体系
    4.5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管理模式
        4.5.1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运营策略
        4.5.2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人力资源策略
        4.5.3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信息化技术管理策略
        4.5.4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图书流通策略
        4.5.5 民营书店连锁经营的销售服务策略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9)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股权分置制度及其演化过程
    第一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初始形成阶段(1978-1993)
    第二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积累恶化阶段(1993-2002)
    第三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阶段(2002-2007)
第三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工具
    第一节 制度及制度的演化理论
        一、经济学演化理论的起源
        二、制度的演化理论
    第二节 权力理论
        一、权力的定义
        二、权力的来源
        三、权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产权理论——产权与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
        一、产权的概念
        二、产权的起源
        三、产权与国家理论
    第四节 制度、博弈及静态博弈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
        一、制度及制度的博弈理论
        二、静态博弈理论
        三、演化博弈理论
    第五节 过渡性制度安排理论
    第六节 适应性效率理论
        一、效率的定义及分类
        二、诺斯的适应性效率理论
        三、适应性效率的认知结构基础
        四、适应性效率的本质
        五、适应性效率与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结构特征
        六、股权分置与适应性效率
第四章 转型期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第一节 政府的定义和作用
        一、政府的定义
        二、政府的起源和作用
    第二节 转型期中央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一、转型期中央政府政治权力的来源分析
        二、转型期中央政府行为的特点
    第三节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设立的原因
        三、转型期地方政府的目标分析
        四、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特点分析
第五章 股权分置与国有企业改革
    第一节 中央政府选择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原因
        一、中央政府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二、国有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第二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与国有上市企业的博弈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国有上市企业的治理特征
        二、过度投资和多元化经营: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投资行为特征
    第三节 国企改革与中央政府放弃股权分置制度的原因
        一、国有经济从"被动挤出"到"主动撤离"
        二、股权分置与国有大型企业上市悖论
第六章 股权分置与证券市场的制度演化
    第一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
        一、股权分置与中央及地方的制度效用变迁
        二、地方政府利益主导下的国有上市企业"逆淘汰"效应
    第二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行为分析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对股市的行为分析
        二、股权分置条件下投资者进入股市的原因
        三、中央政府维持股权分置制度的条件
        四、中央政府维持股权分置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原因分析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行为分析
        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替代性和补偿性措施分析
        二、中央政府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分析
        三、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央政府与投资者的博弈结果分析
第七章 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未来证券市场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以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
        二、以自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建设
    第二节 构建社会化的国有资本运作模式
        一、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现代企业资产配置的社会化及对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借鉴
        三、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对国有资产监管进行社会化改革的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山东新华书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3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结构主义的竞争力理论
    2.2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能力学派的竞争力理论
    2.4 对现有理论的评价
3 山东新华书店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3.1 山东新华书店的发展概况
    3.2 山东新华书店社会环境分析
    3.3 山东新华书店产业结构分析
    3.4 其他连锁因素分析
4 山东新华书店的内部竞争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
    4.1 山东新华书店的现状
    4.2 山东新华书店的内部竞争环境分析
    4.3 山东新华书店的SWOT分析
5 山东新华书店提高竞争力的战略设计
    5.1 山东新华书店提高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5.2 山东新华书店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思路
    5.3 山东新华书店提高竞争力的战略内容
    5.4 山东新华书店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步骤
6 山东新华书店提高市场竞争力战略措施的实施与评价
    6.1 山东新华书店提高市场竞争力战略措施操作模式
    6.2 山东新华书店正在实施的加强市场竞争力战略措施分析评价
    6.3 目前的加强竞争力战略措施缺陷原因分析和后果分析
    6.4 操作过程中的原则和措施
7 结论
    7.1 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入世”后国有书店面临的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2]隐性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 李晓鸿. 武汉大学, 2015(03)
  • [3]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 周杨.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4]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 秦洁雯. 武汉大学, 2014(06)
  • [5]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D]. 丁芳伟. 浙江工商大学, 2013(09)
  • [6]市场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研究 ——兼及中国与日德工业化进程比较[D]. 李飞. 中国政法大学, 2013(03)
  • [7]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 胡洪斌. 云南大学, 2011(07)
  • [8]民营书店连锁经营模式研究[D]. 彭胜国.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9]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D]. 张富田. 南开大学, 2010(07)
  • [10]山东新华书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研究[D]. 刘沨. 西北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入世”后国有书店面临的竞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