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霞(葫芦岛市中心医院125001)
【摘要】目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一2012年12月的3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胎膜早破时间长、产程时间过长,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患者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结论:加强术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感染,尽快早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行彻底清创,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并促进使切口尽快愈合。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009-02
因孕妇年龄较高,孕期合并症较多,以及手术技术和麻醉水平的提高以等,剖宫产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几率也在日益增高.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血肿、切口疝等。严重则会子宫切除,危及患者生命。给产妇造成重精神压力。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手术医师的心理压力。现分析我院2003年1月一2012年12月的3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分析原因,探讨诊治方法及预防。以便减少切口不良愈合,减少产妇损伤,提高临床剖宫产的及技术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正常产失败行剖宫产术,及急诊剖宫产,和妊娠内外合并症行剖宫产后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30例产妇,其中有25例为腹部横切口。5例为腹部纵切口。
1.2临床表现
30例患者中.其中22例患者术后有体温升高,术后4—7d切口出现红肿、硬结.有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溢出,细菌培养,显示有细菌生长,考虑为切口感染所致。8例患者术后无体温升高,切口无红、肿、压痛,有黄色渗液,内见漂浮脂肪滴,考虑为切口脂肪液化,给予换药并以镊子探查,发现皮下有空腔,扩开皮肤见皮下脂肪不新鲜。有液化组织.部分可达腹直肌前鞘层。
1.3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规定,乙、丙级视为愈合不良。乙级:切口局部红肿,硬结,血肿,渗液;丙级:切口化脓。
2.结果
2.1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
2.1.1在30例切口感染中。患糖尿病5例,患妊高征3例;10例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因试产失败行剖宫产,总产程产程超过12小时。14例患者因者胎膜早破时间超过24小时;10例因羊水三度急诊剖宫产,还有10例患者手术时间超过l小时。
2.1.2切口有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的患者共30例。其中,体型肥胖18例,瘢痕切口6例。贫血6例。
2.2切口分泌物细茵培养结果
30例切口感染的患者中.有12株革兰阴性大肠埃希菌。其中有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30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有8例未培养出细菌。应为患者过于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缝合技术不佳等所导致皮下脂肪液化所致切口愈合不良。妊娠内外科疾病、总产程时间过长、胎膜早破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体重超过90公斤、重度贫血、营养差、手术人员缝合技术欠佳等因素造成了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3.处理
剖宫产术后切口如出现红肿、硬结,可给予庆大霉素或甲硝唑等局部封闭、湿敷同时配合微波理疗,如果有渗出物,则应立即检查切口,给予切口换药并以镊探查皮下组织,如皮下有隧道,应立即拆除切口缝线,行清创术,并作菌培养。同时可适当静脉应用抗生索,局部可用及甲硝唑、庆大霉素等冲洗,坚持换药,尽量彻底清除不新鲜的坏死组织及异物。用抗生素纱条引流。待切口无异常分泌物并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可在局部麻醉下行切口的二期缝合以促进切口愈合或用蝶形胶布拉拢固定腹部切口。隔2天或3后再行切口换药,二期缝合术后8-9天可给予拆线,蝶形胶布拉拢切口待其完全愈合时间较长,平均也要15天左右[1]。
4.讨论
4.1感染因素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时间过长、总产程较长、因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羊水污染而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时间过长超过1小时、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症、重度贫血等均可影响切口愈合。因为胎膜早破、产程过长、多次肛查、阴道检查、孕期卫生不良、严重贫血等使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因而使产妇阴道内的条件致病菌加快繁殖,周围易感菌增多而发生感染,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4.2易感高危相关因素
孕妇分娩前体重指数≥30kg/m2为肥胖,因为肥胖患者供血较少,手术操作困难而致手术时间过长,因为脂肪层厚难以避免完全缝合,从而脂肪液化、坏死及渗出液多;术中止血不彻底、血液在切口内积聚形成血肿;手术人员术中使用高频电刀不当及缝线过密可影响组织血运。子宫切口选择不当也会造成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手术切口多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存在切口撕裂可能性大。另外子宫弓行动脉在子宫峡部的分支较体部短,术中如果切断或撕裂下行的子宫动脉分支,则会导致切口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切口愈合。若子宫切口选择过低:因为子宫颈处纤维组织多,血供相对较少,切口愈合能力差,越靠近子宫颈外口,则出现局部缺血、坏死、感染、裂开可能性较大。产程延长,阴道多次检查,术中胎粪污染、产后出血多、产妇高龄等,缝合技术差等都会增加切口愈合不良等风险。
5.预防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随着剖宫产率增加,也在逐级增多,剖宫产切口属于Ⅱ类伤口,为减少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应做到以下几点。
5.1孕期保健
向孕妇宣讲孕期的保健知识,建议肥胖孕妇,均衡及适度营养,控制体重。贫血及营养不良者的孕妇应给予高蛋白及高糖饮食,并补给各种维生素。适量补充铁剂,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合并高血压者应尽可能控制好血压;合并糖尿病者血糖最好控制在8mmol/L以下,阴道炎的孕妇应及时局部用药,孕晚期避免性生活。进入产程的孕妇,特别是已破膜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导尿和肛查,对于难产的孕妇应及时行剖官产,避免产程延长;对体能消耗较大的孕妇,应及时补充能量,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5.2术前准备
术前注意准备工作,避免划破患者皮肤。手术室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中取子宫下段横切口,应防止切口向两端撕裂,做到彻底止血。缝合不留腔隙。肥胖患者,可预防性加用减张缝合术[2]。术后加强切口的护理。每天查看切口有无红肿、渗液,可预防性给予腹部切口利凡诺湿敷及微波理[3-5]。术后有咳嗽者,除对症治疗外,嘱其咳嗽前将两手放于切口两侧加压,使伤口压力减低。
5.3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可能性。如术前30分钟,或术中静滴足量的抗生素可减少切口感染及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对有可能感染的切口,外环境感染切口几率大的手术,可应用对妇产科常见菌群或已培养菌群敏感并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1]潘美玲,张长英.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8l例疗效分析叨.河北医学,
2001,5(5):420-421.
[2]黄筵庭.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0.
[3]高沧海,董昱.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分析田.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81,184.
[4]张兴关.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叽.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90.
[5]曹爱珍.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7例分析田.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