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行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行人保护试验,儿童头型,对标
儿童行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举,涂超,吴旗浩,苏实,赖政剑[1](2018)在《C-NCAP行人保护儿童头型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有数量众多的行人保护试验室,各试验室之间行人保护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如何,哪些因素对试验结果之间差异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讲,儿童头型试验区域较大,对得分的贡献也相对较大,因此,本文研究2018版-行人保护儿童头型试验结果的影响差异,探寻潜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验证。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锁定对试验结果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调整和控制,提高不同试验室之间的行人保护儿童头型试验对标能力,防止因试验结果对标不一致造成的性能开发目标偏离。(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国际汽车交通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11-15)
李策[2](2018)在《针对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防护产品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行人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问题亟待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以儿童行人交通安全防护产品设计为研究目标,深入分析了儿童行人交通事故特征和交通安全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儿童行人安全防护产品设计原则。进而基于交通事故叁要素和伤害发生的叁个时间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的安全防护策略;运用Haddon伤害控制模型从多角度分析了儿童行人交通事故的具体干预措施,提出了针对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防护产品设计方法。最后,基于所提出的安全防护策略和设计方法从以下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设计方案:(1)基于预防伤害策略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的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和一种交通设施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工作逻辑进行了验证;(2)基于减少伤害策略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的被动安全防护产品设计方案。本文将Haddon伤害控制模型应用于交通安全防护产品的设计研究中,对儿童行人的安全防护产品设计和研发提出了创新思路,并对保护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志莹[3](2015)在《基于儿童行人头部损伤防护的发动机罩新材料和新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人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伤亡率相当高,儿童是行人事故高发群体之一。有关数据表明,儿童数量只占人口总数的18%,但伤亡人数却占行人事故总伤亡人数的叁分之一。行人的头部是行人事故中致死率最高的部位,而儿童头部在遭受碰撞时,接触发动机罩的可能性较大。全球技术法规GTR9和欧盟法规EC78/2009已经对发动机罩儿童行人头部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提高发动机罩的儿童行人保护性能至关重要。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大量的轻质材料被应用到汽车车身上,但研究人员在进行发动机罩的轻量化研究时往往忽略了发动机罩的儿童行人保护性能。因此有必要进行基于汽车轻量化的新材料和新结构发动机罩的儿童行人保护性能研究。铝合金和复合材料是目前汽车轻量化设计常用的材料,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儿童行人头部与汽车发动机罩的碰撞模型,该模型通过与真实试验对标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基于碰撞模型探讨了轻质新材料发动机罩的行人友好性能,针对其在行人保护方面的不足,对发动机罩进行了结构改进和优化。铝合金材料密度低、力学性能优良,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汽车轻量化材料。论文对比了铝合金发动机罩和碳素钢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对铝合金发动机罩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提出辐射加强筋和梯形夹芯两种刚度更均匀、吸能更充分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并在发动机罩的铰链加强板处设计吸能结构,使其在满足静态刚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行人友好性能。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逐渐得到应用。论文根据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特点和结构形式提出了中间层为PVC泡沫塑料,上下面板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夹层复合材料结构。建立模型并验证建模方式的正确性。研究了夹层复合材料的各项参数对行人头部保护的影响程度,并运用旋升法确定面板与中间层的最佳厚度组合。将夹层复合材料发动机罩代入原车模型,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仿真试验,用儿童头部冲击器撞击发动机罩的危险点,并与原碳素钢发动机罩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发动机罩能有效保护儿童行人,且仍可通过结构设计降低发动机罩的质量和材料用量。因此,提出厚度渐变型夹层复合材料发动机罩结构,并采用仿真的方式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静态刚度校核,静态刚度明显提高,质量也比原发动机罩降低77.9%,有利于汽车轻量化设计。(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5-05-12)
李蓓[4](2013)在《6岁儿童行人下肢有限元建模及碰撞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人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已成为碰撞事故中受伤和死亡的主体。相对成人来说,儿童的安全保护意识相对薄弱,且关于儿童交通损伤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构建具有高仿真度的儿童有限元模型,具体研究分析碰撞事故中儿童的损伤机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6岁儿童下肢CT图像,采用阈值分割方法提取股骨、胫骨、腓骨、髌骨、足骨、肌肉和皮肤等组织的几何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软件进行光滑平顺以及划分曲面片,最后借助网格划分软件构建6岁儿童行人下肢有限元模型。并且通过叁点弯曲仿真试验验证了长骨和肌肉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低速、高速载荷下的剪切及弯曲仿真试验验证了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本模型进行了儿童下肢损伤相关参数的分析研究。首先,参考了儿童骨骼的相关参数,分析了材料参数对儿童下肢长骨骨折的影响。儿童骨骼的弹性模量较小,骨骼韧性较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儿童骨折的损伤风险。其次,研究了等效肌肉和真实肌肉模型对下肢损伤评估的影响。由于真实肌肉模型具有较高的生物仿真度,能更精确的研究下肢损伤机理。最后,模拟了不同碰撞高度、不同碰撞角度条件下儿童下肢的动力学响应。研究表明,碰撞大腿和膝关节部位对整个下肢的损伤风险影响较大,±45°的斜向碰撞对下肢造成的损伤更为复杂、严重。本研究构建了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6岁儿童行人下肢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了6岁儿童下肢损伤机理的研究,为研究儿童下肢损伤机理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为进一步研究车辆一行人事故中儿童下肢的损伤防护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3-12-01)
李向楠[5](2013)在《儿童行人头部有限元模型的碰撞仿真分析及颅脑损伤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事故所造成的颅脑外伤是引起少年儿童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对儿童颅脑损伤的研究主要是采用Madymo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事故重构,使用缩放成人数据得到的儿童头部耐受极限评价。但是,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所以仅通过缩放方法得到儿童的数据具有局限性。同时,刚体模型无法对颅内软组织进行损伤评估。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模型逐渐成为研究颅脑损伤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儿童头部有限元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儿童行人的事故评估中,不仅可以通过仿真模拟头部损伤的力学特性,而且可以通过应力和应变合理地解释颅脑的损伤机理,为下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合理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6岁中国儿童头部CT数据构建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儿童尸体试验和成人尸体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的解释并证明了头部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头部冲击器模型和头部有限元模型冲击汽车发动机罩的结果表明头部有限元模型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颅脑损伤。全面地研究不同脑颅骨位置、不同骨缝位置二次减速过程存在的情况下,儿童行人头部冲击发动机罩时颅内组织的生物力学响应。基于头部冲击试验,探讨头部主要解剖学结构的材料参数的变化所造成的颅内响应的变化。本次研究主要考虑脑颅刚度及脑组织的短效剪切模量、长效剪切模量、衰减系数及体积模量所引起的颅内生物力学响应的变化。行人-车系统需要考虑车在事故中对行人颅脑损伤的影响,采用实验设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发动机罩对颅脑损伤影响显着的参数,提出了利于保护儿童行人头部的发动机罩参数。本研究借助儿童头部有限元模型,通过儿童行人头部冲击试验,研究颅脑的损伤机理和致伤原因,对理解颅脑损伤的产生机理和预防颅脑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3-12-01)
彭勇,陈勇,杨济匡[6](2013)在《基于儿童行人头部保护的发动机罩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被研究车辆的儿童行人保护性能,建立了儿童头锤冲击汽车前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同类车型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同样结构下低碳钢和铝合金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并针对儿童行人头部保护设计了波浪式内板和夹层铝合金2种不同结构的发动机罩.为了增加发动机罩的吸能特性和降低头部损伤相关的加速度参数值,研究了发动机罩边缘和翼子板间的吸能结构.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发动机罩使整个发动机罩的刚度分布更加均匀,能在儿童行人头部的碰撞区域有效地减小儿童行人头部损伤风险;这2种结构在具有原发动机罩模型相当的静态刚度的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罩的侧向弯曲和扭转刚度.(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龙亮[7](2013)在《儿童行人碰撞事故动力学响应及头部损伤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行人一车辆碰撞事故中,因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行人是易受伤害群体,而且行人一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率极高。15岁以下儿童数量只占人口总数的18%左右,而儿童却是行人事故高发群体之一,占行人事故损伤人数高达叁分之一左右。有统计数据表明,儿童头部损伤是儿童行人事故中最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而且是造成儿童行人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本文目的为通过重建真实儿童事故以及碰撞仿真,研究儿童行人在碰撞的损伤与动力学响应,并与成人相对比,区分其不同,分析其原因。利用MADYMO与PC-CRASH软件对IVCA数据库的叁起儿童行人事故进行了重建,了解了碰撞事故中儿童头部动力学响应,对叁个案例中儿童行人头部线性加速度、头部角速度、HIC值、头部角加速度及头部相对车辆的碰撞速度和角度等与儿童头部损伤密切相关的参数进行了分析。事故中常见车型为轿车,SUV,微型厢式车,文中建立了这叁种车型与儿童行人的碰撞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来比较儿童行人与不同车型发生碰撞时的动力学响应与头部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前部结构几何参数,造成的儿童动力学响应与头部损伤有较大差异。如SUV发动机罩前部边缘与儿童头部相撞,儿童下肢向地板绕转,造成较大HIC值,有可能造成下肢损伤。建立儿童行人,成人行人与轿车碰撞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其动力学响应与头部损伤以及对两者的落地模式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成人身高比儿童高,碰撞时成人头部与风挡玻璃中间靠下部分相撞,儿童头部与发动机罩中间部分相撞,因为风挡玻璃中部靠下部位刚度比发动机罩中间的刚度大,成人HIC值较大;而落地时,儿童HIC值较大。本文为研究儿童行人事故中儿童行人的头部损伤,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工具和仿真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针对儿童行人的车辆安全设计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3-05-21)
郭正辉,朱西产[8](2013)在《基于行人保护儿童头型有限元模型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B_T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中对儿童头型冲击器的要求,快速准确地开发相应的Ls_dyna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确定关键几何设计参数,满足法规中质量、质心以及转动惯量的要求。通过面响应优化法,确定关键材料参数,满足法规中儿童头型跌落加速度和频率的要求。最后通过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该模型满足法规要求,可用于儿童行人保护的后续研发工作。(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3年02期)
李海琼,秦雅琴,赵琳琳,李剑仕[9](2012)在《昆明市儿童行人交通安全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市204名儿童进行了交通安全认知和交通习惯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整体上获得交通安全知识媒介偏少,以5种媒介为参考,其均值为2.8333,且56.4%的儿童交通安全知识首先从父母那获得。儿童交通安全行为与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儿童交通危险意识、儿童交通安全态度、父母交通行为显着相关。儿童交通安全行为与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和儿童交通安全态度呈二元线性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儿童行人交通安全行为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人类工效学》期刊2012年01期)
雷刚,谭皓文[10](2011)在《基于行人保护的某款车型儿童头型实验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跌落仿真实验,验证了头型冲击器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取出已经验证了的整车有限元模型前端部分,按照GB/T24450—2009规定,通过Hypermesh建立头型碰撞实验仿真模型,并采用LS-DYNA求解。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原方案,缩小了整车的HIC1700区域,为此类车型在行人保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1年08期)
儿童行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行人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问题亟待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以儿童行人交通安全防护产品设计为研究目标,深入分析了儿童行人交通事故特征和交通安全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儿童行人安全防护产品设计原则。进而基于交通事故叁要素和伤害发生的叁个时间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的安全防护策略;运用Haddon伤害控制模型从多角度分析了儿童行人交通事故的具体干预措施,提出了针对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防护产品设计方法。最后,基于所提出的安全防护策略和设计方法从以下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设计方案:(1)基于预防伤害策略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的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和一种交通设施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工作逻辑进行了验证;(2)基于减少伤害策略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的被动安全防护产品设计方案。本文将Haddon伤害控制模型应用于交通安全防护产品的设计研究中,对儿童行人的安全防护产品设计和研发提出了创新思路,并对保护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提供了新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行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举,涂超,吴旗浩,苏实,赖政剑.C-NCAP行人保护儿童头型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C].第十五届国际汽车交通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2].李策.针对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防护产品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刘志莹.基于儿童行人头部损伤防护的发动机罩新材料和新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15
[4].李蓓.6岁儿童行人下肢有限元建模及碰撞响应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3
[5].李向楠.儿童行人头部有限元模型的碰撞仿真分析及颅脑损伤机理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
[6].彭勇,陈勇,杨济匡.基于儿童行人头部保护的发动机罩设计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龙亮.儿童行人碰撞事故动力学响应及头部损伤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3
[8].郭正辉,朱西产.基于行人保护儿童头型有限元模型的开发[J].上海汽车.2013
[9].李海琼,秦雅琴,赵琳琳,李剑仕.昆明市儿童行人交通安全行为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2
[10].雷刚,谭皓文.基于行人保护的某款车型儿童头型实验仿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