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眼震电图对诊断小脑共济失调中的意义

视频眼震电图对诊断小脑共济失调中的意义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中心广东广州5100010

【摘要】目的视频眼震电图是检查鉴别前庭功能周围性病变,与前庭功能中枢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方法:2016年1-10月对我院收治的30例小脑共济失调的患者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结果:前庭功能中枢性病变阳性患者25例,前庭功能周围性病变阳性5例。结论:可疑小脑共济失调的患者,早做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帮助确诊,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小脑共济失调视频眼震电图中枢性病变

我院采用法国Synapsys公司UImerVNG视频眼震电图仪对小脑共济失调的患者常规检查,探讨视频眼震电图对诊断小脑共济失调中的临床意义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小脑共济失调患者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23-62岁,未婚6例,已婚24例,其中农民20例,其他职业10例。患者18例(60%)诉头晕,站立不稳,坐起不稳,行走不稳感,;8例(27%)主诉有进食障碍,语言障碍,动作不灵活如(穿衣服、系扣、端水、书写不同程度的障碍);4病例(13%)无明显上述症状

1.2方法:所有患者需行耳科检、神经系统查体、MR等相关检查。我院康复训练中心对30例小脑共济失调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检查视频眼震电图是阳性情况分析。分别进行定标、扫视试验、视跟踪试验、视动眼动试验、凝视试验、自发眼震试验、变位试验、固视抑制试验。检查前48小时停止服用前庭抑制剂及镇静药物,检查前2h禁食禁水。必要时进行心理测试。

2.结果

本组中21例,占70%提示前庭功能中枢性异常,其中:5例为视跟踪过冲、3例视动眼动反应不对称、4例视动眼动强度增强,反应无增强、3例视动眼动不能、6例固视抑制失败。3例,占10%提示前庭功能周围性异常;4例,占13%前庭功能周围性异常+前庭功能中枢性异常(混合性异常);2例提示正常,占7%。

3.讨论

随着辅助检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视频眼震电图对良性位置性眩晕,各种前庭疾患眩晕可以获得明确的诊断依据。在眩晕疾病中,前庭周围性病变居多,CT或MR检查前庭疾患病变者,多数提示正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因而需要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对前庭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维持人体平衡的三个主要因素:视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跟踪试验系统异常提示:小脑和锥体外外系病变。固视抑制失败可见中枢性病变如小脑疾病。视频眼震电图是检查前庭功能中枢性异常、前庭功能周围性异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我院脑专科医院,对30例小脑共济失调患者行此项目检查,前庭功能中枢性异常患者高达93%。说明视频眼震电图不仅在前庭周围性疾病诊断有较大的价值,还在中枢性疾病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价值。

人体的姿势保持玉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密切相关。这些系统的损伤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体征称为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深根据障碍性共济失调;2.小脑共济失调;3.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4.大脑性共济失调。而临床上多特指小脑共济失调。小脑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相关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

视频眼震电图可以通过定标,扫视试验,视跟踪试验,视动性眼动试验,凝视试验,固视抑制试验,来评估前庭功能中枢性病变的测定,配合相关检查,可以有效的对小脑共济失调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

参考文献:

孙永驻崔鹏程高鹏飞等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眩晕ENG和ABR检测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7):99-102

刘雪锋,董小荣,张楠等,ASC-BPPV的眼震电图定位模式及反式CRP的临床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12(6):577,581

标签:;  ;  ;  

视频眼震电图对诊断小脑共济失调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