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测联合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

HPV检测联合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

郑锦利刘洁朱婵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检验科355000)

【摘要】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宫颈病变妇女中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应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检测52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存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的21种HPV亚型,高危型13种,低危型5种、中国人常见亚型3种。宫颈病变分为:慢性炎症、CIN1、CIN2、CIN3、宫颈癌、尖锐湿疣六类。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比较各个年龄组的感染情况及相应的病理分型结果。结果527例标本中,HPV感染438例,总感染率83.11%(438/527)检出了除43亚型以外的20种亚型。单一感染259例,二重感染120例,三重感染46例,四重感染9例,五重感染2例,最多达六重感染(1例)。高危型中:16型21.63%(114/527)、58型11.0%(58/527)、52型6.45%(34/527)居前三位;低危型以:11型2.84%(15/527)、6型2.66%(14/527)为主;中国人常见亚型主要为:53型5.12%(27/527)、CP8304型3.98%(21/527)。结论HPV亚型的感染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随着病变的加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也相应增高,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病理学检查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情况,为防治宫颈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导流杂交宫颈病变基因型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与宫颈病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在诸多因素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1]目前已知的HPV有100余种亚型,其中30多种亚型可感染人类生殖道并引起宫颈病变[2],HPV各亚型的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其致癌性和后果也不同[3]。本文旨在通过对福安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宫颈病变妇女HPV亚型感染情况的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分析其意义。探讨不同亚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提高人群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为本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09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有宫颈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样标准:有宫颈接触性出血、宫颈息肉、宫颈糜烂、阴道分泌物异常的病人,共527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1.2岁。所有的标本均进行HPV检测。

1.2标本采集(1)HPV标本:行阴道镜检查后,暴露宫颈用HPV专用的宫颈刷进行采样,获取标本后放置于专用的保存液中,置4度冰箱中一周之内检测。(2)病理标本:常规阴道宫颈消毒,在阴道镜下对宫颈病变最严重处多点活检,10%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

1.3主要仪器和试剂:

试剂:采用潮州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HPV-DNA分型检测试剂盒和提取试剂盒;

仪器:医用杂交分子快速杂交仪(潮州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扩增仪(杭州博日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1.4分型检测

1.4.1DNA分型检测步骤:(1)提取:按照凯普基因提取试剂盒步骤进行DNA分离提取。(2)PCR扩增:按照凯普基因扩增剂盒要求的条件进行扩增;(3)杂交:根据凯普基因杂交试剂盒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杂交前试剂准备、杂交前仪器准备、PCR产物杂交、显色、结果分析等。

1.4.2结果判定:肉眼观察显色结果。阳性结果为清晰可见的蓝紫色圆点。多个蓝紫色圆点为多重感染。

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结果

3.1HPV-DNA检测结果:在527病例标本中检出阳性病例438例(包括双重或多重感染病例),总阳性率为83.11%(438/527),在送检标本中检出了除43亚型以外的所有20个亚型;高危亚型:16型21.63%(114/527)、58型11.0%(58/527)、52型6.45%(34/527)居前三位;低危型以11型2.85%(15/527)、6型2.66%(14/527)为主;中国人常见亚型主要为:53型5.12%(27/527)、CP8304型3.98%(21/527)见表1。

表1527例标本中检出的主要感染的HPV亚型结果

3.2在527例阳性样本中,单一亚型感染率为49.15%(259/527),双重亚型感染率为22.77%(120/527),三重亚型感染率为8.72%(46/527),四重亚型感染率为1.7%(9/527)五重亚型感染率为0.37%(2/527),最多的一个样本达六重感染,为一个48岁妇女。详见表2。

表2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重数情况

3.3将所有检测对象按照年龄进行分组,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

统计结果显示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感染,20-30岁年龄组感染率相对较低,6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100%;尖锐湿疣只出现在低年龄组(五个尖锐湿疣患者的年龄在23-32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理分型趋于集中,60岁以上年龄组只发生高级别的CIN和宫颈癌而没有低级别的CIN和慢性炎症,提示宫颈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HPV的感染而增高。不同年龄宫颈病变患者HPV亚型感染的结果详见表3。

表3不同年龄宫颈病变患者HPV亚型感染的结果分析

讨论

宫颈癌是目前所有癌症当中,唯一病因明确、能有效预防、早期及时发现、并且能早期治疗的癌症。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已经确认,99.8%的宫颈癌患者中可以检测到不同型别的HPVDNA,而HPV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经性行为发生的病毒感染,如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过小、男方或女方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及宫颈慢性炎症等疾病被认为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因素[4-5]有文献报道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00%,CINⅡ和CINⅢ为97%,CIN1为61.4%[6]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HPV16感染与宫颈癌及HSIL的发生关系最密切,HPV16致

癌性最强[7],本次研究的资料显示在所有检出的20种亚型中,HPV16型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16亚型的感染率达到21.63%,远高于其它亚型的感染率再次证实了16亚型在宫颈病变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统计的数据发现致病性较强的亚型依次是HPV16、58、52、33、18、31、39和68型。而本研究显示宫颈癌与CIN组中HPV检出率居前列的为:HPV16、58、52、18、33和31型。本研究中发现,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亚型分布有所变化,在CIN病变组中高危型HPV检出率有所增加,而低危型HPV检出率逐渐下降,低度病变组(CIN1)以HPV16、58、52、18、11、6和53为常见类型;而高度病变组(CINⅡ~Ⅲ)以高危型HPV16、58、52、18、33、31和11型为最常见;宫颈癌病变组中HPV16、58两种亚型的检出率最高。由此可见,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有关,特别是高危型HPV16、58、52、18型的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而提醒我们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如发现HPV16、HPV58、52和18阳性的的患者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干预、治疗,以防止其进展为宫颈癌。

HPV的感染率和感染型别在不同受检人群和地区中存在明显差异。2003年Clifford等[8]对全球各洲10058例宫颈癌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全球HPV16均为最主要的基因型,其次是18型,而其他基因型在各地区的分布有所差异,如HPV45在非洲相对较多,HPV33在欧洲较多,而HPV58和52在亚洲较多。因此,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对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宫颈癌感染的HPV亚型主要为:HPV16、58、52、18和33型;CIN组主要为:HPV16、58、52、18、33、31型;尖锐湿疣组主要为:HPV11、6型。由此可见HPV58型是除16型以外又一个中国女性HPV感染的优势型别,而且HPV58也是宫颈癌的优势亚型。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报道大体相同。本研究中HPV58检出率在宫颈癌中居第2位,HPV52、18、33型紧随其后;而厦门地区常见的感染型别为HPV52、HPV58和HPV16型[9]闽东畲族妇女HPV感染调查显示:HPV居前列的是HPV52、58、16型[10]。由此可见HPV的感染存在着着人群和地域的差异。

有研究认为,HPV感染率与年龄有关[11]。本次研究显示在527病例标本中检出阳性病例438例(包括双重或多重感染病例),总阳性率为83.11%(438/527),在送检标本中检出了除43亚型以外的所有20个亚型;阳性率高于国内的一些报道:深圳24.9%、山西14.8%、浙江台州17.2%、浙江湖州21.85%、北京63.1%、福建厦门13.4%[9][12]本地区的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呈较高水平,本次研究中HPV的感染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且感染率都比较高,这可能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大多为有症状的患者,并且闽东属于山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女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身卫生习惯较差且卫生意识不强比较少定期参加体检,而且大部分女性婚育年龄都比较小有关。宫颈癌多发于40~68岁之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但绝经后逐渐下降[13]。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一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子宫颈腺癌的29岁的患者,提示我们宫颈癌可能存在着年轻化的趋势,但由于本研究中例数有限,尚需进一步观察。30岁以前多为性活跃期,性行为越早,性伴侣越多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本地居民健康卫生意识相对较低,需要全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减少过早性行为,同时加大对本地区女性的健康体检,建议育龄妇女定期进行HPV筛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病例及时治疗并建立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感染者的动向。为本地区及早发现宫颈癌的高危人群、防治宫颈癌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PsyrriA,DimaioD.Humanpapillomavirusincervicalandhead2and2neckcancer[J].NatClinPractOncol,2008,5(1):24.

[2]DellG,GastonK.Humanpapllomavirusandtheirroleincervicalcancer[J].CellMolLifeSei,2001,58(12-3):1923.

[3]CliffordGM,SwithJS,PlummerM,etal.Humanpapillomaviustypes

[4]俞顺章.子宫颈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1998,13(3):138-139.

[5]武俊青,董张兰,庞家英,等.宫颈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生殖与避孕,1997,17(3):166-170.

[6]MunozN,BoschFX,SanjoseS,etal.Epidemiologicclassificationofhumanpapillomavirustypesassociatedwithcervicalcancer[J].NEng.JMed,2003,348(12):518-519.

[7]BaoYP,LiN,SmithJS,etal.Humanpapillomavirustype2distribu2tioninthecervixofchinesewomen:ameta2analysis[J].IntJSTDAIDS,2008,19(2):106.

[8]CliffordGM,SwithJS,PlummerM,etal.Humanpapillomaviustypesiniuvasivecervicacancerworldwide:aweta2analysis[J].BrJCancer,2003,88:63-73.

[9]江雨、李清、李健等闽南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10-118

[10]谢芳、李薇薇、李朝辉等福建闽东地区畲族妇女宫颈HPV感染的检测[J],中国妇产科学杂志,2010,(02)

[11]曹喜琴,杜海军,周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6,13(4):104.

[12]姚敏、何建方、王翔等,湖州地区门诊女性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流行普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7):3239-3243

[13]金正一,于世霞,金延泽.年轻宫颈癌35例临床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1):55.

标签:;  ;  ;  

HPV检测联合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