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墙体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阳能建筑,相变储能墙体,温度波动,日室内温度不舒适度时数
墙体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方倩[1](2019)在《太阳能建筑相变储能墙体适宜性分析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采用被动式手段因地制宜地建造太阳能采暖建筑,可以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然而,受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特点的影响,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室内空气温度波动较为明显,室内温度往往无法满足人体热舒适的要求。通过围护结构进行热量储存,能够使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热性能得到提升。为此,本文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与相变储能墙体相结合,通过相变材料的蓄热特性解决太阳能的间歇供应与建筑采暖负荷在时间和需求量方面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既有太阳能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测试,针对乡村太阳能建筑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大、热环境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将相变储能墙体与太阳能建筑结合应用的研究构思。基于相变传热特性分析,建立相变储能墙体模型并进行热工评价。进而建立相变储能被动式太阳能乡村采暖建筑传热理论模型,从室内热舒适度角度出发,考虑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导热系数、潜热值、建筑模型参数及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对相变储能被动式太阳能乡村采暖建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热渗透原理进行相变材料层厚度的设计,并对优化设计后的房间进行热舒适评价。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拉萨地区某民居进行热环境现状的测试发现,该地区太阳辐射强度较高,对室内热环境的贡献较大,但当前仍然存在室内空气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与相变储能墙体结合应用的构想。并指出,对于结合相变储能墙体的太阳能建筑,其室内热舒适度的改善效果应从客观环境及人体热舒适需求的角度综合考虑,最终确定相变储能墙体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为室内空气温度波动及“日室内温度不舒适度时数”。(2)基于被动式太阳能乡村采暖建筑的特点,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模型,并基于此模型,采用傅氏级数表达方法对建筑在内外双侧热扰耦合下的内表面温度进行了相应的表达。从室内侧波动热扰变化可以看出,设置相变材料层于墙体内侧,可使相变材料更好地发挥对室内空气温度波动的平抑作用。(3)通过对相变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优化发现,当相变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材料性能的发挥。导热系数在材料放热阶段对室温影响不大,在吸热阶段对室温影响较为显着。在拉萨地区气候条件下,为使所选相变材料在墙体中的使用达到较好的效果,建议建筑长宽比为1.4:1。(4)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朝向墙体的热渗透深度:南墙热渗透深度为39mm,东墙的热渗透深度为35mm,北墙与西墙的热渗透深度为34mm。优化前的室内温度波动范围为10.9℃~26.5℃,优化后的室内温度波动范围为14.5℃~24.3℃,通过优化使室内温度波动明显受到抑制,且日室内温度不舒适度减小了63.0%。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对相变材料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与优化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邝福军[2](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墙体结构热桥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同时减少建筑能耗,我国提出“十叁五”期间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具有节时、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优点,属于绿色节能建筑。在节能建筑中,热桥是造成围护结构热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节能效果,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其热工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以明确灌浆套筒对建筑墙体热工性能所带来的影响,并对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及T型楼板结构在内保温、外保温及夹芯保温条件下出现的热桥效应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对无保温条件下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无套筒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套筒的排列方式及数量对墙体表面温度具有重要影响,套筒距离墙体表面越近、数量越多,该处墙体内表面温度越低,热流密度越大,热桥效应越明显。在无保温条件下,与常规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相比,套筒的存在使得装配式结构墙体的整体热阻减小,传热系数增大。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相符。2.对不同保温方式下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及T型楼板结构墙体热工性能进行模拟研究,针对出现的热桥问题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外保温系统下,墙体保温效果最好,墙体热阻大,传热系数小,可有效的避免热桥的出现,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65%的规范要求,同时墙体内表面温度稳定,墙体无结露风险。在夹芯保温体系下,装配式框架柱结构由于保温层的间断,剪力墙受框架柱热桥影响较大,热桥影响范围最多达43mm,热桥影响区域内热损失程度达24%,墙体内表面最低温为13.55℃,具有一定的结露风险。装配式T型楼板结构虽然在夹芯保温体系下同样存在保温层不连续的情况,但由于拼缝处低导热系数的弹性防水材料的加入,有效的减少了热量损失,使其具有同外保温同样的保温效果。在内保温体系下,装配式框架柱结构及T型楼板结构均存在保温层间断的问题,热量集中从框架柱及楼板处流失,热桥现象明显。框架柱传热系数最高达2.5W/㎡·K,内表面最低温为10.61℃。T型楼板结构中,内保温体系下热桥影响区域内的热损失度达39.9%,热桥影响区域约为280mm,墙体内表面最低温为11.55℃,两者均具有较大的结露风险。3.基于夹芯保温体系下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所出现的热桥效应,对热桥区域进行不同厚度的外保温构造设计。以装配式建筑最常见的夹芯保温体系为例,对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做不同厚度的热桥外保温模拟对比分析,通过与框架柱热桥区域无外保温处理时进行对比,发现在热桥处做20mm、40mm、60mm厚的外保温时,可分别使剪力墙传热系数降低39.3%、44.7%、48.3%,框架柱传热系数降低45.9%、59.8%,78.4%。此时,热桥外保温40mm以上,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能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要求。当热桥外保温层厚度为60mm时,热桥影响范围最大可缩减至0mm。(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政,暴磊,陈国臣[3](2019)在《冀南农村地区冬季采暖的墙体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冀南地区农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较差,主要问题在于墙体保温能力有限,对农村住宅的墙体保温性能进行设计研究,基于实际调研的数据,构建农村住宅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对既有建筑墙体进行设计优化,量化不同材料结构对冀南地区农村住宅冬季采暖负荷的影响,为提高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程华[4](2018)在《坚持科技引领 加快产品结构优化 促进企业发展 激发创新动力 推动行业品牌升级 撬动产业升级——2018(义乌)国际墙体屋面材料技术交流大会暨第21届生产装备博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各位代表、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由全国墙材科技信息网、《砖瓦》杂志社、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中国墙体屋面材料发展中心、国家建材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义乌)国际墙体屋面材料技术交流大会暨第21届生产装备博览会"已拉开序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8(义乌)国际墙体屋面材料技术交流大会,我代表会议主办方,向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墙材同仁们,向百忙之中到会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本文来源于《砖瓦》期刊2018年12期)
曾鸣,仲新波,揭英强[5](2018)在《某防护结构墙体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温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防护结构墙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60,厚度1400mm,极易因水泥早期水化热过大而产生混凝土开裂现象。论文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该防护结构墙体混凝土的温度场,通过分析结果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对冷却水降温方案进行了设计,并通过典型施工段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墙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满足混凝土质量及温度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12期)
王永超,魏奇科,廖小辉,王维说[6](2018)在《迭合墙体混凝土浇筑后受力计算分析及钢筋桁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迭合墙体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并用混凝土浇筑后,会产生较大的胀模力,钢筋桁架若配置不当,可能会因为拉应力过大导致钢筋被拉断、墙板与钢筋连接处混凝土开裂等。该文以云南西盟预制迭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示范段为依托,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桁架数目、不同桁架钢筋直径的6个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了由于钢筋桁架数量配置的不同,混凝土和钢筋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迭合墙体的最大位移情况,选择出工程应用最合理的钢筋桁架配置数量,同时也对钢筋桁架的规格进行了优化,这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侯为军,王洪涛[7](2018)在《建筑混凝土墙体加气处理对节能效果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建筑混凝土墙体的加气过程的节能效果的优化,能够有效改善建筑墙体保温处理的能耗过多现象。对墙体加气处理对节能效果的优化设计,需要计算建筑混凝土墙体的一维稳态方程,并计算墙体热流密度进行计算。传统方法通过ANSY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加气混凝土墙体基体温度以及温度应力,但忽略了对墙体热流密度的获取,导致墙体加气过程的节能效果不理想。提出基于热脉冲法的建筑混凝土墙体加气处理对节能优化效果分析方法,首先对指标中各参数进行计算,提高分析的准确性,通过计算加气处理后建筑混凝土墙体的一维稳态方程,并对混凝土墙体的热流密度进行计算,实现建筑混凝土墙体加气处理对节能优化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加气后建筑混凝土墙体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分析确定了加气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性能,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06期)
张磊[8](2018)在《生土建筑材料的改性优化及墙体热工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料,生土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循环利用、便于就地取材的优点,尤其适合于资源相对短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使用。本文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从材料改性和墙体热工性能分析两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生土材料的性能改性及墙体热工性能改善问题。基于新疆吐鲁番地区既有生土民居使用现状、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的现场调研结果,梳理出既有生土民居存在的典型问题。分别采用水泥和石灰对生土材料进行改性固化以弥补生土材料在抗压强度和抗冻性方面存在的缺陷。此外,系统地分析了表观密度和改性剂掺量对改性生土材料抗压强度、抗冻性、热性能和湿性能的影响;从机理分析入手,通过对材料结构组成、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的测试,深入分析了改性生土材料宏观性能变化的根本性原因,为生土材料的性能改性研究提供了支撑。针对改性生土材料无法使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价的问题,提出了改性生土材料的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其中,以导热系数、比热容、等温平衡含湿量等热湿性能指标作为单一评价指标,基于生土墙体热质迁移控制方程来对各单一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生土墙体热质迁移方程进行求解,分析不同单一评价指标变化对墙体内表面温度的影响,以该影响程度作为各单一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此外,采用实验室测试的方法,对综合评价最优的改性生土材料及对比样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性生土材料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以性能综合最优的改性生土材料作为墙体材料,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采用秸秆保温板作为改性生土墙体的保温构造形式。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改性生土墙体厚度和保温层厚度下改性生土建筑的室内热湿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居住者夏冬两季90%可接受温度范围,确定了改性生土墙体的最优厚度值以及保温层的最优厚度值,实现了考虑冬季保温,兼顾夏季隔热的要求。基于改性生土墙体及秸秆保温层厚度最优值,对比分析了秸秆-改性生土民居和烧结黏土砖民居的室内热湿环境。与烧结黏土砖民居相比,秸秆-改性生土墙体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能够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为居住者营造出相对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对吐鲁番新型生土民居示范建筑进行了冬夏两季的热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无任何采暖、空调设备的情况下,示范建筑在冬夏两季均表现出了较好的室内热环境。秸秆-改性生土复合墙体良好的保温隔热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室外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维孝[9](2018)在《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墙体的热工性能比较与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室内热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关建筑能耗逐年攀升,已高达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2%。在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筑节能意义重大。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几种常见形式节能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对比与优化,从而在工程实践中更加合理地使用节能墙体来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能耗。本文利用变温热箱对空心砌块及含相变材料(PCM)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并利用FLUENT模拟软件进行计算。发现实验与模拟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57%,证明运用FLUENT软件模拟空心砌块墙体传热过程是可行的。将空心砌块、含挤塑聚苯乙烯板(XPS)砌块、含PCM砌块等叁种形式砌块的热工性能进行比较,发现空心砌块中填充XPS可使砌块热阻提高32.27%,进入室内的热流量减少23.87%;填充PCM可使非稳态热工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衰减倍数、延迟时间、温度衰减绝对量分别提高756.2%、40%、10.17%,热流波幅减少88.24%。且XPS在空心砌块中所处厚度位置对砌块墙体热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PCM填充于空心砌块靠近室外侧孔中可以显着提高其热工性能。针对单种填充材料空心砌块墙体热工性能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含PCM和XPS的复合空心砌块,并对其热工性能进行模拟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仅含单层PCM的砌块墙体,含单层PCM及单层XPS的墙体进入室内的热流量减少26.71%,含单层PCM及双层XPS的墙体减少42.20%。这两种多层复合空心砌块相比较,含双层XPS墙体则减小20.35%。当靠近室外侧孔中PCM相变温度低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平均值0.8℃、室内侧孔中PCM相变温度高于室内温度3℃时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最佳。为解决单一PCM不能满足全年节能的需求,本文对含有不同相变温度的双层PCM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热工性能进行分析,发现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随着空气间层中PCM导热系数的增大而下降。夏季工况下,靠近室外侧空气间层中PCM的导热系数对空心砌块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大于靠近室内侧空气间层中的PCM;冬季工况下,靠近室内侧空气间层中PCM的导热系数对墙体热工性能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PCM的相变温度、导热系数及PCM在砌块中的相对位置对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填充PCM可使墙体的衰减倍数与延迟时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填充XPS可极大限度地减小通过围护结构产生的热负荷,两者配合使用能使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得到整体提升,并且本文所选叁种形式砌块墙体均满足现行的节能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6-01)
张秀丽,袁下下,李升才[10](2018)在《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结构的框格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线性分析程序ABAQUS,对隐形密框复合墙体中隐形密框的轴压受力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隐形密框中的框格进行优化,分析了参数包括框格的高宽比和肋柱尺寸。结果表明:肋柱是墙体的主要受力构件;肋柱总截面面积不变时,每个肋柱直径为49 mm时,密框结构轴压承载力最高,延性最大。(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墙体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同时减少建筑能耗,我国提出“十叁五”期间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具有节时、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优点,属于绿色节能建筑。在节能建筑中,热桥是造成围护结构热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节能效果,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其热工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以明确灌浆套筒对建筑墙体热工性能所带来的影响,并对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及T型楼板结构在内保温、外保温及夹芯保温条件下出现的热桥效应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对无保温条件下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无套筒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套筒的排列方式及数量对墙体表面温度具有重要影响,套筒距离墙体表面越近、数量越多,该处墙体内表面温度越低,热流密度越大,热桥效应越明显。在无保温条件下,与常规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相比,套筒的存在使得装配式结构墙体的整体热阻减小,传热系数增大。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相符。2.对不同保温方式下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及T型楼板结构墙体热工性能进行模拟研究,针对出现的热桥问题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外保温系统下,墙体保温效果最好,墙体热阻大,传热系数小,可有效的避免热桥的出现,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65%的规范要求,同时墙体内表面温度稳定,墙体无结露风险。在夹芯保温体系下,装配式框架柱结构由于保温层的间断,剪力墙受框架柱热桥影响较大,热桥影响范围最多达43mm,热桥影响区域内热损失程度达24%,墙体内表面最低温为13.55℃,具有一定的结露风险。装配式T型楼板结构虽然在夹芯保温体系下同样存在保温层不连续的情况,但由于拼缝处低导热系数的弹性防水材料的加入,有效的减少了热量损失,使其具有同外保温同样的保温效果。在内保温体系下,装配式框架柱结构及T型楼板结构均存在保温层间断的问题,热量集中从框架柱及楼板处流失,热桥现象明显。框架柱传热系数最高达2.5W/㎡·K,内表面最低温为10.61℃。T型楼板结构中,内保温体系下热桥影响区域内的热损失度达39.9%,热桥影响区域约为280mm,墙体内表面最低温为11.55℃,两者均具有较大的结露风险。3.基于夹芯保温体系下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所出现的热桥效应,对热桥区域进行不同厚度的外保温构造设计。以装配式建筑最常见的夹芯保温体系为例,对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做不同厚度的热桥外保温模拟对比分析,通过与框架柱热桥区域无外保温处理时进行对比,发现在热桥处做20mm、40mm、60mm厚的外保温时,可分别使剪力墙传热系数降低39.3%、44.7%、48.3%,框架柱传热系数降低45.9%、59.8%,78.4%。此时,热桥外保温40mm以上,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能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要求。当热桥外保温层厚度为60mm时,热桥影响范围最大可缩减至0m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墙体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方倩.太阳能建筑相变储能墙体适宜性分析及优化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19
[2].邝福军.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墙体结构热桥分析与优化[D].南华大学.2019
[3].李政,暴磊,陈国臣.冀南农村地区冬季采暖的墙体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9
[4].程华.坚持科技引领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促进企业发展激发创新动力推动行业品牌升级撬动产业升级——2018(义乌)国际墙体屋面材料技术交流大会暨第21届生产装备博览会上的讲话[J].砖瓦.2018
[5].曾鸣,仲新波,揭英强.某防护结构墙体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温度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6].王永超,魏奇科,廖小辉,王维说.迭合墙体混凝土浇筑后受力计算分析及钢筋桁架优化[J].重庆建筑.2018
[7].侯为军,王洪涛.建筑混凝土墙体加气处理对节能效果优化设计[J].计算机仿真.2018
[8].张磊.生土建筑材料的改性优化及墙体热工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9].李维孝.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墙体的热工性能比较与优化分析[D].江苏大学.2018
[10].张秀丽,袁下下,李升才.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结构的框格优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太阳能建筑; 相变储能墙体; 温度波动; 日室内温度不舒适度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