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荣
(四川德阳市中江县清河乡卫生院四川德阳618113)
【摘要】目的:分析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抽选50例,均于治疗过程中实施手术疗法,判定术后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由有效术式处理后,治愈47例,占比94.0%;缓解2例,占比4.0%;无效1例,占比2.0%。结论:肠梗阻具有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这就需要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术式,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007-02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patientswithintestinalobstructioneffectofsurgicaltherapy.MethodsFromourhospitalpatientswithintestinalobstructioninselected50cases,inthecourseoftreatmentimplementationsurgerytherapy,todeterminetheeffectafteroperation.Results50patientsthroughtheeffectivesurgicaltreatment,47caseswerecured,accountedfor94.0%;2caseswererelieved,accountedfor4.0%;1casesineffective,accountedformorethan2.0%.ConclusionIntestinalobstructionwithfastdevelopment,highmortality,whichrequiresaccordingtothelesionofthedifferentoptionsfortheappropriateoperationtoobtainagoodtherapeuticeffect.
【Keywords】Intestinalobstruction;Surgicaltreatment;Linbedeffect
肠梗阻是由各种因素引发的临床急腹症,腹痛、恶心等为主要表现,且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需借助手术疗法处理,然由于该病症病因复杂,需临床医师共同探究有效术式,以满足疾病的治疗需求[1]。为进一步的探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我院收治者50例的资料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抽选50例,其中,女性患者21例,占比42.0%;男性患者29例,占比58.0%,年龄段15~80岁,平均(45.3±3.5)岁;疾病类型:24例粘连性肠梗阻,占比48.0%;9例肠扭转,占比18.0%;6例肠道肿瘤,占比12.0%;5例肠套叠,占比10.0%;4例粪石梗阻,占比8.0%;2例肠腔内异物,占比4.%。50例患者均经CT、B超检查确诊,伴有程度不同的恶心、腹痛等表现。
1.2方法
50例患者进入医院后,均实施基础化的肠胃减压、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营养支持等处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经胃管注入石蜡油、肥皂水灌肠等处理。同时,还需邀请相关科室共同那个会诊,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急诊手术指征。另外,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若保守疗法治疗无效或治疗期间引发腹膜炎患者,需痢疾实施手术疗法。当然,50例患者的术式需根据病变部位、病发因素的同时进行选择,如:粘连松解、肿瘤切除加肠造瘘、肠切开取异物等。其中,15例患者实施肠粘连松解术,4例患者实施纤维条索切断松解术,5例患者实施肠粘连松解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患者实施肠粘连内疝形成术,给予疝的修补处理,该手术需从邻近的粘连轻微处着手,便于减轻肠管损伤。10例患者实施肠扭转复位术,6例患者实施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患者实施肠套叠复位术,3例患者实施肠切开取异物术,1例患者实施肠梗阻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2.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50例患者经由不同术式处理后,治愈47例,占比94.0%;缓解2例,占比4.0%;无效1例,占比2.0%。其中,8例患者于临床围术期出现并发症,包括:4例切口感染,占比4.0%;3例肺部感染,占比6.0%;1例吻合口瘘,占比2.0%。
3.讨论
肠梗阻的病发因素相对较多,通常可分为机械、非机械两种类型。所谓机械性肠梗阻,由肠内异物、肠管病变等因素导致,肠道的先天性狭窄、发育不全,肠管内部环境的转变,也可引发梗阻。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肠梗阻病症发生率、病死率持续上涨,危害生命健康[2]。报告显示,肠梗阻病症所引起的生理性变化包括:①肠膨胀。肠梗阻病症发生后,由于肠道蠕动功能的减弱,导致大量气体积聚于肠腔,间接增加肠腔内部压力,最终引发呼吸衰竭;②水电解质紊乱。一般情况下,小肠需每天吸收大量的液体才可维持正常的运行。一旦病发肠梗阻后,将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再加上呕吐病症的出现,加大电解质的丢失量,造成休克[3-4];③肠绞窄坏死。肠梗阻可影响肠壁的血液流动,增加肠壁通透性,导致肠壁坏死;④感染。肠梗阻病症的发生可改变肠道内部环境,细菌的快速增值、菌落的失调,均可破坏肠黏膜屏障,引发感染。
肠梗阻病症具有进展快速的特点,如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将危害身心健康。由于该病症病因复杂、多变,需全面、综合的分析患者病情,便于提高疾病诊断率。本次50例肠梗阻患者中,24例粘连性肠梗阻,占比48.0%;9例肠扭转,占比18.0%;6例肠道肿瘤,占比12.0%;5例肠套叠,占比10.0%;4例粪石梗阻,占比8.0%;2例肠腔内异物,占比4.%。由此可见,肠梗阻的疾病类型相对较多。目前,临床根据该病症所实施的手术疗法以疝修补、坏死切除、松解粘连等为主,但需根据患者的病发情况选择合适术式,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50例患者经由不同术式处理后,治愈47例,占比94.0%;缓解2例,占比4.0%。说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可获得显著成效,符合单孝军[5]研究报告。此外,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表明,肠梗阻患者治疗中需格外注意这样几点,便于进一步的提高疗效:①肠梗阻病症变化快速,需及时诊断、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这就需要医师根据实验室、症状等相关检查、询问,选择合适术式处理;②根据患者年龄,医师需及时、准确的预见疾病的进展程度,尤其是老年、患儿,因其无法清楚的描述自身病症,易出现误诊现象;③禁止出现盲目保守治疗的现象,预防坏死、水肿等并发症;④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大多由感染、饮食不合理等导致,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一旦术后出现该现象,医师需立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处理方法,关键是掌握该病症的适应症;⑤若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早期休克等现象,说明极有可能为肠狭窄,需立即手术处理,以免错过手术时机;⑥若长时间保守处理后效果不明显,应考虑手术处理,结合其病症、检查结果。当然,所实施的术式需操作简便、体现微创原则。
综上,肠梗阻具有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这就需要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术式,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克聚,刘静,范锡伟等.278例肠梗阻手术病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71-72.
[2]刘小华.肠梗阻手术29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36-236,238.
[3]常子泽,李生元.肠梗阻手术20例指征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8
[4]毛志君,薛洁皓.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1):104-105.
[5]单孝军.60例肠梗阻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