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赡养权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年人,赡养权益,修复型正义
赡养权益论文文献综述
赵树坤,殷源[1](2019)在《老年人赡养权益司法保障与修复型正义——以2013—2018年司法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年人赡养权益是老龄化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从近年来有关赡养纠纷的裁判文书看,赡养纠纷发生的亲缘结构主要是直系父母子女间,赡养义务人主要指向男性,赡养内容以物质诉求为主;司法过程中律师介入情况、法官的裁判的思维、理据、表述等都存在某些值得研究的特征。鉴于此,中国目前老年人赡养权益的司法保障发展方向,可以围绕"修复型司法正义"目标来进行,需要从观念更新、制度完善、精神赡养前瞻叁个方面作出努力。(本文来源于《人权》期刊2019年04期)
周原[2](2018)在《渭滨依法保障贫困老人赡养权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周原)宝鸡市渭滨区把化解贫困老人户脱贫问题作为脱贫退出的有力抓手,针对部分老人与子女分户居住、赡养权益无法有效保障的情况,公检法司与综治办、老龄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力,近日集中开展了保障建档立卡贫困老人权益专项治理活动。强力宣传造氛围。渭滨(本文来源于《西部法制报》期刊2018-12-11)
姚明,陈广明[3](2018)在《“常回家看看”的困境与破局: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保障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被称为"常回家看看"条款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自2013年7月1日正式生效以来已四年有余。基于四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的老年人精神赡养诉讼案件分析来看,目前还存在老年人不愿拿起法律武器主张精神赡养权益,参加诉讼缺乏专业法律人士庭审帮助,同案不同判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问题的生成既有立法的缺陷,亦有道德支撑的不足。强化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的保障与维护,确保其真正获得家庭温暖与精神慰藉,需要法律与道德的双轮驱动。(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金杏[4](2014)在《完善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体系——以建立老年精神赡养法律制度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银发浪潮"席卷全球,老龄化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老龄化发展引发了养老、医疗、服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严峻挑战,也启发了人们对老年立法的思考。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加强老年立法,构建完善的老年法体系也提上日程。通过向发达国家老年立法的学习以及立足本国国情的深入研究,伴随《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与修改,以及一系列其他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初步建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规范了老人赡养制度。值得注(本文来源于《财经政法资讯》期刊2014年02期)
李智姝[5](2013)在《论我国老年人赡养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新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比"旧法"有了比较大的调整,明确了精神赡养的内容,将赡养由子女的义务拓展为父母的权利,是立法上的重大突破,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和完善。物质上的赡养、生活上的扶助以及精神上的慰藉是家庭赡养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比较国外成熟养老制度和模式,并结合我国赡养制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沈力[6](2013)在《麻江法院加强赡养案件执行力度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文中研究指出赡养纠纷案件作为农村较为敏感的一类丸行案件,一直考验着法院执行法官的智慧此类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因法律关系明确审理过程相对容易,但因该类案件直接关系到农村无收入老人生活起居问题,而且具右矛盾大、缘由多、人员杂等特点,对于裁判结果的执行,却相对困难,大多因双(本文来源于《法制生活报》期刊2013-08-09)
杨学友[7](2013)在《四子女拒绝赡养母亲 居委会帮助维护权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初冬,家住市郊的刘凤兰老人因感冒住进医院。被诊断为老年失忆(痴呆)症。半个月的治疗,感冒虽治好了,可失忆症却再也赶不走了,而且生活自理程度相当差,这就意味着老人今后得靠他人护理才能生活。11月27日,老人出院的当日,与其一起生活的大儿子佟学军以老人在自己家生活十几年、应到其他子女家为由,拒绝接老人回家。而其他子女以父母当初将(本文来源于《晚霞》期刊2013年09期)
刘文学[8](2013)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精神赡养得到重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1996年就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对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以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不完善之处越发显现出来。"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教师谢秀珍说。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成就显着,老年人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大》期刊2013年01期)
陈乔飞[9](2009)在《我国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有所养”是每一位老年人所期盼的,它反映一个社会的稳定系数和文明程度。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是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的时代环境,分析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的重要性,阐述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调研和对现有资料、数据的分析,剖析我国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的现状,找出我国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对家庭赡养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实现我国老年人赡养权益。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体系,首先是规范赡养协议;其次是完善我国老年人家庭赡养行为规范。一是拓展赡养义务主体;二是明确将精神赡养列入家庭赡养的内容,完善精神赡养权益的救济;叁是加强法律强制性,设置惩罚性条款,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人进行处罚。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家庭赡养困难。首先通过结构性调整和拓展覆盖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综合分析社会养老对家庭赡养的辅助,通过图示分析养老的支持力,进一步论述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精神赡养、老年人生活照料的支持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赡养的经济支持,从而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如何发挥社会养老保障的辅助作用,解决家庭赡养困难,实现老年人赡养权益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5-01)
胡苷用[10](2008)在《农村新型养老方式改革之赡养协议制度研究——兼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经颁布实施十年有余了,至今为止还未进行过修订,这可能在我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签订赡养协议成为我国不少农村对老年人进行赡养的重要方式。赡养协议作为一种养老制度,虽然老年法对此进行了规定,但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我国对于赡养协议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不多,本文在对赡养协议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指出相关立法条文缺憾,最后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08年12期)
赡养权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周原)宝鸡市渭滨区把化解贫困老人户脱贫问题作为脱贫退出的有力抓手,针对部分老人与子女分户居住、赡养权益无法有效保障的情况,公检法司与综治办、老龄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力,近日集中开展了保障建档立卡贫困老人权益专项治理活动。强力宣传造氛围。渭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赡养权益论文参考文献
[1].赵树坤,殷源.老年人赡养权益司法保障与修复型正义——以2013—2018年司法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J].人权.2019
[2].周原.渭滨依法保障贫困老人赡养权益[N].西部法制报.2018
[3].姚明,陈广明.“常回家看看”的困境与破局: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保障的实证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李金杏.完善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体系——以建立老年精神赡养法律制度为视角[J].财经政法资讯.2014
[5].李智姝.论我国老年人赡养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新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比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6].沈力.麻江法院加强赡养案件执行力度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N].法制生活报.2013
[7].杨学友.四子女拒绝赡养母亲居委会帮助维护权益[J].晚霞.2013
[8].刘文学.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精神赡养得到重视[J].中国人大.2013
[9].陈乔飞.我国老年人赡养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
[10].胡苷用.农村新型养老方式改革之赡养协议制度研究——兼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规定[J].金融与经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