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分析,论述产后下腰痛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现状,为分析产后下腰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产后;下腰痛;发病机制;治疗
产后下腰痛是指妇女在产后出现以腰部和骶髂关节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双下肢沉重、酸软、腰部活动范围因腰痛受限等表现[1],进而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健康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产后下腰痛的发生率高达45%~90%[1]。部分妇女腰痛的症状会在1~3个月后消失,然而研究显示大部分妇女的产后腰痛恢复是不完全的,还有可能持续很多年。
1产后下腰痛的发病机制
国内外研究表明产后下腰痛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产妇的脊柱生物力学改变以及内分泌改变有关,目前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1.1腰椎生理弧度的改变
妊娠期子宫的体积和容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大。孕妇采取骨盆前倾,增加腰椎的前凸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这种不正常的模式导致腹部肌肉被拉长变松弛,当患者腹部肌肉力量不足时,髂腰肌引起代偿性地加强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孕妇分娩后,这种肌肉状态不能马上恢复,患者习惯了这种模式,长期的不正确姿势导致腹部肌肉更弱,腰背部肌肉更紧张,机体此时呈现前后交叉的模式。当机体无法代偿时,腰痛就会出现。
1.2内分泌改变
国外研究发现由于妊娠期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由黄体和胎盘分泌的松弛素增加,导致骨盆周围的韧带松弛以致脊柱稳定系统发生改变,引起腰椎不稳。而腰椎不稳又会进一步加重肌肉韧带的拉伤,导致腰痛的出现。
1.3产后护理不当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产后肾虚,邪克于腰部而产生腰痛;另一方面,产后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失于濡养,也容易感受外邪,所以产妇产后感受风寒,久坐久站,过早参加家务劳动等都可导致产妇发生腰部疼痛症状。
1.4剖宫产因素
剖宫产手术导致的组织器官创伤会刺激机体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缓激肽、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等炎症致痛物质。上述致痛物质可激活感受器,中枢神经敏感化,使机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程度增强[2],这是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腰痛的首要原因。王海龙、于丹[3]比较了正中法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与旁路法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术后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炎及腰痛的发生率,发现腰痛发病率旁路法穿刺似乎要高于正中法穿刺。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旁路法穿刺损伤了更多血管神经较丰富的组织有关。
2产后下腰痛的治疗
2.1西药治疗
口服止痛药物和局部药物注射在治疗下腰痛时最为常用,但这些方式不是针对产妇下腰痛病因进行治疗,主要起到减轻和解除疼痛的作用。
2.2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产后下腰痛的发病机理为产后气血亏虚、肾气亏损、风寒外袭、瘀血阻络,且与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为本虚标实之证。刘珍华等[4]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产后痹症30例,旨在取其温阳益气、和营行痹的作用,故应用于临床,屡治屡效。
2.3针灸治疗
张华等[5]对产后腰痛患者进行平衡针法和传统针法治疗,发现平衡针法能够在短期间较快缓解产后腰痛患者的疼痛且取穴部位少,患者容易接受。刘波生[6]采用对腰脊柱两侧的压痛区行银质针后艾灸治疗产后腰痛,总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注射封闭组。周敏亚[7]对门诊的产后腰痛病人进行隔饼灸腰部局部穴位治疗腰痛,治疗三个疗程后进行随访,采用腰痛疗效评定标准,总有效率为100%。
2.4.运动疗法
苟艳芸等[8]对产后下腰痛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发现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显著改善产后妇女下腰痛症状,加快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复。Stuge等[9]选取了81个产后骨盆带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20周的训练,一组接受特殊的稳定性训练,另外一组接受常规的运动治疗。结果显示接受特殊稳定性训练的患者疼痛、功能受限指数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另一组。
2.5.综合疗法
钟卫江[10]用电针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腰痛,47例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治愈24例;好转1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覃庆媛等[11]探讨氟比洛芬酯配合腹针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止痛药氟比洛芬酯联合腹针治疗产后腰痛效果显著。冯志文[12]将60例产后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现针刺理筋结合独活寄生汤比单独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产后腰痛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小结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对产后下腰痛的病机、治疗、康复等问题均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中也存在治疗手段相对单一,评价指标不够严谨,以及忽略运动疗法在产后下腰痛康复中的运动等问题,期待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帆冰,王琦.正清风痛宁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腰痛45例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3):35-36.
[2]牟文彬,魏芳玲,刘春芬.疼痛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疼痛认知及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28(6):121-123.
[3]王海龙,于丹.不同方式腰硬联合穿刺对剖宫产术后棘韧带炎及腰痛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135-136.
[4]刘珍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产后痹证30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1):43.
[5]张华,王宝成,王富春.平衡针法治疗产后腰痛[J].吉林中医药,2017,37(4):415-417.
[6]刘波生.密集型压痛银质针针刺疗法治疗产后腰痛[J].中医中药,2005,2(14):91.
[7]周敏亚.隔饼灸治疗产后腰痛45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2):56.
[8]苟艳芸,江征,罗庆禄.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产后下腰痛患者的效果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87-89.
[9]StugeB,LaerumE,KirkesolaG,etal.Theefficacyofatreatmentprogramfocusingonspecificstabilisingexercisesforpelvicgirdlepainafterpregnancy: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Spine,2004,29(4):351-359.
[10]钟卫江,电针加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腰痛47例,江苏中医,2000,21(8):39.
[11]覃庆媛,王迎光,贺青蓉,黄彩云,氟比洛芬酯配合腹针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03-1805.
[12]冯志文,针刺理筋加独活寄生汤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7):136-138.
作者简介:常辰,女,硕士研究生,南京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