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表达启动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GmAMS基因,启动子,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启动子论文文献综述
金玲,张浩,王松明,李强,丁先龙[1](2019)在《大豆GmAMS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bHLH(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在植物雄配子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bHLH转录因子在大豆花发育中的作用,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JCMS5A的花芽cDNA和叶片DNA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得到具有典型bHLH结构域的GmAMS基因及其启动子区域,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时空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mAMS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 716 bp,编码571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GmAMS位于细胞核中。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保持系NJCMS5B,在不育系NJCMS5A的花芽中GmAMS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mAM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主要集中在转基因拟南芥的幼小花药中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GmAMS在大豆花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陆姗姗,洪园淑,刘萍[2](2019)在《苦豆子赖氨酸脱羧酶基因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赖氨酸脱羧酶(LDC)基因是苦豆子中氧化苦参碱(OMA)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基因。在已有苦豆子赖氨酸脱羧酶基因(SaLDC)基础上克隆得到该基因上游1260 bp的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038928,前期在苦豆子愈伤组织中的瞬时表达研究显示该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区域除了拥有启动子区的基本顺式作用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具有多个与光信号、逆境应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为进一步研究SaLDC启动子的功能,构建了该启动子与β-葡萄糖苷酸酶(GUS)报告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拟南芥,同时对光诱导和聚乙二醇(PEG)胁迫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GUS活性染色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T_2代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成株的各组织器官中均可检测到GUS酶活性,且随幼苗生长时间的延长,叶片中的表达活性下降;在成株叶片和花萼中的表达活性强于根、茎、花瓣和角果。光和PEG胁迫均能诱导转基因拟南芥中GUS的表达;GUS酶活性定量测定显示,短时间的PEG胁迫(1~2 h)GUS酶活性显着上调(P<0.05),而连续胁迫8 h时GUS酶活性下调至最低(P<0.01),比胁迫前下降了28.2%。以上结果表明SaLDC启动子既有时空表达特异性又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光诱导和干旱胁迫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范小平,范博红,马冬菊,卫武宵[3](2019)在《GhACT1启动子驱动Lc基因在棉花幼胚纤维中特异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转基因棉花,是促进改良棉花纤维颜色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棉花纤维特异表达GhACT1启动子驱动下的玉米色素基因Lc转入棉花,经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Southern blot检测确认,跟踪观察植株的颜色变化,并对转基因再生株系营养体及幼胚纤维进行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PCR检测,分析该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25个转基因株系,观察发现这些株系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RT-PCR检测结果发现,Lc基因在叶、叶柄及茎中没有表达,而在开花后1~12 d的幼胚及纤维中有较强表达,并且转基因幼胚纤维在离体光照培养1周条件下呈现红色。【结论】Gh ACT1启动子驱动下的Lc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具有幼胚纤维特异表达特性,在离体光照下,能够改变棉花纤维的颜色。说明通过转基因方法改良棉花纤维颜色是有潜力的。(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梁美蓉,曾泱,曾四元,张俊玟,邹阳[4](2019)在《MBD2过表达对子宫肌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期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中存在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 binding domain protein 2, MBD2)基因和蛋白的差异性表达下调,本研究探讨MBD2过表达对子宫肌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子宫肌瘤组织中MBD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慢病毒包装MBD2真核过表达载体,通过转染至293T细胞,检测293T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周期情况;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子宫肌瘤(病例组)及瘤旁肌层组织(对照组)中MBD2的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分析MBD2基因CpG位点的甲基化率与MBD2mRNA水平的关系。结果①MBD2真核过表达载体成功转染293T细胞,上调293T细胞MBD2的表达对其增殖、凋亡和周期均无显着影响。②共46对标本的MBD2基因启动子区的10个CpG位点进行甲基化分析法发现,单点甲基化水平分析中,所有CpG位点上,MBD2 mRNA与MBD2甲基化的表达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过表达MBD2对子宫肌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并不产生影响,子宫肌瘤组织中MBD2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可能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文苏麟[5](2019)在《水稻转录因子GLK的启动子多态性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GLK转录因子隶属于GARP家族,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其编码的转录因子能够起到促进叶绿体发育的调控机制,水稻中有一对GLK基因,分别为OsGLK1与OsGLK2。为深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本文克隆了水稻中OsGLK2的启动子序列,并对水稻GLK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在OsGLK2启动子上发现了8个TATA-box,13个CAAT-box,5个G-box位点;不同水稻种质上OsGLK2基因启动子存在很大多态性,OsGLK1及OsGLK2主要在叶子及根中表达,不同种质间的表达差异明显,3个基因型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及其他样;分析发现CAAT-box是影响OsGLK2表达量的调控位点。(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乔妍婷,王乐文,宋英,李宁,刘晓辉[6](2019)在《启动子区甲基化不参与布氏田鼠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量的短光照上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长对于季节性繁殖鼠类的性腺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短光照可以抑制雄鼠的性腺发育和活性,下丘脑中3型脱碘酶(Type3deiodinase,Dio3)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对季节性繁殖的仓鼠类的研究表明,下丘脑Dio3的表达量受到光周期、褪黑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控,可能是其解析光周期信号的关键物质。笔者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表现出规律的季节性繁殖,但是表观遗传学机制是否对Dio3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还不清楚。因此,本实验在室内模拟渐长日照时长(12h+3min/day)和渐短日照时长(12h-3min/day),对出生后4周、8周、12周的雌雄布氏田鼠进行取样,监测其性腺发育、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以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渐短日照显着抑制雌性和雄性子代田鼠的性腺发育,而渐短日照在4周龄和8周龄显着上调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但是,通过对Dio3基因281bp的启动子序列进行亚硫酸氢盐法(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e,BSP)测序,发现其中包含的23处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在3个时间点均无显着差异。这说明,Dio3基因该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未受到光周期变化的影响,不参与短光照表达量的上调,及其性腺的发育。结果说明,可能存在其他表观遗传学机制(如组蛋白修饰等)调控下丘脑Dio3基因上调,解析季节信号,调控布氏田鼠的性腺发育和季节性繁殖过程,具体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张英杰,闫鹏宇,李文凯,崔茂凯,张彤[7](2019)在《核桃JreIF1A基因启动子的鉴定及表达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1)对逆境响应具有一定正响应;启动子能有效预测基因功能。以本研究鉴定获得核桃eIF1A基因(即JreIF1A)为其上游启动子,通过生物信息学、瞬时转化及GUS活性测定等不同技术,分析JreIF1A启动子的基本生物功能。结果显示,JreIF1A上游1 200bp启动子序列中包含众多与逆境响应相关的元件,病害响应相关的BIHD1OS、热胁迫响应相关的CCAATBOX1、Dof转录因子识别的DOFCOREZM、WRKY识别的WRKY71OS等。将JreIF1A启动子瞬时转入烟草测定GUS酶活性,发现JreIF1A启动子具有表达活性,且受干旱、盐、寒、热等胁迫诱导。表明JreIF1A启动子具有逆境响应表达活性,可能调控JreIF1A基因参与多重逆境响应。(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亚,蒋梅,罗小华,王利,刘林[8](2019)在《SPAG6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PAG6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相关性以及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SPAG6转录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18例MDS及MDS-AML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骨髓细胞SPAG6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法检测MDS患者和对照组(包括初诊缺铁性贫血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SPAG6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SPAG6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参数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S患者SPAG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SPAG6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低甲基化(P<0.01)。SPAG6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危险分层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P>0.05)。SPAG6基因启动子异常低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疾病危险分层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相关性(P>0.05)。结论 SPAG6在MDS患者中高表达,并且与疾病发生、进展以及不良预后相关,表观遗传调控可能是SPAG6转录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王大朋,郑雯琳,张爱华[9](2019)在《燃煤型砷中人群外周血Keap1、Nrf2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Keap1/Nrf2信号通路作为机体最主要的抗氧化信号通路,其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砷暴露致机体损伤过程中可引起Keap1/Nrf2信号通路表达改变及表观遗传变异。然而Keap1/Nrf2信号通路在燃煤型砷中毒人群中的表达改变及机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燃煤型砷中毒人群外周血中Keap1、Nrf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改变情况,为进一步探讨Keap1/Nrf2信号通路在燃煤型砷中毒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兴仁雨樟燃煤型砷中毒病区为调查点,经健康体检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确定207例砷暴露者为研究对象,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15)将其分为病区非病人组(46例)、轻度砷中毒组(46例)、中毒砷中毒组(60例)、重度砷中毒组(55例)。同时选择距离病区约13km的生活习惯相似、无燃用高砷煤史的64例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通过贵州医科大学伦理学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提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DNA及RNA,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其Keap1、Nrf2 mRNA转录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观察对象外周血中Keap1、Nrf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PCR结果显示:砷暴露组人群外周血Keap1 mRNA转录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砷中毒病情的加重,其mRNA水平亦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而砷暴露人群Nrf2 mRNA水平则较对照人群明显上调(P<0.05),且呈现病情依赖性升高趋势;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砷暴露组人群外周血Keap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阳性率22.7%(47/20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1.6%(1/64),P<0.05。且随砷中毒病情的加重,其DNA甲基化率亦明显升高,轻、中、重度砷中毒人群Keap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5.3%(7/46),28.3%(17/60)和38.2%(21/55);然而,砷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外周血Nrf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则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燃煤砷暴露致Keap1基因启动子区DNA高甲基化阻断其mRNA表达水平,进而引起Nrf2表达水平升高,该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可能是燃煤型砷中毒的致病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张右迁,李靖远[10](2019)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葫芦岛中心医院和医联体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0—2015年收治的57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胶质母细胞瘤标本,对肿瘤标本进行基因检测;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57例患者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者24例(42.1%),阴性者33例(57.9%);EGFR基因表达阳性者49例(86.0%),阴性者8例(14.0%)。12个月后,24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者中,15例存活,存活率为62.5%(15/24),33例阴性者中,11例存活,存活率为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EGFR基因表达阳性者中,20例存活,存活率为40.8%(20/49),8例阴性者中,6例存活,存活率为7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EGFR基因表达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基因表达启动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赖氨酸脱羧酶(LDC)基因是苦豆子中氧化苦参碱(OMA)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基因。在已有苦豆子赖氨酸脱羧酶基因(SaLDC)基础上克隆得到该基因上游1260 bp的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038928,前期在苦豆子愈伤组织中的瞬时表达研究显示该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区域除了拥有启动子区的基本顺式作用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具有多个与光信号、逆境应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为进一步研究SaLDC启动子的功能,构建了该启动子与β-葡萄糖苷酸酶(GUS)报告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拟南芥,同时对光诱导和聚乙二醇(PEG)胁迫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GUS活性染色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T_2代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成株的各组织器官中均可检测到GUS酶活性,且随幼苗生长时间的延长,叶片中的表达活性下降;在成株叶片和花萼中的表达活性强于根、茎、花瓣和角果。光和PEG胁迫均能诱导转基因拟南芥中GUS的表达;GUS酶活性定量测定显示,短时间的PEG胁迫(1~2 h)GUS酶活性显着上调(P<0.05),而连续胁迫8 h时GUS酶活性下调至最低(P<0.01),比胁迫前下降了28.2%。以上结果表明SaLDC启动子既有时空表达特异性又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光诱导和干旱胁迫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表达启动子论文参考文献
[1].金玲,张浩,王松明,李强,丁先龙.大豆GmAMS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大豆科学.2019
[2].陆姗姗,洪园淑,刘萍.苦豆子赖氨酸脱羧酶基因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J].草业学报.2019
[3].范小平,范博红,马冬菊,卫武宵.GhACT1启动子驱动Lc基因在棉花幼胚纤维中特异表达[J].棉花学报.2019
[4].梁美蓉,曾泱,曾四元,张俊玟,邹阳.MBD2过表达对子宫肌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
[5].文苏麟.水稻转录因子GLK的启动子多态性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
[6].乔妍婷,王乐文,宋英,李宁,刘晓辉.启动子区甲基化不参与布氏田鼠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量的短光照上调[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张英杰,闫鹏宇,李文凯,崔茂凯,张彤.核桃JreIF1A基因启动子的鉴定及表达活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9
[8].陈亚,蒋梅,罗小华,王利,刘林.SPAG6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9
[9].王大朋,郑雯琳,张爱华.燃煤型砷中人群外周血Keap1、Nrf2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10].张右迁,李靖远.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影响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