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图像处理论文-蔡珊珊

序列图像处理论文-蔡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序列图像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形字典,压缩编码,CT图像,分形维数

序列图像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蔡珊珊[1](2018)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图像处理和序列预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分形理论成为图像处理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图像编码,图像分类和纹理分析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同时,分形理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和分析方面。本文通过改进徐如丹等人的分形字典编码算法,并扩展徐等人的分形字典,将分形字典编码应用到医学图像编码之上;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盒维数法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最后,提出将曲线的分形维数应用到时间序列预测上。主要工作包括如下:1、针对分形字典编码应用于CT图像编码上存在的缺陷,对分形字典编码算法进行了改进,并扩展了徐等人的分形字典。对编码算法的改进,解决了CT图像解码图中出现的“黑白颠倒”问题。扩展分形字典,通过向分形字典中添加极端边缘块,极大改善了CT解码图像中严重的方块效应问题,将CT图像编码的PSNR值提高到30以上。最后,结合CT图像自身的特点,提出使用图像块灰度值的均值来对CT图像中大面积的背景区域进行编码。在不影响视觉效果的情况下,CT图像的编码时间缩短了60%以上。2、针对差分盒维数方法存在的两大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盒维数法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新方法提出将灰度图像的像素点置于用来覆盖图像的盒子的顶点处。具体改进有叁点:选择合适的盒子高度、改进盒子数的计算方式和提出相邻变化块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四种方法相比,新方法计算的分形维数的平均拟合误差最低,低至0.007086,相比其他方法至少降低了60%。针对纹理变化剧烈的图像,计算其分形维数时,新方法的计算稳定性最佳。针对112组相同纹理不同尺寸的图像,计算每组图像分形维数的标准差时,新方法计算出的其中79组图像的分形维数标准差最小,约占70.5%。3、将商家历史客流量曲线的分形维数应用到序列预测方面。使用盒维数法计算曲线的分形维数,将此特征添加到特征向量中。使用机器学习中的极端随机树模型来进行客流量序列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历史数据曲线的分形维数特征的模型,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序列预测的误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宋颖祥,唐克琴,李乔[2](2016)在《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方法的岸基MTD雷达视频回波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岸基MTD雷达回波噪声的干扰,剔除雷达探测数据的散点噪声,提高岸基雷达界面的可读性,通过分析雷达视频回波数据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方法的MTD雷达视频回波处理方案,对雷达视频回波数据采取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噪声,而且可以有效的保留了真实目标。(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6期)

刘雨[3](2015)在《红外序列图像处理关键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成像技术又称作热成像技术,是夜视技术的一种,这里特指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它是一种通过将物体的热辐射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获取人眼可以识别的可见光图像的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不受天气、光照、电磁干扰等影响,是一种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成像技术。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民用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受生产工艺、探测器材料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限制,红外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都不高。而且红外图像是黑白图像,不具备颜色信息,限制了图像携带的信息量,增加了图像解读的难度;(2)红外成像设备被大量应用于导弹、飞行器、舰艇、单兵等运动平台上,平台抖动也会极大的影响成像效果。因此,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理论出发,以改善现有问题为目的,促进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对于加快我国国防建设步伐,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技术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了红外成像设备应用于运动平台时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提高红外序列图像质量为目标,分别提出了新的图像增强算法、稳像算法和彩色化算法,具体内容如下:(1)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从红外成像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了红外图像增强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两种改善红外图像质量的图像增强算法,分别是基于自适应尺度因子的多尺度视网膜皮层(Multi-scale Retinex,MSR)算法和基于双边滤波器(Bilateral Filter, BF)和MS R的自适应红外增强算法。对MSR算法进行改进,重新定义MSR算法中的关键尺度因子,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尺度因子的MSR算法。算法根据图像细节自适应的调整MSR算法中最为关键的尺度因子,改善了MSR算法对红外图像的增强效果,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F和MSR的自适应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通过自适应的选择BF中的关键参数,是一个新的具有图像增强和动态范围压缩的自适应增强算法。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适应性。(2)红外序列图像稳像技术。从基于运动平台的红外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出发,分析了视频序列抖动的原因及特点。讨论了热像仪成像的几何模型以及图像的运动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估计算法并对运动滤波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稳像算法框架。引入了BRISK(Binary Robust Invariant Scalable Keypoints)算法,提出了基于BRISK算法的运动估计算法,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全局运动估计。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通过对几种常用的运动滤波方式的分析和讨论,引入了基于Kalman粒子滤波的运动滤波算法。该方法能够更好的实现复杂扫描运动和随机振动的分离。并提出了更为高效的边界区域补偿办法,以有效实现图像的全景输出。进一步通过稳像实验,结合上述关键算法,对实地采集的视频序列进行了稳像实验,并使用不同的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红外图像的彩色化技术。讨论各种典型彩色化技术,重点研究基于色彩传递的彩色化算法。详细分析了影响色彩传递算法的若干因素,深入研究了色彩空间对彩色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算法提出了改进,使其更适用于红外图像的彩色化处理。将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LLE)算法中的降维思想应用到色彩传递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LE的色彩传递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2-21)

沈杰,王涛,廖振强[4](2013)在《基于明胶实验的弹创空腔序列图像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瞬时空腔最大膨胀波及范围评价枪弹致伤效应,关键是获取该膨胀范围的准确轮廓,并计算对应的空腔容积。用基于Canny算子的空腔轮廓提取算法得到单帧图像的瞬时空腔轮廓,对序列空腔轮廓图进行"或"运算迭加,对迭加结果进行轮廓提取,用基于斜率的滤波方法去除噪声点,最终可得到空腔最大膨胀范围轮廓。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得准确的瞬时空腔的最大膨胀范围,为定量分析枪弹的致伤效果提供可靠的评价参考。(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葛梦瑶[5](2012)在《视频序列图像处理及智能匹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监控以其远程直观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交通、金融、医学和军事等多种领域。视频序列智能处理技术的诞生不仅减轻了人力监控的体力负担,同时也提高监视处理的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减少存储了空间。视频序列处理依赖于建立人类视觉的计算机理论,需要解决包括图像增强处理和图像匹配等多方面的技术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视频序列图像处理和匹配的理论和方法,以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和图像匹配算法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视频序列处理系统,首先通过NVR网络摄像机获取视频流信息并取得序列图像,进而针对序列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和模板匹配操作,实现了视频序列的增强处理和智能匹配软件。在图像增强处理方面,针对视频序列图像的降质问题,主要研究了图像灰度变换、图像平滑和锐化处理一系列图像增强技术。视频信息在成像和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光照、噪声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序列图像退化或质量降低现象。图像增强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输入图像的视觉效果,将模糊的图像变为清晰的图像,从而为后续的图像匹配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具体研究并实现了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基于空域法的邻域平均法和中值滤波的图像平滑技术,以及图像梯度锐化和拉普拉斯掩模锐化,并针对序列图片给出应用效果。在图像匹配方面,深入分析了图像匹配技术的理论基础、分类方法以及常用技术。图像匹配是利用相似性度量和约束性条件,在两幅或多幅图像之间识别同名点的过程,旨在消除各种环境影响引起的图像差异,确定目标物体在不同图像中的空间位置关系。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尺度不变SIFT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详细介绍了算法思想和计算步骤,并与基于灰度的图像匹配算法进行系列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IFT匹配对于光照、旋转、尺度和遮挡等变换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鲁棒性,并将其作为匹配算法应用到视频序列图像处理与匹配系统中。(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12-26)

陈艳,金伟其,王岭雪,刘斌[6](2011)在《基于视频序列的超分辨力视频图像处理软件在刑侦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视频序列中目标分辨力低而应用受限的问题,研制了一套提高目标分辨力的超分辨力视频图像处理软件。首先简单介绍了超分辨力处理技术,之后说明了开发软件各个模块的功能,最后给出了实际视频序列的处理效果。处理效果表明,该软件能够提升图像分辨力,对于刑侦、物证鉴定等领域的视频图像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警察技术》期刊2011年01期)

韩珍,颜钦,张世武,杨杰[7](2010)在《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法的机器鱼转向机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法,对机器鱼的转向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机器鱼运动过程,对游动序列图像进行处埋,提取机器鱼体干曲线,获取机器鱼转向运动中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动态特性.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机器鱼C形转向运动的3个阶段的运动特征,并对理论值和实验测定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对静止和运动两种C形转向运动进行比较,分析了影响C形转向效果的因素:初始动能以及保持阶段角度大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高机器鱼转向性能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机器人》期刊2010年05期)

张桂花,王成良[8](2009)在《序列环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在地质勘探中的特殊应用,根据深度控制,对井下孔壁四周360°范围的柱面空间投影到像面上得到序列环带图像。根据图像拼接误差理论对相邻图像间重迭区域大小进行选定,用改进的链队列种子填充法寻找环带图像的圆心和半径方向,以一定的角度为步长遍历每一个同心圆,将环带图像展开成矩形图,再用网格匹配法进行相邻图像间的配准,采用平滑因子实现序列图像间的无缝拼接,使之更符合人的观察习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9年24期)

张桂花[9](2009)在《序列环带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地质勘探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中,利用全景摄像技术进行矿井探测,获得岩层、裂缝等重要地质信息已成为地质勘探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钻孔测井技术。它针对地学信息的特殊性,采用各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反映重要地质信息的全景图像,辅助地质构造的研究。目前,全景图像生成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全景环带成像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焦点。本文基于钻孔测井的方法和全景环带成像技术的特点,以钻孔孔壁为研究对象、深度为图像采集步长,将孔壁四周360°柱面空间投影在二维平面成环形像,同时迅速实现环形像的展开并存储,然后经过图像配准、图像融合等一系列操作得到孔壁真实全景图,将地层、岩性、孔隙及裂缝等重要地质信息清晰地反映出来。采用OpenGL技术立体模拟钻孔孔壁,再现地下井壁的立体图像,便于观察地面上所看不到的部分,为进一步的图像理解做了充分准备,在地质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①在研究全景图成像技术、钻孔摄像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上,重点对本文的序列环带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钻孔摄像技术理论,采用锥面反射镜对井下孔壁360°柱面空间成像,在二维平面得到环带图像。②采集到的环带图像存在畸变,它的圆心和半径方向的有效确定是进行图像展开与矫正的重要前提。本文设计了改进的种子填充法,结合成像系统自身特点,准确获取到了圆环图像的圆心和半径方向。③环带图像在切向和径向上存在一定的畸变,需要进行展开与矫正。本文提出了以一定的角度为步长遍历每一个同心圆的方法,将环带图像展开成矩形图。④深入研究了成熟的图像拼接理论,结合本文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了网格匹配法进行相邻图像间的配准,并采用渐入渐出的方法对相邻图像进行了平滑过渡拼接,提高了图像分辨率。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全孔壁成像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自动处理和用户交互的方式对序列环带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经过大量测试证明算法是稳定可靠的。(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4-01)

普杰信,刘森,黄心汉,赵力[10](2008)在《基于相关分析的fMRI时间序列图像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对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分析,不仅要求脑功能激活区的准确定位,而且要得到脑激活区的动态变化。提出了通过对激活区体元时间序列的分解,构造序列参考波形,用相关分析法检测识别每个时间周期的激活类型,得到脑功能激活区的动态变化图像、生理信号变化时间及信号强度曲线。经视觉试验实测数据建模并检验,该方法可有效检测fMRI数据中与试验密切相关的脑激活区及其周期性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序列图像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岸基MTD雷达回波噪声的干扰,剔除雷达探测数据的散点噪声,提高岸基雷达界面的可读性,通过分析雷达视频回波数据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方法的MTD雷达视频回波处理方案,对雷达视频回波数据采取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噪声,而且可以有效的保留了真实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序列图像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蔡珊珊.基于分形理论的图像处理和序列预测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宋颖祥,唐克琴,李乔.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方法的岸基MTD雷达视频回波处理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

[3].刘雨.红外序列图像处理关键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

[4].沈杰,王涛,廖振强.基于明胶实验的弹创空腔序列图像处理技术[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

[5].葛梦瑶.视频序列图像处理及智能匹配系统[D].北京邮电大学.2012

[6].陈艳,金伟其,王岭雪,刘斌.基于视频序列的超分辨力视频图像处理软件在刑侦上的应用[J].警察技术.2011

[7].韩珍,颜钦,张世武,杨杰.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法的机器鱼转向机动性能研究[J].机器人.2010

[8].张桂花,王成良.序列环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9

[9].张桂花.序列环带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09

[10].普杰信,刘森,黄心汉,赵力.基于相关分析的fMRI时间序列图像处理[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

标签:;  ;  ;  ;  

序列图像处理论文-蔡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