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频率特性论文-任军,严子成,张强豪,何文浩

固有频率特性论文-任军,严子成,张强豪,何文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有频率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载RV减速机,动力学建模,固有频率,灵敏度分析

固有频率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任军,严子成,张强豪,何文浩[1](2019)在《重载荷RV减速机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固有频率特性及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16自由度的重载RV减速机动力学模型。以RV-550E型重载减速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减速机的固有频率,分析了针齿壳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为针齿壳的设计提供依据。为了揭示系统参数的变化对整机固有特性影响的规律,进一步分析整机固有频率对系统的转动惯量和刚度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低阶固有频率对曲柄轴转臂轴承刚度、行星架支撑轴承刚度以及曲柄轴转动惯量的灵敏度较大。研究结果为该类重载减速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0期)

龚洁[2](2019)在《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的精度,提出一种样本筛选与变权重的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组合预报算法。首先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选择与待预报点相关的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数据,然后根据采用多个算法从不同角度对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进行预报,最后采用证据理论对单一算法的权值进行估计,加权得到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精度高,克服了单一算法或者传组合算法的弊端,降低了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误差。(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周国庆,杨会会,袁汝旺,韩雪,蒋秀明[3](2018)在《考虑结合面特性的锭子组合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锭子组合系统结合面磨损所引起的振动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利用变化的弹簧-阻尼单元模拟锭子-纱管结合面磨损情况,建立锭子-纱管结合面接触模型与锭子组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ANSYS对锭子组合系统进行模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锭子-纱管结合面磨损影响锭子组合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振型,锭杆与纱管天眼结合面周向单侧接触比周向完全接触产生的影响大,且锭子与纱管下底口结合面比锭杆与纱管天眼结合面磨损产生的影响更大,易导致纺纱过程中出现张力波动与纱线断头;并验证额定转速18 000 r/min非临界转速,通过振型分析确定额定转速条件下纱管振程检测的合理位置为纱管顶部,为锭子与纱管结构优化和组合系统振动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验仿真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翟云贺,康庄,宋儒鑫,孙丽萍[4](2018)在《不同固有频率比条件下圆柱双自由度涡激振动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ANS方法,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对不同顺流向与横顺流向固有频率的比值(即固有频率比,fnx/fny)条件下低质量比圆柱体的双自由度涡激振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圆柱体的质量比为2.6,雷诺数范围为2 500~18 750,相应的约化速度范围为2~15,包括了经典试验中出现的整个锁定范围。通过研究发现,固有频率比是影响振动特性的重要参数,随着固有频率比的增加,响应幅值逐渐降低且向更高的约化速度偏移;在低约化速度范围内,固有频率比对顺流向和横流向振动之间的相位差以及升力频率有较大影响,从而得到各种不同偏向的8字形轨迹;最后对不同固有频率比条件下的尾涡模式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对应不同约化速度时的尾涡模式。(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陈强[5](2018)在《液下泵单轴轴长对轴静力学特性和转子湿态固有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浓硫酸生产中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是液下泵,液下泵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适应不同生产条件的需求,液下泵的液下深度往往需要变化。本文以XDBG700-27型不加轴套单轴液下泵的转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液下泵转子系统支撑方式、材料属性等因素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转子轴长变化对转子稳定性影响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转子系统外界载荷的计算和转子系统支撑条件的确定,转子系统中轴承刚度、油膜刚度的计算,转子轴长变化时各转子的静力学分析,以及模态分析和临界转速的计算。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液下泵径向力和轴向力进行了研究。径向力和轴向力作为转子系统中重要外部载荷,其大小和方向都会对转子系统产生很大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径向力随着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设计工况时径向力最小为179N;轴向力随着流量增加而减小,设计工况点轴向力为6949.22N。其次,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计转子轴长变化方案,以原转子轴长为基准,每增加0.1m为一个长度,共设计包括原长转子在内六种转子系统,分别命名为原长转子、转子一、转子二、转子叁、转子五和转子六。原长转子系统总轴长为3094mm,转子六总轴长为3594mm。对不同轴长的转子系统进行静力学分析,并按照实际情况设计转子系统的支撑和约束条件,加载外部载荷,分析不同转子系统应力应变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转子的最大应力集中在转子顶端,随转子轴长变化不大,基本为20MPa;转子材料的抗拉屈服强度为215MPa,抗压屈服强度为207 MPa,所以方案中的六种转子都能满足转子系统运行的材料强度要求。最后,分“干态”和“湿态”对各个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临界转速进行了计算研究。“干态”情况下各转子的临界转速随着转子轴长的增加,同阶固有频率逐渐减小,临界转速逐渐降低,说明转子系统的支撑跨度增大会导致固有频率降低,六种转子系统的同阶振型有相似之处,最大变形位移不超过4.5mm。模型中主轴长度最长的是转子五,该转子的一阶固有频率为5.6217Hz,一阶临界转速为337.302rpm,远底于转子系统的设计转速。转子系统“湿态”临界转速与“干态”临界转速相比,相同转子的同阶临界转速明显升高,振型也有所不同。转子一的一阶固有频率为44.06Hz,转子二、转子叁、转子四的一阶固有频率都在30Hz以上,以30Hz频率的0.8倍也就是设计转速所对应的频率作为界限,以上四种转子系统都符合要求,只有转子五不符合转子运行稳定性的要求,当它从静止启动时,转子的转速会通过自身的一阶临界转速,这就有可能造成共振现象;而且当它在设计转速运行时,转子系统会成为挠性转子,应尽量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的研究基本确定了转子系统轴长的增加量在原长转子的基础上不能超过0.4m,安全控制长度为0.35m。(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张陈晨,成泰洪,郑育,王贵海,于卓成[6](2018)在《截止阀固有频率优化设计以及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阀是最重要的截断类阀门之一,也是管道系统中最常见的阀门之一。因此,科学和系统的设计截止阀的固有频率以及抗震性能对截止阀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建立截止阀的有限元模型求出了截止阀的低阶固有频率。其次,利用了PROE叁维建模软件实现了对截止阀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并通过与ANSYS DM建立了参数关联模型。基于参数关联模型对截止阀的一阶共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分析了截止阀在频域内的响应。结果显示最低固有频率大于地震频率范围,在固有频率附近的频域内的加速度响应显示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在合理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张弘钧,钱林方,陈光宋,许彬[7](2017)在《基于径向基点插值法的大口径火炮身管固有频率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炮口制退器和炮尾的影响,建立身管弹性动力学方程,结合有限元法与无网格方法的各自优点,基于径向基点插值法。以积分点所在的单元支持域作为积分点的插值域,提出单元支持域径向基点插值法。建立离散形式的身管弹性动力学方程,计算获得身管固有频率。通过数值算例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求解身管模态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网格数的情况下,所提方法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而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刘宝稳,马宏忠,李凯,许洪华,陈冰冰[8](2016)在《大型变压器绕组轴向固有频率振动分布特性与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在线运行状态下变压器绕组固有频率的分布特性和在线识别绕组轴向压紧状态,根据圆环电流空间磁场分布,建立了大型变压器漏磁场的解析模型,分析了绕组安培力分布情况;然后对绕组每层线饼作静力分析,考虑预紧力、自身重力和轴向安培力稳定分量对变压器绕组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了负载状态下绕组固有频率的分布特征;最后给出轴向安培力交流分量作用下变压器绕组的轴向受迫振动反应和由振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安培力稳定分量作用下变压器绕组固有频率分布特征为:绕组两端线饼的固有频率减小、绕组中部线饼的固有频率增大。在变压器绕组100 Hz的轴向振动与50 Hz的漏磁场作用下将产生阻碍磁通变化的150 Hz和50 Hz分量的动生电动势。(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王伊卿,张腾,匡新斌,卢秉恒,洪军[9](2015)在《NiTi-Al金属基复合材料梁固有频率调节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NiTi回复应力作用,建立了NiTi-Al金属基复合材料梁(简称复合梁)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研究了复合梁的固有频率调节特性.对于悬臂梁,NiTi回复应力使复合梁呈压应力状态,造成固有频率降低,在梁长度80mm、NiTi体积分数8%、预应变3%时,温度由20℃升至80℃,固有频率的减小量可达52.1%.对于固支梁,其内部应力状态取决于NiTi回复应力和热膨胀共同作用,使固支梁固有频率增加的最小NiTi体积分数约为20%.最后,利用超声波焊接技术制造了复合梁,通过热模态实验测试了NiTi-Al悬臂梁固有频率随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埋入NiTi能有效调节复合梁固有频率,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规律一致.(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杨微[10](2015)在《悬臂型压电发电装置固有频率与能量输出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悬臂型压电发电装置能够直接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转换效率高等优势。该发电装置在谐振条件下能够产生很高的输出电压。其固有频率与材料的尺寸和力学性量切相关;合适的外加负载其能够产生较大的能量输出。所以研究此类发电装置的固有频率与能量输出对于提高发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正压电效应为基础,基于压电振子的振动模式,支撑方式等条件,建立了压电发电理论模型。将压电陶瓷PZT-5H制作成不同尺寸的压电振子。分别选择不同厚度的黄铜片、铝合金、不锈钢作为金属基片。以环氧树脂E51与胺类固化剂W93混合物作为粘合剂。对悬臂型压电发电装置进行固有频率和能量输出的测试。结合理论模型与试验分析,从压电振子尺寸、金属基片尺寸、金属基片的种类叁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固有频率随压电振子与金属材料长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材料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升高;当金属基片种类发生改变化时,固有频率随金属基片刚度系数的增加呈现递增的关系。该结论与理论推导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并据此总结出固有频率随结构尺寸的变化规律。为优化悬臂型压电发电装置结构尺寸提供了依据。能量输出实验结果发现,输出电压随频率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该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固有频率的大小。针对结构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结发电装置的尺寸对发电能力的影响。将合适的负载阻抗接入测试电路,结果表明此发电装置符合电路分压特性,从功率随负载的变化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合适的负载阻抗能够使输出功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固有频率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的精度,提出一种样本筛选与变权重的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组合预报算法。首先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选择与待预报点相关的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数据,然后根据采用多个算法从不同角度对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进行预报,最后采用证据理论对单一算法的权值进行估计,加权得到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精度高,克服了单一算法或者传组合算法的弊端,降低了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误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有频率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任军,严子成,张强豪,何文浩.重载荷RV减速机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固有频率特性及灵敏度分析[J].机械传动.2019

[2].龚洁.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固有频率特性预报算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3].周国庆,杨会会,袁汝旺,韩雪,蒋秀明.考虑结合面特性的锭子组合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型[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8

[4].翟云贺,康庄,宋儒鑫,孙丽萍.不同固有频率比条件下圆柱双自由度涡激振动特性的数值研究[J].海洋工程.2018

[5].陈强.液下泵单轴轴长对轴静力学特性和转子湿态固有频率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8

[6].张陈晨,成泰洪,郑育,王贵海,于卓成.截止阀固有频率优化设计以及振动特性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7].张弘钧,钱林方,陈光宋,许彬.基于径向基点插值法的大口径火炮身管固有频率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2017

[8].刘宝稳,马宏忠,李凯,许洪华,陈冰冰.大型变压器绕组轴向固有频率振动分布特性与试验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6

[9].王伊卿,张腾,匡新斌,卢秉恒,洪军.NiTi-Al金属基复合材料梁固有频率调节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

[10].杨微.悬臂型压电发电装置固有频率与能量输出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标签:;  ;  ;  ;  

固有频率特性论文-任军,严子成,张强豪,何文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