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根桥联配合物论文-刘倩影,杨春,王庆伦,仝玉章,王振平

氰根桥联配合物论文-刘倩影,杨春,王庆伦,仝玉章,王振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氰根桥联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八氰合钨(Ⅴ)配合物,1,1,2,2-四甲基乙二胺,异双金属配合物,晶体结构

氰根桥联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影,杨春,王庆伦,仝玉章,王振平[1](2018)在《氰根桥联配合物[{Cu(tmen)_2}_2W(CN)_8]_2[Cu(tmen)(H_2O)W(CN)_8]_2·16H_2O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溶液中使用[W(CN)8]3-、1,1,2,2-四甲基乙二胺(tmen)与Cu2+离子自组装合成了一个氰根桥联多核配合物[{Cu(tmen)2}2W(CN)8]2[Cu(tmen)(H2O)W(CN)8]2·16H2O(1).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包括氰根桥联的1个中心对称的正方形配位阴离子Cu2W22-和2个V字形配位阳离子Cu2W+,在阴、阳离子中氰根与Cu(Ⅱ)配位的位置分别为赤道平面和姜-泰勒轴方向.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内通过氰根传递的铁磁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磁耦合常数为J=14.0 cm-1.(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季玉洁[2](2016)在《基于平面型大环配体的氰根桥联分子磁性配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磁性是一门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等诸多学科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之一氰根桥联配合物因其拓扑结构多样以及顺磁离子之间的磁相互作用相对容易控制和预测,而且具有丰富的磁学性质和光电性质,已成为分子磁性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论文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平面型大环配体构筑单元及含有磁性离子的自旋载体,控制合成了拓扑结构和磁性不同的氰根桥联配合物。1、基于大环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的铜的配合物与含有两个氰根的构筑单元[Fe(L)(CN)2]-(L=H2bpb,H21)pClb,H21)pmb和H2bpdmb)合成了4个FeⅢ-CuⅡ叁核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磁性研究表明这四个配合物整体表现为反常的反铁磁性,这是由Cu-N≡C的键角严重的偏离直线所致。2、基于平面型席夫碱配体的[MnⅢ(sale n)]+构筑单元分别与含有四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Ⅱ(CN)4]2-(M=Os和Pt)和含有六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Ⅱ(CN)6]4-(M=Ru和Os)合成了2个MnⅢ-MⅡ(M=Os和Pt)二维枕形网格状配合物和2个由氰根和酚氧桥同时桥联的MnⅢ-MⅡ(M=Ru和Os)二维配合物,解析了晶体结构。研究了磁性,这四个配合物都表现为反铁磁性,不同于其它锰席夫碱配体和氰根构筑单元组装的氰根桥联配合物。3、基于平面大环配体的[Mn(L1)]2+构筑单元不口[Mn(L2)]2+(L1不口L2是十五元大环)分别与含有六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CN)6]4-(M=Fe,Ru和Os)合成3个MnⅡ-MⅡ(M=Fe,Ru和Os)叁核配合物和3个MnⅡ-MⅡ(M=Fe,Ru和Os)-维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磁性研究表明Fe和Ru的配合物表现为铁磁性,Os的配合物表现为反铁磁性。以上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平面型大环配体构筑单元及含有磁性离子的自旋载体,能有效的调节配合物的拓扑结构及磁性。为进一步探索氰根桥联配合物的合成,以及有目的的设计合成单链磁体和单分子磁体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和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娜[3](2016)在《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Zn(Ⅱ)-DNA-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DNA的模板效应,采用分步法合成了系列对称或不对称Zn(Ⅱ)-DNA-席夫碱配合物[Zn_2Cl_2Lnen],(L~1=D11-4M-D12-4M、L~2=D11-4H-D12-4H、L~3=D11-4T-D12-4T、L~4=D11-4Cl-D12-4Cl、L~5=D11-4M-D12-4T、4M=4-甲基-2,6-二甲酰基苯酚、4H=2,6-二甲酰基苯酚、4Cl=4-氯-2,6-二甲酰基苯酚、4T=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en=乙二胺、D11=C151H197O90N58P15、D12=C151H200O93N55P15),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质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结构单元中含双核四方锥构型的Zn(Ⅱ),其轴向位置与氯离子发生配位。荧光性质研究表明,[Zn_2Cl_2L~1en]的荧光强度最强,而不对称席夫碱配合物[Zn_2Cl_2L~5en]的荧光强度最弱。通过调节体系的p H值,利用苯二甲酸根与Cl-发生取代反应,形成了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Zn(Ⅱ)-DNA-席夫碱配合物{[Zn_2ClLn(en)]2(C8H4O4)}(n=1-4)。质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中,对苯二甲酸根离子通过羧酸根将两个双核Zn(Ⅱ)结构单元进行桥联,形成了四核Zn(Ⅱ)配合物,配体与金属离子间发生电荷迁移(MLCT)的能量升高,吸收峰由420 nm蓝移至370 nm左右。荧光性质研究表明,四核配合物在500 nm处发射峰,但荧光强度与双核配合物相比大大降低,说明在此体系中对苯二甲酸可作为有效的荧光猝灭剂。(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6-05-01)

张丽芳,韩方方,杨代胜,陈会,倪中海[4](2016)在《基于二氰根铬的一系列氰根桥联Cr~Ⅲ-Cu~Ⅱ-Cr~Ⅲ叁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系列二氰根铬与[Cu(cyclam)](Cl O4)2反应合成了3个氰根桥联CrⅢ-CuⅡ-CrⅢ叁核配合物[Cu(cyclam)][Cr(bpmb)(CN)2]2·4H2O(1)(cyclam=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bpm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4-甲基苯),[Cu(cyclam)][Cr(bpdmb)(CN)2]2(2)(bpdm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4,5-二甲基苯)和[Cu(cyclam)][Cr(bp Clb)(CN)2]2·4H2O(3)(bp Cl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4-氯苯)。单晶衍射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是结构类似的中性叁核配合物,均含有氰根桥联的Cr(Ⅲ)-CN-Cu(Ⅱ)-NC-Cr(Ⅲ)连接;磁性研究表明:氰根桥在CrⅢ和CuⅡ离子间传递弱的铁磁耦合作用,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Cr CuSCu(SCr1+SCr2)拟合得到它们的磁耦合常数分别是JCr Cu=1.53(2)cm-1(1),0.45(1)cm-1(2)和0.73(2)cm-1(3)。(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王凯,王庆伦[5](2015)在《氰根桥联Mo(Ⅴ)-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氰根桥联的异金属配合物由于具有丰富多样的拓扑结构[1][2]和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3],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氰根中的C≡N叁键键长短,仅为1.15,不仅有利于传输电子,而且使得C端和N端都呈现出较强的配位能力,易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多核或多维扩展结构。本论文中在室温条件下使用原料[(n-Bu)3NH]3[MoV(CN)8]·2H2O与手性S,S-环己二胺(L)的铜单核断片反应,利用扩散法合成了一个二维平面结构的Mo-Cu双金属配合物1{Cu1.5(L)3·Mo(CN)8}n,金属间通过氰根桥联,其中Cu1-N13和Cu2-N9键长均为2.57,为弱配位键。在二维的金属拓扑结构中,Cu原子与Mo原子交替形成Cu6Mo6的环状结构并向外延展。配合物1在1000 Oe直流场下进行了2-300K变温磁化率的测试,利用分子场近似对其进行最佳拟合可以得到g=2.06,zj'=-0.40 cm-1,一致性因子R=4.7*10-3,拟和结果表明配合物中Cu离子与Mo离子之间存在较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期刊2015-07-25)

张绍亮[6](2015)在《氰根桥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在分子器件及多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分子基磁性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氰根桥连的分子磁体在分子磁性材料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很多有趣的氰根桥连的分子磁性材料得到报导,主要包括:单分子磁体、单链磁体、高有序温度磁体、光磁、手性磁体和自旋交叉化合物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Mn(CN)6]3-和[M(CN)4]2-(M=Ni,Pd,Pt)氰根桥连配体构筑的分子基磁体,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利用[Mn(CN)6]3-和Mn2+五齿大环配体构筑了叁个化合物,详细地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及磁性。其中化合物1是线型MnⅡ2MnⅢ叁核分子簇,表现出顺磁的行为。而化合物2和3通过氰根桥连成二维网状结构,表现出亚铁磁有序行为,有序温度在7.0 K附近。这几个化合物是为数不多的基于[Mn(CN)6]3-的分子磁体。2.利用[M(CN)4]2-(M=Pd,Pt)构筑了两例零维的化合物,详细地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热重及磁性。两个化合物都是四核化合物,表现出自旋交叉的行为。化合物4表现出滞回型自旋交叉,转变温度温度高于室温,滞回宽度为20 K,自旋转变温度(T1/2↓=323 K,T1/2↑=343 K)。化合物5表现出渐变型两步自旋交叉行为。3.利用[M(CN)4]2-(M=Pd,Pt)构筑了四个一维的双金属化合物,详细地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差热及磁性。所有的化合物都通过氰根桥连成一维zig-zag链状结构。对其分子间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体上的N原子是氢键给体与未桥连的氰根上的N原子间都存在着氢键作用。化合物8和9中还存在弱的π-π作用,使其堆积成叁维结构。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6和7经历完全自旋转变,并在室温附近伴有2K左右宽度的磁滞回线,自旋转变温度(化合物6:T1/2↓=270 K,T1/2↑= 272 K:化合物7:T1/2↓=272 K,T1/2↑=274 K);而化合物8和9则是发生突变型自旋交叉,自旋转变温度分别为186 K和180 K。此外,化合物7还具有光致激发自旋态捕获效应(LIESST效应)。4.利用[M(CN)4]2-(M=Ni,Pd,Pt)构筑了九个二维/叁维的双金属化合物,详细地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及磁性。单晶结构表明,化合物10-12是具有(4,4)平面网格Fe[M(CN)4]}∞.的二维网状结构,其中Fe(Ⅱ)的轴向位置被单齿端基配体占据;化合物13-15是新的叁维拓扑结构,点符号为{32.42.52}{32.62.72}{34.43.52.65.7}2。与化合物10-12不同的是,化合物16中的单齿端基配体被双端-单齿配体所取代,并交替分布于(4,4)平面网格的上方和下方。化合物17的每一层也是(4,4)平面网格Fe[Pt(CN)4]}∞的二维网状结构,其中Fe(Ⅱ)的轴向位置被双端-单齿配体取代,桥连成叁维Hofmann配位聚合物。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0-17都没有自旋交叉的性质,都是高自旋态,表现顺磁行为。(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01)

杨代胜,许丽华,陈会,张丽芳,倪中海[7](2015)在《氰根桥联Cr~Ⅲ-Cu~Ⅱ一维配合物{[Cu(cyclam)][Cr(bpb)(CN)_2]_2·2H_2O}_n的合成、结构与磁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构筑单元K[Cr(bpb)(CN)2]和[Cu(cyclam)](Cl O4)合成了一个氰根桥联的CrⅢ-CuⅡ一维化合物{[Cu(cyclam)][Cr(bpb)(CN)2]2·2H2O}n[cyclam=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bp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1),并通过X-衍射单晶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氰根桥联的2种不同金属组成的聚合物,其结构属于叁斜晶系,P1空间群,a=0.9667 3(19)nm,b=1.345 1(3)nm,c=1.382 0(3)nm,α=77.12(3)°,β=76.93(3)°,γ=82.02(3)°,V=1.699 1(6)nm3,Z=2,Dc=1.567 g·cm-3,μ=1.086 mm-1,F(000)=828,R1=0.0413,w R2=0.1200。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的CrⅢ离子和CuⅡ离子之间存在弱的铁磁耦合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赵圣云,仲启轩,杜秋菊,马运声,唐晓艳[8](2014)在《芳香基羧酸根桥联的双核铜(Ⅱ)配合物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有芳香基团的3-(9-甲基-芴基)-丙酸(FluCO2H)和N-咔唑基丙酸(CarbCO2H)为配体,合成了5种具有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2(FluCO2)4(CH3OH)2](1),[Cu2(FluCO2)4(DMF)2](2),[Cu2(FluCO2)4(4,4′-bipy)2]n(3),[Cu2(CarbCO2)4(CH3CN)2](4),[Cu2(CarbCO2)3(2,2′-bipy)2]ClO4(5)。晶体结构测试表明:配合物1,2和4都具有羧酸桥联的车轮状结构单元,其结构单元轴向位置分别由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乙腈分子占据。配合物3中,车轮状双核铜结构单元通过4,4′-联吡啶连接构成一维链。配合物5的双核铜结构单元则是通过叁个羧酸桥联形成。(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苗保喜,李国玲,赵云,倪中海[9](2013)在《氰根桥联Fe~Ⅲ-Cu~Ⅱ一维配合物{[Fe(1-CH_3im)(CN)_4(μ-CN)Cu(cyclam)]·H_2O}_n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构筑单元K2[Fe(1-CH3im)(CN)5]和[Cu(cyclam)](ClO4)2,合成了一个氰根桥联FeⅢ-CuⅡ中性一维化合物{[Fe(1-CH3im)(CN)4(μ-CN)Cu(cyclam)]·H2O}n(1-CH3im=1-甲基咪唑;cyclam=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并通过X-射线单晶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氰根桥联的杂金属组成的聚合物,其结构属于叁斜晶系,P1空间群,a=0.832 56(17)nm,b=0.899 38(18)nm,c=0.998 3(2)nm,α=111.94(3)°,β=95.06(3)°,γ=116.90(3)°,V=0.587 7(2)nm3,Z=1,Dc=1.554 g·cm-3,μ=1.558 mm-1,F(000)=286,R1=0.051 9,wR2=0.135 3。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CuⅡ和低自旋的FeⅢ离子之间存在弱的铁磁耦合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朱水东[10](2013)在《氰根桥连的d~(10)类异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氰根(CN~–)共轭小分子配体,因其强的配位能力和灵活多变的配位模式,加上它们丰富的π电子可大大提高光电子传输和磁传递作用,在构筑磁性材料、荧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导线、电子开关等功能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备受配位化学家们的青睐。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利用晶体工程的方法,选用合适的位阻配体和Ag(CN)2–,与d~10金属离子组装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异核配位聚合物,并对这些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本论文的工作概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相关研究背景,概述了配合物的研究意义和最新动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重点和意义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用到的相关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等。第叁章CN~–在Ag(CN)_2~-为基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利用溶剂热反应法,选择多氮类配体为辅助配体(如2,2’-bipy, phen),分别获得了1个氰根桥连的Ag(I)-Cu(I)配位聚合物,Cu(phen)Ag(CN)_2(1),4个氰根桥连的Ag(I)-Cd(II)配位聚合物配位聚合物,Ag_4Cd(CN)_6(phen)_2(2), AgCd(phen)_2(CN)_2(ClO_4)(3), Ag_4Cd_2(2,2'-bipy)_4(CN)_7(ClO_4)(4)和Ag_2Cd(2,2'-bipy)(CN)_4(5),这些化合物表现出一维链状和叁维等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都具有高强度的荧光,是良好的潜在荧光材料。本论文研究了共轭类配体CN~–桥连得异核d~10金属功能配体聚合物,探讨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寻找新型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3-04-18)

氰根桥联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子磁性是一门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等诸多学科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之一氰根桥联配合物因其拓扑结构多样以及顺磁离子之间的磁相互作用相对容易控制和预测,而且具有丰富的磁学性质和光电性质,已成为分子磁性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论文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平面型大环配体构筑单元及含有磁性离子的自旋载体,控制合成了拓扑结构和磁性不同的氰根桥联配合物。1、基于大环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的铜的配合物与含有两个氰根的构筑单元[Fe(L)(CN)2]-(L=H2bpb,H21)pClb,H21)pmb和H2bpdmb)合成了4个FeⅢ-CuⅡ叁核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磁性研究表明这四个配合物整体表现为反常的反铁磁性,这是由Cu-N≡C的键角严重的偏离直线所致。2、基于平面型席夫碱配体的[MnⅢ(sale n)]+构筑单元分别与含有四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Ⅱ(CN)4]2-(M=Os和Pt)和含有六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Ⅱ(CN)6]4-(M=Ru和Os)合成了2个MnⅢ-MⅡ(M=Os和Pt)二维枕形网格状配合物和2个由氰根和酚氧桥同时桥联的MnⅢ-MⅡ(M=Ru和Os)二维配合物,解析了晶体结构。研究了磁性,这四个配合物都表现为反铁磁性,不同于其它锰席夫碱配体和氰根构筑单元组装的氰根桥联配合物。3、基于平面大环配体的[Mn(L1)]2+构筑单元不口[Mn(L2)]2+(L1不口L2是十五元大环)分别与含有六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CN)6]4-(M=Fe,Ru和Os)合成3个MnⅡ-MⅡ(M=Fe,Ru和Os)叁核配合物和3个MnⅡ-MⅡ(M=Fe,Ru和Os)-维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磁性研究表明Fe和Ru的配合物表现为铁磁性,Os的配合物表现为反铁磁性。以上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平面型大环配体构筑单元及含有磁性离子的自旋载体,能有效的调节配合物的拓扑结构及磁性。为进一步探索氰根桥联配合物的合成,以及有目的的设计合成单链磁体和单分子磁体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和研究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氰根桥联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倩影,杨春,王庆伦,仝玉章,王振平.氰根桥联配合物[{Cu(tmen)_2}_2W(CN)_8]_2[Cu(tmen)(H_2O)W(CN)_8]_2·16H_2O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季玉洁.基于平面型大环配体的氰根桥联分子磁性配合物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3].刘娜.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Zn(Ⅱ)-DNA-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D].温州大学.2016

[4].张丽芳,韩方方,杨代胜,陈会,倪中海.基于二氰根铬的一系列氰根桥联Cr~Ⅲ-Cu~Ⅱ-Cr~Ⅲ叁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6

[5].王凯,王庆伦.氰根桥联Mo(Ⅴ)-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表征[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2015

[6].张绍亮.氰根桥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5

[7].杨代胜,许丽华,陈会,张丽芳,倪中海.氰根桥联Cr~Ⅲ-Cu~Ⅱ一维配合物{[Cu(cyclam)][Cr(bpb)(CN)_2]_2·2H_2O}_n的合成、结构与磁性(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5

[8].赵圣云,仲启轩,杜秋菊,马运声,唐晓艳.芳香基羧酸根桥联的双核铜(Ⅱ)配合物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4

[9].苗保喜,李国玲,赵云,倪中海.氰根桥联Fe~Ⅲ-Cu~Ⅱ一维配合物{[Fe(1-CH_3im)(CN)_4(μ-CN)Cu(cyclam)]·H_2O}_n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3

[10].朱水东.氰根桥连的d~(10)类异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标签:;  ;  ;  ;  ;  ;  

氰根桥联配合物论文-刘倩影,杨春,王庆伦,仝玉章,王振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