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民族身份认同论文-陈咏媛

双重民族身份认同论文-陈咏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民族身份认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利华人,移民,民族身份认同,个案研究

双重民族身份认同论文文献综述

陈咏媛[1](2018)在《智利华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及双重世代差异——基于圣地亚哥市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个案研究的方法,结合公开的档案资料、20个深度访谈和260份问卷调查的结果,从年龄世代和移民世代两个层面分析了智利圣地亚哥华人在民族身份认同上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倾向于建立中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其次是双重身份认同(既是中国人,也是智利人),只有极少部分的受访者认同智利人的民族身份;年龄世代和移民世代存在交互效应,在青年一代中,第一代移民比其他后代移民更认同其中国人的民族身份,而非双重民族身份或智利人的民族身份;而在中老年一代中,移民世代并不会导致民族身份认同的显着差异。本文丰富了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研究,为相关理论的拓展提供了实证支持。(本文来源于《青年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马俊[2](2018)在《从《我的中国世界》看赛珍珠双重民族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解析赛珍珠的身份认同,阐释其民族身份认同,探索她对自己中国人和美国人身份认同历程中陷入的困境,本文以其自传《我的中国世界》为文本,将身份认同理论和双重意识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赛珍珠崎岖的身份认同历程,分析其身份复杂性的深层原因,试图探究其双重民族身份认同。本文认为,相对于中国人身份,赛珍珠更偏向认同自己的美国人身份。以此对赛珍珠复杂身份认同历程初步探索,希望对当前个人、民族乃至国家在全球化中认识、定位和认同自我有所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15期)

李颜青[3](2014)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身份认同及其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双重身份的认同感和可能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是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身份的探究,对其双重身份认同及危机进行分析,提出了"双面人"和"边缘人"现象,并对危机的解决进行探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关系建设。(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4年13期)

双重民族身份认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进一步解析赛珍珠的身份认同,阐释其民族身份认同,探索她对自己中国人和美国人身份认同历程中陷入的困境,本文以其自传《我的中国世界》为文本,将身份认同理论和双重意识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赛珍珠崎岖的身份认同历程,分析其身份复杂性的深层原因,试图探究其双重民族身份认同。本文认为,相对于中国人身份,赛珍珠更偏向认同自己的美国人身份。以此对赛珍珠复杂身份认同历程初步探索,希望对当前个人、民族乃至国家在全球化中认识、定位和认同自我有所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民族身份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1].陈咏媛.智利华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及双重世代差异——基于圣地亚哥市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18

[2].马俊.从《我的中国世界》看赛珍珠双重民族身份认同[J].名作欣赏.2018

[3].李颜青.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身份认同及其危机[J].时代教育.2014

标签:;  ;  ;  ;  

双重民族身份认同论文-陈咏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