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晖(兖州市颜店镇中心小学,山东兖州272100)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讨、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它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主要依据、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在教学中分为五大环节: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
1.学前准备。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探究活动。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是“学案”的核心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学习体会。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疑惑。
4.自我检测。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培养能力。
5.应用拓展。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引导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学案导学”的教学流程
1.课前教师备课。“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和本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领会学案的设计意图,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学案”上的内容进行增、删或调整,进一步完善学案。
2.课前学生预习。上课的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学案,让学生明确“学案”上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道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带着任务预习课本,最后完成“学案”。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学案”的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和学习体会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以便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问教师。学生在完成学案时要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3.课堂学习研讨交流。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检测,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引导学生解决;对于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讲;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更正、补充;对于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可在诱导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
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是个体不能解决的,并且有讨论价值,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开放性、层次性,难易适度,不能脱离学案。(2)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参与交流,及时了解和调控学生交流的时间及掌握知识情况。(3)学生展示本组的合作成果时,要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补充。教师要适时点拨,在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上要精讲。
4.当堂训练。精选训练内容,针对本课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训练,不能撒大网。所有“学案”上的题目都练,在学生训练时,要及时批阅,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用红笔订正自己的学案,教师要巡视学生修改学案的情况。
5.课后反思。课后教师要在学案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找出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便完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生要在学案上写出学习反思,以便梳理所学知识和总结学习方法。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学案”,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使学生认为学习已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空间,还需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