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我道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个体性自我,社会性自我,道德建设,合理需求
自我道德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丽君[1](2018)在《个体性自我发展与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之困境和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公众个体自我的心理需求与社会所倡导的崇高道德之间有所偏差。要改变这种状况,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效性,需尊重个体性自我,充分满足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体性自我的合理需求是一条必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彭金富[2](2017)在《现代个人主义视域下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道德困境及对策研究——兼评《道德习养:破土与新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以及国民整体道德素质的关注越来越多。而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完善、道德观念与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该群体中部分人员的某些行为所呈现出的道德素养往往被当作是大学生群体的典型备受大众热议。而且,当下发达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更易暴露在公众视野。在此背景下,赵盈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发展情况展开了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杨惠[3](2017)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路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自我"具有促使个体生命秩序与社会生活秩序相契合的重要作用。关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建立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冲突性出发,分析其给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带来的影响和造成的问题,并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路径,为大学生提升道德理性能力、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进而建立完整的道德人格寻找内在的道德支撑。(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陆劲松[4](2017)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与道德认识的关系,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德育的教学目的。(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7年20期)
王雨杉,刘豪[5](2017)在《赫勒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对个性道德发展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现代人生活境况的分析,赫勒提出了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以实现道德重建。她呼吁人们通过现实中的道德规则和对自我行为的审视,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力,进而塑造起个性道德。她呼吁人们跟随好人的行为指引,来恢复社会的道德秩序。尽管靠每个人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带有些许理想主义色彩,赫勒的理论为当今社会道德状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7年10期)
刘伯兴[6](2017)在《高中生道德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自我的概念虽然不尽相同,但仍一些共同的特点:(1)道德自我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2)道德自我是一种自我评价;(3)道德自我是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1-3])。对于道德自我的结构内容,即道德自我包括的内容、层面和存在方式,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自己的看法。无论把道德自我当作独立的系统来进行分解探讨还是把道德自我当中其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探索,都说明了道德自我与深层的心理内容关系非常密切~([4,5])。在研究方向上,研究者对小学生~([6,7])、初(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7年05期)
袭开国[7](2017)在《不同认知风格贫困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认知风格及干预策略对贫困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认知方式图形测验、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及自编情境故事,对12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1)"情境讨论"的干预方式能够显着提高场依存组贫困大学生的道德自我水平,但对场独立组贫困大学生没有显着影响(t=-2.371,-0.975;P>0.05);(2)"角色扮演"的干预方式对场依存组和场独立组贫困大学生道德自我的提升均有显着效果(t=-2.498,-2.320;P<0.05)。结论 :贫困大学生道德自我水平可以通过团体干预的方式得到提高;认知风格对干预效果具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袭开国[8](2016)在《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发展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状况及发展特点。方法:以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为工具,对207名大学贫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从具体维度来看,大学贫困生家庭道德自我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社会道德自我,个体道德自我得分相对最低。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大学贫困生个体道德自我得分相对较低,家庭道德自我得分相对较高(t=-2.232,2.018;P<0.05);2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具有性别差异。女生在家庭道德自我和社会道德自我得分上均高于男生(t=2.805,P<0.01;t=2.255,P<0.05);3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年级差异显着(F=3.422,P<0.05)。在总体道德自我上,呈现出"U"字型发展规律;个体道德自我呈现"下降-回升-再下降"的发展特点;社会道德自我呈现"大四快速提高"的"J"字型发展规律。结论: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具有性别和年级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马书红[9](2015)在《自我决定论与道德发展的动机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决定论认为,人在一生中会不断地追求叁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人的行为动机有五种调控方式,即无调控、外部调控、内摄调控、认同调控、整合调控和内部调控,它们形成一个连续体。从无调控到内部调控,个体的自主性、归属感、胜任感不断增强,相应地,个体实施相关行为的持续时间也不断加长。研究表明,当人的上述叁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的整合性动机和内部动机更容易得到激发。教育者可以借鉴自我决定论的研究成果,培养受教育者的整合性调控动机和内在动机,使受教育者自愿地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和标准整合与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并持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5年35期)
屈文文,周晓宜[10](2015)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读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吉利根作为第叁代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针对父权制社会下,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状况,她主张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试图建构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她的这一努力,虽然逃避不了被争论和被误解的命运,但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当前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5年21期)
自我道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以及国民整体道德素质的关注越来越多。而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完善、道德观念与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该群体中部分人员的某些行为所呈现出的道德素养往往被当作是大学生群体的典型备受大众热议。而且,当下发达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更易暴露在公众视野。在此背景下,赵盈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发展情况展开了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我道德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徐丽君.个体性自我发展与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之困境和出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
[2].彭金富.现代个人主义视域下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道德困境及对策研究——兼评《道德习养:破土与新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7
[3].杨惠.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路径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4].陆劲松.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育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7
[5].王雨杉,刘豪.赫勒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对个性道德发展的作用[J].世纪桥.2017
[6].刘伯兴.高中生道德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校园心理.2017
[7].袭开国.不同认知风格贫困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
[8].袭开国.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发展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
[9].马书红.自我决定论与道德发展的动机培养[J].学理论.2015
[10].屈文文,周晓宜.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读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J].学理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