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河西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西当代文学,地域,多元阐释,精神质素
当代河西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博[1](2011)在《多元与边缘》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西走廊,地接四境,控扼叁边,既是战略上的要冲之地,又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孔道。世界四大古文化都曾在这里播撒。地貌和气候异质多样,雪山、草原、戈壁、沙漠、湿地、绿洲共同构成了河西奇异的风光,民族成分多元,经贸往来频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这里衍变。特殊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物质生产的构成,进而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河西的异质元素,不仅丰富着中原文化的生长,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河西文化既不同于长安和洛阳的都市文化,又与丝绸之路的西段即广大新疆地区以牧业为主的文化有别,更与其南部的藏域文化和北部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迥异……河西走廊最初不是作为交通要冲、孔道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存在,而是作为孕育‘中华文明曙光’的文化母体而存在的地区之一……河西走廊不断地吸附东迁中原农耕文化和南下山戎的游牧文化,进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同时带有游牧色彩的文化,创造了河西走廊文化的初始形态。随着历史的变迁,河西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作为叁大民族走廊之一的河西走廊,更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有着不可替代性,敦煌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都曾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古代文学承接河西文化精神,雄浑粗犷,气韵高致,在古代西部(陕西除外)曾一度成为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西进热潮”,河西当代文学开始复苏,经过八九十年代的成长,新世纪后河西文学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文学成就虽没有其他地域那样丰硕,但是却跟其他地域文学一样别致。地域文学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肇始以来,逐渐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显学,所研究者视域宽广,地域辽阔,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藏雪域,从湖南乡土到关中秦陇,从叁晋文化到齐鲁文化,从湘楚文化到巴蜀文化,似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重镇,但是中国文化的矿藏是掘之不尽的,不断地阐释,才能不断地丰富文学的发展。鉴于此,本人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整体研究,一则是对河西当代文学作以阶段性的总结,有望能够对河西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二则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河西文化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现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写作思路。研究大多是有现象所引发的,河西当代文学在甘肃的崛起,甚至部分作家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揭示其原因,就是其论述的重点。第一章,从历史和地理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廓清了在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几个关键概念;然后从地形、地貌的横向扫描和历史演变的纵向考察,形成论文研究的基本背景。第二章,对所形成的河西当代文学不同风格进行“民族心智结构”的原因探析。主要从河西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河西神话和儒学西渐后的河西经史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溯源。第叁章,从第叁章开始分文体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研究,雪漠代表了河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旨归的一派,其小说蕴藉丰富,河西民间文化表现充分,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本章以河西儒、释、道文化特征为视角进行研究,以其阐述雪漠小说的多重文化意蕴。第四章,是对河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其他作者进行研究,所选择的作者都是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并且充分表现了河西文化精神特质,在国内都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者。为了充分揭示其风格特色,论述都是先从整体把握,然后选其代表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揭示其艺术特征第五章,是对河西当代诗歌创作的研究,河西当代诗歌数量大,诗人多,作品质量高,逐个论述难究其创作共性,因而设专节阐释了诗歌创作的共同质素,又分节选择个案进行研究,以求得其研究的全面。第六章,河西当代散文创作者较多,但是能够具备鲜明文体特征的作者却不多,概述部分着重论述了河西当代散文创作发展过程和整体的创作状态,分节对铁穆尔和杨献平进行论述,在阐述其创作特征的同时并对杨献平的原生态散文理论进行了研究探析。本文以河西当代文学为整体研究对象,从河西当代文学的剖析中揭示其文化模式,找出河西当代文学发展背后的“无意识”,全面阐述了河西当代文学的流变、创作状况、精神内涵,风格特征、艺术特色,整体研究是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阐释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5-01)
刘朝霞[2](2008)在《河西文化与当代河西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颇为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和方法。本论文借鉴和运用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从河西地域文化与当代河西文学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河西地域文化对河西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挖掘了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探讨了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一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回顾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论文的第一章包括两个内容,从“多元而统一的河西文化”与“当代河西文学的文化意蕴”两个方面,论述河西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总结了其内涵的多元性特征,初步描述了多元的河西文化在当代河西文学中的显现。第二章从“裕固族文化精神的执着追寻”、“牧羊人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和“天马精神与硬汉形象的契合”叁个方面,结合具体作家、作品探究了当代河西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游牧文化的底蕴,分析游牧文化对当代河西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叁章分析了农耕文化在写实风格的当代河西文学创作中的显现,从“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芸芸众生的现实困境”、和“婉转花儿的生命之魂”叁个角度,探询农耕文化对作家个人文化心理、文化气质的深层影响。第四章探讨了当代河西文学创作中的佛教文化因子,从“河西走廊——佛教文化走廊”、“河西藏族文学的朝圣之路”和“河西汉族文学的佛教文化成分”叁个方面展开,分析佛教文化对作家及其创作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河西文化环境中当代河西文学创作的缺失进行简略的评述。(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杨若蕙,权绘锦[3](2004)在《危机与困境中的生长——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纪要》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 年7 月10 日——12 日,由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和河西学院联合主办的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 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召开,中共张掖市委副书记管钰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永成出席了开幕式,来自甘肃各地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4](2004)在《谱写西部文学新传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和河西学院联合举办的“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不久前在古城张掖举行。来自甘肃省内的50余位作家、诗人、评论家和文艺编辑,济济一堂,就河西地区当代文学的创作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主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广泛研讨。 会上,与会者对河西地(本文来源于《甘肃日报》期刊2004-07-30)
当代河西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颇为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和方法。本论文借鉴和运用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从河西地域文化与当代河西文学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河西地域文化对河西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挖掘了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探讨了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一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回顾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论文的第一章包括两个内容,从“多元而统一的河西文化”与“当代河西文学的文化意蕴”两个方面,论述河西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总结了其内涵的多元性特征,初步描述了多元的河西文化在当代河西文学中的显现。第二章从“裕固族文化精神的执着追寻”、“牧羊人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和“天马精神与硬汉形象的契合”叁个方面,结合具体作家、作品探究了当代河西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游牧文化的底蕴,分析游牧文化对当代河西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叁章分析了农耕文化在写实风格的当代河西文学创作中的显现,从“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芸芸众生的现实困境”、和“婉转花儿的生命之魂”叁个角度,探询农耕文化对作家个人文化心理、文化气质的深层影响。第四章探讨了当代河西文学创作中的佛教文化因子,从“河西走廊——佛教文化走廊”、“河西藏族文学的朝圣之路”和“河西汉族文学的佛教文化成分”叁个方面展开,分析佛教文化对作家及其创作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河西文化环境中当代河西文学创作的缺失进行简略的评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河西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
[2].刘朝霞.河西文化与当代河西文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8
[3].杨若蕙,权绘锦.危机与困境中的生长——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纪要[J].河西学院学报.2004
[4]..谱写西部文学新传奇[N].甘肃日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