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正确调节血脂(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缪文茹[2](2021)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对身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体质学说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发挥“治未病”的中医特色来防治新加坡NAFLD发生发展。2.在概述中西医诊治NAFLD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多年来治疗NAFLD的临床经验,结合新加坡NAFLD的中医体质特点,从NAFLD的“气虚痰湿瘀滞”的病因病机出发,以益气健脾、祛痰化瘀为大法,观察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NAFL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及临床证候积分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干预NAFLD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理论研究1.1现代医学方面:从西医学对NAFLD认识的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性分析西医学对NAFL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西医学对NAFLD认识存在的优缺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1.2中医学方面:从中医学对NAFLD的古今认识出发,着重整理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对该病症的有关论述,研究其学术渊源及规律。并且对近10年内防治NAFLD的现代中医文献进行经验总结,与古医籍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处。同时进行NAFLD中医体质学方面的研究,以NAFLD的古今中医文献及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确立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与益气健脾消脂汤的组方原则。2.临床研究2.1选择500例新加坡NAFLD病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问卷调查,同时开展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收集资料后,将其录入SPSS20.0电脑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2将问卷调查中符合要求的100例受试者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50例)和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对照组,50例)治疗,然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1.入选的500例NAFLD患者中:患者体质种类多数为一种体质,部分患者有两种体质,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具有多种体质,以1-3种体质的病例居多;按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为指导准则,NAFLD患者的自身体质占体质类型总数的百分比的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和降低的病例都存在。将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的体质与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常见有BMI增加(P<0.05),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与HDL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虚质与TG的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及阴虚质中AST升高(P<0.05),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中ALT升高(P<0.05),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中GGT升高(P<0.05),说明偏颇体质的患者常伴有肝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且因中医体质分类的差别,其AST、ALT、GGT改变则各有不同。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于男性。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 NAFLD(P<0.05)。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2%,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益气健脾消脂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01),且治疗组的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肢体困重、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较其自身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且治疗组疗后体重较对照组疗后体重降低(P<0.05)。将两组自身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及肝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GGT)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均有显着的降血脂、保肝降酶的调节作用(P<0.05),治疗组疗后血脂及肝功能较对照组疗后有所降低(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后肝脏B超影像显示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本次问卷调查所能收集到的病例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痰湿质与湿热质常见于男性,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有BMI增加,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痰湿质、湿热质中HDL较正常水平降低。气虚质常可见TG降低。偏颇体质多伴有肝功能指标增高,但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其AST、ALT、GGT增高也不相同。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NAFLD患者。2.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在减低症状积分,减轻BMI,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血清转氨酶指标、减轻肝脏病变在B超下严重程度方面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适用于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患者,其既能祛脂,又能保护肝脏、降低肝血清转氨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D的中药制剂。
张琴[3](2020)在《植物来源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植物来源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n-3PUFA)对边缘性血脂异常及血脂异常人群的降脂作用,及其对血浆、红细胞膜脂肪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以n-3 PUFAs植物油胶囊为干预物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查,纳入血清总胆固醇或血清甘油三酯边缘性升高的血脂异常患者(Total cholesterol,TC≥5.2 mmol/L或triglyceride,TG≥1.70 mmol/L),随后将符合要求的受试者根据社区分层的随机数字法随机分配至干预组或对照组中,干预过程中,受试者和现场调查员均不知晓分组情况,两组试验流程一致,受试物感官性状相同,以减少混杂,确保试验结果客观可靠。其中,干预组服用富含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acid,ALA)和十八碳四烯酸(stearidonic acid,SDA)的复合油胶囊,其n-3 PUFAs含量为41.20%;对照组服用玉米油胶囊,其n-3 PUFAs含量为0.56%。受试者每日服用4 g油胶囊,干预时长为12周。分别于干预前、第6周及第12周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3天24小时膳食调查、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并收集血液样本,随后测定临床生化指标、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肪酸水平。对两组数据进行两因素(时间×分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变化值是否具有显着差异,并对有显着差异的指标进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本研究共对1605人进行筛查,其中255人符合纳入标准,75人签署知情同意并纳入干预,两组受试者的身高、体重、BMI、血压、腰臀围、吸烟、饮酒情况、血脂指标、血浆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水平及总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均无显着差异。干预过程中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有12人脱落。干预结束后将符合资料要求者干预组26人、对照组25人纳入后续分析,干预组平均服药率为83.8%,对照组平均服药率为84.5%,服药依从性良好;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干预组的血浆样本中,EPA水平(摩尔百分数)干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2),干预组干预前、第6周、第12周分别为0.58±0.39,0.72±0.44,0.77±0.43,共升高0.19±0.48,但两组间差值比较和组内前后对比未见显着差异(P>0.05);DPA水平干预前为0.44±0.15,在干预第6周、第12周均出现显着升高(P<0.05),第6周、第12周分别为0.52±0.16,0.55±0.16,共升高0.12±0.16,而对照组DPA水平在干预前、第6周、第12周未见显着变化,两组DPA水平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在干预组红细胞膜样本中,EPA水平(摩尔百分比)干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3),干预组干预前为0.31±0.15,在干预第6周、第12周均出现显着升高(P<0.05),第6周、第12周分别为0.37±0.18,0.41±0.18,共升高0.10±0.13,而对照组EPA水平在干预前、第6周、第12周未见显着变化,两组EPA水平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在两组受试者的血脂指标中,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干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和0.05)。其中,n-3 PUFAs干预组的TC水平在干预前为5.8±1.1mmol/L,在干预第6周、第12周均出现显着降低(P<0.05),分别为5.5±1.0mmol/L,5.4±0.9 mmol/L,干预前后共降低0.4±0.8 mmol/L,而对照组TC水平在干预前、第6周、第12周未见显着变化,两组TC水平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此外,n-3 PUFAs干预组的LDL-C水平在干预前、第6周、第12周分别为3.5±0.7 mmol/L,3.3±0.7 mmol/L,3.3±0.7 mmol/L,共降低0.2±0.6 mmol/L,其中,第6周LDL-C水平较干预前出现显着降低(P<0.05),而对照组LDL-C水平在干预前后未见显着变化。两组受试者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等其他指标在干预前后未见显着变化。结论:以ALA、SDA为主要成分的n-3 PUFAs植物油胶囊可以提高循环中长链n-3 PUFAs即EPA、DPA水平,降低血脂异常者的TC、LDL-C水平。
崔茂生[4](2021)在《小鼠血脂代谢相关候选基因Tmem176a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在肝脏中参与高脂响应的潜在基因,进一步丰富脂质代谢基因家族。然而,血脂代谢属于一种复杂性状,其表型一方面会受遗传作用,另一方面还受到来自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本研究也是基于遗传与环境两个方向展开对小鼠脂质代谢进行探究。首先,本研究将Tmem176a作为脂质代谢候选基因,初步选择在小鼠肝癌Hepa1-6、Hepa1c1c7细胞基础上进行细胞模型构建。利用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得到Hepa1-6、Hepa1c1c7两种小鼠肝癌细胞系的最低致死浓度。将sh RNA-Tmem176a(记为Tmem176a KD)、sg RNA-Tmem176a(记为Tmem176a KO)分别转染进HEK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将收集到的病毒液感染Hepa1-6、Hepa1c1c7细胞,然后经过4天的嘌呤霉素处理筛选得到敲低、敲除阳性稳转株细胞。通过QPCR检测Tmem176a KD在Hepa1-6、Hepa1c1c7两种小鼠肝癌细胞系中的敲低效率分别为0.64、0.23;其次,用T7EI酶检测Tmem176a KD在Hepa1-6细胞中敲除效率。最后,QPCR检测Tmem176a敲低、敲除后脂代谢基因表达水平,本研究最终将Tmem176a KD-Hepa1c1c7确定为后续的实验细胞模型。其次,为了便于判别候选基因Tmem176a是否参与脂质代谢?我们对脂代谢候选基因Tmem176a的功能进行初步验证。首先引入了脂质代谢阳性基因Srebf2、阴性基因Hlx,分别QPCR检测阳性基因Srebf2(si-Srebf2)、阴性基因Hlx(si-Hlx)敲低后的脂代谢基因表达丰度,然后将Tmem176a KD后脂质代谢基因表达丰度与si-Srebf2、si-Hlx的脂质基因表达丰度进行比较并通过R语言进行可视化作图。研究结果发现:首先,Tmem176a KD后脂质代谢基因表达模式与si-Srebf2基因表达模式更为相似。其次,Tmem176a KD后在与TG合成相关的基因中,Fasn、Dgat1、Elovl6、Scd1发生显着下调,TG分解相关的基因中,Atgl、Hsl、Lipc均有显着上调变化;在与CHOL合成相关的基因里Hmgcs1、Sqle、Acat1均有显着上调变化,与CHOL分解相关的基因里,Srebf1显着上调。第三,Tmem176a KD后与乳糜微粒转运相关的基因Sar1a在m RNA相对表达丰度变化约为0.49倍、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显着性下降。于此同时,过表达Sar1a后m RNA相对于对照组变化了158倍,脂代谢候选基因Tmem176a表达丰度上升约为2.8倍。最后,细胞生化水平检测发现,油红O染色结果敲低Tmem176a后脂滴面积也进一步缩小,提示脂质水平下调。LDL-C、TG、CHOL含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QPCR、Western Blot、油红O染色实验等细胞生化水平测定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脂代谢候选基因Tmem176a参与到小鼠肝癌Hepa1c1c7细胞脂代谢过程。最后,本研究通过引入环境因素后联合Tmem176a KD构建了Tmem176aKD-Hepa1c1c7细胞模型,结果发现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变得更加显着。首先通过实验找到细胞对雷帕霉素的耐受阈值,确定雷帕霉素最适浓度为1n M。然后联合Tmem176aKD和雷帕霉素共同处理Hepa1c1c7细胞,QPCR、Western Blot、油红O染色实验等细胞生化水平测定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和Tmem176a KD(Rapa+Tmem176a KD)联合处理后细胞内脂质水平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所构建的脂质代谢候选基因验证细胞模型是成功的。该方法为后续脂质代谢基因挖掘具有参考价值。
陈佳欢[5](2021)在《Lp-PLA2敲除兔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的主要原因。由于其广泛的流行性和高死亡率,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曾广泛被认为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和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一种口服的、选择性的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被广泛应用于多项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以评估是否具有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临床前实验及二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Darapladib可有效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阻止晚期坏死核心的扩张。然而两个大规模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Darapladib并不能显着降低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明确Lp-PLA2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具体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十分重要。首先,我们通过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生理指标监测结果显示,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兔血浆Lp-PLA2活性显着升高。通过对诱导终点动脉组织Lp-PLA2 m RNA表达情况的检测,我们发现与对照组(基础饮食)相比,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个体(高胆固醇饮食)主动脉组织中Lp-PLA2 m RNA表达显着增加;且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个体中,斑块处Lp-PLA2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斑块处动脉组织。此外,我们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技术(FPLC)分离了诱导不同阶段的血浆脂蛋白,并对胆固醇及Lp-PLA2在各种脂蛋白组分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IDL/LDL)中的胆固醇含量急剧增加,且Lp-PLA2与VLDL及IDL/LDL的结合比例也明显上升。为了明确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我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出Lp-PLA2基因敲除兔。血浆Lp-PLA2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杂合敲除导致Lp-PLA2活性减半,纯合敲除导致Lp-PLA2活性完全缺失。Lp-PLA2基因敲除兔(包括杂合敲除和纯合敲除)表现出明显的低血脂表型,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NEFA)的水平都显着下降。FPLC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Lp-PLA2缺失使血浆IDL/LDL组分中的胆固醇被降到较低的水平。对Lp-PLA2调节血脂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Lp-PLA2缺失并不会影响肝脏对LDL的清除,但在纯合敲除兔中会通过降低VLDL的初始量来影响LDL的产出。此外,Lp-PLA2缺失会加速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接下来,我们利用高胆固醇饮食同时诱导雄性野生型兔(Lp-PLA2+/+)、Lp-PLA2杂合敲除兔(Lp-PLA2+/-)和Lp-PLA2纯合敲除兔(Lp-PLA2-/-)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结果显示,随着诱导时间延长,Lp-PLA2+/-兔血浆中的Lp-PLA2活性以较低水平持续增长,并逐渐丧失其降低TC及LDL-C的功能;而Lp-PLA2-/-兔血浆中始终无Lp-PLA2活性存在,并一直保持着低TC、低LDL-C的状态。诱导终点病变情况的检测结果显示,Lp-PLA2-/-兔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明显减小,且未发现晚期病变的发生,如钙化,坏死核心形成。而Lp-PLA2+/-兔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表现出较大个体差异,不具有明显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通过对动脉斑块处炎症基因表达的检测分析,我们发现Lp-PLA2完全缺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体外细胞实验证实,Lp-PLA2杂合或完全缺失会影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细胞行为,如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巨噬细胞或内皮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的摄取。综上所述,本研究以Lp-PLA2基因敲除兔为载体,确定了在基础饮食状态下,Lp-PLA2杂合或完全缺失会显着降低血浆脂质水平。且Lp-PLA2完全缺失后,肝脏对LDL的清除能力不受影响,而LDL的产出量显着降低。此外,Lp-PLA2缺失会加速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在高胆固醇饮食状态下,Lp-PLA2完全缺失可起到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且明显抑制斑块内炎症基因的表达;而Lp-PLA2杂合缺失并不能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本研究为Lp-PLA2是否能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靶标提供了新的见解。
谭爱华[6](2021)在《痰瘀同治 清热解毒法防治AD的理论探讨及其调控HSP70介导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初步提出较为系统的AD病变全过程的病机演变规律,探析由因虚生热和痰瘀化热导致的“热”推动AD病变发展这一重要病机,及AD病理变化的四个关键过程:“虚生痰瘀-痰瘀化热-热结酿毒-毒损脑络”,探讨AD病理进程中的“热”和“毒”的理论内涵,梳理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防治AD的理论依据。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建立稳定可靠的AD-痰瘀互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解析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对AD-痰瘀互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阐明痰、瘀在AD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存在“化热”这一关键过程,并尝试揭示“痰瘀化热酿毒”“毒损脑络”的生物学过程以及“热”和“毒”可能的生物学基础,初步证实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可通过调控HSP70介导的神经保护机制发挥改善脑神经炎症、改善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和可塑性、抑制神经元凋亡等作用。方法:1、理论研究方法:以《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四库全书》子部、《中华医典》(第5版)为主要工具,综合古今医家之言,系统梳理虚、痰、瘀及痰瘀互结、化热酿毒、毒损脑络这些因素和环节与AD的关联,整理中医学对AD病变全过程的病机演变认识,探析“热”和“毒”的理论内涵,梳理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防治AD的的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方法:(1)以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AD的疾病模型动物,用D12492高脂饮食饲喂,改变其血脂指标,以模拟中医“痰”证的病理状态;用0℃冰水浴处理,改变其血液流变指标,以模拟中医“瘀”证的病理状态;二者结合模拟同时存在“痰”“瘀”的病理状态,分别建立AD-痰、瘀、痰瘀互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通过比较各组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舌色客观变化,以及血脂、血液流变学、脑神经炎症、AD相关病理变化的指标来评价模型,探索建立稳定可靠的AD-痰、瘀、痰瘀互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2)复制AD-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分为5个组:不予给药处理的模型组、给予痰瘀同治的益智温胆汤组、给予清热解毒的黄连解毒汤组、同时给予痰瘀同治和清热解毒的益智温胆汤+黄连解毒汤组,以及作用机制对照药物替普瑞酮组,并以同系遗传背景的非转基因C57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处理40天。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刚果红染色法、甘氨酸镀银染色法、透射电镜法、高尔基染色法等方法分别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SP、NFTs、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突触和树突棘的改变等;使用免疫荧光标记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内相关蛋白的表达和共定位关系,比较各组小鼠的病理改变、脑神经炎症、凋亡、突触、线粒体功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一结果(1)Morris水迷宫:与AD-Model组比较,各组小鼠的平均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trol组小鼠游泳总路程和上平台潜伏期明显更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更多,其余各组小鼠的游泳总路程、上平台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舌色对比:与AD-Model组小鼠相比,Control组小鼠舌色偏淡红,其余各组小鼠舌色偏暗红。AD-Pbs组小鼠的舌色r值最小。(3)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AD-Model组小鼠相比,Control组小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更低。其余各组小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与AD-Model组小鼠相比,AD-Bss组和AD-Pbs组小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更高。(4)血脂指标检测:与AD-Model组小鼠相比,Control组小鼠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小鼠的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AD-Model组小鼠相比,AD-Ps组和AD-Pbs组小鼠的各项血脂指标更高,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Western Blot: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各组小鼠的海马组织TNF-α、IL-1β和T-Tau均明显升高。与AD-Model组小鼠比较,AD-Pbs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TNF-α、IL-1β和T-Tau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二结果:(1)Morris水迷宫:与Control组比较,各组小鼠游泳总路程和上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与Model组比较,各组小鼠平均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小鼠游泳总路程和上平台潜伏期均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跳台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各组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出错次数增加;与Model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潜伏期延长、出错次数减少。3、实验三结果:(1)刚果红染色:Control组小鼠海马区和皮层中几乎没有观察到SP,而Model组小鼠海马区和皮层中散在分布着许多SP,各给药组SP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2)甘氨酸银浸镀: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Model组小鼠海马区染色明显加深,镜下可见大量被染成黑色条状的NFTs,以CA3区最为明显;各给药组小鼠海马区的NFTs有不同程度减少。(3)透射电镜:Control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染色质团聚在核内,线粒体丰富,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均匀散在分布在胞质中。Model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出现细胞死亡现象,镜下可见细胞核塌陷,边界破解甚至消失,染色质固缩或消失,视野内可见若干凋亡小体分布,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且大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甚至破裂,粗面内质网结构松散,仅可见少量零星分布的核糖体。各给药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但细胞核整体形态正常、结构完整,镜下可见部分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排列松散,核糖体减少等现象。(4)Western Blot:与Control组小鼠比较,各组小鼠总Tau蛋白和三个不同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Model组小鼠相比,各给药组小鼠总Tau蛋白和三个不同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4、实验四结果:(1)免疫荧光: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Model组小鼠海马区Aβ1-42、GFAP、Iba-1、的荧光数量和强度均明显上升,DG区Aβ1-42蛋白的周围分布着大量的GFAP蛋白和Iba-1蛋白;PSD95荧光数量和强度明显减少;Model组小鼠皮层和海马区均可见大量HSP70荧光,各给药组小鼠皮层和海马各个区域的HSP70荧光数量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CA3区和DG区更为明显。与Model组小鼠相比,各个给药组小鼠海马区Aβ1-42蛋白、GFAP蛋白和Iba-1蛋白荧光数量和荧光强度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SD95荧光数量和强度有不同程度增加。(2)HSP70和Aβ1-42、Tau荧光共定位:胞内外均可见由HSP70的红色荧光和Aβ1-42的绿色荧光重叠的黄色荧光。由红色荧光的HSP70和绿色荧光的Tau重叠的黄色荧光,几乎都分布在胞外。(3)Western Blot: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TNF-α、IL-1β、IL-10等脑神经炎症指标和HSF1、HSP70均明显上升;各组小鼠Bcl-2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Bax蛋白和c-Caspase-3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Model组小鼠尤其明显,而YZ+HL组与Control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odel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均明显上升。与Model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有明显的下调,IL-10除GGA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给药组与Model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小鼠的Bcl-2蛋白均有上调,Bax蛋白和c-Caspase-3蛋白均有下调;YZ+HL组和GGA组小鼠海马组织中HSF1有明显的上调;其余各给药组与Model组相比,HSP70蛋白的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对YZ+HL和GGA组进行LSD分析,两者在HSF1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SP70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高尔基染色: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脑组织中神经元数量和树突棘均明显减少,镜下可见CA3和DG区的神经元丢失情况最为明显。与Model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脑组织中神经元数量、树突棘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各给药组海马区神经元树突棘均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虚是AD发生的根本,痰、瘀是AD的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因素,痰瘀化热酿毒进一步加速了AD的发生发展。“虚生痰瘀-痰瘀化热-热结酿毒-毒损脑络”是AD发生发展的四个关键过程。2、起于病之始的“因虚生热”和现于病之中的“痰瘀化热”导致了“热”可能是推动AD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3、痰瘀热化酿毒,毒损脑络是AD的最终环节。“痰瘀化热酿毒”的生物学过程可能是错误折叠沉积的Aβ蛋白和异常磷酸化的Tau过度活化了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诱发了脑神经炎症,促进了SP和NTFs的形成;“毒损脑络”的生物学过程可能是具有神经毒性的寡聚态Aβ蛋白、异常磷酸化的Tau和它们引起的各种致炎因子释放,导致了神经元的凋亡和突触的损伤。“毒”的生物学基础可能是神经损害性错误折叠沉积的Aβ蛋白形成SP和异常磷酸化的Tau形成的NTFs;“热”的生物学基础可能是脑神经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和释放的各种致炎因子。4、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可以有效改善AD-痰瘀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病理改变,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HSP70介导的神经保护机制,抑制了Aβ的生成和沉积、Tau的异常磷酸化,进而抑制了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减轻了脑神经炎反应,减少了神经元的凋亡,保护了海马神经元和树突棘,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姚振宇[7](2021)在《1.核仁素过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含量并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 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肠道菌群与左甲状腺素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核仁素过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含量并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研究背景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4.49亿,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0.9%,患者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达1.2亿,是全球T2DM流行的中心。T2DM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 1999-2000)显示,糖尿病患者一半以上伴随血脂异常,其中约61.6%伴有甘油三酯增高,63.7%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同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约有70%会伴有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等糖代谢紊乱的症状,其中约44%被诊断为T2DM。肝脏对于维持正常血糖稳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空腹时产生葡萄糖,在餐后储存葡萄糖。但在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状态下肝脏维持血糖的功能是失调的。肝脏葡萄糖含量是糖异生、糖原分解、糖原合成、糖酵解等代谢途径的总和。其中,肝脏糖原的代谢机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否可能通过改变糖原合成、分解和储存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我们并不清楚。核仁素(Nucleolin,NCL)又称C23,是现已报道在核仁中存在的含量最多的蛋白之一,在核仁蛋白中占比约10%。NCL在多物种中都存在,且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NCL在细胞内定位广泛,穿梭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对于DNA、RNA和蛋白质代谢发挥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NCL除了参与染色体重构、DNA复制、核糖体组装等功能外,还发现NCL具有抗血管生成、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尤其是在糖尿病心肌病中,NCL呈现出抑制心肌凋亡、缓解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近年来文献报道,NCL可以响应胰岛素的刺激,但NCL是否参与机体糖代谢尚未可知。研究目的1.明确糖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中肝脏NCL的表达变化。2.通过肝脏NCL过表达小鼠模型,阐明NCL过表达对肝脏糖脂代谢的作用,以及NCL过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糖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3.体内外实验结合,论证NCL通过ERK1/2-MNK1-GSK3β信号通路调控肝脏糖原合成。4.利用多种激动剂/抑制剂以及多种细胞模型,论证NCL与CRTC2的相互作用参与肝糖输出的调节。研究方法1.本研究采用不同类型糖脂代谢紊乱的小鼠模型及对照,包括瘦素受体缺乏小鼠(db/db),瘦素缺乏小鼠(ob/ob)以及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等,期间记录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等代谢指标,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NCL的表达量,并分析NCL与体重、FPG的相关性。2.利用尾静脉注射NCL过表达腺病毒的技术,构建肝脏NCL过表达的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空载腺病毒。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评估两组小鼠的感染效率,检测记录代谢指标,并评估模型小鼠的NCL过表达效率及糖脂代谢变化。3.高脂饮食造模模拟糖脂代谢紊乱,普通饮食作为对照。在此基础上高脂组再分为注射过表达NCL腺病毒组和对照组,普食对照同样分组注射两种病毒。评估高脂饮食造模是否成功,评估NCL过表达效率,检测记录代谢指标,并评估NCL过表达是否能改善糖脂代谢紊乱。4.利用NCL过表质粒构建NCL过表达细胞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K通路相关蛋白、AMPK通路相关蛋白、糖原合酶(Gycogensynthase,GS)及磷酸化等;利用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评估NCL过表达是否通过ERK信号通路调控GS磷酸化。5.利用免疫沉淀法,明确NCL与CRTC2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CRTC2激动剂FSK、棕榈酸等刺激,明确NCL与CRTC2的结合参与肝脏糖稳态调节的分子机制。6.利用免疫沉淀串联质谱技术,鉴定NCL的相互作用蛋白,应用FunRich软件分析NCL互作蛋白的可能功能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研究结果1.糖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中NCL的表达量增加12周龄的雄性db/db和ob/ob小鼠相比其对照组小鼠,观察到其肝脏NCL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用普通饮食或高脂饮食喂养小鼠,在第4、8周末观察其葡萄糖耐量变化和胰岛素耐量变化,发现在第4,8周末时,高脂饮食喂养的小鼠较于对照组均出现糖耐量受损的现象,仅在第8周末高脂饮食喂养的小鼠肝脏中NCL蛋白表达增加。提示,NCL可能参与肝脏糖代谢调控,为NCL在肝脏糖代谢调控中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证据。2.肝脏NCL过表达小鼠体重、血糖、血脂和全身代谢率无明显变化,但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肝脏糖原含量增加(1)NCL过表达小鼠模型体重、身体成分分析及代谢表型分析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体重、摄食量无明显差异,肝脏重量、附睾脂肪重量及相应的肝重指数、脂肪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NCL过表达小鼠符合C57BL/6小鼠的昼夜节律特点;耗氧量、二氧化碳产量过表达组较对照组均有减少,夜间呼吸交换率降低,产热减少。(2)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耐量试验NCL过表达小鼠,糖耐量曲线在30分钟时峰值降低;胰岛素耐量试验,过表达小鼠较于对照,曲线显着降低,120分钟时未恢复正常血糖。提示过表达NCL增强了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3)NCL过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含量肝脏糖原染色发现,NCL过表达小鼠肝脏糖原含量明显增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和胆固醇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肝脏糖原含量测定显示,过表达组糖原含量增加,NCL可能与肝脏糖原代谢有关。3.NCL过表达可以显着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高脂饮食造模评估,第4周末时,检测高脂饮食的造模效果,相比于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组体重增加,表现出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的特征,血清胆固醇显着增加。高脂喂养的注射NCL过表达病毒的小鼠,较于高脂喂养的对照病毒小鼠,过表达NCL组体重有下降趋势,糖耐量受损显着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显着增强。提示肝脏NCL过表达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肝脏糖原合成,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4.NCL通过ERK通路调控GS促进肝脏糖原合成体外细胞实验中,过表达NCL后激活ERK1/2,MNK1苏氨酸197/202位点磷酸化增加,GS的抑制性位点丝氨酸641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GS活性增加。利用ERK阻断剂后,NCL调控GS丝氨酸641位点磷酸化的效应减弱。提示,NCL通过ERK1/2-MNK1-GSK3β信号通路调控GS功能,促进肝脏糖原合成。5.NCL与CRTC2的结合可能参与肝脏糖代谢的调节通过免疫沉淀串联质谱色谱分析的方法,发现NCL可以结合代谢调控的分子,其中,NCL调控肝脏糖代谢的功能可能与CRTC2的相互作用有关。通过IP实验验证了 NCL可以与CRTC2发生相互作用,且结合发生于细胞核内。在棕榈酸的作用下,NCL和CRTC2的相互作用减弱。另外,过表达NCL可以减轻CRTC2激动剂对肝糖输出的调控作用。提示,高脂饮食带来的肝脏糖代谢紊乱可能与NCL-CRTC2结合变化有关。6.NCL与CRTC2结合构象分析利用T-Tasser方法对NCL和CRTC2进行同源建模,通过ClusPro进行蛋白对接后,发现NCL与CRTC2蛋白结合的潜在位置为:NCL的精氨酸甘氨酸重复序列(Arg-Gly-Gly repeats,RGG)domain 区域(650-710 氨基酸);CRTC2 蛋白的130-145位氨基酸和290-330位氨基酸。研究结论1.糖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中肝脏NCL表达增加,且NCL表达量与体重、FPG等指标呈正相关关系;2.NCL参与肝脏糖代谢稳态调控。NCL过表达后,小鼠胰岛素敏感性显着增强,肝脏糖原含量增加;且可以显着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糖代谢紊乱;3.NCL通过ERK1/2-MNK1-GSK3β信号通路调控GS的酶活性,进而促进肝脏糖原合成;4.NCL通过在细胞核中与CRTC2的相互作用参与肝脏糖稳态调节。第二部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肠道菌群与左甲状腺素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研究背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又称亚临床甲减,表现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升高,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正常,进一步可能发展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为410%,在我国SCH患病率己到达16.7%,患病人数众多。SCH对机体存在显着的危害,多项临床研究表明,SCH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的指南通常仅推荐重度SCH患者(TSH^lOmlU/L)进行左甲状腺素(L-thyroxine,LT4)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障碍往往伴随着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升高。传统的观点认为,甲状腺功能紊乱是引起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或TSH对肝脏、脂肪组织等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靶器官的损伤,从而引起脂质代谢的异常调节。近年来学者们发现,血脂代谢紊乱同样也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损伤。目前仍缺乏对于轻度SCH患者血脂水平的研究,以及轻度SCH患者使用LT4替代治疗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轻度SCH患者可从LT4替代治疗中获益,但将TSH维持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所需LT4的药物剂量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且在校正了年龄、BMI、血糖、血脂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并不会消失。考虑肠道菌群在甲状腺代谢中的作用,我们推测,SCH患者LT4用药剂量的个体差异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在肝脏中,甲状腺激素与葡萄糖醛酸脱水缩合,促进甲状腺激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中经过肠道厌氧菌产生的P-葡萄糖醛酸酶分解,可使甲状腺激素游离出来再次被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重新进入肝脏,形成肝肠循环,这一过程对于维持血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正常的甲状腺激素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作为一个被公认重要“内分泌因素”,在甲状腺激素代谢及外源性甲状腺素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内存在着专性厌氧菌,可以迅速分解甲状腺激素,这是甲状腺激素经肝肠循环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重要环节。另外,部分肠道菌群可以参与甲状腺激素在肠道内的储存和释放,在防止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方面可能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减少机体对T4补充的需求。肠道菌群还可以调节多种与甲状腺代谢相关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间接影响机体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肠道菌群除了参与内源性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之外,还会影响肠道屏障从而影响外源性甲状腺激素的吸收。在菌群数量增加的情况下,LT4的需求量增加,而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对LT4的调整。菌群引起的消化道功能紊乱也会导致LT4的吸收不良和需要量增加。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一项于2017年6月进行的横断面研究,是基于2013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后续研究之一。本研究通过收集轻度SCH受试者的粪便及临床数据,并根据血脂水平以及LT4用药情况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探究轻度SCH受试者肠道菌群与血脂紊乱、LT4替代治疗的关系,为SC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轻度SCH受试者的粪便及临床数据,并根据血脂水平以及LT4用药情况对受试者进行分组。通过针对受试者粪便样本中菌群16SrDNA进行的高通量测序来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利用a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部分微生物种属的丰度评估等方法,从多个方面揭示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变化。具体分组方法如下:1.自2013年开始研究起,利用完全随机化方法,按照1.5:1的比例将轻度SCH患者分为给予LT4治疗的干预组(LRT组)和不给予LT4治疗的对照组(NC组);2.对于干预组(LRT组)的患者,根据LT4的用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高剂量组(H组);3.对于干预组(LRT组)的患者,根据LT4用药剂量在后续随访时是否增加分为进展组(L-D)和非进展组(L-ND);4.将所有受试者根据血脂紊乱的类型分为:轻度SCH合并高TG血症组(STG组)、轻度SCH合并高TC血症组(STC组)、轻度SCH合并高TG高TC血症组(SM组)和轻度SCH血脂正常组(S组)。研究结果1.根据血脂水平分组后,<x多样性分析、PCA分析和PCoA分析等均未发现STG组、STC组、SM组和S组肠道菌群之间具有显着差异。2.干预组(LRT组)与对照组(NC组)a多样性分析、PCA分析和PCoA分析等均未发现肠道菌群之间具有显着差异。3.对于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高剂量组(H组)这三个不同用药剂量组,a多样性分析未发现显着差异。而PCA分析发现,与低剂量组(L组)和中剂量组(M组)相比,高剂量组(H组)的肠道菌群分布呈现出聚集的现象,尤其是在科(Family)、属(Genus)水平的PC1轴上。4.对于SCH进展组(L-D组)和SCH非进展组(L-ND组),a多样性分析未发现显着差异。而PCA分析的结果显示,L-ND组的肠道菌群在PC1轴上分布呈现集中趋势,与L-D组相比个体间离散程度明显减少;PCoA分析结果显示,LND组的肠道菌群在PC1轴上也呈现一定的聚集趋势。5.对于甲状腺激素代谢相关菌种的相对丰度分析发现:(1)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高剂量组(H组)之间臭气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具有显着性差异,高剂量组(H组)臭气杆菌属(CWonWacZer)和肠球菌属(?Ewteracocczw)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2)与SCH进展组(L-D组)相比,SCH非进展组(L-ND组)的理研菌属〇4/如中^)、厌氧棍状菌属(Znaera/rMwcws)和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6.对所有样本和干预组(LRT组)行CCA分析发现,血清TC与LT4剂量之间的角度显示为锐角,提示这两个因素对塑造所有样本中肠道菌群特征发挥协同效应。对对照组(NC组)行CCA分析发现,血清TC水平和血清FT4水平在对于肠道菌群影响中均表现为钝角,说明这两个因素在肠道菌群塑造的过程中发挥拮抗作用。研究结论1.血脂紊乱不足以引起轻度SCH患者肠道菌群的显着变化;2.维持轻度SCH患者TSH在正常水平所需的LT4剂量的个体差异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3.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干预甲状腺激素代谢从而影响轻度SCH患者LT4的用药剂量及SCH的进展;4.血清胆固醇可能与左甲状腺素在塑造肠道菌群特征中具有相关作用。
李中康[8](2021)在《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动物实验:观察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损伤大鼠体重、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o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p65)、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保护脑组织的机制。2.临床研究:探究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LR4、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激酶1(TAK1)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客观依据及辨证思路,为探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1.动物实验: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低剂量组(以下简称低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中剂量组(以下简称中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高剂量组(以下简称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脂。高脂饲料喂养6周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后,再次取血检测血脂,用线栓法致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梗死损伤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调脂通脉解毒方灌胃,西药组与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评分。灌胃2周后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并取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Lp-PLA2、TNF-α、hs-CRP、IL-6含量。2.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直门医院及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70例及健康体检者10例,根据四诊信息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进行证候评分确定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候间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因分型及血清TLR4、NF-κBp65、TAK1、IL-6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的特点。结果1.动物实验1)大鼠血脂检测显示: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较喂养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较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TC、TG、LDL-C水平均出现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其他组TC、TG和LDL-C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相比,在TC、TG和LDL-C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HDL-C水平上升高(P<0.05)。2)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调脂通脉解毒方各剂量组及西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评分升高(P<0.05),而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较其他各组升高更显着(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大鼠脑组织TTC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出现脑梗死,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与西药组脑梗死体积均减少(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高剂量组较西药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LR4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和西药组TLR4 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西药组TLR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F-κB p65表达水平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NF-κB p65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水平降低最多(P<0.05)。5)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PLA2、TNF-α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多(P<0.05)。hs-CRP、IL-6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hs-CRP、IL-6水平降低最多(P<0.05),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研究1)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34.70%),气虚血瘀证其次(21.76%),其余各证候分布较少,分别为风痰阻络证(17.65%)、肝阳上亢证(14.12%)、痰热腑实证(11.76%)。2)性别、年龄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67.1±10.8岁。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其中65~80岁的患者占到48.2%,65岁以下患者占35.9%。40~65岁患者风痰阻络证居多(31.15%),65~80岁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53.66%),80~90岁年龄段的患者气虚血瘀证居多(59.26%)。3)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特点:TOAST分型在各中医证候间存在差异(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多表现为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而气虚血瘀证多表现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其余各证候间脑卒中分型无明显差异。4)各证候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各证候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TLR4、TAK1、NF-κBp65表达量最高(P<0.05),气虚血瘀证其次(P<0.05)。肝阳上亢证和痰热腑实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候间IL-6水平比较,气虚血瘀证表达量最高(P<0.05),痰瘀互结证其次,与风痰阻络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脂通脉解毒方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并能够减少脑组织中的NF-κB p65和TLR4蛋白的表达,降低Lp-PLA2、TNF-α hs-CRP、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性损伤,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抑制TLR4/NF-κB通路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发挥保护作用。2.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为主,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存在差异,TLR4、TAK1、NF-κB p65、IL-6等炎症因子在不同中医证候中有不同的水平特点,与中医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可作为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型的客观依据。
刘梦玥[9](2021)在《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目前,代谢相关性脂肪肝(MAFLD)患病率跃升到29.2%,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尚无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某种特定的饮食方法可以来治疗MAFLD,其一线治疗方案仍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脂肪肝患者知晓饮食及运动改变的重要性,但仍然难以坚持,功能性食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药食同源文化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山西苦荞是具有降脂活性的优良品种,沙棘具有广泛的药理效果,是藏医、蒙医的常用药物。苦荞、沙棘醋饮由山西特色药食同源食物苦荞、沙棘经过固态发酵、多菌共酵、多次发酵而来,富集了功能因子黄酮、有机酸,降低了酸度。研究表明,苦荞黄酮、沙棘黄酮、有机酸可以在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缓解和调节的作用。有中度脂肪肝患者早上饮用一支沙棘醋饮、晚上饮用一支苦荞醋饮,期间未改变生活方式,连续饮用半年后,中度脂肪肝消失。若该醋饮确实有效,可以为脂肪肝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健康选择。本研究拟通过临床研究,对其疗效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招募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11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每月定期进行线上团体健康教育。醋饮饮用组在此基础上,每日晨起一支沙棘醋饮(抗疲劳),每日睡前一支苦荞醋饮(利于肝解毒);开盖后直接饮用、一次性饮完;连续饮用三个月;督促受试者饮用醋饮:要求其每月拍摄当月醋饮空瓶照片,上报醋饮支数;每日在微信群内督促患者饮用醋饮;每月随访患者,收集患者反馈,有无不良反应及其他症状。3个月后,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及血糖、血脂(TC、TG、LDL-C、HDL-C)、肝功能(ALT、AST)水平。结果1.两组共98名患者完整完成了研究并进入资料分析。醋饮联合饮用组50例,对照组48例;2.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变化:(1)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3个月后,醋饮组有26例受试者脂肪肝分级降低或消失,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为52%,对照组11例受试者脂肪肝分级降低或消失,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为22.9%,两组患者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饮用依从性越高、女性、轻度脂肪肝、不饮酒、规律锻炼、普通饮食、病程较短的脂肪肝患者的分级更易有效改善。(2)血脂、血糖、肝功能:3个月后,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均显示,两组受试者干预后血脂、血糖、肝功能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醋饮饮用组受试者月均醋饮饮用支数为48支,醋饮饮用依从性较好。部分受试者服用苦荞、沙棘醋饮组合可以起到抗疲劳、改善睡眠质量、缓解便秘、解酒、降低血压、缓解颈动脉硬化的作用,提示苦荞、沙棘醋饮组合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益处,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论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可以有效改善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脂肪肝分级,暂不能认为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可以辅助降低MAFLD患者的血糖、血脂、肝功能,可能与醋饮功能因子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尚未达到人体有效剂量或研究周期不足有关。
李贝贝[10](2021)在《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也是唯一可逆的黄金时期,故对其实施有效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特点,制定合理化运动及管理方案,旨在探讨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胰岛素、血脂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控制或逆转糖尿病前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受试者招募,除去脱落患者后,共纳入糖尿病前期受试者26人,年龄均位于40~60岁之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8周的运动干预,具体形式为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每周3次,每次约60分钟。对照组无任何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等血液指标,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应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运动干预后,实验组血糖指标中: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转阴率为23.08%;胰岛素分泌指标中: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下降(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上升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餐后2小时胰岛素差异显着(P<0.05)。(2)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显着改善(P<0.05),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有下降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差异显着(P<0.05)。(3)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显着改善,其中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及总得分明显增加(P<0.05),其余指标无显着变化(P>0.05)。研究结论:(1)8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可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降至正常,有利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良性转归。此外,其还能改善胰岛素分泌状况,使胰岛素抵抗现象有所减弱,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依据。(2)8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可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脂代谢状况,其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效果较好。(3)8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使其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有所提高。
二、怎样正确调节血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正确调节血脂(论文提纲范文)
(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西医)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探讨 |
1.1 NAFLD病因 |
1.2 NAFLD发病机制 |
1.3 NAFLD的诊断 |
1.4 NAFLD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2.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
2.1 NAFLD相关的古代文献研究 |
2.2 现代中医对NAFLD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3. NAFLD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
3.1 中医体质学说 |
3.2 NAFLD体质类型 |
3.3 中医体质学说和NAFLD治疗的相互联系 |
3.4 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相关性 |
3.5 中医体质与治未病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病例收集 |
2.1 调查样本来源的范围 |
2.2 性别分布 |
2.3 年龄分布为5个年龄段 |
2.4 学历分布 |
3. 病例选择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
4.2 调查方法 |
4.3 中医体质判定 |
4.4 BMI的测定 |
4.5 血压的测定 |
4.6 理化指标的测定 |
4.7 脱落病例处理 |
4.8 整理资料 |
4.9 统计分析 |
5. 结果(患者情况分析) |
5.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
5.2 年龄与BMI相关性的比较 |
5.3 年龄与脂肪肝病变的轻、中、重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
5.4 体质分型特点分析 |
5.5 体质与相关性指标的分析 |
6. 讨论 |
6.1 新加坡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的讨论 |
6.2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情况相关性的讨论 |
6.3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的讨论 |
6.4 中医体质学说与NAFLD治疗的讨论 |
6.5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NAFLD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疗程 |
3.4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判定标准 |
3.7 整理资料 |
3.8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基线分析 |
4.2 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
4.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4.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的比较 |
4.5 治疗前后肝血清转氨酶疗效的比较 |
4.6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
4.7 治疗前后B超影像显示的比较 |
4.8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的比较 |
5.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
6. 讨论 |
6.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6.2 益气健脾消脂汤方解分析 |
6.3 现代药理研究 |
6.4 方药疗效机理探讨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4.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植物来源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 |
1.3 研究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样本量计算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干预试验受试者基本信息 |
2.2 受试者依从性指标 |
2.3 受试者干预前后膳食情况 |
2.4 受试者干预前后身体测量指标变化情况 |
2.5 受试者干预前后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肪酸变化情况 |
2.6 受试者干预前后血脂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来源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小鼠血脂代谢相关候选基因Tmem176a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脂代谢研究进展 |
1.1.1 血脂代谢概述 |
1.1.2 肝脏在血脂代谢中起作用 |
1.2 复杂性状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
1.3 小鼠1 号染色体替换系统在血脂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
1.4 脂代谢模型研究进展 |
1.4.1 实验动物模型 |
1.4.2 小鼠肝癌细胞 |
1.5 慢病毒包装技术 |
1.6 CRISPR-Cas9系统 |
1.7 研究简介 |
1.7.1 研究基础 |
1.7.2 研究内容 |
1.7.3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细胞模型构建及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1 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试剂 |
2.2.4 相关引物设计 |
2.2.5 42230 载体单酶切、p LKO.1 双酶切 |
2.2.6 Tmem176a~(KD)双链形成 |
2.2.7 敲除、敲低载体构建流程 |
2.2.8 相关引物序列设计 |
2.2.9 Tmem176a~(KO)、Tmem176a~(KD)稳转株构建 |
2.2.10 sgRNA、shRNA分别转染进Hepa1-6、Hepa1c1c7 细胞 |
2.3 T7E1试剂盒检测基因Tmem176a突变率 |
2.4 慢病毒包装 |
2.5 实验结果 |
2.5.1 42230 载体线性化处理 |
2.5.2 Tmem176a~(KO)载体测序 |
2.5.3 Tmem176a部分基因组片段PCR电泳 |
2.5.4 Tmem176a~(KO)效率验证 |
2.5.5 pLKO.1 载体线性化处理 |
2.5.6 敲低载体构建 |
2.5.7 其它基因CDS电泳结果、菌落PCR及载体测序 |
2.5.8 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转株细胞 |
2.5.9 过表达Tmem176a稳转株细胞构建 |
2.5.10 细胞模型验证及筛选 |
2.6 讨论 |
第三章 血脂代谢相关候选基因Tmem176a的功能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药品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实验 |
3.3.2 细胞爬片 |
3.3.3 油红O染色 |
3.3.4 甘油三酯(TG)测定 |
3.3.5 总胆固醇(T-CHO)测定 |
3.3.6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比较si-Srebf2、si-Hlx与 Tmem176a~(KD)脂代谢基因表达模式 |
3.4.2 比较OE-Srebf2、si-Srebf2和Tmem176a~(KD)后脂代谢基因表达.. |
3.4.3 Tmem176a~(KD)对脂质代谢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3.4.4 油红O染色检测Tmem176a~(KD)后细胞内脂质水平 |
3.4.5 LDL、CHOL、TG含量测定 |
3.4.6 Sra1a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
3.5 讨论 |
第四章 环境因素联合Tmem176a敲低共同作用对脂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2 药品及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CCK8 检测Rapa梯度诱导后Hepa1c1c7 细胞活力变化 |
4.3.2 细胞毒性检测操作步骤 |
4.3.3 细胞活性检测数据处理 |
4.3.4 QPCR检测雷帕霉素诱导细胞后基因表达谱 |
4.3.5 Tmem176a~(KD)与雷帕霉素联合作用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细胞状态记录及CCK8 实验结果 |
4.4.2 油红O染色结果 |
4.4.3 雷帕霉素联合Tmem176a~(KD)对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4 QPCR检测 Tmem176a~(KD)后LDL、CHOL、TG含量检测 |
4.4.5 QPCR、Western blot检测Sra1a含量变化 |
4.4.6 QPCR检测Sra1a和 Tmem176a表达水平变化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Lp-PLA2敲除兔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概述 |
1.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1.3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1.4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2章 Lp-PLA_2研究概述 |
2.1 Lp-PLA_2概述 |
2.2 Lp-PLA_2与动脉粥样硬化 |
2.3 Lp-PLA_2的基因多态性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Lp-PLA_2在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变化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Lp-PLA_2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Lp-PLA_2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痰瘀同治 清热解毒法防治AD的理论探讨及其调控HSP70介导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中医学对AD的基本认识 |
2.古籍文献中的AD病名浅析 |
2.1 侧重症状描述 |
2.2 次症掩盖主症 |
2.3 兼夹其它疾病 |
2.4 名为“痴呆”并非AD |
2.5 “痴呆”即指AD相关病证 |
3.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防治AD的理论探讨 |
3.1 脏腑虚衰为AD之始 |
3.2 内生痰瘀为AD之标 |
3.3 化热酿毒为AD之变 |
3.4 损伤脑络为AD之末 |
4.益智温胆汤源流浅析 |
5.黄连解毒汤源流浅析 |
6.HSP70 与AD的关系 |
6.1 HSP70 功能概述 |
6.2 热休克蛋白家族在AD中的作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AD与痰、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实验动物及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材及试剂 |
2.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实验动物造模 |
3.模型评价 |
3.1 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 |
3.2 各组小鼠舌色客观变化 |
3.3 各组小鼠血液流变学变化 |
3.4 各组小鼠血脂变化 |
3.5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相关蛋白含量 |
4.统计学方法 |
5.实验结果 |
5.1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
5.2 舌色客观化比较实验结果 |
5.3 血液流变学检测实验结果 |
5.4 血脂检测实验结果 |
5.5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
实验二 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对AD-痰瘀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1.实验动物及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用药及其制备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实验动物造模 |
2.3 实验动物给药 |
3.行为学检测 |
3.1 Morris水迷宫实验 |
3.2 跳台实验 |
4.统计学方法 |
5.实验结果 |
5.1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
5.2 跳台实验结果 |
实验三 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对AD-痰瘀模型小鼠病理改变的影响 |
1.实验动物及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刚果红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区SP |
2.2 甘氨酸银浸镀法检测小鼠海马区NFTs |
2.3 透射电镜法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 |
2.4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区AD相关蛋白含量 |
3.统计学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 刚果红染色实验结果 |
4.2 甘氨酸银浸镀实验结果 |
4.3 透射电镜实验结果 |
4.4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
实验四 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对AD-痰瘀模型小鼠脑神经炎症的影响 |
1.实验动物及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小鼠相关蛋白表达及共定位关系 |
2.2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区相关蛋白含量 |
2.3 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 |
3.统计学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 免疫荧光实验结果 |
4.2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
4.3 高尔基染色实验结果 |
讨论 |
1.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意义 |
2.痰瘀化热酿毒是AD的重要病理过程 |
3.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可改善AD痰瘀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4.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能有效改善AD痰瘀模型小鼠的病理形态 |
5.痰瘀同治、清热解毒法可调控HSP70 介导的神经保护机制 |
结语 |
1.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AD研究进展及热休克蛋白在AD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学术成果及获得奖励情况 |
致谢 |
(7)1.核仁素过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含量并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 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肠道菌群与左甲状腺素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NCL过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含量并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肠道菌群与左甲状腺素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8)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
1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
2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
3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
4 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脂治疗 |
5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6 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 |
7 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3 中医药在现代研究中发现的新作用 |
4 中医药针对疾病治疗难点发挥的作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药物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实验器械 |
5 动物饲养 |
6 实验方法 |
7 取材 |
8 观察与检测指标 |
9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体重的影响 |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5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
6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Lp-PLA2、TNF-α水平的影响 |
8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hs-CRP、IL-6水平的影响 |
讨论 |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及炎症因子水平特点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 |
2 各中医证候患者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 |
3 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炎症因子差异比较 |
4 不同中医证候积分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缘起 |
3.苦荞醋饮、沙棘醋饮及其辅助治疗MAFLD的理论基础 |
4.研究假说 |
5.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中止研究标准 |
1.5 患者脱落标准 |
2.研究内容 |
2.1 确定研究方案 |
2.2 实验材料 |
2.3 患者招募、筛选与确定 |
2.4 患者分组 |
2.5 研究方案 |
2.6 结局指标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质量控制 |
2.9 伦理 |
2.10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结果 |
1.受试者一般资料分析 |
2.醋饮饮用组醋饮饮用情况及自我报告症状 |
3.受试者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比较 |
4.受试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
5.两组受试者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
6.受试者干预前后肝功能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受试者一般资料分析 |
2.醋饮饮用依从性分析 |
3.醋饮饮用组受试者自我报告症状 |
4.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脂肪肝的影响 |
5.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血脂、血糖、肝功能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6.团体线上健康教育 |
7.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8.对护理实践的启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利益冲突声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糖尿病前期概述 |
2.1.1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 |
2.1.2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 |
2.1.3 糖尿病前期的转归 |
2.2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
2.2.1 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
2.2.2 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
2.3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病机制 |
2.4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生的风险因素 |
2.4.1 遗传因素 |
2.4.2 超重和肥胖 |
2.4.3 饮食方式 |
2.4.4 生活方式 |
2.4.5 其它因素 |
2.5 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质量概述 |
2.6 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干预方式 |
2.6.1 有氧运动 |
2.6.2 抗阻运动 |
2.6.3 有氧结合抗阻运动 |
2.7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2 分组及基本情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运动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 |
4.1.1 运动干预前糖代谢指标的比较 |
4.1.2 运动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 |
4.1.3 运动干预前后胰岛素分泌指标的比较 |
4.2 运动干预前后脂代谢指标变化 |
4.2.1 运动干预前脂代谢指标的比较 |
4.2.2 运动干预前后脂代谢指标的比较 |
4.3 运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
4.3.1 运动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比较 |
4.3.2 运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比较 |
4.3.3 运动干预前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分比较 |
4.3.4 运动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分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代谢的影响 |
5.2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脂代谢的影响 |
5.3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 |
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与医学伦理委员会”申请审查 |
附录C 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短卷 |
附录D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
附录E 主观体力感觉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怎样正确调节血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 缪文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植物来源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研究[D]. 张琴.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小鼠血脂代谢相关候选基因Tmem176a的功能研究[D]. 崔茂生. 东华大学, 2021(01)
- [5]Lp-PLA2敲除兔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D]. 陈佳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6]痰瘀同治 清热解毒法防治AD的理论探讨及其调控HSP70介导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D]. 谭爱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7]1.核仁素过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含量并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 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肠道菌群与左甲状腺素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D]. 姚振宇. 山东大学, 2021(11)
- [8]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D]. 李中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作用研究[D]. 刘梦玥.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10]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影响的研究[D]. 李贝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