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囊穿刺摘除术论文-达娃琼达

内囊穿刺摘除术论文-达娃琼达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囊穿刺摘除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包虫病,内术穿刺,手术

内囊穿刺摘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达娃琼达[1](2014)在《内囊穿刺摘除术治疗巨大肺包虫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囊穿刺摘除术在治疗肺部巨大包虫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对86例肺部巨大包虫病患者实施了内囊穿刺摘除术,术中先向包囊内注入25%的生理盐水,再小心切开外膜并将包囊完整切除。其中3例双侧多发肺包虫病患者在一侧术后2周左右再次行对侧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1例术中残腔内出血进行缝合结果出现残腔内引流不通畅残腔积脓行第二次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良好。86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内囊穿刺摘除治疗肺部巨大包囊虫病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西藏医药》期刊2014年04期)

阿不都艾尼·吐尔洪[2](2008)在《肺包虫病内囊穿刺摘除术与内囊完整摘除术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肺包虫病内囊穿刺摘除术与内囊完整摘除术临床数据,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65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收治术前无破裂感染的210例内囊穿刺摘除术患者与141例内囊完整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耗时、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内囊穿刺摘除术组与内囊完整摘除术组相比在手术耗时、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之间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最短2年,最长20年随访,内囊穿刺摘除术组复发20例,内囊完整摘除术组复发4例,其复发率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内囊完整摘除术是肺包虫病最理想的术式,虽手术技术条件要求高,手术耗时较内囊穿刺摘除术略长,但掌握得当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可减少术后复发率;因两种手术优缺点不同,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囊肿特征和术者操作水平选择适宜术式。(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1)

内囊穿刺摘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肺包虫病内囊穿刺摘除术与内囊完整摘除术临床数据,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65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收治术前无破裂感染的210例内囊穿刺摘除术患者与141例内囊完整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耗时、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内囊穿刺摘除术组与内囊完整摘除术组相比在手术耗时、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之间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最短2年,最长20年随访,内囊穿刺摘除术组复发20例,内囊完整摘除术组复发4例,其复发率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内囊完整摘除术是肺包虫病最理想的术式,虽手术技术条件要求高,手术耗时较内囊穿刺摘除术略长,但掌握得当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可减少术后复发率;因两种手术优缺点不同,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囊肿特征和术者操作水平选择适宜术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囊穿刺摘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1].达娃琼达.内囊穿刺摘除术治疗巨大肺包虫病[J].西藏医药.2014

[2].阿不都艾尼·吐尔洪.肺包虫病内囊穿刺摘除术与内囊完整摘除术的对比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

标签:;  ;  ;  

内囊穿刺摘除术论文-达娃琼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