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磁形状记忆合金,NiMnGaTi,快速甩带,马氏体相变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白静,杨禛,赵晨羽,赵骧[1](2019)在《NiMnGaTi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Ni_(53)Mn_(23. 5)Ga_(23. 5-x)Ti_x(x=0,2,5和8)系列合金的微观组织、马氏体相变及磁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Ti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变细且析出物数量显着增加,适量的韧性第二相析出有助于改善合金的高脆性,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均降低. EDS能谱分析表明,Ti掺杂合金的析出物是富Ni和Ti的第二相.对于Ti_0和Ti_2合金,900 r/min甩带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与铸态样品基本相同,但Ti_5和Ti_8甩带样品的磁化强度明显高于铸态,这是甩带工艺抑制非磁性的第二相析出所致.(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杨翟平[2](2019)在《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质子辐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可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宏观可逆应变,并具有高的响应频率,作为新型智能驱动材料在航天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质子等带电粒子辐照是航天器材料与器件在轨服役期间性能衰减乃至失效的重要诱因。然而,目前并未对Ni-Mn-Ga合金空间带电粒子辐照效应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观察、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磁学特性测试、纳米压痕实验等系统研究了质子辐照对Ni-Mn-Ga薄膜微观组织结构、马氏体相变、磁学特性、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规律,揭示了Ni-Mn-Ga合金质子辐照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Ni-Mn-Ga薄膜经低能(120keV)和高能(1~3MeV)质子辐照后其微观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母相Ni-Mn-Ga薄膜经120keV质子辐照,当注量低于1×10~(15)p/cm~2时,相结构不发生改变;增加注量至1×10~(16)p/cm~2时,薄膜局部区域发生辐照诱发马氏体相变,形成调制结构正交7M马氏体,变体间呈(202)(40)型孪晶关系。正电子湮没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后薄膜中有空位型缺陷产生,随辐照注量增加,缺陷密度升高。7M马氏体Ni-Mn-Ga薄膜经120keV、2×10~(16)p/cm~2质子辐照后,薄膜中形成非调制NM马氏体;经3MeV、5×10~(15)p/cm~2质子辐照后发生马氏体变体再取向;增加注量至2×10~(16)p/cm~2,变体再取向继续发生,同时在局部区域形成NM马氏体;继续增大注量,NM马氏体体积分数增大,当注量为5×10~(16)p/cm~2时,薄膜中出现少量尺寸约30~120nm的非晶微区。马氏体态Ni-Mn-Ga薄膜经3MeV、5×10~(15)p/cm~2质子辐照后,呈现母相?7M马氏体一步相变;注量达到2×10~(16)p/cm~2时,薄膜呈现母相?7M马氏体和7M?NM马氏体两步相变。辐照态薄膜马氏体正逆相变温度随质子注量增加而升高。此外,马氏体态薄膜经120keV质子辐照,随质子注量增加居里温度呈线性降低;经3MeV、5×10~(15)p/cm~2质子辐照后,居里温度迅速下降,继续增加注量时居里温度基本保持不变。120keV质子辐照Ni-Mn-Ga薄膜后,马氏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及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先升高后降低;3MeV质子辐照后,马氏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及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呈线性降低。马氏体态Ni-Mn-Ga薄膜经3MeV质子辐照后,硬度升高、弹性模量和形状记忆效应下降。质子辐照对Ni-Mn-Ga薄膜性能的影响与质子辐照诱发的晶体缺陷密切相关。质子辐照在Ni-Mn-Ga薄膜中引入大量空位、位错等晶体缺陷,形成内应力场,诱发母相?7M马氏体和7M?NM马氏体相变。辐照诱发形成的低界面可动性NM马氏体以及辐照晶体缺陷对孪晶界面的钉扎作用,导致薄膜记忆效应衰减。质子辐照影响Ni-Mn-Ga薄膜饱和磁化强度的机制在于辐照诱导的空位型点缺陷与辐照诱发形成的7M马氏体相互竞争。注量低时,入射质子与晶格原子发生级联碰撞,形成大量Ga空位点缺陷,造成Mn和Ni原子有悬挂电子或未配对电子存在,Mn和Ni原子本征磁矩增大,饱和磁化强度升高;注量高时,辐照薄膜中形成大量低饱和磁化强度的再取向7M马氏体,两者的竞争作用导致薄膜饱和磁化强度随辐照注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白静,石少锋,王锦龙,王帅,赵骧[3](2019)在《Ni-Mn-Ga-Ti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相稳定性和磁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掺杂Ti含量对Ni_8Mn_(4-x)Ga_4Ti_x(x为单胞中掺杂Ti原子的个数,x=0、0.5、1、1.5和2)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相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掺杂的Ti组元优先占据Ni_2MnGa合金中的Mn阵点。随着Ti含量的增加,顺磁奥氏体与铁磁奥氏体相的总能之差减小,从本质上导致了实验观察到的合金Curie温度(TC)的降低。随着Ti含量的逐渐增加,Fermi面以下自旋向上总电子态密度逐渐降低,而自旋向下的部分几乎不变,导致自旋向上与自旋向下的电子数之差减小,这是Ti含量增加而合金总磁矩降低的本质原因。本工作的计算结果对指导实验中的成分设计和开发新型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贤才,严思甜,黄林华[4](2019)在《基于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预压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自主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预压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并详细介绍了其实施方案。工作时,外加载荷通过输出电能传递到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棒上,同时载荷也能作用在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棒上,从而可以对静态、准静态和交变载荷进行测量。(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9年01期)
赵德伟[5](2018)在《Ni基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热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找新型制冷方式以替代传统气体压缩制冷的需求变得迫切。利用固态相变材料在施加或去除外场时产生的热效应进行制冷的固态制冷技术以其环保、高效等优点成为了新型制冷方式的热门候选者。开发兼具热效应显着、功能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高、多铁性强的制冷工质是实现磁-热-机械能量高效转换的有效途径。但是,固态相变材料的功能实现和性能提高往往以极大牺牲磁场、温度和机械循环相变可逆性为代价,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Ni基Heusler型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固态相变材料,具有多场可控相变的室温多铁性质,其在磁场、单轴应力和等静压的干预下均能发生磁结构相变,实现能量转换,产生磁热、弹热和压热效应。磁结构相变的多场敏感性为研究多卡效应提供了便利。目前为止,该类合金的弹热效应研究还比较有限,已报道的变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弹热温变值大多远远小于理论值,且弹热效应的可逆性因素尚未进行深入研究。在Ni基Heusler型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中,强磁弹耦合效应是实现多场驱动相变,展现多种热效应的关键。但是,磁弹耦合强度与热效应的量化关系尚未明确建立。此外,热效应的设计基本都是基于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其它马氏体相变类型的热效应还有待开发。本论文提出相变热与循环性质统一的研究策略:在立方到单斜型可逆相变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晶格和调节微观结构的相容性,可以在不牺牲潜热的同时提高马氏体相变的循环稳定性。通过成分优化获得了弹热温变高达13 K的Ni_(50)Mn_(31.5)In_(16)Cu_(2.5)合金。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在50次的热循环和10~5次磁循环前后保持高度稳定。原位劳厄衍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优异的相变循环稳定性起源于相变时两相界面的兼容性满足协同条件。此外,多卡效应研究发现磁热效应的不可逆性可以通过应力辅助的方法大幅降低。结合实验研究和朗道唯象模拟,本论文系统研究了Ni-Mn-Ga-Cu系列合金的热效应。实验数据显示Ni_(50)Mn_(25-x)Ga_(25)Cu_x(x=5.5,6,6.5)合金中磁热熵变和弹热温变都随C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x=6.5的合金具有最大磁热熵变1.01 J/molK和最高弹热温变8.1 K。通过朗道唯象模拟,本论文提出了磁弹耦合强度的关键参数?,建立了磁弹耦合强度与热效应之间的量化关系式,揭示了Ni-Mn-Ga-Cu合金中热效应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磁弹耦合效应的增强。利用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具有[001]织构的Ni_(45)Mn_(36.5)In_(13.5)Co_5变磁形状记忆合金。施加200 MPa的单轴应力,该合金发生了完全马氏体相变,相变应变为4.8%,完全马氏体相变的发生带来了8.6 K的绝热温变。通过研究以不同应变量变形时合金的弹热效应发现变磁形状记忆合金中弹热效应的不可逆因素包括应力滞后带来的摩擦耗散和初始温度变化带来的相变总熵变的改变。为了开发基于新相变类型的弹热效应,本论文利用Bridgman方法制备了[011]取向的Ni_(50)Fe_(19)Ga_(27)Co_4单晶。奥氏体相变结束温度以上60 K的温度间隔内300MPa的应力都未能诱导该单晶产生超弹性行为,直到测试温度升高到388 K时,超弹性行为才出现,并伴随着应力起伏和噪音。高温时,单晶发生应力诱发的爆发型马氏体相变,爆发特征导致马氏体相变的开始应力随温度的升高呈非线性增加,同时,增加了应力滞后。300 MPa应力下,[011]取向的Ni_(50)Fe_(19)Ga_(27)Co_4单晶具有-6.1 K的弹热温变和40 K的弹热温度窗口。(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谭昌龙,冯志成,张琨,吴明阳,田晓华[6](2017)在《Fe替代Ni对Ni-Mn-Sn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结构、马氏体相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Ni_(50-x)Fe_xMn_(38)Sn_(12)x=0,3%,摩尔分数)铁磁形状记忆合金中,通过Fe元素掺杂部分替代Ni元素,对其结构、马氏体相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附近通过Fe替代Ni,改变了合金的微观组织以及晶体结构,同时马氏体相变温度下降了32.5 K。马氏体相变所跨越的温度区间为288.9~352.2 K。研究发现,通过掺杂Fe元素可以显着提高Ni-Mn-Sn合金的力学性能。Ni_(47)Fe_3Mn_(38)Sn_(12)合金在11%断裂应变时展现出最大的压缩强度855 MPa。另外,揭示了改善力学性能的机制。通过掺杂Fe元素改变了Ni_(50)Mn_(38)Sn_(12)合金晶粒间的断裂方式,使其从沿晶断裂转变为Ni_(47)Fe_3Mn_(38)Sn_(12)合金的穿晶解理断裂。(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7年10期)
[7](2017)在《亚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_(50)Mn_(37.5)Sn_(12.5-x)In_x》一文中研究指出W.Maziarz等人采用真空热压法制造Ni_(50)Mn_(37.5)Sn_(12.5-x)In_x(x=0,2,4,6(原子分数)),属于亚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结果表明,随In含量(x)增加,烧结合金气孔率增高,也导至居里温度T_C~A降低,然而提高了(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17年05期)
欧阳晟,杨延清[8](2017)在《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A-D变体对的纳米孪晶间的取向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Ni_(54)Mn_(25)Ga_(21)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中A-D马氏体变体对的晶体学特征。结果表明:微米级的单个马氏体变体由纳米级的粗、细两种片层组成,这两种片层呈(1 1 2)复合型孪晶关系。变体对之间任意两片层的取向关系随着细片层所占变体的体积分数变化而改变,粗-粗(或细-细)片层对的取向关系接近于相同,粗-细片层对的取向关系接近于(1 1 2)孪晶关系。此外,沿着片层的<11 0>方向观察,变体间界面位于竖立位置,界面弯曲。界面处片层之间存在一定交叉,交叉的区域在10 nm以内。(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白静,李泽,万震,赵骧[9](2017)在《Ni-Mn-Ga-Cu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相稳定性和磁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u含量对Ni-Mn-Ga-Cu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相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形成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在Ni2MnGa合金中,添加的第四组元Cu将优先占据Mn的亚晶格格点,从而为实验中的成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Cu含量的增加,铁磁性奥氏体的相稳定性逐渐减弱,而顺磁性奥氏体的相稳定性则逐渐增强,导致顺磁性奥氏体和铁磁性奥氏体的基态总能量之间的差值减小,这是此类合金Curie温度TC随Cu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本质原因。而实验上观察到的马氏体相变温度Tm随合金元素Cu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本质上是由于奥氏体与马氏体两相之间的能量差增大,从而提高了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所致。此外,Ni-Mn-Ga-Cu合金的磁性能随Cu含量的增加而减弱,并从电子态密度的角度阐释了磁性能降低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徐杰[10](2016)在《Ni-Mn-In-Gd铁磁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制备与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Ni-Mn-In薄膜和Ni-Mn-In-Gd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薄膜厚度采用台阶仪测定、表面形貌采用原子力显微观察并分析表面粗糙和表面平均颗粒尺寸变化规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微观组织结构、采用XRD分析晶体结构,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退火后薄膜磁性能。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Ni-Mn-In和Ni-Mn-In-Gd合金薄膜表面形貌和溅射薄膜中镍、锰、铟、钆原子的沉积情况。研究了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对薄膜微观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稀土元素钆的掺杂对薄膜组织结构和磁性能影响。沉积态薄膜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溅射功率为90W,0.5Pa,衬底温度为273K,溅射1h所得薄膜较理想,且薄膜化学成分更接近靶材成分。但溅射参数对Ni50Mn35In15和靶材Ni50Mn35In14.5Gd0.5溅射薄膜的影响略有不同。特别是溅射时间的影响。对不同温度退火后薄膜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873K时薄膜已完全晶化,随退火温度增加,薄膜表层颗粒尺寸逐渐减小。退火后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表明,Ni51.33Mn33.23In15.43薄膜均由立方L21奥氏体母相和14M调制马氏体相组成。Ni51.33Mn33.23In15.43薄膜母相晶格常数、马氏体相的晶胞体积和薄膜平均晶粒尺寸均随退火温度增加而增大。Ni51.33Mn33.23In15.43磁性记忆合金薄膜室温初始磁化曲线表明,在18000G磁场下,薄膜均未达到磁饱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的初始磁化强度影响不大,但973K比873K和1073K初始磁化强度大些。室温磁滞回线结果表明,Ni51.33Mn33.23In15.43薄膜的矫顽力较小,呈现出典型的软磁性。退火以使Ni51.33Mn33.23In15.43和Ni49Mn35.4In15.3Gd0.3铁磁形状记忆合金薄膜晶化,退火温度为1073K,退火时间1h,并随炉冷却。结果表明,掺杂稀土Gd的Ni-Mn-In薄膜表面的颗粒尺寸减小,薄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室温下Ni51.33Mn33.23In15.43和Ni49Mn35.4In15.3Gd0.3薄膜均有立方L21奥氏体母相。薄膜的室温初始磁化曲线表明,在18000G磁场下,Ni51.33Mn33.23In15.43和Ni49Mn35.4In15.3Gd0.3薄膜均为达到饱和,掺杂Gd的Ni-Mn-In薄膜的初始磁化强度明显高于未掺杂Gd的薄膜,然Gd的掺杂对矫顽力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6-09)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可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宏观可逆应变,并具有高的响应频率,作为新型智能驱动材料在航天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质子等带电粒子辐照是航天器材料与器件在轨服役期间性能衰减乃至失效的重要诱因。然而,目前并未对Ni-Mn-Ga合金空间带电粒子辐照效应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观察、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磁学特性测试、纳米压痕实验等系统研究了质子辐照对Ni-Mn-Ga薄膜微观组织结构、马氏体相变、磁学特性、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规律,揭示了Ni-Mn-Ga合金质子辐照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Ni-Mn-Ga薄膜经低能(120keV)和高能(1~3MeV)质子辐照后其微观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母相Ni-Mn-Ga薄膜经120keV质子辐照,当注量低于1×10~(15)p/cm~2时,相结构不发生改变;增加注量至1×10~(16)p/cm~2时,薄膜局部区域发生辐照诱发马氏体相变,形成调制结构正交7M马氏体,变体间呈(202)(40)型孪晶关系。正电子湮没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后薄膜中有空位型缺陷产生,随辐照注量增加,缺陷密度升高。7M马氏体Ni-Mn-Ga薄膜经120keV、2×10~(16)p/cm~2质子辐照后,薄膜中形成非调制NM马氏体;经3MeV、5×10~(15)p/cm~2质子辐照后发生马氏体变体再取向;增加注量至2×10~(16)p/cm~2,变体再取向继续发生,同时在局部区域形成NM马氏体;继续增大注量,NM马氏体体积分数增大,当注量为5×10~(16)p/cm~2时,薄膜中出现少量尺寸约30~120nm的非晶微区。马氏体态Ni-Mn-Ga薄膜经3MeV、5×10~(15)p/cm~2质子辐照后,呈现母相?7M马氏体一步相变;注量达到2×10~(16)p/cm~2时,薄膜呈现母相?7M马氏体和7M?NM马氏体两步相变。辐照态薄膜马氏体正逆相变温度随质子注量增加而升高。此外,马氏体态薄膜经120keV质子辐照,随质子注量增加居里温度呈线性降低;经3MeV、5×10~(15)p/cm~2质子辐照后,居里温度迅速下降,继续增加注量时居里温度基本保持不变。120keV质子辐照Ni-Mn-Ga薄膜后,马氏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及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先升高后降低;3MeV质子辐照后,马氏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及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呈线性降低。马氏体态Ni-Mn-Ga薄膜经3MeV质子辐照后,硬度升高、弹性模量和形状记忆效应下降。质子辐照对Ni-Mn-Ga薄膜性能的影响与质子辐照诱发的晶体缺陷密切相关。质子辐照在Ni-Mn-Ga薄膜中引入大量空位、位错等晶体缺陷,形成内应力场,诱发母相?7M马氏体和7M?NM马氏体相变。辐照诱发形成的低界面可动性NM马氏体以及辐照晶体缺陷对孪晶界面的钉扎作用,导致薄膜记忆效应衰减。质子辐照影响Ni-Mn-Ga薄膜饱和磁化强度的机制在于辐照诱导的空位型点缺陷与辐照诱发形成的7M马氏体相互竞争。注量低时,入射质子与晶格原子发生级联碰撞,形成大量Ga空位点缺陷,造成Mn和Ni原子有悬挂电子或未配对电子存在,Mn和Ni原子本征磁矩增大,饱和磁化强度升高;注量高时,辐照薄膜中形成大量低饱和磁化强度的再取向7M马氏体,两者的竞争作用导致薄膜饱和磁化强度随辐照注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白静,杨禛,赵晨羽,赵骧.NiMnGaTi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杨翟平.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质子辐照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白静,石少锋,王锦龙,王帅,赵骧.Ni-Mn-Ga-Ti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相稳定性和磁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金属学报.2019
[4].张贤才,严思甜,黄林华.基于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预压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设计[J].冶金与材料.2019
[5].赵德伟.Ni基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热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8
[6].谭昌龙,冯志成,张琨,吴明阳,田晓华.Fe替代Ni对Ni-Mn-Sn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结构、马氏体相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7
[7]..亚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_(50)Mn_(37.5)Sn_(12.5-x)In_x[J].金属功能材料.2017
[8].欧阳晟,杨延清.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A-D变体对的纳米孪晶间的取向关系[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7
[9].白静,李泽,万震,赵骧.Ni-Mn-Ga-Cu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相稳定性和磁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金属学报.2017
[10].徐杰.Ni-Mn-In-Gd铁磁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制备与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