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夏季风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暖池热含量,东亚夏季风强度,副热带高压
夏季风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1](2019)在《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51~2010年)等探讨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前期预测因子,两者正相关关系显着。本文选取相关系数更大、持续性更好的前期冬季暖池关键区(-5.5°~5.5°N;157.5°~170.5°E)热含量来进行预报。将暖池热含量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均回归到夏季大气环流场上,发现在暖水年次年夏季西太副高偏弱、位置偏北,菲律宾以东以北洋面为气旋性环流,对流上升运动增强,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为显着的西风距平,日本岛以东洋面为反气旋环流,对流下沉运动增强,日本岛以南、黄海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为显着的东风距平,且前期2月西风带位置偏北,引起夏季海陆热力差异较大,最终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异常偏高;冷水年则相反。综上所述,当前期冬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偏高(低)时,会造成次年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强(弱)。(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娇,丁瑞强,吴志伟,秦箭煌,李保生[2](2019)在《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信噪比(SNR)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由潜在可预报性偏低位相向偏高位相的年代际转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和东印度洋—西太平洋(EIOWP)的海表温度(SST)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大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强,使得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增强,从而提高了潜在可预报性;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小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弱,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进而减弱,潜在可预报性降低。(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吴天贻[3](2018)在《东亚夏季风对我国登陆台风降水强度及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6-2016年间登陆我国的59个台风个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登陆位置和登陆后路径将台风分为西行、西北行和北行类,再根据东亚夏季风指数将各类台风分为强季风影响类与弱季风影响类。利用中国自动站与CMORPH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JRA_55再分析资料和FY-2E卫星相当黑体亮温(Black-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通过合成分析,以及两个季风强度差异明显的典型西行台风个例的对比分析,得到强弱季风背景下台风降水强度与分布特征,进一步探究东亚夏季风对台风降水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环境场季风气流越强(弱),西行类台风登陆后降水强度也越强(弱)。季风气流通过直接的强烈水汽输送为登陆台风降水长久提供充足的水汽;季风气流越强,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的配置就越明显,为台风降水提供更强的抬升运动;强季风环境有利于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强季风气流背景下台风暖湿心结构在登陆后的能更长久维持,延缓台风登陆后的减弱填塞,从而延长降水时间。西行台风个例“碧利斯”和“圣帕”的对比分析表明,与强季风背景密切相关的低层强烈辐合抬升和对流不稳定层结是导致“碧利斯”暴雨形成的主要因素,弱季风背景下的“圣帕”台风的暴雨则主要是局地地形抬升和斜压不稳定导致的。而且与“圣帕”相比,“碧利斯”降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季风气流可以间接通过改变环境风垂直切变导致了这种降水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4](2017)在《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与中国雨带和旱涝分布密切相关。为了做好东亚夏季风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交叉检验等方法,通过研究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不同尺度上变化与前冬及前一年3月至当年2月海温、200h Pa纬向风的关系,选取了东亚夏季风强度在不同尺度上的前期物理因子,并探讨了他们影响东亚夏季风强度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可能物理过程,建立了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物理统计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效果进行了检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东亚夏季风强度具有准4年的年际变化、准13年和准43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2)年际尺度上,前冬赤道东太平洋(10°S~10°N,160°~80°W)海温为影响东亚夏季风强度年际变化的重要前兆因子,它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最强的显着负相关,且它与200hPa纬向风场上的两个前兆信号(亚洲副热带与热带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平均的200 hPa纬向风差、热带与副热带中东太平洋200 h Pa纬向风差)有较强的负相关。(3)年代际尺度上,南半球(50°~70°S,0°~180°E)与(30°~40°S,0°~180°E)200hPa纬向风之差为影响东亚夏季风强度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前兆因子,它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最强的显着正相关,且它与另外4个前兆信号[热带印度洋(30°S~10°N,40°~100°E)SST、低纬度东南太平洋(30°S~10°S,130°W~90°W)SST、低纬度南大西洋(30oS~0,40oW~20oE)SST及亚洲副热带(32.5~37.5oN,60~120oE)200 hPa纬向风]存在显着的正相关。(4)通过探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两个重要前兆因子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可能物理过程,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它不仅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而且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尤其对异常极值年份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1949~2013年交叉检验的结果也表明,所建立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崔洋,常倬林,余莲,王澄海[5](2017)在《青藏高原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与融雪、融冻过程相联系的青藏高原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利用NCEP/NCAR Reanalysis I(NCEP-I)和欧洲中心(ERA-interim)全球月平均感、潜热通量等再分析资料,以及1961—2014年全国723个气象站逐月历史观测资料,首先定义一个与青藏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相联系的新东亚夏季风指数,并分析新夏季风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而探讨青藏高原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青藏高原春季大气射出长波辐射减弱、地气温差发生突变影响,近36 a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先后在1997年、2003年左右经历了一次由增大转为减小的明显突变;(2)采用200 h Pa水平风速新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具有良好、广泛的代表性和适用性,近50 a来新东亚夏季风指数强度呈减弱趋势,减弱速率为-0.73/10 a;(3)新东亚夏季风指数与长江流域夏季6—8月降水之间存在极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东亚夏季风出现增强(减弱)异常时,长江流域夏季6—8月降水会异常减少(增多);(4)融雪、融冻过程引起的青藏高原春季前期地表潜热通量正(负)异常,会引起随后建立的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减弱(增强)。与融雪、融冻过程联系紧密的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潜热通量存在显着的准3 a左右周期,其年代际变化对随后爆发的东亚夏季风和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准3 a左右周期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7年01期)
李春晖,潘蔚娟,李霞,刘燕[6](2017)在《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揭示了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存在显着的10~30天振荡周期。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简称SCSWP_SISO)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当春季菲律宾和西太平洋海温偏高、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以东地区海温偏低时,索马里、110°E越赤道气流会加强,南海-西太平洋偏西风加强,产生异常气旋性环流,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水汽异常偏多,东西风切变增强,有利于SCSWP_SISO增强。而SCSWP_SISO增强时,有由南往北、自西向东的异常气旋传播,从而减弱低层副热带高压使之较早撤出南海,南海夏季风得以较早爆发。反之亦然。在不同的年代际背景下,SCSWP_SISO经历了偏弱、较弱和偏强的变化,但影响其变化的因子并不完全一致。在第一阶段(1958—1976年),主导因子是南海-西太平洋冷的海温与异常下沉运动、异常减弱的水汽-对流条件。在第二阶段(1977—1993年),主导因子为中东太平洋异常偏冷的海温以及局地异常减弱的风场垂直切变。在第叁阶段(1994—2011年),主导因子为热带海温的整体偏暖、风场垂直切变的增强以及水汽-对流的加强。但随着SCSWP_SISO的年代际增强,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相关关系却呈现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李春晖,潘蔚娟,李霞,刘燕[7](2016)在《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揭示了南海-西太平洋(105°E-130°E,5°N-20°N)春季对流存在显着的10-30天振荡周期。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简称SCSWP_SISO)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当春季菲律宾和西太平洋海温偏高、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以东地区海温偏低时,索马里、110°E越赤道气流会加强,南海-西太平洋偏西风加强,产生异常气旋性环流,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水汽异常偏多,东西风切变增强,有利于SCSWP_SISO增强,从而减弱低层副高使之较早撤出南海,南海夏季风得以较早爆发。反之亦然。把对流异常强年和弱年对应的爆发时间序列以爆发日期为基准点,对环流进行超前滞后15天合成。分析得到,在南海-西太平洋对流强年,东南-西北向的异常波列的传播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起了重要作用,而在对流弱年,异常扰动的传播并不明显,表明南海-西太平洋10-30天振荡强度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造成这种不同的是,在南海-西太平洋对流强年,热带西太平洋有一明显加热源,使得南海地区低层到500h Pa高层为异常气旋控制,高层(200h Pa)为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上升运动加强,副高减弱,有利于爆发偏早。在南海-西太平洋对流弱年,南海-西太平洋受异常副热源影响,南海地区低层到500h Pa高层为异常反气旋控制,高层(200h Pa)为异常气旋环流控制,异常下沉运动加强,副高增强,不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此外,在不同的年代际背景下,SCSWP_SISO经历了偏弱、较弱和偏强的变化,并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但影响SCSWP_SISO变化的因子并不完全一致。在第一阶段,即使垂直切变略强,但海温异常偏低,水汽-对流异常偏弱,对应的是而该时期SCSWP_SISO总体偏弱,因此,该时期海温异常偏低和水汽-对流减弱相对起主导作用。与第一阶段相反的是,在第二阶段,垂直切变异常偏弱而水汽-对流则异常增强,中、东太平洋海温整体偏冷导致了该区域的反气旋性异常,相应的是该时期SCSWP_SISO偏弱,因此,该时期减弱的垂直切变和中东太平洋异常低海温较之水汽-对流条件起了重要作用。与第一和第二阶段都不同的是,在第叁阶段,垂直切变和水汽-对流均异常增强,加之该区域海洋异常增暖导致了气旋性异常环流,叁者均对SCSWP_SISO的增强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变异与极端事件及其预测》期刊2016-11-01)
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8](2016)在《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与中国雨带和旱涝分布密切相关。为了做好东亚夏季风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在年际与年代际尺度上分别寻找了它在前冬海温场、200 h Pa纬向风场上的前兆信号,并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了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物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存在准4年、准13年和准43年的周期振荡。年际尺度上,前冬赤道东太平洋(10°N~10°S,160°W~80°W)海温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最强的显着负相关,且它与东亚夏季风强度在200 h Pa纬向风场上的前兆信号有较强的负相关;年代际尺度上,南半球60°S与35°S附近200 h Pa纬向风之差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最强的显着正相关,且它与东亚夏季风强度在热带印度洋、低纬度东南太平洋、低纬度南大西洋的海温及亚洲副热带200 h Pa纬向风等前兆信号有强的正相关。通过探讨这两个前兆因子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预测意义,揭示了他们影响东亚夏季风强度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可能物理过程。所建立的东亚夏季风强度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不仅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而且对异常极值年份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董玉杰,冯俊乔,胡敦欣[9](2016)在《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明确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影响,利用1948~2012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逐月的海温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和SST的关系;探讨了海洋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比于西太暖池SST,西太暖池上层海洋热含量是南海夏季风强度更好的预测因子;(2)前期冬春季的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尤其在3月,二者相关系数最大;当暖池热含量偏高(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赤道印度洋出现异常反气旋(气旋),印度洋上空的Walker环流分支偏强(弱),南海越赤道气流增强(减弱),最终使得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强(弱)。(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张会领,余克服,施祺,严宏强,陈特固[10](2016)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南海北部SST与东亚夏季风强度的负相关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南海北部珊瑚带宽-SST分别与甘肃万象洞WX42B石笋和贵州董哥洞DA石笋的δ~(18)O记录在不同时段进行对比,揭示了南海北部SST变化与夏季风强度的关联。结果显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南海北部珊瑚带宽-SST与石笋δ~(18)O记录的夏季风强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南海北部SST升高,石笋δ~(18)O偏重,夏季风强度减弱;反之亦然。南海北部器测SST与万象洞WX42B石笋δ~(18)O记录的对比也证实了这一关系的存在。ENSO活动影响着季风区的降雨量,控制着南海北部的SST变化。ENSO的存在可能是造成这种负相关关系的直接原因。由于ENSO活动与季风区降雨量的关系存在区域性差异,南海北部SST与局部地区夏季风强度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6年01期)
夏季风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信噪比(SNR)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由潜在可预报性偏低位相向偏高位相的年代际转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和东印度洋—西太平洋(EIOWP)的海表温度(SST)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大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强,使得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增强,从而提高了潜在可预报性;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小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弱,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进而减弱,潜在可预报性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夏季风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
[2].李娇,丁瑞强,吴志伟,秦箭煌,李保生.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3].吴天贻.东亚夏季风对我国登陆台风降水强度及分布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4].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2017
[5].崔洋,常倬林,余莲,王澄海.青藏高原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7
[6].李春晖,潘蔚娟,李霞,刘燕.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7
[7].李春晖,潘蔚娟,李霞,刘燕.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东亚气候变异与极端事件及其预测.2016
[8].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J].大气科学.2016
[9].董玉杰,冯俊乔,胡敦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J].海洋科学.2016
[10].张会领,余克服,施祺,严宏强,陈特固.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南海北部SST与东亚夏季风强度的负相关关系[J].热带地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