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亚科论文-伍凯,刘全儒,何毅,陈瑞伟

紫草亚科论文-伍凯,刘全儒,何毅,陈瑞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紫草亚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草亚科,小坚果,分类

紫草亚科论文文献综述

伍凯,刘全儒,何毅,陈瑞伟[1](2014)在《中国紫草亚科植物小坚果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紫草亚科5族15属32种植物的小坚果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紫草亚科植物小坚果形状主要有卵形、角卵形、倒卵形、肾形、叁棱锥形和球形6大类;表面纹饰通常有皱纹、瘤状突起、疣状突起、圆头状突起、短柔毛、刚毛、锚状刺等类型;小突起的形态主要有疣状、波状、刺状、瘤状、乳头状、圆头状、星状、丘陵状、簇状等类型。小坚果的形状、纹饰和小突起形态在一些族间、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可为作为族和属的划分以及部分近缘种鉴别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刘家熙,席以珍,张玉龙,宁建长,刘晓瑞[2](2008)在《中国紫草科天芥菜亚科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紫草科Boraginaceae的分类问题,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紫草科天芥菜亚科Heliotropioideae天芥菜属Heliotropium 6种,砂引草属Messerschmidia 2种和紫丹属Tournefortia 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它们的花粉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六裂圆形或八裂圆形,少数为叁角形。萌发孔有叁种类型:(1)叁孔沟与叁假沟交替排列;(2)四孔沟和四假沟交替排列;(3)叁孔沟。外壁表面具微弱的小穿孔,皱波状纹饰或表面近光滑。上述结果表明天芥菜亚科叁个属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花粉特征表明紫丹属在天芥菜亚科中可能是比较原始的,天芥菜属的演化水平比紫丹属和砂引草属要高,而砂引草属介于其他两个属之间。花粉形态特征显示天芥菜亚科是厚壳树亚科Ehretioideae到紫草亚科Boraginaceae的过渡类型。紫丹属的花粉具叁孔沟的萌发孔类型表明天芥菜亚科与破布木亚科Cordioideae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刘家熙,席以珍,张玉龙[3](2003)在《中国紫草科天芥菜亚科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系统,紫草科(Boraginaceae)包括四个亚科,即破布木亚科(Cor-dioideae)、厚壳树亚科(Ehretioideae)、天芥菜亚科(Heliotropioideae)和紫草亚科(Boraginoiideae)。本文研究的天芥菜亚科在我国有叁个属,它们是天芥菜属(Heliotropium),紫丹属(Tournefortia)和砂引草属(Messerschmidia)。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部、东南部及西南部,少数种类也分布到西北的新疆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期刊2003-06-30)

刘家熙,席以珍,宁建长,孙晓红,张静梅[4](2003)在《中国紫草科厚壳树亚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厚壳树亚科在紫草科中的系统位置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国产厚壳树亚科Ehre tioideae的厚壳树属Ehretia、轮冠木属Rotula和基及树属Carmona 3属 1 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 ,其扫描电镜资料属首次报道。从本文并结合文献报道的双柱紫草属Coldenia的花粉资料 ,可得知该亚科花粉为长球形、近球形 ,稀球形 ,赤道部位具有不同程度的膨大 ;萌发孔类型为叁孔沟和叁拟假沟二者交替排列 ,稀具叁孔 ;外壁表面具微弱的小穿孔 ,稀光滑或皱波状纹饰。厚壳树亚科Ehretioideae与破布木亚科Cor dioideae在花粉特征上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例如 ,花粉形状、萌发孔数目和类型等都不同。因此 ,厚壳树亚科不应作为破布木亚科的异名 ,而应作为紫草科Boraginaceae中的一个独立的亚科。厚壳树亚科花粉的萌发孔和形状在演化水平上都高于破布木亚科 ,表明破布木亚科是紫草科中最原始的类群 ,厚壳树亚科次之 ;但有些花粉特征显示出厚壳树亚科与破布木亚科二者在紫草科中仍属比较原始的类群 ,例如 ,它们的花粉体积比较大 ,在赤道部位不缢缩等。厚壳树亚科的轮冠木属Rotula的花粉具叁孔 ,与破布木亚科的花粉有相似之处 ,这表明厚壳树亚科与破布木亚科之间可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刘家熙,张玉龙,宁建长,赵云云,李雅轩[5](2001)在《中国紫草科紫草亚科琉璃草族花粉形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紫草科Boraginaceae紫草亚科Boraginoideae琉璃草族Trib.Cynoglosseae 7属 1 6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并对其中 5种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该族花粉为茧形 ,少数为近长球形、长球形或卵球形 ;体积很小 ,大小为 7~ 1 5 .7μm× 3 .5~ 1 3 .9μm ,P/E =1 .6~ 2 .0 2 ;叁孔沟和叁假沟相间排列 ;除斑种草属BothriospermumBge.外 ,均有赤道环带 ;外壁常光滑 ,两极具或不具穿孔 ,少数具小瘤状纹饰 ;外壁较薄 ,包括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 ,外壁外层又由完全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组成。以上表明该族花粉有很多共同特征 ,但属之间还是有区别。文中作了花粉分属检索表。在该族中 ,斑种草属的花粉没有赤道环带 ,表明它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和齿缘草族的花粉更相似 ,因此把它放在齿缘草族Trib .Eritrichieae比放在琉璃草族似乎更合适。长蕊琉璃草属SolenanthusLedeb .由于花粉卵球形、亚等极 ,可认为是琉璃草族中最进化的属。(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席以珍[6](1984)在《紫草亚科附地菜族的花粉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观察了附地菜族5个属26种植物花粉形态。五属是附地菜属、车前紫草属、滨紫草属、山茄子属和皿果草属。观察证明属间花粉形态有明显的差异。花粉资料为族内属的划分和皿果草属的建立提出了花粉学证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1984年03期)

紫草亚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深入研究紫草科Boraginaceae的分类问题,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紫草科天芥菜亚科Heliotropioideae天芥菜属Heliotropium 6种,砂引草属Messerschmidia 2种和紫丹属Tournefortia 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它们的花粉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六裂圆形或八裂圆形,少数为叁角形。萌发孔有叁种类型:(1)叁孔沟与叁假沟交替排列;(2)四孔沟和四假沟交替排列;(3)叁孔沟。外壁表面具微弱的小穿孔,皱波状纹饰或表面近光滑。上述结果表明天芥菜亚科叁个属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花粉特征表明紫丹属在天芥菜亚科中可能是比较原始的,天芥菜属的演化水平比紫丹属和砂引草属要高,而砂引草属介于其他两个属之间。花粉形态特征显示天芥菜亚科是厚壳树亚科Ehretioideae到紫草亚科Boraginaceae的过渡类型。紫丹属的花粉具叁孔沟的萌发孔类型表明天芥菜亚科与破布木亚科Cordioideae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草亚科论文参考文献

[1].伍凯,刘全儒,何毅,陈瑞伟.中国紫草亚科植物小坚果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植物研究.2014

[2].刘家熙,席以珍,张玉龙,宁建长,刘晓瑞.中国紫草科天芥菜亚科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2008

[3].刘家熙,席以珍,张玉龙.中国紫草科天芥菜亚科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

[4].刘家熙,席以珍,宁建长,孙晓红,张静梅.中国紫草科厚壳树亚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2003

[5].刘家熙,张玉龙,宁建长,赵云云,李雅轩.中国紫草科紫草亚科琉璃草族花粉形态的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1

[6].席以珍.紫草亚科附地菜族的花粉形态研究[J].植物研究.1984

标签:;  ;  ;  

紫草亚科论文-伍凯,刘全儒,何毅,陈瑞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