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玲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610500
小儿肾炎是一种以尿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一般根据疾病病程可以分为:慢性肾炎、急性肾炎、迁延性肾炎和急进性肾炎,其中小儿肾炎常常以急性肾炎的症状表现出来。按照疾病病因可以分为:继发性肾炎、原发性肾炎和家族遗传性肾炎,很多小儿患者的肾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小儿患者常表现出少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症状,此外,还有一少部分小儿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浮肿等症状。小儿肾炎的治疗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并且还要对症治疗。
小儿肾炎的发病原因
小儿的肾炎与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当病毒、细菌、病原体、原虫等引发感染后,很可能引起急性肾炎。比如:扁桃体炎症就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该链球菌会产生抗原,通过血液的作用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抗体,当抗原引发免疫反应时,吸引补体参加,这样就会引起小儿肾炎;脓包疮则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该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类似,也可以产生抗原,抗体、抗原和补体之间的免疫反应就会引起小儿肾炎。当肾脏功能受损后,就容易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症状。
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
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身体局部症状
小儿在患有肾炎后,小儿会有一侧或者两侧腰部疼痛的情况,一般这种疼痛是酸痛或者胀痛,又是这种疼痛会向腹部以及大腿内侧扩散。若小儿患有慢性肾炎,则常常表现出一侧或两侧肾区有扣击疼痛感,上输尿管点、下输尿管点、脊肋点、季肋点常有压迫疼痛感,其中上输尿管和脊肋点的疼痛最为明显。
2.感染
小儿患肾炎前一个月左右,会出现皮肤脓包病、急性偏桃体炎等感染。患病前期会有低烧,食欲减退情况。
3.尿液情况
小儿肾炎早期症状时,经常会有尿液异常情况,临床调查得出,很多小儿肾炎患者有膀胱炎,因而小儿患有肾炎时会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有时也会有下腹疼痛、腹部不舒服。小儿的尿液呈现出浑浊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尿血情况,但这种肉眼可见的尿血情况会在8-15天内消失。
4.全身症状
小儿肾炎的发病比较迅速,经常会看到小儿发热、打寒战等情况,小儿肾炎严重时的体温有时候会达到40℃。当小儿患的是慢性肾炎时,就会有不想吃饭、全身乏力、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表现。
5.浮肿
小儿肾炎会有眼睛和脸部出现浮肿,早上时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小儿的活动量上升,浮肿症状会逐渐减轻,但由于肾炎引起的浮肿不会通过运动的形式彻底消除,只会有所减弱。
6.其他
小儿在患病期间,尿液的泡沫会相对增加,这种现象说明小儿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另外小儿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小儿患病期间,会有呼吸急促、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经常性咳嗽和心率加快的情况,这些都会使得小儿肾炎病情急剧恶化,随着病情恶化,小儿不能平卧、咯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并且四肢冰冷,这也是小儿患有心率衰竭的前期表现。有些严重型小儿患者会在早期出现急性肾功能障碍症状。
小儿肾炎的护理
目前临床上对小儿肾炎的护理有两种,分别为医药护理和生活护理,下面就对这两种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1.医药护理
医药护理时可以使用:利尿剂、抗生素、降药物等,比如服用氢氯噻嗪,每天可以服用三次,该药物护理要在相应的时间进行,一般在小儿吃过饭后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护理主要是:头孢噻肟,这种药物护理是采用注射方式进行的,或者可以使用青霉素,注射时间与头孢噻肟一样,都是每天进行两次注射。降压类药物护理有:利血平、硝昔钠、硫酸镁等,根据小儿的肾炎情况,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最好是在医生建议指导下进行。根据小儿的病情,可以适当增加剂量,或者增加服用次数,减缓小儿病症,以便更快的治疗好小儿肾炎。
2.生活护理
(1)急性期的生活护理
针对小儿肾炎出现的病症:眼脸浮肿、咳嗽、恶风、血尿、尿少、尿浊、舌苔薄白、舌质淡红,可以采用平衡饮食并注意适当的饮水,有助于提高身体各机能的调节功能。水分饮用量则以尿量和浮肿的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对于急性期的肾炎患者来讲,应该摄入少量水分为宜,但不能过少,一般200-400Ml/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需视情况而定,比如蛋白质就需以高蛋白食物为佳,如鸡蛋等
(2)恢复期的生活护理
恢复期的小儿,常常会由身体乏力、冒虚汗、面色微黄、舌淡苔白、纳呆便溏症状,可以采用卧床休息的辅助护理方式,出现腰酸背痛、头晕乏力、舌质淡红、手足心热、等症状时,要注意小儿的保暖等生活上的注意。在没有感染灶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任何抗感染治疗。恢复期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除水和减低血容量。
小儿肾炎的预防
肾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与其他重要器官一起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儿童的身体机能和生理功能都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而且小儿的生长发育很快,因此,对小儿的肾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初生儿期
出生后一个月内的小儿由于刚离开母体,在饮食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对初生儿要多加照顾,注意初生儿的饮食和保暖。这个时期尽量使用母乳喂养,并且喂养时要注意定时定量,一般每天需要进行10-13次喂奶,平均两小时左右就要喂一次。晚上一般比白天要多为2-4次。
2.乳儿期
乳儿期是在小儿一岁以内,由于这个阶段正是小儿身体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因此除了每天的母乳喂养外,要适当增加辅助性营养物质,以此来满足机体的发展需要。由于该阶段小儿的胃气相对较弱,而且没有足够的运动,因此已发生乳食停滞现象,这个时期的小儿筋骨柔弱、气血未定、不能受风寒湿热的侵袭,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小儿加强护养。
3.幼儿期
幼儿期的小儿身体机能逐渐走向成熟,这时候应该逐渐减少母乳喂养。如果母乳喂养时间过长,就是使得小儿的肾、脾、胃等器官功能下降,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小儿的发育不良。小儿断奶不能一次性,要循序渐进。一般小儿断奶后饮食上可能会不习惯,因此要适当控制小儿的进食,尽量避免小儿嗜食择食。
4.幼童期
3-7岁的小儿抗病能力逐渐增强,这时候小儿气血旺盛,模仿能力增强,因此这个阶段的小儿可以适当参与一些文体运动,锻炼体质,使得身体的抵抗力有所上升,更好地促进成长。
5.学童期
该阶段的小儿各项身体机能都日趋完善,因此还要进一步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不断提高小儿的适应能力。饮食方面,要注意平衡膳食,切勿暴饮暴食,对于一些油炸食品,小儿尽量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