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肥力质量论文-汪晓燕,郭熙,赵小敏

耕地肥力质量论文-汪晓燕,郭熙,赵小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耕地肥力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江西省

耕地肥力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汪晓燕,郭熙,赵小敏[1](2018)在《近30年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收集的大量土壤样品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选取江西省1985、2012年2期耕地肥力质量评价相关数据,以50 m×50 m栅格为评价基础单元,以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评价江西省2个时期耕地肥力综合质量,分析了从1985年至2012年江西省耕地肥力综合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Ⅳ等地,2012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Ⅱ等地;2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耕地质量等级都是从中部平原地区到赣南山区逐步降低;从1985年至2012年江西省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提升,使得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普遍提高,较大面积的Ⅲ、Ⅵ等耕地转换为Ⅰ、Ⅱ等耕地,特别是中部地区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提高程度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汪晓燕,赵小敏,郭熙[2](2016)在《近30年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大量土壤样品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选取江西省1985年、2012年两期耕地肥力质量评价相关数据,以50 m×50 m栅格为评价单元,以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评价江西省两个时期耕地肥力综合质量,并分析了从1985年到2012年江西省耕地肥力综合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Ⅳ等地,2012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Ⅱ地;两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耕地质量等级都是从中部平原地区到赣南山区逐步降低;从1985年到2012年江西省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提高,使得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普遍提高,较大面积的Ⅲ、Ⅵ等耕地转换为Ⅰ、Ⅱ等耕地,特别是中部地区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提高程度明显。(本文来源于《土壤科学与生态文明(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9-19)

耿雷[3](2016)在《基于VisNIR高光谱的耕地肥力指标估算及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所在,耕地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类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及时掌握耕地实际状况,客观评价耕地质量高低,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复杂的耕地质量状况和土壤状况进行评价和监测,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可见光近红外(VisNIR)高光谱技术具有极高的光谱分辨率,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光谱响应机理的分析,具备定量获取土壤参数的能力,为耕地中土壤组分信息及耕地综合质量信息的有效而精确获取提供了可能。首先,本文从耕地质量中土壤肥力指标入手,针对现有耕地质量评定中缺少土壤肥力指标的缺陷,借鉴农业部门耕地地力调查评价工作成果,引入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叁个指标,对耕地质量评定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耕地自然质量指数与地块实际产量的相关系数R2由0.782提高到0.852,这说明加入土壤肥力指标后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比原来农用地分等体系更能有效体现地块尺度上的耕地质量。其次,本文引入可见光和近红外高光谱分析技术,尝试从正向和反向两个角度来解决快速准确获取耕地组分信息和综合质量信息进而对耕地质量快速调查和评价的问题。正向是指利用高光谱技术估测土壤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等肥力指标值,沿用传统农用地分等中多因素加权求和的思路,计算耕地自然质量指数(AQIG),从提高耕地信息效率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耕地质量进行快速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建模方法,尝试多种土壤反射率数据的处理方式,对比建模效果后发现土壤有机质光谱反射率经连续统去除(CR)变换、全氮经过MSC+S.G平滑+二阶微分变换、有效磷速效钾经过二阶微分变换、pH值经过一阶微分变换后建模效果和预测效果最佳。反向是指,鉴于土壤光谱数据和耕地自然质量指数都是土壤多因素多指标相互作用的结果,尝试建立光谱反射率数据与耕地质量指数二者之间的数量模型,直接用土壤反射率数据反演耕地自然质量指数(AQIF)。结果表明对光谱反射率做二阶微分后以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反射率与用肥力指标实测值测算出的耕地自然质量指数AQIx的反演模型,建模效果和预测效果最好,R2达到0.94,预测集RPD达到3.64,可以实现对耕地自然质量指数的快速准确估算。耕地自然质量指数的特征波段集中在可见光520-760nm和近红外800-930nm以及1450,1700-2360nm范围内,这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有效磷、速效钾和pH的响应波段有一定的重合说明光谱反射率数据不仅可以估测土壤中响应组分的含量,也可以用来估算反映耕地质量的高低的自然质量指数。最后,对正向反向角度测算出的耕地自然质量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利用高光谱数据估测土壤肥力指标值计算得到的耕地自然质量指数AQIG与原农用地分等中的耕地自然等指数AQI差值在±400以内,绝大部分耕地等别没有发生变化,很好的保持了与原分等成果的继承性。AQIF与地块实际标准粮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81,要高于原始的耕地质量指数,说明AQIF可以用于耕地质量的评价,且效果良好。AQIG与标准粮产量的相关性最低仅有0.73,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肥力指标在经光谱估测时都会有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估测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计算耕地自然质量指数时会存在误差累计的情况,导致相关系数不高。(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玲娥[4](2014)在《典型县域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耕地质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地区粮棉油典型集约化生产区之一的曲周县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年实地采样和收集1980年和2000年土壤数据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与地质统计学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曲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了该区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地利用和人为管理措施对各土壤养分的影响,最后应用耕地肥力质量综合指数法定量评价了该区耕地肥力质量的变化,剖析了耕地肥力质量演变的驱动因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980年、2000年和2010年叁个时期,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12.9和14.0g/kg,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7和1.0g/kg,土壤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2,8.8和23.4mg/kg,均表现为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增的趋势。前20年(1980-2000)土壤有机质的增幅较大;后10年(2000-2010)的增长较小,而土壤全氮和速效磷的增幅刚好相反,特别是速效磷后10年的增幅远大于前20年的增幅。3个时期土壤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7.1、90.0和87.7mg/kg,表现为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减的趋势,前20年下降很快,后10年表现为总体略有下降,但局部地区有上升的趋势。30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在4~6g/kg的面积最大,占到了总面积的52.1%。前20年增加范围大部分处于2~4g/kg和4~6g/kg分别占到总面积的57.0%和43.0%;后10年,其含量有增有减,其中含量提高的面积占绝大部分,达到83.4%。30年间土壤全氮含量增幅在0.3~0.5g/kg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63.6%。前20年土壤全氮含量基本表现为增加,增幅在0.1~0.3g/kg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73.5%;后10年提高范围在0.1~0.3g/kg的面积占大多数,达到64.2%。30年间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幅在10~20mg/kg的面积最大,占到了总面积的38.2%,其次是增幅在20~30mg/kg的占总面积的33.1%。30年间土壤速效钾含量降幅在-100~-60mg/kg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60.8%,前20年降幅大部分处于-120~-60mg/kg,占到总面积的90%。后10年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有增有减,其中含量提高或保持不变的面积占绝大部分,达到80.7%,而含量下降的面积只有19.3%。从曲周县在30年间耕地养分变化的规律来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含量增加最高的区域集中在曲周镇、第四疃镇: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最高的区域也位于该区,同时槐桥乡增加也明显;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最高的区域在第四疃镇,其次在曲周镇和槐桥乡。构建了基于负指数函数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呈逐渐递减的规律,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0-20cm和20-40cm土壤有机碳空间连续性较好,它们的相关距离分别为14km和3km,而下层(>40cm)土壤有机碳均表现为纯块金效应结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且预测与实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70和0.94。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与土壤质地的分布比较相似,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各不相同。土壤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总体遵循: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盐土,即潮土的各养分含量较高;质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总体遵循:粘土>中壤>轻壤>砂壤>砂土的规律,即质地越粘,养分含量越高。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养分的影响各不相同。1980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顺序为:水浇地>旱地>林地,而2000年和2010年均为林地>水浇地>旱地。1980年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小顺序为:旱地>水浇地>林地,而2000年和2010年顺序为:林地>水浇地>旱地。根据耕地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布及变化,可以看出,耕地肥力质量综合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000年和2010年I等地的比例分别为6.3%和40.7%,Ⅱ等地的比例分别为64.2%和51.1%, Ⅲ等地的比例分别为29.5%和8.2%。对于耕地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变化,前20年的耕地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均为增加,后10年增加的比例达到了78.5%。增幅为0.2--0.3的区域出现在曲周实验站及其周边地区,但部分地区也出现了质量下降的情况,占到总面积的21.5%。土地利用变化和人为活动对耕地肥力质量影响较大。前20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非常相似,除水浇地转为林地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幅较大,分别达到124.22%和146.94%外,其余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有机质含量增幅基本处于34.66%-68.38%之间,全氮增幅处于19.64%-54.35%之间,其中增幅最大的均是林地,最小的为旱地转为水浇地类型。后10年,当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时,除了部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稍有下降外,其余土壤养分含量都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其中以速效磷含量的增加最为明显。农民对土地的投入水平(化肥和有机肥)、秸秆还田等人为活动对于提升耕地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王岩松[5](2013)在《沈阳市耕地肥力质量现状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土壤有效养分及有机质丰缺指标为依据分析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现状,结果说明监测土壤有机质、氮素、钾素含量缺乏,磷素含量中等;与二次土壤普查对比土壤养分20年的变化趋势是有机质、全氮含量呈平稳状态,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3年14期)

蒋端生,曾希柏,张杨珠,肖小平,张健[6](2010)在《湖南宁乡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趋势及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湖南宁乡县2002年开展的耕地地力调查资料与1979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所得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宁乡县20多年来耕地肥力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大幅度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成倍增加,土壤速效钾减少,土壤酸化严重。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内外条件,不平衡施肥,酸雨和施肥习俗改变等。(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0年03期)

田有国,张淑香,刘景,徐明岗,李昆[7](2010)在《褐土耕地肥力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6个20多年长期定位试验的褐土土壤肥力质量和产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6年,褐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1.50 g/kg上升到15.75 g/kg;全氮由0.73 g/kg上升到1.07 g/kg;碱解氮含量由73.5 mg/kg上升到94.6 mg/kg,20年增加了21.1 mg/kg;有效磷含量19982~006年增加幅度较大,由18.1 mg/kg上升到28.7 mg/kg,年增加1.3 mg/kg;速效钾含量也随时间呈一定的增加趋势。总之,褐土肥力总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上升趋势较土壤速效钾明显,土壤酸碱度保持基本稳定,作物产量也呈现了一定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刘燕,刘宇庆,左海军,陈久兰,徐君[8](2009)在《扬州市邗江区耕地肥力质量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595个土壤样品的化验分析的结果显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较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较1994年数据均有所增加,其中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增加值分别为11.83g/kg、0.59g/kg、7.63mg/kg、12.8mg/kg;5.31g/kg、0.37g/kg、5.69mg/kg、21.98mg/kg。(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期刊2009年07期)

王凯,王景宏,洪立洲[9](2008)在《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肥力与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6年各监测点的土壤测试结果,对照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近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讨论江苏沿海地区耕地土壤的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肥料投入状况、土壤养分变化特性与基础地力的关系及耕地质量现状等,找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耕地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具体对策.(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08年04期)

蒋端生[10](2008)在《红壤丘陵区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区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人口占全国的40%,耕地占全国的30%,负担了近一半人口的粮食。对该区耕地的质量演化趋势及原因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宁乡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宁乡县耕地地力调查资料,以及宁乡县水田18a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试验站旱地不同母质23a长期施肥定位试验资料的系统分析,探讨了南方红壤丘陵区耕地土壤肥力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研究南方红壤丘陵区耕地土壤肥力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宁乡县1979年第二次全县土壤普查及2002年耕地地力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壤丘陵区近20a来稻田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增幅很明显;土壤有效磷含量成倍剧增;钾素呈亏损之势。研究也表明南方红壤丘陵区旱地肥力变化趋势与稻田相同,但升降幅度不同。土壤酸化严重尤以稻田为甚。在当前施肥水平下,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不是土壤养分,而是剖面构型、障碍层位、地形部位和成土母质等土壤与环境条件,建议减少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增加钾肥的施用量或稻草还田。土壤肥力演变受土壤所处环境条件和土壤内在性质的影响而出现空间变异,制定施肥计划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2)以湖南省宁乡县稻田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为例,研究不同施肥对南方红壤区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是高产的重要保障,施肥处理的早稻产量比不施肥产量高出107%—127%,晚稻施肥处理的产量比不施肥处理高出70%—84%。在各施肥处理中产量以有机肥氮占施肥总氮的30%(即OM30处理)为最高。OM30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都得到显着提高,而稻草还田有利于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增加。因此,当地农民可以OM30的施肥结构进行施肥,并进行稻草还田,以平衡土壤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并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稻田的持续高产稳产优质。3)以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试验站为例,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试验站布置的不同母质土壤的旱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对南方红壤区不同母质发育的旱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肥力较高、保肥供肥性能好的土壤,作物产量受施肥的影响相对较小,反之则受施肥的影响较大。施肥能提高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而有利于植物生长。秸秆还田能起到改进土壤质量的重要作用,尤其有助于改善土壤钾素养分。同一生态气候条件下,以花岗岩红壤对施肥响应最大,第四纪红土红壤居中,紫色土受施肥影响最小。但施肥对花岗岩红壤的增产作用最大,紫色土居中,第四纪红土红壤最小。4)以宁乡县为例,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复杂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的适宜耕层厚度为15 cm左右,旱耕地适宜耕层厚度应不低于20cm;成土母质对产量的影响以河湖沉积物母质最好,稻田以板页岩母质最差,旱耕地以紫色砂页岩母质最差;水稻以酸性土最好,旱作以中性土最好;研究区稻田有35.2%的存在障碍层,且多为中、高位障碍,是影响水稻产量整体提高的主要因素;水稻和旱作都以壤土为最好,其中,稻作怕砂,旱作怕粘;水稻土适宜的容重为1.00—1.29 g/cm~3。水稻比旱作需要更厚的土层,水稻土有效土层厚度应不低于65cm,旱土应不低于50cm。研究还表明:地貌海拔越高,产量越低;地形通过影响水文条件而影响产量,地势过高,如山坡上部和高岸田,或地势过低的稻田,如丘间洼地,水稻产量都较低;而地势居中的稻田,如高位河漫滩、一级和二级阶地,水稻产量都较高;这可能是基于地形影响水的灌排和土壤物质循环;旱耕地的产量与地形的地势高度成反相关,即山区产量低于丘岗地,丘岗地作物产量低于阶地。地下水位越深,越有利于水稻高产;在实际中,开挖排水沟应将地下水位降至50cm以下为目标;对于耕地,高的灌溉保证率是高产的有力保障;以较强的排涝能力为好。排灌配合,涝时能及时排,旱时能及时灌,是保障水稻高产的基础。5)根据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和旱土的质量演变规律和机理研究,以及对稻田和旱地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性地提出了耕地主要保育技术。其中,水田保育技术为:①以无机肥为主,配合有机肥;②应重视农田的田园化建设,并且以灌溉排水体系为核心,降低洼田的地下水位,培育厚度适当的耕层为主要建设内容,是取得水稻高产稳产的基础;③推广稻草秸秆还田,充分利用稻草秸秆的钾素资源;④对于pH低于5.5的水田应适当施用石灰、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碱性肥料,降低土壤酸度;⑤成土母质是施肥的重要参考依据。旱地保育技术为:①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无机肥是培肥旱地地力、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对于砂性土、保肥性弱的土壤,更依赖于施肥;②培育肥沃深厚的耕作层对旱作物生产极为重要,旱地耕作层应大于20cm为宜;③对于pH小于5.0的土壤应适当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提高土壤pH,有助于提高产量。(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8-11-12)

耕地肥力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大量土壤样品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选取江西省1985年、2012年两期耕地肥力质量评价相关数据,以50 m×50 m栅格为评价单元,以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评价江西省两个时期耕地肥力综合质量,并分析了从1985年到2012年江西省耕地肥力综合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Ⅳ等地,2012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Ⅱ地;两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耕地质量等级都是从中部平原地区到赣南山区逐步降低;从1985年到2012年江西省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提高,使得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普遍提高,较大面积的Ⅲ、Ⅵ等耕地转换为Ⅰ、Ⅱ等耕地,特别是中部地区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提高程度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耕地肥力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1].汪晓燕,郭熙,赵小敏.近30年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规律[J].江苏农业科学.2018

[2].汪晓燕,赵小敏,郭熙.近30年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C].土壤科学与生态文明(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6

[3].耿雷.基于VisNIR高光谱的耕地肥力指标估算及耕地自然质量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张玲娥.典型县域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力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4

[5].王岩松.沈阳市耕地肥力质量现状报告[J].农民致富之友.2013

[6].蒋端生,曾希柏,张杨珠,肖小平,张健.湖南宁乡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趋势及原因分析[J].土壤通报.2010

[7].田有国,张淑香,刘景,徐明岗,李昆.褐土耕地肥力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

[8].刘燕,刘宇庆,左海军,陈久兰,徐君.扬州市邗江区耕地肥力质量状况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

[9].王凯,王景宏,洪立洲.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肥力与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08

[10].蒋端生.红壤丘陵区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耕地肥力质量论文-汪晓燕,郭熙,赵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