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艳君[1](2021)在《漯河市召陵区学龄期儿童贫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漯河市召陵区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健康干预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行血常规检查的420例学龄期儿童,采集所有儿童无名指指端血,采用氰化高铁法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记录营养性贫血检出率,并收集入选儿童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进食是否规律、是否偏食、是否厌食、家长文化水平等情况。分析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20例学龄期儿童中,营养性贫血检出率19.05%(80/4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性贫血儿童性别、家庭经济情况与无营养性贫血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性贫血儿童在年龄、进食是否规律、是否偏食、是否厌食、家长文化水平、儿童有无既往病史、母亲是否接受育儿指导、母亲孕期是否贫血等方面与无营养性贫血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儿童年龄、进食不规律、偏食、厌食、家长文化、儿童既往病史、母亲孕期贫血可能是诱发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母亲接受育儿指导是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率较高,营养性贫血发生与儿童年龄、进食不规律、偏食、厌食、家长文化、儿童既往病史、母亲孕期贫血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对儿童营养保健知识的宣教,制定相应饮食方案,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
刘建欣,刘桂玲,李燕燕,文冉,王丹[2](2020)在《中国2000—2020年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流行现状,为中国儿童IDA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29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横断面研究。中文检索词包括缺铁性贫血、儿童、小儿、患病率、现况,英文检索词包括Anemia、iron-deficiency、child、children、epidemiology、cross-sectional studies、China、Chinese等,并追溯参考文献以补充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方法学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Stata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合并估算患病率,利用Q检验和I2值评价研究异质性,Begg及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60篇文献122 771例儿童,其中患病儿童28 6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总患病率为19.9%,女童患病率(18.7%)高于男童(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患病率最高(30.3%),其次为幼儿期(16.7%); 2006—2010年儿童患病率最高(22.6%),但近年来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前下降,2011—2015年为21.9%,2016—2020年降至16.8%; 88.7%的患病儿童表现为轻度贫血,仅11.3%表现为中重度;西北、西南地区儿童患病率最高,分别为31.9%,28.3%,华东、华南及东北发病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1%,14.0%,16.6%;农村儿童患病率(25.6%)远高于城市儿童(9.1%),尤以西部农村地区表现明显。结论 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仍较高且地区间差异显着,应继续重视婴幼儿及贫困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
金海玉[3](2020)在《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分析该地区婴幼儿当前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并为改善当地婴幼儿营养状况和进一步提高生长发育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择《吉林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延边地区3个城市和2个贫困县,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抽取该地区6~23月龄婴幼儿1598名,并对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月龄、性别、民族及居住地,用智能体检仪现场准确测量婴幼儿身长和体重,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实施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通过与中国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比较,了解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采用Anthro 3.2.2软件计算不同月龄的年龄别身长(Z-scores oflength/height for age,HAZ)、年龄别体重(Z-scores ofweight for age,WAZ)、身长别体重(Z-scores ofweight for length/height,WHZ),并根据WHO推荐的标准判定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超重和肥胖。现场采集婴幼儿指尖末梢血,用Hemocue Hb301型血红蛋白便携式分析仪快速检测其血红蛋白含量。结果:1.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身长和体重水平存在性别、民族、月龄差异,其中各月龄组男婴幼儿平均身长和体重均高于女婴幼儿,汉族婴幼儿的平均体重高于朝鲜族婴幼儿,平均身长和体重均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延边地区各月龄组男、女婴幼儿平均身长和体重均高于中国(除15月龄身长)和WHO(除21月龄身长)参考标准,且HAZ、WAZ(除了 21~23月龄组)和WHZ均值均为正值;汉族婴幼儿WAZ值高于朝鲜族,城市WAZ和WHZ值均高于贫困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延边城市地区15~、18~、21~23月龄组男婴和各月龄组女婴(除6~月龄组)平均身长均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城区同月龄别平均身长,且15~、21~23月龄组男婴和8~、10~、15~、21~23月龄组女婴平均体重均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城区同月龄别平均体重;本地区贫困县各月龄组男、女婴幼儿(除15~、21~23月龄组)平均身长均高于2015年中国九市郊区同月龄别平均身长,且21~23月龄组男婴和8~、10~、15~、21~23月龄组女婴平均体重均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郊区同月龄别平均体重。4.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总的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2%、1.7%、1.8%、5.3%和1.5%,且面临着营养缺乏(6.7%)和超重肥胖(6.8%)双重负担。不同月龄组的营养状况有所不同,生长迟缓高发月龄在21~23月龄组(7.3%)、低体重高发月龄在15~月龄组(4.1%)、消瘦高发月龄在15~月龄组(3.3%)、超重和肥胖高发月龄均在6~月龄组(8.7%和2.4%),且高月龄组的营养缺乏患病危险较高,而低月龄组的超重肥胖问题却很严重。延边地区6~23月龄朝鲜族和汉族婴幼儿生长迟缓率分别为7.0%和3.0%,男、女婴幼儿肥胖率分别为2.1%和0.9%,城市和贫困县婴幼儿超重率分别为6.1%和3.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17.9%,12~月龄组以下贫血患病率为24.2%,12~月龄组患病率高达25.6%,而其后月龄组贫血患病率为11.5%,且不同月龄组贫血患病率差异显着(P<0.05)。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民族和月龄,且男婴幼儿生长迟缓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3.722,95%CI:1.891~7.325),朝鲜族婴幼儿生长迟缓患病危险高于汉族婴幼儿(OR=2.705,95%CI:0.989~7.399),生长迟缓的患病危险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增加,其β值为0.820(OR=2.270,95%CI:1.753~2.938);低体重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和月龄,且男婴幼儿低体重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5.488,95%CI:2.013~14.957),低体重的患病危险随着月龄增长而增加,其β值为0.568(OR=1.765,95%CI:1.518~2.052);消瘦相关因素是性别,且男婴幼儿消瘦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13.199,95%CI:2.722~64.002);超重及肥胖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和地区,且男婴幼儿超重及肥胖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1.426,95%CI:0.961~2.117),城市婴幼儿超重及肥胖患病危险高于贫困县(OR=1.440,95%CI:0.933~2.223);贫血相关因素包括月龄和生长迟缓,且贫血的患病危险随着月龄增长而降低,其β值为-0.081;(OR=0.923,95%CI:0.898~0.948),生长迟缓婴幼儿的贫血患病危险显着增加(OR=1.834,95%CI:0.929~3.621)。结论:1.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身长和体重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民族、月龄分布特征的差异。本地区婴幼儿WAZ和WHZ值存在明显的民族和地区分布特征的差异。2.本地区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高于国家(2009年版)和WHO(2006年版)参考标准,城市≥15~月龄组男婴和各月龄组女婴的生长发育水平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城区,且贫困县女婴平均体重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郊区,应选择适宜的参考值评估本地区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3.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总的营养状况相对良好,但是依然存在着营养不良现象,且存在性别(肥胖)、民族(生长迟缓)和地区(超重)分布特征差异。本地区婴幼儿生长迟缓、低体重及消瘦患病水平相对较低,超重肥胖和贫血是目前本地区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4.不同特征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患病危险性有所不同,应根据婴幼儿性别、民族、月龄及居住地等不同特征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营养改善措施。
赵学勤[4](2020)在《临沂地区多中心健康查体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相关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了解临沂地区6-36月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及现状,分析各年龄段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便秘、慢性腹泻、过敏性疾病等常见疾病的关系,以提高家庭、幼托机构对科学喂养的重视。【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在临沂市市级、县级及乡镇三家不同级别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6-36月龄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除外已确诊为其他类型贫血的及存在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患有其他疾病的婴幼儿。所有婴幼儿采指尖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利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其父母或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包括婴幼儿出生情况、喂养情况、微量元素补充情况、疾病情况及家庭一般情况等信息。诊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婴幼儿口服铁剂治疗3周后复查血常规。将诊为IDA的婴幼儿按月龄大小分为6-12月(6≤月龄<13)、13-24月(13≤月龄<25)、25-36月(25≤月龄≤36)三个组,每个月龄组分为IDA组和非IDA组。应用spss24.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缺铁性贫血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应用卡方检验对IDA组与非IDA组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便秘、慢性腹泻、过敏性疾病等常见病的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1.共1137名婴幼儿纳入研究,男性602名(52.9%),女性535名(47.1%)。诊为小细胞低色素的婴幼儿共256名,患病率22.51%,轻度贫血占90.23%,中度贫血占9.77%,无重度贫血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44人,患病率23.9%,女性患儿112人,患病率20.9%,不同性别婴幼儿IDA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c(17)(28)2.983 P=0.13)。6-12月龄婴幼儿共569人,IDA患病率为33.21%;13-24月龄396人,患病率为14.89%;25-36月龄172人,患病率为4.65%。三个月龄组IDA患病率具有统计学差异(c(17)(28)85.5P<0.01)。给256例婴幼儿补铁治疗4周后复查血常规,251名婴幼儿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铁剂治疗有效率达98%。2.婴幼儿IDA的单因素分析:(1)围生期情况对婴幼儿IDA的影响:母孕期贫血与6-12月龄婴幼儿IDA患病率具有相关性,使婴幼儿患IDA的风险增加(P<0.05),而孕期补铁可以使这一风险降低,属于保护性因素(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与6-12月龄婴幼儿IDA患病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因素与其他两个年龄组IDA的患病率无统计学关联(P>0.05)。(2)喂养情况对婴幼儿IDA的影响:纯母乳喂养是6-12月龄婴幼儿患IDA的危险因素(P<0.05),与其他两个月龄组IDA患病率无统计学关联(P>0.05);添加辅食月龄不当与6-12月龄及13-24月龄婴幼儿IDA患病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5-36月龄组IDA患病率无统计学关联(P>0.05);补充铁元素对于6-12月龄组及13-24月龄组婴幼儿IDA患病率是保护性因素,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25-36月龄组IDA患病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膳食不均衡使三个不同月龄组婴幼儿罹患IDA的风险均加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家庭情况对婴幼儿IDA的影响:父母文化程度低对于6-12月龄及13-24月龄组婴幼儿IDA患病率是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5-36月龄婴幼儿IDA患病率无统计学关联(P>0.05);父母作为主要看护人较其他人作为看护人对三个不同月龄组婴幼儿IDA的患病率是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收入低使三个不同年龄组婴幼儿罹患IDA的风险均加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常见疾病对婴幼儿IDA的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便秘使三个月龄组的婴幼儿罹患IDA的风险加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疾病是6-12月龄婴幼儿患IDA的危险因素(P<0.05),与其他两个年龄组IDA无统计学关联(P>0.05);慢性腹泻与各年龄组婴幼儿IDA患病率无统计学关联(P>0.05)。3.婴幼儿IDA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OR=1.415,95%CI:1.031-2.216)、纯母乳喂养(OR=2.275,95%CI:1.014-5.108)、添加辅食过晚(OR=1.830,95%CI:2.765-9.934)、膳食成分不均衡(不吃肉类、蛋类)(OR=0.217/0.465,95%CI:(0.084-0.560)/(1.690-13.431))、家庭收入低(OR=0.435,95%CI:1.020-3.285)、父母不作为主要看护人(OR=13.026,95%CI:0.227-0.832)、母孕期贫血(OR=22.926,95%CI:5.854-28.984)、反复呼吸道感染(OR=22.926,95%CI=2.618-200.75)、便秘(OR=2.548,95%CI=1.451-4.475)是6-12月龄组患IDA的相关因素;添加辅食时间过晚(OR=5.802,95%CI:1.005-33.497)、无补铁史(OR=3.706,95%CI:3.289-57.116)、膳食成分不均衡(不吃肉类、蛋类)(OR=28.514/9.338,95%CI:(7.720-105.31)/(2.381-37.018))、家庭收入低(OR=0.013,95%CI=0.013-0.707)、反复呼吸道感染(OR=2.345,95%CI:2.354-44.297)、便秘(OR=8.447,95%CI:2.554-27.932)使13-24月龄组患IDA的风险加大;家庭收入低(OR=0.689,95%CI:0.494-0.961)使25-36月龄组患IDA的风险加大。4.婴幼儿IDA与疾病的关系:IDA的婴幼儿罹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非IDA的婴幼儿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c(17)=25.89,P<0.001);婴幼儿有无IDA对于长期便秘、慢性腹泻、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c(17)及P值分别为(c(17)=2.51,P=0.074)、(c(17)=3.281,P=0.059)、(c(17)=0.187,P=0.367)。【结论】1.本研究中6-36月龄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2.51%,较1996年患病率(35.36%)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无性别差异,高危年龄为6-12月;3.各年龄组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分布不同,需针对不同年龄分别采取防治措施;4.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缺铁性贫血互为危险因素、相互影响,易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
李玥[5](2020)在《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文中指出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表明产品信息的各种表述和指示的统称,对保健食品而言,产品标识应当包括产品名称、原料、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及食用方法、规格、贮藏方法、保质期、注意事项等内容。随着国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需求的激增与保健食品市场的扩大是必然趋势,而消费者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要做到正确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只能依靠保健食品标识这一途径获取产品信息。因此,保健食品标识的本质就是告知消费者“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果”之间的关系,只有科学合理的保健食品标识才能促使保健食品行业良性发展,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如今保健食品市场中具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产品数量居所有功能类别首位,故本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梳理功能声称中具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依据国家原卫生部《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客观总结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在标识信息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原因,为建立符合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及应用规范的表征体系与生活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对1996年至2019年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注册的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进行检索,搜集其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类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并进行筛查、汇总、统计。依据《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结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权威书籍,1999版《中华本草》、2006版《中药大辞典》、教科书等工具书以及现代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结果:本论文通过上述方法梳理出CFDA中注册的5434条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的中药原料、功能声称、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并进行了分类汇总、频数统计;整理了政策文件、各类书籍及领域内学术论文中与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各项标识内容相关的规定或记载,均详细列表,发现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1.原料名称术语不规范与安全用量标准缺失问题。2.功能声称的表述忽视中药原料双向调节免疫力的客观效果,功能声称表述及科学检验流程缺乏中医理论指导。3.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定位片面且表述混乱,同时缺少中医理论指导。4.注意事项标识信息缺乏药物配伍禁忌提示及饮食禁忌提示。结论:依据国家政策、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应补充如下行业规范:1.对于原料信息表述与安全用量问题,应严格遵循《中国药典》的记载,书写原料名称、限定并书写药物剂量,若所用药材未记录于《中国药典》,则应选择《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教科书等公信力强的工具书,递次引用并于标签中附言说明。2.对于功能声称的书写,有关部门应要求保健食品企业严格梳理原料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文献依据或进行科学实验明确其量-效关系;同时结合方剂学理论制定功能声称规范名词并要求企业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开展人体试食研究,以标注中医类功能声称。3.对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的表述,应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根据所添加药材标准功效属性书写相应的适宜体质标识与禁忌体质标识,并采取制度化措施保障术语正称的规范地位。4.关于“注意事项”则应以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指导,将中药论着中所载禁忌药物、食物与现代文献、药理学及毒理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展开“地毯式”研究,明确禁忌范围并标于“注意事项”内。保健食品的产品标识是其展示自己、使消费者认识自己的桥梁和纽带;是有关部门规范化管理保健食品行业的核心机制。通过我们对当前市场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的研究,客观总结了诸多问题并结合中医学理论、中医养生学理论以及现代医学理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消费者准确的选择保健食品提供指南,也为相关部门高效的展开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案。
许诺[6](2020)在《《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一:《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目的编制《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方法以膳食素养定义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小组讨论,编制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1月对合肥市1 137名城乡儿童的日常饮食提供者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对问卷进行决断值分析、相关性分析,内部一致性分析等;使用AMOS 23.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评价问卷结构效度。间隔1周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其中90名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进行重测,分析问卷重测信度;使用Cronbach’sα、Guttman系数、结构效度等评价问卷的信效度。进一步分析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的文化程度和城乡《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得分的差异,以及不同儿童饮食行为的膳食提供者膳食素养得分的差异,评估问卷的区分效度。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043份。894名(85.7%)儿童的日常饮食提供者是儿童父母,128名(12.3%)儿童的日常饮食提供者是儿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后,问卷初步确定了一级指标4项,为日常饮食提供者对儿童膳食提供的态度、行动、技能、环境。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7。问卷最终保留30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470%。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74,分半信度为0.813,重测信度为0.878。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c2/df=2.28、RMSEA=0.042、NFI=0.841、GFI=0.927、AGFI=0.912、RFI=0.821、IFI=0.904、TLI=0.891、CFI=0.903,各项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文化程度、地区以及儿童饮食行为不同时,日常饮食提供者问卷的得分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结论《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为评价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提供重要的参考。研究二: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与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的膳食素养对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加强学龄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的膳食素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城乡1 137名36年级儿童信息。本研究于2018年11月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上臂皮褶厚度,计算BMI和体脂百分比;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由为儿童提供膳食的主要监护人完成儿童饮食行为问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与儿童饮食行为和营养状况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态度维度不同得分组的儿童BMI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各维度及总分高分组均与儿童挑食、食物响应和渴望饮料行为呈负相关,而与儿童食物喜好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行为维度,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各维度及总分中分组与儿童挑食行为呈负相关;除环境维度,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各维度及总分中分组与儿童渴望饮料行为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对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影响较大,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从而促进学龄期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代素洁[7](2019)在《兰州城区0~1岁婴儿贫血与微量元素关系及对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兰州城区01岁婴儿贫血的患病情况,分析微量元素钙、铁、锌、铜及镁缺乏与超标情况,研究贫血与微量元素钙、铁、锌、铜及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贫血对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10-012017-9-30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婴儿555例,对其末梢血常规,微量元素钙、铁、锌、铜及镁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血常规及微量元素指标。采用Pearson检验研究血红蛋白(Hb)与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其中259例婴儿进行了Gesell发育评估,符合贫血诊断标准的婴儿为53例。选取性别、月龄相当的非贫血婴儿71例为对照组,行Gesell发育评分比较。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求贫血对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婴儿贫血现状兰州城区01岁婴儿贫血发生率为21.44%(119/555),其中69月龄婴儿贫血发生率最高,贫血类型以轻度贫血为主,贫血婴儿血细胞形态以小细胞低色素为主。男婴贫血发生率为20.51%(64/312),女婴贫血发生率为22.63%(55/243)。男女婴贫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365,P=0.546)。2.本研究婴儿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微量元素缺乏率从高到低:铁15.31%(85/555)、钙11.89%(66/555)、锌为8.46%(47/555),铜和镁元素未检出缺乏婴儿。微量元素超标率从高到低:铁9.18%(51/555)、锌7.56%(42/555),钙、铜和镁元素未检出超标婴儿。3.贫血组与对照组婴儿微量元素比较及Hb水平与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贫血组婴儿微量元素铁、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0、2.00,均P<0.05)。两组间钙、铜和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1、0.57、-0.43,均P>0.05)。Hb水平与铁水平呈正相关(r=0.159,P<0.05);Hb水平与锌水平也呈正相关(r=0.087,P<0.05)。Hb水平与钙、铜及镁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4.贫血组与对照组婴儿血细胞形态参数比较贫血组婴儿Hb、MCV、MCH和MCH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贫血组与对照组婴儿各能区评分比较贫血组婴儿精细动作、大动作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t=-2.11、-2.00,均P<0.05)。两组间语言能、适应性及个人-社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8.57、-0.54,均P>0.05)。结论:兰州城区01岁婴儿存在微量元素铁、锌缺乏和超标情况,钙元素有缺乏情况。铁、锌元素与贫血存在正相关性。贫血可影响婴儿大动作及精细动作发育。
王檬,郭明发,王海军,成怡冰,刘炜[8](2018)在《369例重度贫血患儿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住院患儿重度贫血的病因及年龄构成比,为重度贫血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369例重度贫血患儿分别按病因、年龄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贫血病因构成中,以急性白血病最常见,占19.2%;营养性贫血次之,占15.9%;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性岀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鼠药中毒)位居第3位,占12.2%;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继之。医源性失血、消化道失血(消化道溃疡、膈疝、美克尔憩室、黑斑息肉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戈谢病、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肾性失血、噬血细胞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等也参与了重度贫血的病因构成。年龄构成中,以婴儿期最常见,占38.8%;幼儿期次之,占36.3%。婴儿期以营养性贫血常见,幼儿期以后以急性白血病常见。结论婴幼儿是最易发生重度贫血的人群,急性白血病及营养性贫血是造成重度贫血的主要原因。
杨文凯[9](2018)在《兰州市和东乡县汉族与东乡族学龄期儿童IDA患病情况及其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兰州市和东乡县两地区汉族与东乡族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患病情况,评估IDA儿童及经过配对选取的非贫血对照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探求缺铁性贫血对学龄期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0月在兰州市(城市)及东乡县(农村)两地区,选取有汉族和东乡族学生的两所小学,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抽取一年级至三年级612岁学龄期儿童396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测量、静脉血采集以及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血常规及血清铁等相关指标。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从符合IDA诊断标准的儿童中筛选出30例缺铁性贫血儿童(均为轻度IDA)为贫血组,同时选取背景资料相似的非贫血儿童为对照组,使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估两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进行对照研究。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试探求贫血组儿童血红蛋白含量与总智商发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儿童IDA现状396例学龄期儿童中,IDA的患病率为8.6%。东乡县儿童IDA患病率高于兰州市儿童;东乡族儿童IDA的患病率高于兰州市儿童。两地区不同性别之间IDA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贫血组及对照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比较贫血组儿童VIQ、PIQ及FIQ均值低于对照组儿童,且贫血组儿童C因子中各分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兰州市(城市)及东乡县(农村)城乡两地IDA儿童智力发育水平比较东乡县(农村)儿童操作智商、B因子分测试中的拼图及C因子分测试中的背数得分低于兰州市(城市)儿童,城乡两地言语智商和总智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地区贫血儿童血红蛋白值与其总智商的相关性分析兰州市贫血组儿童相关性系数为0.644(P=0.032);东乡县贫血组儿童相关性系数为0.46(P=0.047)。并且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儿童的总智商存在下降趋势。结论:兰州市及东乡县学龄期儿童IDA患病率较2013年全国调查水平有所下降;东乡县儿童贫血患病率较兰州市儿童高,东乡族儿童患病率较汉族儿童高,两地区男女童之间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组儿童在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方面得分较对照组低。东乡县学龄期贫血儿童在操作智商及B因子分测试中的拼图和C因子分测试中的背数得分较兰州市贫血儿童低,但两地区贫血儿童总智商无差异。IDA对城乡两地学龄期儿童智力发育存在一定影响,且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学龄期儿童总智商有下降趋势。
穆丽娜,杨亭,梁小华,陈立,陈洁,刘友学,李廷玉[10](2017)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学龄儿童贫血与体格生长的关系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贫血与体格生长的关系。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所全日制公立小学的6 260名学龄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及血生化指标检查。统计分析贫血组及非贫血组间常用体格生长指标(体质量、身高)和与贫血相关的血常规指标,如红细胞平均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4 730例有效样本中,共检出1 140例贫血儿童,贫血的总检出率为24.1%,女童贫血的检出率显着高于男童(男童检出率为22.6%,女童检出率为25.7%,χ2=6.100,P=0.010)。各年龄组(6岁、7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9.1%、29.1%、27.6%、23.7%、20.9%、17.4%、10.5%。不同年龄组间贫血检出率存在显着差异(χ2=75.800,P=0.000)。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间的体格生长指标、血常规指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贫血对儿童的体质量及身高均具有显着影响(分别为F=124.400,P=0.000;F=93.650,P=0.000)。血红蛋白(Hb)浓度与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MCV、MCH、MCHC均具有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221、0.174、0.277、0.427、0.319,P值均为0.000)。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学龄儿童贫血的发生率较高;贫血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体质量和身高均存在相关关系;贫血对学龄期儿童的体质量及身高均具有显着影响。提示重庆市九龙坡区学龄儿童贫血情况需高度重视,应该加强对该类儿童家长及儿童本身的营养宣教,提高其对营养的关注度,合理膳食。
二、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漯河市召陵区学龄期儿童贫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判定标准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营养性贫血发生情况 |
2.2 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单因素分析 |
2.3 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2)中国2000—2020年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 |
2.2 文献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中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总患病率 |
2.3.2 亚组分析 |
2.3.3 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3)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营养低下流行现状 |
1.2 微量营养素缺乏流行现状 |
1.3 营养过剩或过度流行现状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 评价标准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生长发育分布特征 |
3.2 与其他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比较 |
3.3 营养状况分布特征 |
3.4 贫血分布特征 |
3.5 贫血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
3.6 营养状况和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生长发育状况 |
4.2 营养状况 |
4.3 小结 |
4.4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4)临沂地区多中心健康查体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及IDA患病率 |
2.2 婴幼儿IDA的单因素分析 |
2.3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
2.4 IDA 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便秘、过敏性疾病患病率[n(%)]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定义 |
1.1 保健食品 |
1.2 保健食品标识 |
2. 研究背景 |
3. 国内外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研究进展 |
3.1 国内外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问题研究进展 |
3.2 国内外学者对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建议 |
3.3 国内外关于保健食品标识标签的法规政策 |
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统计方法 |
2.3 文献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中药原料应用与表述现状 |
3.2 功能声称应用与表述现状 |
3.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应用与表述现状 |
3.4 注意事项应用与表述现状 |
第三章 问题与原因分析 |
1. 原料信息 |
1.1 名称术语表述不规范问题 |
1.2 安全用量标识问题 |
1.3 原因分析 |
2. 功能声称 |
2.1 功能声称表述问题 |
2.2 原因分析 |
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信息 |
3.1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信息表述问题 |
3.2 原因分析 |
4. 注意事项信息 |
4.1 注意事项信息表述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对策与思考 |
1. 中药保健食品优势 |
1.1 理论优势 |
1.2 传统功效的优势 |
1.3 现代药理作用的优势 |
1.4 资源优势 |
2. 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类保健食品改进方向 |
2.1 原料信息的规范化表达 |
2.2 功能声称表述与保健功能评价方法 |
2.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的界定 |
2.4 食用注意事项的提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一:《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 |
1.前言 |
2.对象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研究二: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与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1.前言 |
2.对象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成人营养素养测量工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量表 |
(7)兰州城区0~1岁婴儿贫血与微量元素关系及对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贫血 |
1.1.1 贫血定义及发病机制 |
1.1.2 婴幼儿贫血现状 |
1.1.3 婴幼儿贫血的危害性 |
1.2 微量元素与人体关系 |
1.2.1 铁与人体关系 |
1.2.2 钙与人体关系 |
1.2.3 锌与人体关系 |
1.2.4 镁与人体关系 |
1.2.5 铜与人体关系 |
1.3 Gesell发育量表检测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本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微量元素测定 |
2.2.2 微量元素参考范围 |
2.2.3 血常规测定 |
2.2.4 贫血诊断标准 |
2.2.5 Gesell发育评估 |
2.2.6 Gesell发育量表诊断标准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纳入样本婴儿月龄、性别构成 |
3.2 兰州城区0~1岁婴儿贫血现状分析 |
3.3 微量元素检测情况 |
3.3.1 各月龄组婴儿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
3.3.2 不同组别微量元素缺乏情况 |
3.3.3 不同组别微量元素超标情况 |
3.4 贫血组与对照组婴儿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
3.5 贫血组与对照组婴儿血细胞形态参数比较 |
3.6 Hb水平与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3.7 贫血组与对照组婴儿Gesell各能区评分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兰州城区0~1 岁婴儿贫血现状分析 |
4.2 兰州城区0~1 岁婴儿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4.3 贫血组与对照组婴儿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
4.4 贫血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中英文对照表 |
(8)369例重度贫血患儿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将所有纳入标准者按病因、年龄阶段进行统计分类。 |
2 结果 |
2.1 病因分析 |
2.2 年龄分布 |
2.3 各年龄阶段贫血病因分析婴儿期以营养性贫血常见, 幼儿期以后以白血病常见。见表2。 |
3 讨论 |
(9)兰州市和东乡县汉族与东乡族学龄期儿童IDA患病情况及其对智力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缺铁性贫血 |
1.1.1 缺铁性贫血定义及发病机制 |
1.1.2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现况 |
1.1.3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
1.2 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
1.2.1 语言商、操作商及总智商 |
1.2.2 A因子、B因子及C因子 |
1.2.3 缺铁性贫血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
1.2.4 地区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本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抽样方法 |
2.2.3 测量及检测方法 |
2.2.4 调查方法 |
2.3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
2.4 智力测试 |
2.4.1 智力测验 |
2.4.2 智商计算 |
2.5 问卷调查 |
2.6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年龄、性别、地区及民族构成 |
3.1.2 儿童出生情况 |
3.1.3 家庭情况 |
3.2 缺铁性贫血情况 |
3.2.1 兰州市及东乡县学龄期儿童IDA现况 |
3.2.2 不同性别儿童IDA现况 |
3.2.3 不同民族儿童IDA现况 |
3.3 纳入贫血组与对照组儿童资料基本情况 |
3.4 贫血组及非贫血组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情况 |
3.4.1 兰州市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情况 |
3.4.2 东乡县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情况 |
3.5 本研究中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儿童血清学指标情况 |
3.5.1 兰州市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儿童血清学指标情况 |
3.5.2 东乡县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儿童血清学指标情况 |
3.6 贫血组与对照组儿童智力发育情况 |
3.6.1 贫血组儿童智力发育情况 |
3.6.2 对照组儿童智力发育情况 |
3.7 贫血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智力发育比较 |
3.8 兰州市及东乡县贫血儿童智力发育水平比较 |
3.9 两地区贫血儿童血红蛋白水平与总智商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两地区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 |
4.1.1 不同性别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比较分析 |
4.1.2 汉族及东乡族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比较分析 |
4.2 两地区贫血与非贫血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
4.2.1 兰州市贫血及非贫血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
4.2.2 东乡县贫血组及非贫血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
4.3 贫血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比较分析 |
4.4 兰州市及东乡县贫血儿童智力发育水平比较分析 |
4.5 两地区贫血儿童血红蛋白值与总智商的相关性分析 |
4.5.1 兰州市贫血儿童血红蛋白值与总智商的相关性 |
4.5.2 东乡县贫血儿童血红蛋白值与总智商的相关性 |
4.5.3 两地区贫血儿童血红蛋白值与总智商相关性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中英文对照表 |
(10)重庆市九龙坡区学龄儿童贫血与体格生长的关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体格检查 |
1.2.2 血常规检测 |
1.2.3 贫血诊断标准 |
1.2.4 质量控制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贫血的发生情况 |
2.3 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间体格指标的比较 |
2.4 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间体格指标及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分析 |
2.5 血红蛋白 (Hb/HGB) 浓度与体格生长指标及相关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6 贫血与体格生长指标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关系 |
3 讨论 |
3.1学龄期儿童贫血发生情况 |
3.2学龄期儿童外周血血液学指标间相关性 |
3.3学龄期儿童贫血与体格生长关系 |
四、学龄期儿童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漯河市召陵区学龄期儿童贫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余艳君. 包头医学, 2021(01)
- [2]中国2000—2020年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Meta分析[J]. 刘建欣,刘桂玲,李燕燕,文冉,王丹. 中国学校卫生, 2020(12)
- [3]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D]. 金海玉. 延边大学, 2020(05)
- [4]临沂地区多中心健康查体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相关分析[D]. 赵学勤. 青岛大学, 2020(01)
- [5]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D]. 李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研究[D]. 许诺.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兰州城区0~1岁婴儿贫血与微量元素关系及对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D]. 代素洁. 兰州大学, 2019(03)
- [8]369例重度贫血患儿临床分析[J]. 王檬,郭明发,王海军,成怡冰,刘炜. 河南医学研究, 2018(10)
- [9]兰州市和东乡县汉族与东乡族学龄期儿童IDA患病情况及其对智力发育的影响[D]. 杨文凯. 兰州大学, 2018(10)
- [10]重庆市九龙坡区学龄儿童贫血与体格生长的关系调查[J]. 穆丽娜,杨亭,梁小华,陈立,陈洁,刘友学,李廷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