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量认证论文-金超强

节能量认证论文-金超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节能量认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校园建筑,能耗分析,节能改造,节能量认证

节能量认证论文文献综述

金超强[1](2017)在《校园建筑节能量认证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别,也是能源消费的大户,涉及面广、数量大、形式多样,在节能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另外,随着建筑节能在国内的发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的技术日渐成熟,节能改造措施相对应的节能量计算方法也日渐完善。但现有节能量认证的技术规范均比较基础,涵盖面广、针对性弱、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本文针对校园建筑,提出了适合其节能量计算的认证体系。本文首先通过抽样实测,验证了能耗监测平台数据可靠性;在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热工分区、同一热工分区的不同校园建筑能耗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校园建筑能耗受热工分区、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等的影响;因此,在对某校园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需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具体地统计分析。特别地,本文通过对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以及行政楼各能耗分项的逐月、逐日及逐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校园建筑在照明、空调以及建筑非使用时间内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且校园建筑的照明能耗有一定的季节性。其次,针对校园建筑的节能潜力,提出对应的节能改造措施,包括照明、控制回路、冷水机组、水泵和VRV空调。并根据具体的节能改造措施选择和优化了相对应的节能量计算方法。此外,在节能量计算中,根据校园各类型建筑的用能特点和变化规律,解决了基准能耗难以确定的问题。特别地,针对灯具替换的节能量计算方法,基于对校园建筑照明灯具的型号、数量、额定功率等的统计,以及对替换前后的灯具进行抽样实测,对比分析能耗监测平台能耗数据,提出了灯具亮灯率的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建筑在非使用时间内的能耗特点,提出了非使用时间内的控制回路节能量计算方法。由于校园建筑能耗数据水平存在差异,特别是能耗数据不全(无历史数据、无分项数据等)的实际情况,本文在梳理现有的节能量认证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建筑是否有能源账单、是否有能耗监测数据、是否有分项监测数据及其数据的监测时间是否超过1年,将节能量认证方法归为叁类情形。并针对各种情形提出了校园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量认证方法和实施步骤。最后,本文将上述节能量认证体系应用于实际的工程案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校园建筑、不同情形的能耗数据以及不同的节能改造措施进行了节能量计算。并对灯具改造后的光环境进行了抽样测试,以确保灯具替换之后不降低室内光环境的品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吴柳[2](2016)在《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在建筑领域中的协调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在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减排压力和节能压力双重压力情况下,如何对建筑领域碳排放和能耗进行有效控制会成为了厄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单纯运用行政管控来降低建筑碳排放和能耗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而运用市场机制为该问题提供了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市场自发的解决方式。本文尝试在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构建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减排市场机制框架,即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协调应用框架,从而指导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并且为其他领域节能减排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和梳理了国内外碳交易体系和节能量认证交易体系的原理及其运行情况。其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建筑领域采取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联合运用的可行性和原则进行了研究,为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构建了我国建筑领域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的框架,并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以我国国情和电力市场化为背景、以已有的交易体系和建筑节能减排潜力为基础、以节能服务为手段,表明建筑领域建立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协调应用框架是必要且可行的。其次,构建建筑领域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协调应用的框架有利于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供能方和用能方双方共同作用有利于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推动节能减排的进度。最后,构建了建筑领域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的框架,对两种机制各自的运作和机制间的衔接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验证。本文构造了建筑领域碳交易和节能量认证交易机制协调应用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市场机制的深入研究,也丰富和扩展了该领域的理论体系。为政府在该领域的政策设计和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的同时,两种机制的共同运作加速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改造、节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建筑的长期节能减排。(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陈阳[3](2013)在《节能量交易:上限、配额、认证,一个都不能少》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2月初,环交所联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共同启动了国内首批节能量交易,共成交了3个节能项目的部分节能量指标,交易总额达216.6吨标准煤。无独有偶,日前国家发改委提请人大审议的报告中大篇幅地谈到了环保问题,其中在2013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中提出,今年将全面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并提出将研究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业内人士指出,节能量交易或将成为新的环保热点之一。然而要想真正蓬勃发展起(本文来源于《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2013年4月第1期(总第7期)》期刊2013-04-01)

陈阳[4](2013)在《节能量交易:上限、配额、认证,一个都不能少》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2月初,环交所联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共同启动了国内首批节能量交易,共成交了3个节能项目的部分节能量指标,交易总额达216.6吨标准煤。 无独有偶,日前国家发改委提请人大审议的报告中大篇幅地谈到了环保问题,其中在2(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13-03-16)

施陈晨,于凤光[5](2013)在《欧美国家节能量认证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节能量认证机制是由权威机构经过测量和确认的一定单位的节能量,该认证是独立、可交易的商品并且代表着对相应节能量的所有权。这种机制可以帮助一个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它也可以刺激改革创新,为能源效率市场上的各方(特别是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ESCO)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本文以欧美国家的节能量认证机制的成功实践为背景,给出一种激励市场节能积极性的提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物业(上旬刊)》期刊2013年01期)

刘立波[6](2010)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11月1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全程参与制定和编写的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09)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时机已经到来。(本文来源于《认证技术》期刊2010年09期)

邓毅,周军[7](2010)在《浅析公共建筑节能量测量和认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节能量认证是各国节能事业推进和节能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公共建筑节能量测量和认证方案一般有综合改造的节能量认证,分项改造的节能量认证,校验模拟节能量认证。(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0年08期)

秦海岩,张华,李承曦[8](2010)在《欧洲的节能量认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欧盟基于市场的节能量认证机制——白色认证的概念、体系和体系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分析了白色认证在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的实施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发展节能量认证和交易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节能与环保》期刊2010年06期)

秦海岩,张华,李承曦[9](2010)在《美国节能量认证机制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节能量认证是各国节能事业推进和节能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美国可再生能源认证为背景,介绍美国的能效配额制度和节能量认证机制,重点分析节能量认证机制的设计、优点、发展障碍和认证机构,为我国的节能量认证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来源于《节能与环保》期刊2010年03期)

节能量认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在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减排压力和节能压力双重压力情况下,如何对建筑领域碳排放和能耗进行有效控制会成为了厄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单纯运用行政管控来降低建筑碳排放和能耗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而运用市场机制为该问题提供了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市场自发的解决方式。本文尝试在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构建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减排市场机制框架,即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协调应用框架,从而指导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并且为其他领域节能减排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和梳理了国内外碳交易体系和节能量认证交易体系的原理及其运行情况。其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建筑领域采取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联合运用的可行性和原则进行了研究,为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构建了我国建筑领域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的框架,并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以我国国情和电力市场化为背景、以已有的交易体系和建筑节能减排潜力为基础、以节能服务为手段,表明建筑领域建立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协调应用框架是必要且可行的。其次,构建建筑领域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协调应用的框架有利于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供能方和用能方双方共同作用有利于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推动节能减排的进度。最后,构建了建筑领域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的框架,对两种机制各自的运作和机制间的衔接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验证。本文构造了建筑领域碳交易和节能量认证交易机制协调应用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市场机制的深入研究,也丰富和扩展了该领域的理论体系。为政府在该领域的政策设计和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的同时,两种机制的共同运作加速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改造、节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建筑的长期节能减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节能量认证论文参考文献

[1].金超强.校园建筑节能量认证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7

[2].吴柳.碳交易与节能量认证交易在建筑领域中的协调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6

[3].陈阳.节能量交易:上限、配额、认证,一个都不能少[C].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2013年4月第1期(总第7期).2013

[4].陈阳.节能量交易:上限、配额、认证,一个都不能少[N].中国经济导报.2013

[5].施陈晨,于凤光.欧美国家节能量认证机制的研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

[6].刘立波.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J].认证技术.2010

[7].邓毅,周军.浅析公共建筑节能量测量和认证方案[J].民营科技.2010

[8].秦海岩,张华,李承曦.欧洲的节能量认证机制[J].节能与环保.2010

[9].秦海岩,张华,李承曦.美国节能量认证机制介绍[J].节能与环保.2010

标签:;  ;  ;  ;  

节能量认证论文-金超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