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内侧面论文-王华松,吴刚,吴浙栋

前内侧面论文-王华松,吴刚,吴浙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内侧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肘关节,冠状突,前内侧面,尺骨骨折

前内侧面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松,吴刚,吴浙栋[1](2019)在《肘前内侧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肘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2017-01/2018-01月收治的13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45~90°(73.6±13.8)°,旋转范围63~120°(90.4±14.7)°,骨折按O’DriscoⅡ分型:Ⅱa型3例,Ⅱb型7例,Ⅱc型3例。手术均采用前内侧入路,选择微型钛板或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术后1年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97~143°(122.9±11.3)°,旋转范围117~153°(135.2±10.8)°,与术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根据MEPS评定:优9例,良3例,中1例。结论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可充分显露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并利于骨折固定,术中操作安全便捷,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肘功能恢复满意。(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吴浙栋,王华松,吴刚[2](2019)在《肘前内侧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肘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2017-01/2018-01月收治的13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45~90°(73.6±13.8)°,旋转范围63~120°(90.4±14.7)°,骨折按O′DriscoⅡ分型:Ⅱa型3例,Ⅱb型7例,Ⅱc型3例。手术均采用前内侧入路,选择微型钛板或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术后1年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97~143°(122.9±11.3)°,旋转范围117~153°(135.2±10.8)°,与术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1)。术后1年根据MEPS评定:优9例,良3例,中1例。结论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可充分显露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并利于骨折固定,术中操作安全便捷,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肘功能恢复满意。(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俊阳,杨建华,张博,田旭,刘林涛[3](2019)在《冠突前内侧面骨折与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突前内侧骨折后,外侧副韧带是否需要全部修复。方法选自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天津医院共收治的19例冠突前内侧骨折患者,排除1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例既往关节炎患者。术前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检查,以明确损伤类型。根据O’Driscoll分型2-1型4例,2-2型9例,2-3型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尺侧腕屈肌入路),固定冠突骨折后,给予内翻应力试验,如为阳性,修复外侧副韧带;如为阴性,不修复。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冠突骨折固定后,内翻试验阳性患者13例,给予外侧副韧带修补术,阴性患者4例,未给予外侧副韧带修补。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肘关节评分,MEPS平均97.6分,DASH平均4.13分,VAS平均0.4分;关节炎Broberg-Morrey标准I度5例。结论在冠突前内侧骨折的治疗中,冠突固定后的内翻试验对于判断肘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外侧副韧带修复与否取决于内翻应力试验。(本文来源于《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胡晓川,向明,陈杭,杨国勇,李一平[4](2018)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9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跌伤3例,自行车伤1例,电动自行车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7.2 d。均为O'Driscoll分型2型,其中1亚型1例,2亚型5例,3亚型3例。其中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骨折4例,其余5例术中证实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伴有尺骨鹰嘴骨折或为肘关节恐怖叁联征患者未纳入本组。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螺钉固定冠状突骨折及修复前侧关节囊。经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5.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肘关节不稳定、创伤后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肘关节活动范围:伸肘0~10°,平均1.1°;屈肘110~135°,平均128.9°;前臂旋前40~70°,平均61.1°;旋后80~90°,平均88.9°。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2~100分,平均95分;优6例,良3例,优良率10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2分,平均0.7分。结论重视和识别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对于存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根据冠状突骨折块的大小、部位及形态,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及螺钉固定,修复前侧关节囊,经肘关节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活动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林伟长,丁真奇,康两奇,梁勃威,徐维臻[5](2016)在《前侧入路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突前内侧面骨折1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侧入路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突骨折(O’Driscoll 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前侧入路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前内侧面尺骨冠突骨折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40.5岁。根据尺骨冠突骨折O’Drisco Ⅱ分型:O’Driscoll Ⅱa型者2例,O’Driscoll Ⅱb型者5例,O’DriscollⅡc型者3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及术后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术中5例患者加行外侧切口修补外侧副韧带,术后切口都一期愈合,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10例患者术后随访11~28个月(平均21.7个月)。X线提示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4周。末次随访时肘部屈曲活动度120°~135°,平均115°;肘部伸直活动度0°~11°,平均6.7°;前臂旋前58°~76°,平均70.1°;旋后73°~92°,平均81.2°.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2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无异位骨化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对于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采用肘关节前侧入路可清晰暴露骨折,埋头加压螺钉固定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林伟长[6](2016)在《内侧入路与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内侧入路与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0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9例符合研究标准。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内侧入路者18例,B组为前侧入路者21例。比较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活动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血管损伤,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前侧入路组治疗的O’DriscollⅡc型骨折患者术后出现4例正中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恢复)、1例异位骨化,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两组在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前臂旋前、旋后、屈伸范围及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DriscollⅡa型骨折经前侧入路治疗,其前臂屈伸范围(108.8±2.5)°优于内侧入路组(101.0±1.4)°(P<0.05)、Mayo评分(98.7±2.5)高于内侧入路组(90.0±0.0)(P<0.05)、术中出血量与内侧入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O’DriscollⅡb骨折经前侧入路治疗,其前臂屈伸范围(115.2±4.8)°优于内侧入路组(104.0±4.7)°(P<0.05)、Mayo评分(96.8±2.5)高于内侧入路组(90.0±2.7)(P<0.05)、术中出血量与内侧入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O’DriscollⅡc骨折经前侧入路治疗,其前臂屈伸范围(102.7±6.6)°小于内侧入路组(116.3±7.1)°(P<0.05)、Mayo评分(84.5±6.5)低于内侧入路组(95.0±3.8)(P<0.05)、术中出血量(39.6±7.6)高于内侧入路组(30.9±8.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侧入路组(P<0.05)。结论:O’DriscollⅡa、Ⅱb型骨折患者行前侧入路治疗疗效优于内侧入路;O’DriscollⅡc型骨折患者行内侧入路治疗疗效优于前侧入路。(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徐建,孙晟轩,李成,周海斌,董启榕[7](2014)在《经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肘关节前侧入路采用不可吸收缝线或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0~80岁,平均4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平均6.8 d。均为闭合骨折;根据O’Driscoll等分型标准,Ⅱa型4例,Ⅱb型7例,Ⅱc型5例。其中7例为单纯前内侧面骨折,3例合并恐怖叁联征,4例合并孟氏骨折,2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经肘关节前侧入路采用不可吸收缝线(10例)或带线锚钉(6例)固定。术后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等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1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25.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30周,平均17.5周。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55~100分,平均88.5分;获优10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6.7%。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为35~145°,平均118°;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为85~165°,平均138°。1例出现肘关节内翻不稳,3例存在轻微疼痛。随访期间无异位骨化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对于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采用肘关节前侧入路可清晰暴露骨折,不可吸收缝线或带线锚钉固定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7期)

张川,张作君,赵明,牛素玲,许海燕[8](2013)在《肘前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手术治疗入路和合并损伤的处理。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9~49岁,平均32.6岁;左侧3例,右侧3例;优势侧4例,非优势侧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O'Driscoll尺骨冠状突骨折分型均为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2亚型或3亚型,均采用肘前内侧切口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劈开指浅屈肌入路行微型接骨板固定,其中3例行冠状突固定后肘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检查可见肱桡间隙增宽,表现出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桡侧副韧带未进行探查修复。术后石膏固定2周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表现出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石膏固定4周。术后随访记录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和稳定情况,肘关节力量和手部握力,根据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总体功能。结果: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5~13个月,平均9.3个月。患侧肘部和手部力量均同健侧,肘关节平均屈曲(129.0±6.5)°(120°~135°),平均伸直(4.0±4.2)°(0°~1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旋前(84.0±6.5)°(75°~90°),平均旋后(89.0±7.1)°(80°~100°),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感觉症状并于半年后恢复,所有患者未出现肘关节疼痛、不稳定,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结论: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可采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间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伴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可适度延长制动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3年02期)

黄洪斌,季向荣,范顺武,鲍丰[9](2013)在《前内侧面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内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前内侧面冠突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9~74岁,平均37.8岁。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肘后正中切口,游离皮瓣后在外侧暴露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及关节囊,采用不可吸收线缝合法或锚钉技术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根据术前叁维重建图像上骨折情况及分型,分别选择3个不同的手术入路,暴露前内侧面冠状突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及螺钉固定。用MEPS(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和Broberg&Morrey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7例获得随访,时间1~6年,平均38个月;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6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MEPS评分82~100分,平均(95.4±4.6)分;Broberg&Morrey评分75~100分,平均(92.3±5.8)分。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可使前内侧面冠状突骨折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是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突骨折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3年02期)

张川,张作君,赵明,牛素玲,许海燕[10](2012)在《肘前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尺骨冠突前内侧面骨折手术治疗入路和合并损伤的处理。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尺骨冠突前内侧面骨折病人6例,年龄19~49岁,平均32岁;男4例,女2例;左侧3例,右侧3例;优势侧4例,非优势侧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ODriscoll尺骨冠状突骨折分型均为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2亚型或3亚型,均采用肘前内侧切口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劈开指浅屈肌入路行微型接骨板固定,其中3例行冠状突固定后肘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检查可见肱桡间隙增宽,表现出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桡侧副韧带未进行探查修复。术后石膏固定2周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表现出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石膏固定4周。术后随访记录病人肘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和稳定情况,肘关节力量和手部握力,根据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总体功能。结果:6例病人术后获得7.5~1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9.3个月。患侧肘部和手部力量均同健侧,肘关节平均屈曲129±6.52°(120~135°),平均伸直4.0±4.18°(0~1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旋前84±6.5°(75~90°),平均旋后89±7.1°(80~100°),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感觉症状并于半年后恢复,所有病人均未出现肘关节疼痛、不稳定,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结论: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可采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间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伴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可适度延长制动时间。(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24)

前内侧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采用肘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2017-01/2018-01月收治的13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45~90°(73.6±13.8)°,旋转范围63~120°(90.4±14.7)°,骨折按O′DriscoⅡ分型:Ⅱa型3例,Ⅱb型7例,Ⅱc型3例。手术均采用前内侧入路,选择微型钛板或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术后1年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97~143°(122.9±11.3)°,旋转范围117~153°(135.2±10.8)°,与术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1)。术后1年根据MEPS评定:优9例,良3例,中1例。结论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可充分显露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并利于骨折固定,术中操作安全便捷,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肘功能恢复满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内侧面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华松,吴刚,吴浙栋.肘前内侧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吴浙栋,王华松,吴刚.肘前内侧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

[3].刘俊阳,杨建华,张博,田旭,刘林涛.冠突前内侧面骨折与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9

[4].胡晓川,向明,陈杭,杨国勇,李一平.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8

[5].林伟长,丁真奇,康两奇,梁勃威,徐维臻.前侧入路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突前内侧面骨折1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

[6].林伟长.内侧入路与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D].福建医科大学.2016

[7].徐建,孙晟轩,李成,周海斌,董启榕.经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

[8].张川,张作君,赵明,牛素玲,许海燕.肘前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J].中国骨伤.2013

[9].黄洪斌,季向荣,范顺武,鲍丰.前内侧面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国骨伤.2013

[10].张川,张作君,赵明,牛素玲,许海燕.肘前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C].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2

标签:;  ;  ;  ;  

前内侧面论文-王华松,吴刚,吴浙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