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识培育论文-周鹭

国家意识培育论文-周鹭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家意识培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际视域,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

国家意识培育论文文献综述

周鹭[1](2019)在《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国家意识是增强社会成员国家认知认同的现实诉求,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重要的群体之一,其“国家意识”不仅关系到对国家的认知认同,还关系着承担国家的时代使命,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培育大学生的国家意识理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国际视域下,全球化浪潮、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现象,对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塑造与强化造成极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国家意识的重要性,中央重要政策文件也多次强调“国家意识”。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是指从世界国与国关系的视野下,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对大学生国家内部的认知认同意识、国家在国际上的定位认知认同意识、肩负国家发展的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符合国家、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和行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并分别对爱国主义与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进行辨析,解析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内在构成,阐述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第二部分:从历史发展视角归纳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历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以正式文件出台的形式专门对大学生国家意识进行培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着这一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主要经历了回归发展阶段、完善发展阶段、提升发展阶段和全新发展阶段。通过对其基本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主要经验。第叁部分: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结合国家实力的变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分析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机遇;结合全球化的发展、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国家间冲突来分析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新要求。第四部分:从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主体提出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对策。从国家来看,要从顶层设计、修订教材、创设平台等方面引领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从社会来看,要从舆论导向、营造氛围等方面助力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从高校来看,要从高校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主导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从大学生个人来看,要自觉重视增强国家意识和主动抵制错误思想的渗透加强国家意识的自我教育。(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6-05)

阎国华,何珍[2](2019)在《国家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意识是公民对祖国认知、认同的概念集合,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有着循序渐进的历史形成过程,并不断融入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质。当前,国家意识承载着促进国民明确社会责任、建立共同理想,超越局部狭隘、促进民族团结,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奋斗力量等重要功能,同时也遭遇了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变革、多元社会思潮侵蚀以及传统培育模式现代转型缓慢等培育困境。基于此,国家意识培育应该以推进培育内容创新、培育主体创新以及培育方式创新为主要切入点,从而增强国民国家意识,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发展同向同行的重要目的。(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军胜[3](2019)在《培育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尚武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我们需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未来战场上需要敢打敢拼、智勇双全、身手矫健的血性男儿。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委韦昌进委员认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军队的未来,在青少年中广泛培育国家意识和尚武精神十分重要。韦昌(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9-03-12)

王学俭,张羽茜[4](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国家意识作为国家和个人的精神纽带,其培育实践能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历史使命的担当、推动新时代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有新的要求,应该以时代化、民族化、国际化为基本遵循。具体来说,要整合民族时代体验、以核心价值观构建价值共识、将顶层设计与现实保障相结合、将历史使命与人类担当相结合,从而有效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汪建兵,杨拴萍[5](2018)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新疆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意识是现代国家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软实力"。国际国内形势、新疆的特殊区情以及新疆大学生的自身情况都显现出对新疆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坚定"四个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有利于国家意识的培育。对此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及社会实践促进知行转化等各方面对新疆高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8年10期)

曹琛[6](2018)在《微博中的国家意识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意识是人们形成的对其生活的国家的认知、情感与评价的总和。人们对国家的认知就是指国家在个体头脑中的映像;人们对国家的情感主要发挥动力功能、强化功能和感染功能;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已知信息进行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构成了人们对国家的评价。准确把握国家意识的概念,需要弄清楚国家意识与意识形态、国家认同、民族意识等概念的关系。国家意识具有维护国家合法性、实现社会整合、激发爱国精神、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国家意识与国家意识培育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工作,这项工作内涵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微博是重要的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微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在其上开展国家意识培育等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微博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多种传播特点,包括网友的互动门槛低、病毒式传播方式、内容的随意性与碎片化、能够传播多样的社会价值等。微博对培育国家意识既有建构功能,也存在消解功能。微博培育国家意识的建构功能体现在:对新型培育国家意识的主体的建构、对新型交往关系的建构、对新型交往空间的建构和对新型培育国家意识功能模式的建构,微博对培育国家意识的正向功能具体体现在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方面。微博对于国家意识培育的消解,表现在娱乐化对于个体道德能力的消解、平面化对于微博中国家意识历史性深度的消解、碎片化对于人的整体性的消解、非主体性对于权威身份的消解。在微博中培育国家意识的实践策略有叁条基本遵循:一是要坚守话语底线,维护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理直气壮进行正面宣传;二是要转变话语姿态,丰富内容,增强微博的影响力;叁是要尊重微博用户主体地位,团结重要人群,加强微博互动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陈婷[7](2018)在《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意识是指同属一国的居民对自己这个国家的情感与心理认知、认同意识的总和。它是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一种强烈体现,是现代国家的一种重要“软实力”。“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1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国家意识觉悟整体较高,但是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他们不断受到影响,有部分大学生也出现了国家主人翁意识不强、爱国主义情感盲目等问题。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开展大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研究,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四川省六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剖析目前大学生国家意识的现状表现,探究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培养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四个章节展开,绪论部分分别说明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的主要方法、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国家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培育、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以及现实意义,即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的必然要求、抵制西方国家腐朽思想的入侵的必然要求和实现中国梦、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第叁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及复杂原因。首先基于分析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肯定了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的积极表现,着重分析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原因分析,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网络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不完善以及大学生自身国家意识观念淡薄。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路径。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强化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容,创新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方式方法,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营造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良好环境的建议,借鉴他国国家意识培育的成功经验,拓宽大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的国际视野。(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钱逍[8](2018)在《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影响下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是西方国家意识霸权的表现。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既对我国国家意识认同构成消解,又对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构成阻碍,而其去除意识形态的迷惑性极易导致青年学生对我国国家意识培育的抵制。因此,我们既要对其进行学理批判,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引领,还要创新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形式。(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任镕[9](2017)在《新时期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观念意识是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整个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它对于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民的爱国意识,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7年17期)

陈先义[10](2017)在《培育国家意识和人文精神应从少年抓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叁科教材,于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民众为之击节叫好,因为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内容,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是社会久盼的关乎后代成长的一件大事。(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防报》期刊2017-09-05)

国家意识培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祖国认知、认同的概念集合,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有着循序渐进的历史形成过程,并不断融入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质。当前,国家意识承载着促进国民明确社会责任、建立共同理想,超越局部狭隘、促进民族团结,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奋斗力量等重要功能,同时也遭遇了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变革、多元社会思潮侵蚀以及传统培育模式现代转型缓慢等培育困境。基于此,国家意识培育应该以推进培育内容创新、培育主体创新以及培育方式创新为主要切入点,从而增强国民国家意识,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发展同向同行的重要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家意识培育论文参考文献

[1].周鹭.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阎国华,何珍.国家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培育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张军胜.培育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尚武精神[N].解放军报.2019

[4].王学俭,张羽茜.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5].汪建兵,杨拴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新疆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6].曹琛.微博中的国家意识培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7].陈婷.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8].钱逍.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影响下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

[9].任镕.新时期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探析[J].文存阅刊.2017

[10].陈先义.培育国家意识和人文精神应从少年抓起[N].中国国防报.2017

标签:;  ;  ;  

国家意识培育论文-周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