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型烤烟论文-宋书沣,潘洪峰,张家亮,高景坤,于立国

填充型烤烟论文-宋书沣,潘洪峰,张家亮,高景坤,于立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填充型烤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烟叶成熟度,氮碱比,糖碱比,较好

填充型烤烟论文文献综述

宋书沣,潘洪峰,张家亮,高景坤,于立国[1](2014)在《优质填充型烤烟适宜成熟度的评价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叶产区是卷烟工业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随着工商基地单元建设的不断深入,产业基地化将不断深化,烟叶产品将逐步定向成为卷烟固定品牌的原料。在基地化工商重组过程中,烟叶质量是工业企业选择基地建设的根本指标,而烟叶成熟度是烟叶最关键的质量指标之一。龙江烟区作为优质填充型烤烟产区,评价烟叶成熟度应有区别于其它产区的指标体系。通过开展对比试验,具体研究其评价指标。1.采收时不同部位不同成熟程度鲜烟叶的外观特征(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4年21期)

朱文旭,尹鹏达,张会慧,许楠,李鑫[2](2011)在《氮磷钾配施对东北填充型烤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主栽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建立了N、P、K肥与烤烟产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计算出获得最佳产量和效益的优化施肥方案。结果表明:烤烟产量随着磷肥和钾肥的增加而增加,为正相关关系。烤烟产量随着氮肥增加而降低,而与氮肥用量成负相关关系。N、P、K肥对产量的贡献率为磷肥>钾肥>氮肥。增施氮的经济效益最佳,净利润达到22 947.19元/hm2。在松花江流域烤烟生产区,推荐烟田的基础施肥量为:施氮量39.0~51.0 kg/hm2,施磷量44.4~67.0 kg/hm2,施钾量91.7~137.5 kg/hm2。(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尹鹏达,赵丽娜,朱文旭,李鑫,岳冰冰[3](2011)在《氮磷钾配施对填充型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回归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与烤烟烤后还原糖含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得出了优化烤烟烤后还原糖含量为目标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烤后叶片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施磷量增加,还原糖呈下降趋势;施钾量增加,还原糖呈急剧下降趋势。双因素效应大小依次为磷钾>氮钾>氮磷,在一定的值域内磷钾、氮钾与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即存在促进作用;而氮磷则相反,即存在拮抗作用。通过对氮磷钾肥与烤后叶片还原糖含量的施肥模型综合分析得出:在植烟土壤为河淤土的生产区,建议烟田的基础施肥量,氮肥24.9~65.1 kg/hm2,磷肥13.1~61.1 kg/hm2,钾肥62.1~194.4 kg/hm2。(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1年S2期)

尹鹏达,朱文旭,赵丽娜,焦玉生,赵光伟[4](2011)在《填充型烤烟栽培中氮磷钾肥与产量的施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回归田间试验,建立了N、P、K肥与烤烟产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及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土壤丰缺指标及基础肥力贡献率,建立了东北烤烟的优化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N量增加,产量提高;K肥增加,产量先上升后下降;P肥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N和P、N和K、P和K表现出协同促进作用,但是过高的肥量则表现出拮抗作用。通过对N、P、K肥与产量的施肥模型综合分析得出:在东北填充型烤烟生产区,建议烟田的基础施肥量,纯N为40.08~52.49 kg/hm2,P2O5为36.19~62.19 kg/hm2,K2O为70.73~114.41 kg/hm2。(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1年06期)

尹鹏达,赵丽娜,朱文旭,张会慧,焦玉生[5](2011)在《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填充型烤烟优化施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止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及烟叶品质下降,通过大田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与烤烟产量及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与烤烟产量及烟叶化学成分均有显着的回归关系,一次项系数表明了氮磷钾肥对烤烟影响的主次关系;交互项和二次项系数表明了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存在一定的临界值,氮磷钾肥在临界值内表现为协同促进的作用,高于临界值则表现为拮抗作用。若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最佳氮磷钾比例为1:1.6:2.1;若以改善烤烟烟叶香气、燃烧性及吸烟的安全性为目的,最佳氮磷钾比例为1:1.3:2.9。(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尹鹏达[6](2011)在《氮磷钾肥配施对填充型烤烟主要化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烤烟生产中的烟叶分为主料烟叶与填充型烟叶。黑龙江省烤烟具有燃烧性好、安全性高、填充性好、颜色鲜亮、厚薄适中、结构疏松、出丝率高等特点,是优质的填充型工业用烟叶,现已成为我国填充型烤烟生产基地。氮、磷、钾是填充型烤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以实现填充型烤烟的最佳品质和较高产量一直是烤烟生产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烤烟研究者重视施肥技术的研究,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作为我国优质填充型烤烟生产基地,生产上氮、磷、钾肥的施用多以经验施肥为主,缺乏科学可靠的量化施肥依据,导致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不够,产量不稳,尤其是烟叶配伍性较差,从而影响了烟叶的品质和工业可用性。随着烤烟农业的发展,传统烤烟生产中粗放的经验式的施肥方式已无法满足优质填充型烟叶生产的需要,以填充型烤烟的综合品质和产量为判断施肥效果的标准并依此建立施肥模型已是烤烟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分别在黑龙江省填充型烤烟主要生产区(松花江和牡丹江流域)的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次回归最优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寻优的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与填充型烤烟产量、烟碱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叶氯含量、烟叶钾含量以及生长期间叶绿素含量的经验回归模型,并分析了氮、鳞、钾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及其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研究结果显示:施氮量增加,产量提高;钾肥增加,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氮和磷、氮和钾、磷和钾具有协同效应,高肥量则表现出拮抗作用。氮肥用量较低时,叶片烟碱含量增加,较高的氮量烟碱含量下降;磷肥促进了烟碱含量;钾降低了烟碱含量。施氮量增加,叶片可溶性总糖增加,叶片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呈上升的趋势,而磷肥降低了烤后叶片还原糖含量,增加了可溶性总糖含量,钾肥促进了烤后叶片还原糖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总糖含量。氮肥和钾肥增加了烤后烟叶氯含量,磷肥降低了烤后烟叶氯含量,氮肥和钾肥存在拮抗作用;而氮肥和磷肥、磷肥和钾肥互作存在促进作用。氮肥和磷肥均提高了烤后烟叶钾含量,而钾肥降低烤后烟叶钾含量,东北烟区的钾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肥料中钾肥的比例有关。上部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中部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显着,成熟期烟叶对钾的需求很大,提高后期钾肥的比例有利于钾在叶片中的累积;磷肥和钾肥的合理配施能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通过多项式回归模型、频次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烤烟产量、农艺性状和叶片内在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氮磷钾肥与综合评价指数的经验回归模型,并采用频次分析法得出:在黑龙江省填充型烤烟生产中,生长前期适当补充少量的氮肥作为幼苗生长的启动氮肥,后期限制氮肥;有效施用磷肥,提高生长后期磷肥的有效性;增加钾肥用量。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当烤烟烟叶综合品质在0.4~1.0范围时,试验大田适宜的氮肥用量为25.0~39.0kg·hm-2,磷肥施用量为47.6~71.5kg·hm-2,钾肥施用量为89.6~144.9kg·hm-2,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1.9:3.7。同时,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针对黑龙江省填充型烤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改进传统的经验施肥方法和肥料配比,充分发挥氮磷钾施肥在烤烟生产中的相互促进和拮抗作用,促使烟株提早发育、提早成熟,烤烟叶片分层落黄,以解决烟叶贪青晚熟,延迟采烤,遭受霜害等问题,并且建议在黑龙江省供氮能力较强的黑土地带不适合生产优质填充型烤烟,将烤烟优先安排在松花江和牡丹江流域的棕壤或暗棕壤地带,以达到烤烟后期控氮、有效供磷和全程增钾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尹鹏达,朱文旭,赵丽娜,许楠,张会慧[7](2011)在《氮磷钾配施对填充型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回归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与烤烟上部叶片烟碱含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得出以降低上部叶片烟碱含量为目标的优化施肥方案.对模型解析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上部叶片烟碱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施磷量增加,烟碱含量呈上升趋势;随施钾量增加,烟碱含量呈急剧下降趋势.双因素效应大小依次为:氮钾>磷钾>氮磷,在一定范围内,氮磷、磷钾与烟碱含量表现为负相关,存在拮抗作用;而氮钾则相反,存在促进作用.对氮、磷、钾肥与烤烟上部叶片烟碱含量模型的综合分析得出:在植烟土壤为河淤土的生产区,烟田的基础施肥量建议为:氮肥33.5~47.8kg·hm-2,磷肥40.2~63.6kg·hm-2,钾肥78.0~119.6kg·hm-2.(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单加杰,黄永成,宋哲,郭军,张贵峰[8](2010)在《填充型烤烟上部烟叶采收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区上部叶成熟度,开发优质填充型烟叶,长春市烟草公司开展了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用500mg/kg的乙烯利处理2天采收烘烤,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化学成分更符合填充型烟叶的要求,烟叶产值最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0年11期)

李海平,朱列书,唐应勇[9](2010)在《不同打顶方法对填充型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打顶方法对填充型烤烟农艺性状(株高、节距、茎围、有效叶数、叶长叶宽)、经济性状(单叶重、烤黄率、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不同打顶方法处理下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CY9504在现蕾打顶后留杈处理下,产量超过3 750 kg/hm2;南江3号在盛花打顶处理下,产量接近3 750 kg/hm2,能满足填充型烟叶的开发需要。(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6期)

于方玲[10](2010)在《连作对填充型烤烟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烤烟的种植以专卖计划性为主,由于耕地的有限性,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生产栽培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烤烟连作的面积逐年增加,连作障碍逐年加剧。牡丹江地区是我国主要填充型烤烟的生产基地,为了保证该烟区烤烟生产的基本稳定和烤烟质量,本文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以黑龙江省烤烟正常轮作(小麦-大豆-烤烟)为对照,分别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迎茬、连作1年、连作5年等)条件下,烤烟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化学成分(总烟碱、还原糖、总糖、粗蛋白、氮、磷、钾、氯等含量,以及蛋白质/氮、还原糖/烟碱、氮/烟碱、两糖比等)、氮素代谢、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以明确连作对烤烟的影响机理,为建立以烟叶生产为重点的合理的耕作制度,保持产区烟叶质量的基本稳定提供基本数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茬对烤烟影响最大,明显降低了烤烟叶片长度、宽度和植株高度,其次是迎茬。从植株不同叶位的叶片来看,连作对烤烟中部和上部叶片影响最大。不同连作方式对烤烟下部叶干重/鲜重比值的影响以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正茬>迎茬>连茬>重茬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叶片干重/鲜重比值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烤烟品质,这说明长时间的烤烟连作降低了烤烟下部叶的质量。2.不同连作处理对烤烟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与烤烟叶片位置有关。烤烟下部叶淀粉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表现为连作1年>正茬>迎茬(隔年种植)>连作5年(下同);上部叶表现为连作1年和迎茬大于连作5年和正茬;连作对烤烟中部叶的淀粉含量影响主要反映在叶片生长前期,而对成熟期的烤烟叶片影响不大。在烤烟生长前期不同连作处理,中部叶和上部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连作5年>连作1年>正茬>迎茬,这说明正茬的蛋白质合成能力强于其他叁个茬口,有利于烤烟叶片的发育。从叶片丙二醛含量变化来看,连作处理明显提高了烤烟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其中连作5年和连作1年明显大于迎茬和正茬。连作3年和连作6年烤烟上部叶和中部叶叶片氮素和氯的积累大于正茬,而对下部叶影响较小;连作提高了烤烟叶片磷含量,而且随着烤烟叶片叶位的升高影响减弱;烤烟叶片钾含量不受连作影响;连作对烤烟叶片蛋白质与总氮比值、两糖比值无显着影响;连作3年和连作6年烤烟叶片的氮烟碱比值和还原糖烟碱比值大于正茬;3.不同连作处理对烤烟的下部叶中的叶绿素a含量差异不大,而中部叶和上部叶中的叶绿素a以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正茬>连作1年>迎茬>连作5年,正茬的叶绿素a含量高可以说明正茬光合作用强,成熟晚,生正旺盛。正茬下部叶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b含量下降速度较快,而重茬下降较慢。总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相似。4.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以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正茬>迎茬>连作1年>连作5年的规律,这与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是一致的,说明连作明显降低了烤烟叶片的氮代谢。5.分析不同连作处理下烤烟叶片PN-PAR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结果显示,连作5年明显降低了烤烟叶片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和羧化效率,且最大光合速率(A350)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max)亦最低,说明多年连作直接导致了烤烟光合能力的减弱。6.不同连作处理中,正茬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高于连作5年和连作1年。烤烟叶片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变化规律与ΦPSⅡ相似。连作5年处理叶片Fo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连作明显降低了烤烟叶片光能吸收和转换能力。烤烟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相对稳定,但在连作条件下明显下降,表现出正茬>连作1年>迎茬>连作5年的规律,结合Jmax的变化说明,连作明显降低了叶片吸收光能转化为电子传递的能力,严重降低了烤烟叶片的产量。7.在旺长期正茬和迎茬烤烟叶片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显着大于连作1年和连作4年,且对下部叶和中部叶影响较大;进入成熟期上部叶和中部叶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等逐渐减小,而上部叶叶片变厚;连作4年的烤烟叶片栅栏细胞宽度大于正茬,证明连作使烤烟叶片的细胞排列更疏松;与正茬相比连作4年的烤烟叶片组织比也明显减小,不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光和数据分析相一致。以上结果说明,连作条件下,烤烟生长量降低和叶片内含物积累减少,一方面是由于连作降低了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降低了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同时减弱了烤烟利用土壤氮素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连作明显降低了烤烟叶片光能吸收和转换能力,使得用于碳同化的同化力降低。(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0-04-01)

填充型烤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东北主栽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建立了N、P、K肥与烤烟产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计算出获得最佳产量和效益的优化施肥方案。结果表明:烤烟产量随着磷肥和钾肥的增加而增加,为正相关关系。烤烟产量随着氮肥增加而降低,而与氮肥用量成负相关关系。N、P、K肥对产量的贡献率为磷肥>钾肥>氮肥。增施氮的经济效益最佳,净利润达到22 947.19元/hm2。在松花江流域烤烟生产区,推荐烟田的基础施肥量为:施氮量39.0~51.0 kg/hm2,施磷量44.4~67.0 kg/hm2,施钾量91.7~137.5 kg/h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填充型烤烟论文参考文献

[1].宋书沣,潘洪峰,张家亮,高景坤,于立国.优质填充型烤烟适宜成熟度的评价指标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

[2].朱文旭,尹鹏达,张会慧,许楠,李鑫.氮磷钾配施对东北填充型烤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

[3].尹鹏达,赵丽娜,朱文旭,李鑫,岳冰冰.氮磷钾配施对填充型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

[4].尹鹏达,朱文旭,赵丽娜,焦玉生,赵光伟.填充型烤烟栽培中氮磷钾肥与产量的施肥模型[J].土壤.2011

[5].尹鹏达,赵丽娜,朱文旭,张会慧,焦玉生.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填充型烤烟优化施肥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1

[6].尹鹏达.氮磷钾肥配施对填充型烤烟主要化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7].尹鹏达,朱文旭,赵丽娜,许楠,张会慧.氮磷钾配施对填充型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

[8].单加杰,黄永成,宋哲,郭军,张贵峰.填充型烤烟上部烟叶采收方式研究[J].吉林农业.2010

[9].李海平,朱列书,唐应勇.不同打顶方法对填充型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0

[10].于方玲.连作对填充型烤烟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

标签:;  ;  ;  ;  

填充型烤烟论文-宋书沣,潘洪峰,张家亮,高景坤,于立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