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森林文化,森林旅游,美景度,景观格局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俞飞,李智勇[1](2019)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尺度美学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年间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对保护区美学质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水域和其它等6类景观类型组成。阔叶林为优势景观,面积比例维持在80%以上,是形成保护区优美景色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该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低,结合度和聚集度高,具有宏观美。2)常绿阔叶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平均斑块面积、结合度和聚集度也随之降低;而落叶阔叶林各指标变化与之相反,并在2004年开始超过了常绿阔叶林成为主导景观类型,丰富了保护区的季相变化,显着提升了秋季美景度。3)竹林面积扩张了近3倍,但是斑块破碎度较高,没有形成壮阔的竹海景观,而且极易入侵阔叶林,造成阔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美景度的下降,所以采取人为砍伐对其扩张进行了控制。4)景区道路、旅游基础设施、农家乐等面积增长了50%,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和统一规划,建筑物景观与当地的森林景观没有形成很好的融合,美学质量不高。(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费娴,华咏乐,冯思念,张芒娟,杨凤萍[2](2019)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公路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动物致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8月和2017年8月,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旅游公路的运营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道路致死状况。结果表明,公路两侧昆虫的遇见率(14.55±4.45只·km~(–1))显着的高于林中(8.27±2.22只·km~(–1);P=0.018),公路两侧0—5m区域内节肢动物的捕获数(33.45±3.23只·m~(–2))也显着的高于20—30m区域(23.92±4.72只·m~(–2); P=0.027);并且距离公路0—5m区域内的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21)也高于20—30 m区域(1.90),说明公路运营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正的边缘效应。动物的平均道路致死率为9.01±3.17只·km~(–1),其中昆虫的道路致死数量最高,占总数的69.44%。说明道路边缘可能由于车辆的行驶而变成生态陷阱。另外还记录到大量的脊椎动物被车辆撞死,造成动物非自然死亡,进而对当地的野生动物群落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徐荣林,张志坚,卢春天[3](2018)在《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着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着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着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着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冯有为,何妍之,刘丽,许晗,潘佳栋[4](2016)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8月,采用线路调查法与样方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藤本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藤本植物的园林性状和绿化应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垂直分布的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共调查到藤本植物49种,隶属24科、41属;随着海拔的升高,藤本种类下降。样方调查法结果显示,在海拔300 m,470 m,620 m,870 m和1 100 m样地内藤本植物种类分别有17,12,10,9和7种。线路调查法表明,在海拔300~500 m,500~800 m和800~1 100 m范围内藤本植物分别有29,13和8种。根据藤本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其园林绿化应用的综合分析表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在地被绿化、垂直绿化、盆栽或庭院棚架绿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马锦丽,江洪,舒海燕,吴孟霖,方成圆[5](2016)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典型阔叶林的光合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典型阔叶林树种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中国绣球(Hydrangea chinensis Maxim),在秋冬季节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叶绿素荧光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2个季节中,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Yield)、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均以交让木最高.光补偿点(LCP)秋季以交让木最高,小叶青冈次之,中国绣球最低;冬季交让木高于小叶青冈;暗呼吸速率(Rd)总体上交让木最低,秋季中国绣球最高,冬季小叶青冈较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 P)秋季中国绣球最高,其次是小叶青冈,交让木最低;冬季小叶青冈高于交让木.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变化趋势与q P相同.胁迫的相应机制:交让木为关闭一部分光合系统,降低暗呼吸速率;小叶青冈和中国绣球主要是将过剩的光能耗散为热能.(2)交让木和小叶青冈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秋季<冬季,且差异显着;同一时间内相对叶绿素含量表现为交让木>小叶青冈>中国绣球,差异极显着.净光合速率(Pn)表现为交让木>小叶青冈;秋季中国绣球Pn位于二者之间.这与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随着温湿度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但均为正值.(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马锦丽,江洪,龚莎莎,舒海燕,方成圆[6](2016)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典型阔叶林的光合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典型阔叶林树种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中国绣球(Hydrangea chinensis Maxim)不同月份和冻雨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叶绿素荧光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期了解其光合固碳能力、适应性以及抵御胁迫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随季节变化3者Pn(净光合速率)、LSP(光饱和点)、Amax(最大净光合速率)、Rd(暗呼吸速率)、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Fv/F0(潜在活性)、q P(光化学猝灭系数)、Yield(实际量子产量)、ETR(表观电子传递速率)、SPAD(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此同时,LCP(光补偿点)、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则是上升趋势;(2)交让木和小叶青冈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中国绣球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3)Pn亦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始终大于零.即他们抗耐性较强,光合效率较高,可为通量观测系统分析该生态系统碳汇角色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李领寰[7](2015)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毛竹群落结构特征和采伐管理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目山毛竹林最早系僧侣们栽植,1953年建立天目山林场后,毛竹林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采取清理阔叶树等垦复和抚育措施,使局部地段毛竹林植被逐步入侵常绿阔叶林,导致植被类型发生逆向演替。200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显示,毛竹林面积由1956年的55.1 hm2扩大至87.5 hm2,占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国有林面积的8.6%,2014年6月调查结果显示,毛竹林面积已达105.38 hm2,占总面积10.04%。以禅源寺东侧青龙山为例,原先是以苦槠、青栲、香樟和青冈等树种组成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后来由于栽种毛竹而使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目前该山体约1/3面积已被毛竹林所占据。毛竹依靠强大的根鞭繁殖能力,其面积会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且多形成纯林,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目前,亟需采取生态工程采伐管理措施,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毛竹林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清理。本研究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天目山保护区内毛竹林分布情况,研究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判断毛竹林扩张速度;根据自然保护区群落结构分析,了解毛竹林群落与其他群落的差异性;基于毛竹林的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分析研究区毛竹林的特征,为毛竹林采伐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最终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毛竹林采伐方案设计,使保护区内各类重点保护对象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促进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浙江省自然保护区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提供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5-09-10)
王敏[8](2015)在《基于最小覆盖集模型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选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保护区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8年到2011年,十个经济大国中就有八个国家的濒危物种数增加了,并且其中六个国家的陆地保护区占总陆地面积的比重减少了。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保护区并不能很好地保护濒危物种,保护区的扩建存在可能性。为了提高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力度,除了完善现有保护区的管理措施外,保护区的扩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现有保护区边界5公里缓冲区内的地块进行研究,分析哪些地块适宜作为天目山保护区扩建的优先考虑对象。论文基于Marxan软件的最小覆盖集模型,结合Q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加入坡度这一空间约束到最小覆盖集的目标函数中,对研究区域进行选址分析。为了方便土地购置与管理,需要将研究区划分成较小的地块单元。综合考虑计算机运行效率与便于管理的地块尺寸,论文将研究区划分成200m×200m的正方形地块单元共4470个(缓冲区边缘地块单元为不规则图形),并且论文还将研究区划分为边长200米的正六边形地块单元1749个进行选址分析,对比不同地块划分形状的选址结果。本文将最小覆盖集模型应用到选址分析中,该模型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目标函数最小的一种整数规划模型,即在满足物种保护目标的前提下,使得保护区建设成本(Cost)最小。本文认为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坡度大的地块,地势陡峭,通常人类活动影响小,人为干扰少,适宜作为保护区的天然屏障。同时,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文件规定城市道路用地的坡度不得大于8%,即7.2°,居住用地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5%,即22.5°,公共设施用地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即18°。可见坡度大的土地上,建筑物较少,相对的土地购置费用较低。因此论文将坡度这一空间约束引入最小覆盖集模型目标函数的Cost因子中。另外设置参数α,用于平衡地块面积与坡度值对cost值的影响,意在使选址结果中的地块单元综合考虑地块面积与坡度值对cost值的影响,使得选址结果中选取的地块不仅面积尽量小(即地块数量少)而且选取的地块平均坡度尽量高。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各a值的选址结果,选择α=0.7143作为合适的权重因子。用此α值对研究区域进行选址分析,得到的结果既满足保护大多数物种的要求,又能降低土地购买、管理和维护的成本。确定较优的α值(0.7143)作为权重后,文章还选取不同的边界长度修正(BLM)值进行选址计算,使得选取的地块比较紧凑,不仅能保证保护区的连续性,而且便于地块的购买与维护,作为管理者和开发者扩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参考可行性比较高。本文利用R语言编程实现了选址和出图的自动化。最后文章对选址结果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总结,阐述本选址研究的不足与可改进之处。另外结合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状,对加强物种保护力度、提高管理效率等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申明亮,张超,郑超超,张鑫,伊力塔[9](2014)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浙江省天目山常绿阔叶林1hm2样地调查数据,应用点格局方法分析了3种优势种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杉木(Cryptomeria fortunei)、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比了优势种不同生长阶段(幼苗、幼树、中树、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不同生长阶段之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3个主要优势种并未受到明显的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总体呈现随机分布格局,其中短尾柯由于具有较高的根蘖率,导致在中树种群阶段于2~10m处呈现聚集分布;(2)3个主要优势种在不同生长阶段之间1~25m尺度范围内总体表现为无关联性,其中幼树与幼苗在小尺度(1~3m)上均表现为正相关,细叶青冈中树与大树阶段之间存在潜在的负相关趋势,杉木幼树与大树阶段存在潜在的正相关趋势;(3)3个优势种群在发育过程中均未明显受到密度制约造成的自疏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王雯娟[10](2014)在《漫步浙西“氧生殿”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的阳光、世代的山林、一城好空气,临安享有江南"养生殿"的美誉,境内拥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景色幽邃奇妍、自然环境优越独特、人文历史遗迹丰富多彩,清凉峰则重点保护着世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梅花鹿,天池之畔,听呦呦鹿鸣。雾霾多发的季节,心里自然而然生发对蓝天绿树的渴望。从杭城出发驾车西行,一路疾驰,慢慢地,眼前的视野(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4年11期)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8月和2017年8月,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旅游公路的运营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道路致死状况。结果表明,公路两侧昆虫的遇见率(14.55±4.45只·km~(–1))显着的高于林中(8.27±2.22只·km~(–1);P=0.018),公路两侧0—5m区域内节肢动物的捕获数(33.45±3.23只·m~(–2))也显着的高于20—30m区域(23.92±4.72只·m~(–2); P=0.027);并且距离公路0—5m区域内的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21)也高于20—30 m区域(1.90),说明公路运营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正的边缘效应。动物的平均道路致死率为9.01±3.17只·km~(–1),其中昆虫的道路致死数量最高,占总数的69.44%。说明道路边缘可能由于车辆的行驶而变成生态陷阱。另外还记录到大量的脊椎动物被车辆撞死,造成动物非自然死亡,进而对当地的野生动物群落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1].俞飞,李智勇.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尺度美学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2].费娴,华咏乐,冯思念,张芒娟,杨凤萍.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公路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动物致死特征[J].生态科学.2019
[3].徐荣林,张志坚,卢春天.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
[4].冯有为,何妍之,刘丽,许晗,潘佳栋.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垂直分布特征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6
[5].马锦丽,江洪,舒海燕,吴孟霖,方成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典型阔叶林的光合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马锦丽,江洪,龚莎莎,舒海燕,方成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典型阔叶林的光合生理特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李领寰.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毛竹群落结构特征和采伐管理措施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
[8].王敏.基于最小覆盖集模型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选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9].申明亮,张超,郑超超,张鑫,伊力塔.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
[10].王雯娟.漫步浙西“氧生殿”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J].风景名胜.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