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连电缆论文-孙磊

互连电缆论文-孙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互连电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抑制电磁泄漏,电缆辐射,电缆串扰,屏蔽电缆

互连电缆论文文献综述

孙磊[1](2017)在《互连电缆电磁泄漏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泄漏会对周围设备及人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涉密信息的泄漏会造成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电磁泄漏日渐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电磁泄漏主要有辐射泄漏和传导泄漏,在这两种方式中,设备之间的互连电缆均是造成电磁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互连电缆的电磁泄漏问题为对象,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1)电缆辐射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针对信号电缆本身的辐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传输线方程单位长度参数(或参数矩阵)和具体解的计算方法。利用电基本振子近似法对电缆的辐射电场进行了求解。利用解析模型研究了电缆辐射电场与工作频率、电缆长度、距地高度、监测点距离之间的关系。结合仿真方法,以梯形方波信号为对象,从激励信号特性、电缆布线参数和电缆类型叁个方面对电磁辐射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2)电缆串扰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针对信号电缆和电源线等其他电缆之间的串扰耦合进行分析。利用叁导体传输线模型对电缆的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以及共阻抗耦合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方法研究了串扰耦合电压与电缆工作频率、长度、高度以及电缆间距之间的关系。结合仿真方法,同样以梯形方波信号为研究对象,从激励信号特性、电缆布线参数和电缆类型叁方面对电缆串扰耦合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3)屏蔽电缆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电缆屏蔽是降低电磁泄漏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了屏蔽电缆屏蔽效能与转移阻抗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屏蔽效能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仿真方法对比分析了屏蔽层编织参数、电缆布线参数、屏蔽层的材料和数目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电缆的屏蔽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种在较宽频段内屏蔽性能表现优异的电缆。(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28)

郭宏科[2](2009)在《工业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及其抗干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推广,现代大工业生产向着高频、高速、高灵敏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工业系统中互连电缆的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电气工程师设计工控系统和现场布线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以传输线理论为基础,以电磁兼容机理为主线,对工业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及其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互连电缆中存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并介绍了其研究现状。其次,将传输线理论运用到工业局域网,详细阐述了工业互连电缆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即:反射、串扰及屏蔽电缆接地不当引起的共模/差模干扰问题。再次,研究了解决反射问题的方法——阻抗匹配法,并对常用的终端阻抗匹配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串扰耦合模型,用MATLAB编制相应的串扰仿真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串扰耦合电压与电缆结构参数的关系,得出串扰电压的大小随电缆长度和电缆距参考面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大地电导率的增加而减小。讨论了双绞线抗电磁干扰原理以及EMI滤波器对共模/差模干扰的抑制能力,并对EMI滤波器工作应遵循的最大阻抗失配原理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正确的工程使用方法。另外,根据仿真模型,自制了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测试装置,测试不同端接情况下的终端反射电压,及信号源幅值大小对串扰耦合电压的影响,从实验波形和数据变化趋势看,基本上与仿真结果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在上述理论仿真分析和实验基础上,得出了工业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抗干扰措施:通过阻抗匹配法减小信号反射和通过合理的电缆布线减小串扰。这些结论的得出,对电气工程师更好的解决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10-01)

马晓宇,杨学远[3](2009)在《互连电缆电磁防护的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敏度分析创新式的用在电磁防护领域。屏效作为电磁防护的衡量值之一,利用敏度分析得出影响屏效的关键因素。首先对屏效测试的方法和步骤作一简单介绍,然后分别用单值固定和求偏导两种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敏度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影响多芯屏蔽电缆屏效的关键因素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09年09期)

马晓宇,蔺安坤[4](2009)在《互连电缆电磁泄漏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任意角度入射的平面波对互连电缆的耦合干扰特性作了分析,确定了空间位置等因素对场-线耦合定量的计算,并编制程序来对所推导的场线耦合公式进行仿真,对分析现代电子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将仿真结果与以往文献结果对比,吻合度较好。(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09年07期)

王德华[5](2008)在《局部放电信号叁相交叉互连电缆传播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的了解局部放电信号在高压电力电缆中的传播特性,本文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缆内放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本文在原有单根电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套110kV XLPE电缆附件典型放电模型。遵照现场运行电缆绝缘故障的实际情况,本系统设置了气泡、电树枝,滑闪,悬浮四种局部放电模型。本文另通过XFDTD软件建立了单相高压电缆和叁相交叉互连电缆系统的模型,仿真了放电信号在其中传播一般规律,包括信号的衰减特性和信号的极性的判别;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证明:依据信号的极性来判断局部放电信号的位置是不能实现的;软件XFDTD的计算误差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所以可用于对现场运行的电缆系统进行仿真计算。(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08-05-01)

陈国凡[6](2008)在《电子设备互连电缆的电磁兼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提出电子设备互连电缆间的电磁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场路结合的方法对电子设备互连电缆进行了电磁耦合预测、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无线电》期刊2008年01期)

陈国凡[7](2008)在《电子设备互连电缆的电磁耦合数值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设备中不同类型的信号电缆密集敷设,容易产生电磁干扰问题。大多数电缆间电磁耦合现象发生在同一束或邻近的电缆之间。这种耦合途径通常分布参数模型来描述,并用电路理论来简化。电子设备内各模块间互连电缆以及模块内PCB印制线间的距离较小,相互间干(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电磁兼容》期刊2008年01期)

陈国凡[8](2007)在《电子设备互连电缆电磁兼容性预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设备互连电缆之间的电磁耦合是降低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原因。本文在提出电子设备互连电缆间的电磁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场路结合的方法对电子设备互连电缆进行了电磁耦合预测分析。数值分析结果对最终实现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07年12期)

阚德鹏,丁高,权修桥,孙伟国[9](2005)在《互连电缆电磁辐射的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EMC)测试中,被测设备(EUT)的互连电缆电磁辐射较难抑制。本文通过交调干扰分析得出EUT内部的可能产生的频谱,并对这些频谱进行滤波处理,使其耦合到电缆线上的电磁辐射较小,同时对电缆上的电磁辐射进行屏蔽处理,保证EUT能通过EMC的辐射发射测试。(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05年09期)

贾翠霞,邱扬,田锦[10](2003)在《互连电缆电磁兼容仿真软件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范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开发了互连电缆电磁兼容仿真软件,介绍了其可视化集成界面的设计及模块间接口功能的实现。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程度较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3年01期)

互连电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推广,现代大工业生产向着高频、高速、高灵敏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工业系统中互连电缆的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电气工程师设计工控系统和现场布线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以传输线理论为基础,以电磁兼容机理为主线,对工业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及其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互连电缆中存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并介绍了其研究现状。其次,将传输线理论运用到工业局域网,详细阐述了工业互连电缆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即:反射、串扰及屏蔽电缆接地不当引起的共模/差模干扰问题。再次,研究了解决反射问题的方法——阻抗匹配法,并对常用的终端阻抗匹配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串扰耦合模型,用MATLAB编制相应的串扰仿真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串扰耦合电压与电缆结构参数的关系,得出串扰电压的大小随电缆长度和电缆距参考面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大地电导率的增加而减小。讨论了双绞线抗电磁干扰原理以及EMI滤波器对共模/差模干扰的抑制能力,并对EMI滤波器工作应遵循的最大阻抗失配原理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正确的工程使用方法。另外,根据仿真模型,自制了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测试装置,测试不同端接情况下的终端反射电压,及信号源幅值大小对串扰耦合电压的影响,从实验波形和数据变化趋势看,基本上与仿真结果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在上述理论仿真分析和实验基础上,得出了工业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抗干扰措施:通过阻抗匹配法减小信号反射和通过合理的电缆布线减小串扰。这些结论的得出,对电气工程师更好的解决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连电缆论文参考文献

[1].孙磊.互连电缆电磁泄漏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2].郭宏科.工业互连电缆信号完整性及其抗干扰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3].马晓宇,杨学远.互连电缆电磁防护的敏度分析[J].电子质量.2009

[4].马晓宇,蔺安坤.互连电缆电磁泄漏抑制方法研究[J].电子质量.2009

[5].王德华.局部放电信号叁相交叉互连电缆传播规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6].陈国凡.电子设备互连电缆的电磁兼容分析[J].中国无线电.2008

[7].陈国凡.电子设备互连电缆的电磁耦合数值结果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8

[8].陈国凡.电子设备互连电缆电磁兼容性预测与分析[J].电子质量.2007

[9].阚德鹏,丁高,权修桥,孙伟国.互连电缆电磁辐射的抑制方法研究[J].电子质量.2005

[10].贾翠霞,邱扬,田锦.互连电缆电磁兼容仿真软件的开发[J].计算机应用.2003

标签:;  ;  ;  ;  

互连电缆论文-孙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