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行政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行政伦理,土地征收,失范
土地行政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郭施宏[1](2016)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土地行政伦理失范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暴露出弊端,其实质原因是伦理价值的缺失。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土地行政伦理的公共服务和人地和谐的基本价值导向看土地征收过程发现,土地征收的过程存在着行政伦理和土地伦理失范的现象。其中行政伦理失范表现为行政公平缺失、社会正义沦陷、政府角色混乱、行政责任淡薄和公共承诺失效。土地伦理失范表现为因土地伦理适用性前提不完整而导致的土地生育功能被剥夺、土地价值被片面化和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林绍珍,林卿[2](2013)在《新中国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变迁过程及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全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能为我国高效的土地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相对统一管理阶段、分散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垂直管理阶段的变迁过程。这一变迁过程主要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降低交易费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何文浩[3](2009)在《我国土地行政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迅猛增加,土地市场急剧升温,土地关系十分紧张。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有审批土地、监督土地使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职责,而土地违法案件仍频频发生,因土地利用而出现的利益冲突呈现多层次性、多面性,原因在于现实的土地行政过程无法有效调整利益主体间复杂的利益关系。整合利益格局、优化土地行政系统成为土地行政发展的必然使命。基于土地行政中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广泛,本文运用博弈论和利益分析法对土地行政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政府更好的协调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和谐土地行政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首先梳理了土地行政、土地行政过程、利益、利益主体、博弈论等概念和理论,接着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叁个阶段对土地行政过程进行了利益博弈分析。本文以耕地保护政策的决策为例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土地征收为例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土地监督过程中,从土地监察、土地督察、社会监督叁个方面对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在土地行政决策过程中,政府的决策依据是公共利益,但是现实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利益分配上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应当优化现有的土地行政决策过程,即建构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确定、政策实施、信息反馈及政策的再制定循环而成的土地政策决策过程,必须改善决策制度法律环境。在土地行政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考虑的是大局利益,即注重整体发展、效率与公平;而地方政府主要追求的是局部利益;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个人)则是优先追求的是自己和所属组织的利益;应当在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实现的前提下,统筹协调以上主体在土地行政过程中的利益目标实现。在土地行政监督过程中,我国已形成了网络化的监督格局,但是多股监督力量和主体因利益目标的不同而相互冲突、相互牵制,阻碍了土地行政监督目标的实现和监督的有效性。应当整合土地行政系统中的监督权,提高监督权的位阶,加强土地督察部门与环保、产业、社会保障部门的协同关系,促使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模式,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常任制,赋予土地监察员以相应的监督权力。本文最后从系统论、公共行政精神、行政叁分制、利益整合、熵增原理等五个方面对土地行政系统优化模型进行了探索。(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2-01)
沈广和,郭春华[4](2008)在《我国土地行政过程中的政府责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量的土地违法违规现象表明政府在土地行政过程中还存在失责现象。究其成因主要是政府的土地行政责任体系不健全。要解决现阶段我国政府土地行政失责问题,就必须按照从明确责任到评价责任再到追究责任的路径来构建土地行政责任体系。其内容包括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等。同时,还应注重社会监督约束和道德伦理约束,以保证土地行政责任体系的顺利构建和执行。(本文来源于《广东土地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张文君[5](2006)在《让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为“阳光下的交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3月13日电:张文君报道:“在土地使用权的拍卖过程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必须明确拍卖主体,让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为‘阳光下的交易’。”全国“两会”上,我省全国政协委(本文来源于《河北经济日报》期刊2006-03-14)
李彦生[6](1989)在《防止土地行政案件的变相调解——剖析一起宅基纠纷的处理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事人李××和王××,系邻居,李居北,王居南。两家宅基均是1982年村委会统一规划发放的,李同年建房四间,并在宅基南端建了厕所和牲口棚一间。王于1986年9月份始动工建房,当时提出李所占宅基面积向南扩占,要求对方拆除厕所及牲口棚,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经村、乡多次调解无效,乡政府于今年叁月做出决定:令李拆除厕所和部分牲口棚,王与东西邻北房后山墙拉齐建房并赔偿李损失费315元。李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此案后认为,根据《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双方现使用宅基面积均已超出标准,不应再让李拆除原有建筑物供王扩大宅基,因此对乡政府所作决定持不同意见,拟作(本文来源于《河北法学》期刊1989年06期)
土地行政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健全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能为我国高效的土地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相对统一管理阶段、分散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垂直管理阶段的变迁过程。这一变迁过程主要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降低交易费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行政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施宏.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土地行政伦理失范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林绍珍,林卿.新中国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变迁过程及原因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何文浩.我国土地行政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4].沈广和,郭春华.我国土地行政过程中的政府责任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8
[5].张文君.让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为“阳光下的交易”[N].河北经济日报.2006
[6].李彦生.防止土地行政案件的变相调解——剖析一起宅基纠纷的处理过程[J].河北法学.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