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银莲花论文-赵泽瑛

林荫银莲花论文-赵泽瑛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荫银莲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林荫银莲花,生长发育,产量,皂苷

林荫银莲花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瑛[1](2016)在《林荫银莲花人工栽培技术及地乌皂苷合成途径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林荫银莲花药用价值的不断被发掘,野生资源近年来被过度开发,蕴藏量急剧减少。林荫银莲花生长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且繁殖系数低、生长缓慢,从而严重制约了中成药的开发。因此,开展适宜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对于林荫银莲花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探明林荫银莲花重要药用成分地乌叁萜皂苷时空积累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技术对植株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基于转录组学分析,克隆了一个地乌叁萜皂苷合成代谢途径中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对其功能及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试图为为林荫银莲花规模化栽培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林荫银莲花根茎地乌总皂苷含量在倒苗期达最高,而叶片中地乌总皂苷及W3单体含量在苗期较高,因此根茎的适宜采收期为倒苗期。2.以根茎为材料,采用不同长度切段进行扩繁种植,结果显示,采用短种茎播种,生长植株的营养生长,以及根茎产量增加量、地乌总皂苷和W3单体含量均大于长种茎处理。以短种茎播种,采用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并在苗期追施75 kgN/ha氮肥,植株的营养生长,以及收获期根茎产量增加量、地乌总皂苷和W3单体含量最大。指纹图谱分析显示,在不同人工扩繁和栽培技术下生产的林荫银莲花根茎药用成分组成与野生品无明显差异。3.以野生林荫银莲花开花期叶片和根茎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建立了林荫银莲花转录组数据库。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出在叶片中表达量低而在根茎中表达量高的两个糖基转移酶候选基因85A1-GT和27554-GT,并采用RT-PCR技术,以pEASY-blunt为载体,克隆了这两个糖基转移酶基因。以克隆基因构建pMetabV1-GT表达载体,并转化酿酒酵母EBY100,通过诱导表达、提取和纯化目标蛋白,经SDS-PAGE检测,仅检测到85A1-GT基因表达蛋白。利用苯酚红试剂法测定85A1-GT表达蛋白基因半乳糖糖基转移酶活性,酶活力为58U,比活力为4.64U/mg,因此定名为AfGT1。4.基于林荫银莲花转录组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内参基因及其序列,并研究了其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时空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研究不同生长期目标基因表达量时,可选择EF1A和ETIF1a两基因组合作为适宜的内参基因;在研究生长时期不同组织器官中目标基因表达量时,可选择PUBQ和ETIF1a两基因组合作为内参基因。5.以EF1A和ETIF1a为内参基因,研究了糖基转移酶基因AfGT1在林荫银莲花中时空表达规律,结果发现,AfGT1在花期根茎中表达量最高,而在各时期叶片和其他时期根茎中表达量均较低,其时空表达模式与地乌总皂苷积累规律基本一致,说明该基因是地乌皂苷合成途径的一个重要基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唐京群[2](2013)在《林荫银莲花的叁萜皂苷类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银莲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区,多生长于林下阴湿处,故名“林荫”银莲花。林荫银莲花以其根茎入药,名为“地乌”,又名地雷、黑地雷、金串珠、蜈蚣叁七等,具消肿止痛、祛风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在民间习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期研究表明,叁萜皂苷类化合物为林荫银莲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其总皂苷部位制成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5类新药,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但其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尚不十分明确。为进一步探索林荫银莲花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本论文对其总皂苷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手段,从林荫银莲花总皂苷部位分离得到了21个叁萜皂苷类化合物,并综合运用各种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桦木酮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Ⅳ, AF-1)、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鸡纳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Ⅴ, AF-2)、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Ⅵ, AF-3)、3-O-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Ⅶ, AF-4)、3-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lucyoside H, AF-5)、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giganteasides G, AF-6)、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mateglycoside D, AF-7)、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steryunnanoside F, AF-8)、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hemsgiganoside B, AF-9)、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10)、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nhuienoside C, AF-11)、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12)、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cussonoside B, AF-13)、3-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nipponoside B, AF-14)、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15)、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nhuienosides E, AF-16)、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Ⅱ, AF-17)、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Ⅲ, AF-18)、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hederasaponin B, AF-19)、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20)和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nhuienoside F, AF-21)。以上化合物中,AF-1~AF-4为4个新的叁萜皂苷类化合物,AF-6~AF-8、AF-11、AF-12、AF-20和AF-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本论文还对分离得到的21个叁萜皂苷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炎活性测试。分别测试了各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脂多糖(LPS)所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抑制率(%),其中AF-2、AF-3、AF-7、AF-11、AF-17、AF-19和AF-21对RAW264.7细胞释放NO显示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3-05-01)

杨瑞玮[3](2012)在《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控制技术及相关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属银莲花属(Anemone)植物,以其干燥根茎入药,俗称地乌,具有祛风湿、助筋骨、消肿止痛等功效,开发意义巨大。在已建立的林荫银莲花芽外植体离体快繁体系中,褐变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影响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组培成功的限制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林荫银莲花外植体褐变控制技术及褐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林荫银莲花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空白培养基、低温黑暗预培养、抗氧化剂浸泡预处理以及不同吸附剂(活性炭)和抗氧化剂(硫代硫酸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对林荫银莲花外植体生长分化增殖和褐变的影响,探讨了外植体褐变与总酚含量、POD活性、PPO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添加1g/L活性炭(AC)的空白蔗糖培养基预培养2d,然后转接到正常培养基培养,林荫银莲花外植体褐变控制效果最好,同时增殖系数有所提高。2.继代转接前将林荫银莲花组培苗低温预处理7d,可以降低褐变程度,但是增殖系数有所减少。3.继代转接之后,暗处理芽外植体4d,然后转入正常光照下培养,可以减轻褐变程度。低温预处理4d可以有效地控制褐变,但转入正常培养条件下,褐变急剧加重。另外,低温、暗处理都会降低增殖系数。4.以0.5g/L硫代硫酸钠浸泡林荫银莲花芽外植体,然后接种培养,褐变控制及生长增殖效果最佳,其次是0.25g/L抗坏血酸浸泡预处理。5.不同褐变抑制剂对林荫银莲花外植体褐变控制效果依次为: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活性炭。其中抗氧化剂以添加0.2g/L硫代硫酸钠褐变控制及生长增殖效果最佳,其次是添加0.5g/L的抗坏血酸,吸附剂以添加0.1g/LAC褐变控制及生长增殖效果较好。6.基本培养基中蔗糖用量减半、微量元素用量减半或者肌醇用量加倍,可以提高组培苗增殖系数,减轻褐变的严重程度。7.添加硫代硫酸钠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外植体总酚含量和POD活性,添加低浓度的硫代硫酸钠也可以降低PPO的活性。总酚含量、POD活性、PPO活性叁者共同影响林荫银莲花芽外植体褐变的发生,在两类氧化酶中,PPO对褐变的影响较POD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王俊,朱端卫,杨特武,刘保财,杨瑞玮[4](2012)在《林荫银莲花不定芽增殖培养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不定芽繁殖系数,对其组培快繁体系进行优化。以林荫银莲花无菌苗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激素、碳源、添加物和矿质元素钙等组分对其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以1/2 Ca浓度MS为固体培养基,激素为1.0 mg/L 6-BA和1.0 mg/L NAA,蔗糖或食用白糖30 g/L,水解酪蛋白为添加物,浓度为750 mg/L,培养30 d后繁殖系数可达4.01,大幅提高了不定芽的增殖速度和质量,为工厂化生产林荫银莲花种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2年01期)

刘保财,朱端卫,耿明建,杨瑞玮,杨特武[5](2011)在《珍稀中药材林荫银莲花花粉粒形态观察及核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林荫银莲花花粉形态特征并确定其染色体数目和倍性,为揭示其不同地域的居群差别提供资料,为药物的孢粉学鉴定和细胞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根尖的染色体。结果林荫银莲花的花粉粒形态为扁球形,具有6-7个萌发沟,表面有小刺状纹饰,还有一些微小的小孔;花粉大小:极轴长度为17.96-22.95μm,赤道轴长度为21.75-28.05μm。染色体基数为7,核型公式为2n=2x=12m+2 t(sat)。结论林荫银莲花是银莲花属系统演化中处于中间地位的一个物种,偏向于原始类群。(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庄德斌,杜春艳[6](2011)在《林荫银莲花及丰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花萼干像似花瓣,有红、白、紫、蓝等色,花形多变,有重瓣、半重瓣等,此花的总苞轮生无柄,多在花下着生,这一点是和花毛茛区分的标志,它的花期长,可从3月一直延至5月,加之花型多变,绚丽多彩,是一种很美的球根花卉,很适合作为盆栽或地栽观赏。1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根茎粗,近圆柱状。基生叶1~2片,有长叶柄,五角形,长3~7.5cm,宽5~10cm或更(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1年04期)

刘保财[7](2011)在《林荫银莲花多倍体种质培育和离体快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属银莲花属(Anemone),以其干燥根茎入药,俗称地乌,具有祛风湿、助筋骨、消肿止痛等功效,开发意义巨大。在自然条件下林荫银莲花生长期短,生物量小,种子发芽困难,野生资源有限,急需实现人工栽培。本研究针对其种质资源缺乏的问题,以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离体叶的再生体系,并初步探讨了多倍体种质培育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根茎上萌发的芽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colchicine)作为诱导剂,采用棉球包裹处理,然后栽培到土壤中观察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以0.2%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根茎萌发芽8d的诱导率最高,达81.67%,且死亡率低,是诱导多倍体材料的可行方法。(2)以根茎萌发芽为材料,消毒后在MS+2.0 mg/L 6-BA+0.2mg/L NAA+0.8%琼脂+3%蔗糖培养基上培养,然后转移到MS+1.0 mg/L 6-BA+0.3 mg/L NAA+0.5 mg/L KT+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再以不同浓度秋水仙素采用点滴法和浸泡法处理再生芽。结果表明,多倍体诱导率很低,最高诱变率仅达13%左右,且死亡率高,最高达81.7%。(3)再生芽离体叶片在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与生长素类NAA的MS基本培养基上,并在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培养,观察对外植体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均无愈伤组织产生,而是直接从叶片外植体上再生小芽;以在MS+1.5 mg/L6-BA+0.2 mg/L NAA+0.8%琼脂+3%蔗糖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培养的再生芽诱导率最高,达21.67%。光照虽对叶片外植体再生芽的诱导有一定影响,但对再生小芽数目影响不大。(4)以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2,4-D与6-BA的MS为培养基,并在黑暗和光照两种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仍未被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而是直接再生出小芽;在黑暗条件下,以MS+2.5 mg/L6-BA+0.2 mg/L 2,4-D+0.8%琼脂+3%蔗糖培养基的再生芽诱导率最高,可达28.33%;有光照条件下,再生芽诱导率略低,但对单个叶片外植体上再生芽数影响不大。(5)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1 mg/L 2,4-D和0.1 mg/L NAA与不同浓度6-BA组合,并在黑暗和光照两种条件下培养叶片外植体,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以MS+1.5 mg/L 6-BA+0.1 mg/L 2,4-D+0.1 mg/L NAA+0.8%琼脂+3%蔗糖为培养基的再生芽诱导率最高,可达32.78%,是目前叶片再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光照对初代再生芽的诱导仍有影响,但对再生小芽数量影响不大。(6)将叶片再生小芽继代培养4次后,去除丛生芽上的大叶片,保留新生叶,接种到1/2MS+1.0 mg/LNAA+0.8%琼脂+3%蔗糖的生根培养基中,分别在室温(19±2℃)光照、室温(19±2℃)黑暗及4℃黑暗下培养。结果表明,在4℃黑暗下培养生根率最高,可达70%。待根生长至0.5cm长度后,转入光下培养,可培育出健壮幼苗。(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王俊,朱端卫,杨特武,辛龙,耿明建[8](2010)在《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养55 d后,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3.9%,平均根条数为10.5,根长最长达1.73 cm,根较粗且褐化轻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张忠池,耿明建,杨特武,刘伟,王俊[9](2010)在《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组织培养技术,为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一珍稀中药资源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途径。方法筛选适合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并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林荫银莲花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 6-BA和1.0 mg/L NAA,在温度17℃条件下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的分化;生长健壮的芽为最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5.7%,且易分化形成不定芽和拟球茎;在1/2 MS+0.2 mg/L NAA培养基上,5℃条件下培养,再生拟球茎和不定芽生根良好。结论本研究为林荫银莲花种苗繁殖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其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0年07期)

辛龙[10](2010)在《矿质营养对林荫银莲花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叁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处理对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的生长发育、产量、碳氮代谢、养分吸收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为珍稀中药材林荫银莲花规模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2007年到2009年3年的栽培试验表明,林荫银莲花的株高、叶面积随生长年限呈增大趋势;氮素能明显促进林荫银莲花的生长,提高其根茎生物量的积累;NPK平衡施肥处理的生长情况在各个施肥处理中最好;地乌产量随生长年限增加。(2)林荫银莲花栽种第叁年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其栽培第二年。倒苗期林荫银莲花地下部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一般高于生长旺期,地上部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一般低于生长旺期。施氮处理的林荫银莲花植株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要高于不施氮处理。(3)林荫银莲花地上部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要高于地下部。地上部全氮含量从生长旺期到开花期先升高,到倒苗期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地下部随生育期的进行,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生长前期到倒苗期,地上部的磷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从开花期开始,地下部磷含量逐步下降;地上部钾含量急剧下降,到倒苗期地上部叶片中钾含量最低,地下部根状茎钾吸收量变化不大,钾吸收量呈小幅上升趋势。林荫银莲花全生育期对各元素吸收积累总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4)通过比较野生地乌与不同施肥处理地乌的紫外吸收图谱、红外光谱表明,施肥处理未改变地乌的化学成分类型。(5)随着生长年限增长,地乌总皂苷含量有逐渐增加趋势。在同一年份,倒苗期地乌总皂苷含量要高于生长旺期,缺氮处理的总皂苷含量明显高于缺磷、缺钾处理,施肥处理的地乌总皂苷含量要高于野生地乌。(6)地乌倒苗期齐墩果酸含量要低于生长旺期,PK处理齐墩果酸含量要高于NP、NK和NPK处理,其中NPK处理最低。(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林荫银莲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银莲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区,多生长于林下阴湿处,故名“林荫”银莲花。林荫银莲花以其根茎入药,名为“地乌”,又名地雷、黑地雷、金串珠、蜈蚣叁七等,具消肿止痛、祛风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在民间习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期研究表明,叁萜皂苷类化合物为林荫银莲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其总皂苷部位制成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5类新药,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但其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尚不十分明确。为进一步探索林荫银莲花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本论文对其总皂苷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手段,从林荫银莲花总皂苷部位分离得到了21个叁萜皂苷类化合物,并综合运用各种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桦木酮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Ⅳ, AF-1)、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鸡纳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Ⅴ, AF-2)、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Ⅵ, AF-3)、3-O-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Ⅶ, AF-4)、3-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lucyoside H, AF-5)、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giganteasides G, AF-6)、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mateglycoside D, AF-7)、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steryunnanoside F, AF-8)、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hemsgiganoside B, AF-9)、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10)、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nhuienoside C, AF-11)、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12)、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cussonoside B, AF-13)、3-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nipponoside B, AF-14)、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15)、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nhuienosides E, AF-16)、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Ⅱ, AF-17)、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flaccidoside Ⅲ, AF-18)、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hederasaponin B, AF-19)、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F-20)和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anhuienoside F, AF-21)。以上化合物中,AF-1~AF-4为4个新的叁萜皂苷类化合物,AF-6~AF-8、AF-11、AF-12、AF-20和AF-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本论文还对分离得到的21个叁萜皂苷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炎活性测试。分别测试了各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脂多糖(LPS)所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抑制率(%),其中AF-2、AF-3、AF-7、AF-11、AF-17、AF-19和AF-21对RAW264.7细胞释放NO显示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荫银莲花论文参考文献

[1].赵泽瑛.林荫银莲花人工栽培技术及地乌皂苷合成途径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2].唐京群.林荫银莲花的叁萜皂苷类成分研究[D].暨南大学.2013

[3].杨瑞玮.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控制技术及相关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4].王俊,朱端卫,杨特武,刘保财,杨瑞玮.林荫银莲花不定芽增殖培养基的优化[J].药物生物技术.2012

[5].刘保财,朱端卫,耿明建,杨瑞玮,杨特武.珍稀中药材林荫银莲花花粉粒形态观察及核型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

[6].庄德斌,杜春艳.林荫银莲花及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

[7].刘保财.林荫银莲花多倍体种质培育和离体快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8].王俊,朱端卫,杨特武,辛龙,耿明建.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

[9].张忠池,耿明建,杨特武,刘伟,王俊.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研究[J].中草药.2010

[10].辛龙.矿质营养对林荫银莲花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

标签:;  ;  ;  ;  

林荫银莲花论文-赵泽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