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强度论文-滕福民

大强度论文-滕福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生代”,叶锡,休假,粤北山区,手心,形势判断,大满贯,十几,一副,体能素质

大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滕福民[1](2019)在《“新生代”临阵接过指挥棒》一文中研究指出寒风萧瑟,落叶无声,粤北山区里“杀”机四伏。背靠着树干暂时掩藏住身体后,广东总队清远支队机动中队突击一组临时组长叶锡信和两名组员终于得到短暂的空隙,抓紧时间大口喘气,紧握着枪的手臂微微颤栗,每隔十几秒就要用衣服擦去手心渗出的汗水。从“猎人”变成“(本文来源于《人民武警报》期刊2019-12-04)

武大伟,宿元,朱志强[2](2019)在《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及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力量素质和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采用80%~100%1RM抗阻训练对国家队13名雪橇运动员(男7名,女6名)进行15周、每周3次的上肢和躯干力量训练;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的1RM卧拉、1RM卧推等5项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和0~2 m段出发时长、2~4 m段出发时长2项技术指标。结果:训练前后雪橇运动员的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素质及出发时长差异均具有显着性;训练后雪橇运动员1RM卧拉重量出现6.25%~38.46%的增幅,雪橇运动员1RM卧推重量出现8.11%~43.75%的增幅,雪橇运动员出发时长降幅为3.03%~13.16%。结论: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与出发时长存在相关性,最大力量素质的提高是缩短出发动作时长的条件之一;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可以显着提高雪橇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80%~100%1RM强度负荷力量训练符合雪橇运动员发展上肢和躯干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素质训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梁飞,王松涛[3](2019)在《针刺八髎穴对消除大强度运动下肢疲劳的效果及其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在运动训练中是不可避免的,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一直是运动科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医手段尤其针灸在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过程中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验证针刺八髎穴消除大强度运动下肢疲劳的效果,为运动员和健身人群的训练、比赛和锻炼提供保障。本文通过选取36名熟练跑跳类项目的体育专业健康男性大学生,随机分成A组(针刺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8人,两组受试者均参加7天下肢离心式大强度负荷运动,从第8天开始至第15天为恢复期,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大学生在训练期及恢复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状况。训练期设定一组负荷的运动量为最大用力的18个立定蛙跳,32个负重量为20kg的负重高抬腿。运动方式为每组负荷间休息3分钟,第1天做10组负荷,第2天做5组负荷,第3天做8组负荷,第4天至第7天恢复为做10组负荷。训练和恢复期均采用正常饮食,不服用任何药物和保健功能食品,以叁维加速度体动记录仪动态监测实验期间的日常身体活动量,每次负荷运动结束后,两组受试者由专人带领做相同的拉伸和放松运动。A组受试者从训练的第4天运动后给予针灸直刺八髎穴1-3寸,处理时轮流选穴治疗。八髎穴包括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四,一共八个。训练课后(放松整理活动完成后)和下次训练课之前30分钟各治疗1次,每次15分钟。B组受试者不做任何处理。测试的指标包括立定跳远(SLJ)、摸高(SJ)、下肢肌肉酸痛程度评分(SR)、伸膝肌群最大收缩力量(PT/BW)、血睾酮(T)和皮质醇(C)等指标。分别对SLJ、SJ、SR和PT/BW四项指标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观察主效应(各天之间的比较)是否具有差异,时间(测试天数)与干预因素(针刺组和非针刺组)是否存在交互效应,两组受试者(针刺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随时间(测试天数)的变化趋势是否存在不同。结果表明:1、主效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且时间与干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1),说明两组受试者所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存在不同。2、各测试时间点的两组间比较结果:第0天的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作为基准值,两组受试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从训练第1天至第3天,各组实施相同的训练方案和训练后常规恢复手段,因此两组受试者的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训练第4天至第7天,A组实施八髎穴针刺处理,B组不实施针刺。A组与B组受试者的SLJ、SJ、SR和PT/BW四项指标均呈现显着性差异(P<0.01)。从第8天停止训练进入恢复期,但A组仍然进行针刺八髎穴处理,B组不进行针刺。因此,A组和B组的各项指标仍然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均表现为SLJ、SJ、PT/BW在A组大于B组,SR在A组小于B组。直到第15天,差异消失(P>0.05)。3、同组内不同测试时间点的比较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的SLJ、SJ和PT/BW指标均随着训练天数的延长而持续下降,而SR分值持续提高,停止训练后各项指标开始向基准值恢复。针刺组(A组)的四项指标在恢复期的第2天即恢复到基准值(第0天)水平(其中SR为第3天恢复)(P>0.05);对照组(B组)SLJ和SJ在恢复期的第7天,SR和PT/BW在恢复期的第8天才恢复到基准值(第0天)水平(P>0.05)。4、从第0天到第3天因为运动原因,两组受试者第4天测得血清睾酮浓度数值降低,两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运动7天之后,即第8天A组与B组之间血清睾酮浓度测定值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第12天仍然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在这个过程中,B组运动训练期间血清睾酮浓度不断降低,停止训练后缓慢恢复,而A组运动前3天血清睾酮浓度下降,运动至第8天却不降反升,停止训练后快速恢复。血清皮质醇浓度随训练先升后降,两组受试者第4天测得血清皮质醇浓度数值最高,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随后开始回落,但A组一直比B组浓度低,第8天和第12天两组间血清皮质醇浓度测定值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以上结果说明,针刺八髎穴能较好促进下肢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的改善有关。因此,建议推广应用针刺八髎穴技术消除运动性疲劳(尤其是下肢疲劳)。(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方,曹建民,曹卉,段永斌[4](2019)在《四周大强度力竭运动对大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大强度运动中,非创伤性急性肾损伤经常发生,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等。运动性肾损伤是大强度运动中的常见"类病理性"现象,一般认为是可逆的,可完全恢复。但动物实验与人类研究中均发现,严重的运动性肾损伤会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不可逆改变。运动性肾损伤对机体的潜在健康威胁已引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运动性肾损伤的潜在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是出现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肾损伤表现的基础,但力竭运动对大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16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和力竭训练组(E组),每组8只,C组安静饲养,正常活动,E组进行四周的力竭运动,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跑台坡度为10度,跑台速度从10m/min开始,每5min速度增加5m/min,最大速度保持为35m/min,运动至大鼠力竭。运动频率为每天力竭运动1次,每周运动5天,共进行4周。力竭判断标准为:用毛刷驱赶大鼠不能坚持运动,停止运动后,大鼠翻身反射迟缓。最后一次力竭运动后24h取材,最后一次训练后24h处死大鼠。2%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进行麻醉,膀胱穿刺法取尿,腹主动脉取血,取左右肾脏并剔除筋膜,左侧肾脏纵切,浸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右侧肾脏置于预冷的生理盐水中洗净血污,迅速投入液氮暂存,随后保存于-80℃冰箱冻存待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UN)是常用的检测肾功能的传统指标,各种实质性肾损伤或肾功能不全均可引起Scr和BUN的显着升高,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NGAL)是近年来常用的炎症和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为判断Ex组大鼠是否出现运动性肾损伤,本研究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尿NGAL,碱性苦味酸法检测Scr,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测BUN;为更明确力竭运动对大鼠肾脏组织结构的改变,本研究对大鼠肾脏的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在200倍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病理学变化;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是由Rel蛋白质家族中两种蛋白质分子组成的二聚体,在细胞的炎症反应过程中,NF-κB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众多炎症细胞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促炎细胞因子起主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力竭运动对大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用Western印迹检测了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NF-κBP65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研究结果:肾脏组织石蜡切片HE光镜图显示,C组肾小球结构完整,改变不明显,肾小球系膜细胞正常,内皮细胞结构正常。E组肾小球囊腔狭窄,血管球与囊腔壁界限不清楚,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空泡变性,管腔扩张严重,管腔有少量脱落绒毛和上皮细胞,出现各种管型。大鼠血液指标中,E组(175.66±16.08 umol/L)大鼠Scr显着高于C组(153.34±8.67 umol/L),P<0.01;E组(6.67±0.53 mmol/L)BUN显着高于C组(5.37±0.19 mmol/L),P<0.01;大鼠尿液指标中,E组(9.01±0.18 ng/ml)大鼠NGAL显着高于C组(7.48±0.31 ng/ml),P<0.01;大鼠肾脏组织Western印迹结果中,E组(0.77±0.10)大鼠肾脏组织NF-κB p65在蛋白水平表达显着高于C组(0.27±0.03),P<0.01;大鼠肾脏组织炎症因子ELISA检测结果中,E组(51.47±1.90 pg/mg)大鼠肾脏TNF-α显著高于C组(41.73±2.1 pg/mg),P<0.01;E组(6.61±0.22 pg/mg)大鼠肾脏IL-1β显著高于C组(5.03±0.23 pg/mg),P<0.01;E组(64.12±1.15 pg/mg)大鼠肾脏IL-6显着高于C组(52.49±0.54 pg/mg),P<0.01。研究结论:四周力竭运动使大鼠出现运动性肾损伤,表现为肾脏组织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肾脏组织炎症因子升高,运动性肾损伤机制与大强度运动激活肾脏NF-κB通路,促炎因子过度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陈晓光,李飞跃[5](2019)在《大强度运动对女性足底压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大强度运动很容易造成对下肢肌肉的影响,如肌肉拉伤,肌肉酸痛。而且大强度运动容易造成局部骨骼肌的运动性疲劳,探究大强度运动对于人体的影响一直是体育运动当中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大强度运动对于机体影响的生理生化研究较多,对于人体力学参数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之前有关于快走、慢跑等运动方式对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多。鲜有对于大强度运动后对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影响的研究报道。因此本实验以普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大强度跑台运动前后足底压力特征测试,分析统计足底压力参数,探究性研究大强度运动对女性自然行走状态下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结果:(1)可以为人们运动健身提供一些理论研究依据;(2)可以为运动鞋的设计提供一些技术支撑;(3)可以为运动损伤后进行康复治疗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4)可以为今后研究大强度运动对特殊足底类型足底压力的影响提供对照。目的:探究大强度运动前后对年轻自然行走状态下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招募12名正常足底类型年轻女性(年龄:21±1.0岁;身高:164.2±4.5cm;体重:57.6±6.3kg;鞋码:38.3±1.1),采用实验法,用Footscan7gait2ndgeneration(比利时)系统测试受试者在大强度运动前后足底压力,运动前后各选取叁次自然行走状态并有完整足底压力图像的数据,导出数据,用excel办公软件和SPSS21.0分析软件按足底十个解剖区域分别求平均值,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比较方法分析检验大强度运动前后足底压力指标(压强峰值,冲量和足轴角)的差异性(P<0.05,指有显着性差异),探究大强度运动对女性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研究结果:(1)运动前后对比足底各区域压强峰值均有减小,在左足的第1趾骨和第2跖骨区域和右足的第2-5趾骨区域峰值有显着性减小(P<0.05),双足在第1跖骨,第2跖骨,第3跖骨和足跟部区域明显的减少。足底压强峰值分布较大的区域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区域。(2)运动前后冲量有减少趋势,在左足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运动后与运动前相比显着减小(P<0.05),在左足的第1跖骨,第2跖骨和足跟内侧区域和在右足的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明显的减小。足底冲量分布较大的区域在左足的第叁跖骨,第二跖骨,足跟内侧,在右足的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3)大强度运动对足轴角的影响无显着性(P>0.05),左足足轴角有减小趋势,右足有变大趋势。研究分析:(1)大强度的运动之后肌肉力量下降或运动后行走时步速减小,使地面与足部之间的作用力减小,可导致足底压强峰值有所减小。大强度运动不会对足底压力主要受力区产生显着影响。(2)大强度运动后有可能会使肌肉和关节的缓冲能力增加,使足与地面的冲击力减小或是运动后行走时步幅减小,足底压力降低,从而导致的冲量减小。大强度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行走状态下的各个区域的冲量,但是未影响足底各区域冲量的大小分布。(3)左足的力量相对于右足更强,运动时右足更易疲劳,肌肉力量下降,足轴角会增大,以增大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稳定性。而左足力量强,出现左足拖带右足向前走的趋势,因此,左足也会向右偏移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呈现出身体整体的足轴角向右偏的趋势。研究结论:(1)大强度运动对女性足底压力分布有明显的影响。(2)女性在大强度运动前后足底压强峰值明显减少区域为足第1-3跖骨和足跟部,对足底主要受力区域的影响更加的明显,更应注意对足底这些易损伤区域的保护。(3)大强度运动的运动方式对女性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强峰值,冲量的分布区域没有显着影响,对足轴角没有明显影响,但压强峰值和冲量有减小趋势,尤其是主要受力区域。(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崔书强,田中[6](2019)在《急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对人体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是体内必须氨基酸色氨酸(Tryptophan,TRP)的主要代谢产物,并且外周犬尿氨酸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对中枢兴奋性改变产生影响,犬尿氨酸及其代谢产物3羟基犬尿氨酸和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的水平与抑郁有非常显着性的相关。色氨酸另外一个代谢途径是产生五羟色胺(5-HT),而5-HT与机体疲劳、情绪以及睡眠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014年Agudelo等对小鼠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激活PGC-1α进而增加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ynurenine aminotransferases,KAT)在骨骼肌的表达,促进外周KYN代谢转向Kyna,降低血液KYN的水平可以保护脑免受应激引起的改变。而运动对人体色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大强度运动前后血浆色氨酸、犬尿氨酸、五羟色胺浓度的变化,探讨大强度运动对人体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通路的改变及其对中枢的可能影响。研究方法:以10名健康男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平均年龄为17.2±0.6岁,平均训练年限为2.4±0.5年,运动方案采用递增负荷的大强度跑台运动,开始以7km/h的速度进行慢跑3min,在第4min时速度每分钟增加1km/h,直至受试者不能跟上跑速,不能坚持运动时,运动结束,记录受试者的运动持续时间。运动中采用Polar心率带进行心率采集,在运动后3min采用EKF乳酸仪及试剂条进行耳血血乳酸酸的测试,采集受试者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h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浆犬尿氨酸、色氨酸、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指标进行测试,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Bec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测试对血清泌乳素进行测试。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测试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运动负荷与强度,受试者运动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4.55±0.71min,运动后3min的平均血乳酸水平为10.8±2.13mmol/L,运动中的平均最大心率为195.8±5.79次/min;2运动对血浆色氨酸、犬尿氨酸、五羟色胺、五羟吲哚乙酸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浆TRP水平在运动后(228.37±54.59 pg/ml)与运动前(270.76±59.81 pg/ml)相比有所降低,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运动结束1.5h后(264.63±70.61pg/ml)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血浆KYN水平在运动后即刻(207.93±45.33pg/ml)较运动前(261.05±31.8 pg/ml)出现显着降低(P<0.05),运动后1.5h(211.7±56.03)有所升高,但与运动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KYN/TRP的比值在运动后即刻(1.034±0.265)较运动前(0.910±0.132)有所升高,运动后1.5h(0.998±0.321)有所降低,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HT在运动后即刻(111.4±11.1ng/ml)较运动前(107.8±8.5)有所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运动后1.5h后(95.4±9.2ng/ml)出现降低且较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5);5-HIAA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1.5h均变化不大,均无统计学差异;泌乳素在运动后即刻(20.12±7.92ng/ml)较运动前(10.59±2.57ng/ml)有显着性升高(P<0.01),运动后1.5h(9.53±3.51ng/ml)降低到运动前水平,也显着低于运动后即刻的水平(P<0.05)。研究结论:大强度运动引起了血浆犬尿氨酸水平的降低,这种降低可能通过反馈调节降低运动应激对大脑的影响;大强度运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5-HT水平的升高,推测运动可能促使色氨酸代谢通路向5-HT产生增多的方向转变,这种代谢的改变可能是运动有益于精神健康、运动促进抑郁症改善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赵之光,虞运[7](2019)在《42℃全身热水浴对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期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与人体免疫力相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指标的变化,研究42℃全身热疗对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以北京男子自由式摔跤二线队员15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年龄为15.9±1.1(yrs),身高为177.7±6.5(cm),体重为77.8±13.3(kg),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进行42℃全身热疗,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以冬训期的大强度训练阶段为实验期,两组实验对象的训练内容相同,训练内容按常规进行,不进行额外改动,所有实验对象近期没有服用促恢复的各类营养补剂。实验组每天下午训练完进行全身热疗干预,热水浴温度为42℃,冷疗时间为4分钟/组×2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为期1周(6天)。实验期间所有对象共采集3次血样:训练前30分钟第一次取血,训练后2小时(热疗后45-50min左右)进行第二次取血,一周训练结束后次日晨7:00进行最后一次取血,每次取血量为5ml,其中对照组取血时间点与实验组相同。所用设备为全身热疗仓(中国,北京);Beckman 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BayerADVI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德国);Beckman COULTER IMMAGE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美国);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 FC500(美国)。比较单次和多次全身热疗后(不同组别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干预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和免疫系统指标的变化,具体观察指标如下:血清皮质醇水平;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4/CD8。研究结果:(1)单次热疗干预后的变化。(1)与基础值相比,单次干预后,实验组皮质醇水平极显着下降(P<0.01),变化率高达﹣48.28%,对照组皮质醇水平显着下降(P<0.05),变化率为﹣41%,实验组皮质醇水平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2)对照组与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均无显着性变化;对照组与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均无显着性变化;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 M水平无显着性变化,但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显着提高(P<0.05),提高幅度为11%;(3)实验组T辅助细胞CD4总数提高11.8%,但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T辅助细胞CD4总数提高13.15%,有显着性差异;(4)实验组T抑制淋巴细胞CD8总数提高2.3%,对照组T抑制淋巴细胞CD8总数下降0.79%,但都无显着性差异;(5)实验组CD4/CD8比值提高8.7%,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CD4/CD8提高11.22%,有显着性差异。(2)多次热疗干预后,(1)与基础值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皮质醇都出现非常显着性提高(P<0.01),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未出现显着性差异,但其中对照组变化率为70%,实验组为41.3%,实验组远小于对照组;(2)与基础值比较,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A水平显着提高了6.3%,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A水平提高5.5%,但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显着提高了7.7%,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提高4.05%,但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IgM水平多次干预均无显着性变化;(3)与基础值比较,多次干预后,实验组T辅助细胞CD4总数提高20.58%,有极显着性差异;对照组T辅助细胞CD4提高11.87%,无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该指标无显着性差异;(4)多次干预后,与基础值相比,实验组T抑制淋巴细胞CD8总数提高6.7%,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T抑制淋巴细胞CD8提高8.57%,有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该指标无显着性差异;(5)与基础值比较,多次干预后,实验组CD4/CD8提高了13.9%,有极显着性差异;对照组CD4/CD8仅仅提高1.02%,且无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该指标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单次全身热水浴后,对机体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均未产生显着性变化;(2)多次全身热水浴后,可有效促进机体免疫球蛋白IgA、IgG以及T辅助性淋巴细胞CD4的分泌,提高CD4/CD8比值,增强免疫能力;(3)单次和多次干预后,全身热水浴疗法可通过对HPA轴的抑制,降低血清皮质醇的分泌,促进体内合成代谢效应的增加。(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林茂先,程文君,彭熠,杨军[8](2019)在《低氧训练在大强度训练周期的应用与分析——以某水上男子赛艇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低氧训练在大强度训练周期中训练安排的科学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测试法对赛艇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安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周期划分在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负荷变化和形式上存在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或变化是符合赛艇竞技能力发展规律的,赛艇项目训练应根据所处阶段不同合理安排训练。总之优异成绩的取得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训练计划是前提,队员的努力和赛时的发挥是关键。本文从某水上男子赛艇队大强度训练周期进行分析,探讨低氧训练在大强度训练周期的应用,以期为运动员后期训练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9期)

郭新明,吴丽君,向欢[9](2019)在《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清代谢组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清的代谢组学特征,为运动健身与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方法:筛选体育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男生8人,于清晨8时空腹进行蹬骑功率自行车30 s×3/间歇3 min(负荷为0.075 kg/kg体重)的运动。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小时、运动后1天、运动后1周进行肘静脉采血5 mL,经离心、去蛋白等处理后进行1H-NMR检测。采用Mest ReNova、SIMCA-P11.0、SPSS17.0等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并找出差异代谢标志物。结果:(1)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前相比有13种代谢差异物(VIP>1且P<0.01),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肉毒碱、甜菜碱、乙酰乙酸、甘氨酸、甘油、葡萄糖,其中只有乳酸值呈上升趋势,约为运动前的3倍,其余均呈下降趋势。(2)运动后1小时与运动前相比,差异代谢物共有8种,分别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甜菜碱、乙酰乙酸、甘油(P<0.01)、肌酸(P<0.05),其中乳酸与乙酰乙酸值高于运动前,其余6种均低于运动前。(3)运动后1天与运动前相比只有甜菜碱(P<0.05)、甘油值(P<0.01)仍显着低于运动前,运动后1周与运动前相比已无差异代谢物。(4)运动后1小时与运动后即刻相比有7种差异代谢物,分别是:谷氨酰胺、甜菜碱、乙酰乙酸、甘油、葡萄糖(P<0.01),谷氨酸、甘氨酸(P<0.05),均明显上升;(5)运动后1天与运动后1小时相比有5种差异代谢物,分别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肌酸(P<0.01),除乳酸明显降低外,均显着上升,运动后一周与运动后1天相比已无差异代谢物。结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及有氧氧化系统均参与间歇性大强度运动供能,糖、脂肪、蛋白代谢均发生变化,差异代谢物在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前差异最显着,但运动后1小时至1天恢复明显,1周内基本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屈成刚,唐一丹[10](2019)在《不同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2种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5名云南省公路自行车优秀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第1组(S组)采用冲刺间歇训练结合耐力训练(SIT+耐力训练),第2组(H组)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耐力训练(HIIT+耐力训练),第3组(C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耐力性训练;训练持续3周,S组和H组共进行SIT和HIIT训练6次。采用训练后即刻血乳酸(BLAend)和训练过程平均心率(HRmean)监控训练负荷强度;训练前后进行递增负荷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最大有氧输出功率(Pmax)、最大摄氧量绝对值(VO2max)、最大摄氧量相对值(VO2max/kg)、每分通气量(VE)和最大心率(HRmax),并通过公式计算每搏输出量(SV)。结果:1)3周训练后,S组运动员Pmax、VO2max、VO2max/kg、VE、HRmax、SV均显着提高(P<0.05);H组仅有VO2max/kg有显着性提高(P<0.05);C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2)S组各项指标增量(Δ)明显高于H组和C组。S组ΔVE、ΔHRmax、ΔVO2max、ΔVO2max/kg较H组呈显着性差异(P<0.05)。S组与C组比较,VO2max呈现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VO2max/kg、ΔVE、ΔHRmax均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3)3周训练后,S组HRmean与BLAend均明显下降,且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训练前后相同阶段S组HRmean与BLAend均显着高于H组,且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相比HIIT结合耐力训练和传统耐力训练,3周SIT结合耐力训练的训练计划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大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力量素质和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采用80%~100%1RM抗阻训练对国家队13名雪橇运动员(男7名,女6名)进行15周、每周3次的上肢和躯干力量训练;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的1RM卧拉、1RM卧推等5项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和0~2 m段出发时长、2~4 m段出发时长2项技术指标。结果:训练前后雪橇运动员的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素质及出发时长差异均具有显着性;训练后雪橇运动员1RM卧拉重量出现6.25%~38.46%的增幅,雪橇运动员1RM卧推重量出现8.11%~43.75%的增幅,雪橇运动员出发时长降幅为3.03%~13.16%。结论: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与出发时长存在相关性,最大力量素质的提高是缩短出发动作时长的条件之一;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可以显着提高雪橇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80%~100%1RM强度负荷力量训练符合雪橇运动员发展上肢和躯干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素质训练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滕福民.“新生代”临阵接过指挥棒[N].人民武警报.2019

[2].武大伟,宿元,朱志强.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及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3].梁飞,王松涛.针刺八髎穴对消除大强度运动下肢疲劳的效果及其机理探讨[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李方,曹建民,曹卉,段永斌.四周大强度力竭运动对大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陈晓光,李飞跃.大强度运动对女性足底压力的影响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崔书强,田中.急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对人体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赵之光,虞运.42℃全身热水浴对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期免疫功能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林茂先,程文君,彭熠,杨军.低氧训练在大强度训练周期的应用与分析——以某水上男子赛艇队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

[9].郭新明,吴丽君,向欢.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清代谢组学特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

[10].屈成刚,唐一丹.不同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  ;  ;  ;  ;  ;  

大强度论文-滕福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