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教育创新”的理念

试论新课改“教育创新”的理念

(湖州师范学院)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众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教育创新”理念近年来成为教育的热点之一。何为教育创新?该理念提出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贯彻教育创新理念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就这些方面作出适当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创新;新课改;核心思想;必要性;实施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所以怎样才能提高创新?物质资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力资本才是决胜的关键所在。而想要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资源,归根到底依旧要靠教育。

二、正文

一、教育创新理念的核心思想

(1)教育创新理念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一谈到“创新”,人们就会觉得这是属于“好学生”甚至是“天才”的事情,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中间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事实上,世界上本没有天才,绝大多数人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所谓的落后生和尖子生在“创新”面前都是平等的,真正关键的在于教育者的引导启发。教育创新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始终贯彻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思想理念,坚信只要有肥沃的土壤每一位儿童的潜能之花都能得到彻底绽放。

(2)解放孩子的天性是教育创新的期望

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是儿童的天性。当前的教育在某些情况下非但没有使这种天然赋性得到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使之约束。创新即突破固有思维创造出新的东西,在某方面代表着自由。人生而就崇尚民主,向往自由。自由的本质就是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但现代教育特别是当前中国的教育,老师、家长常常喜欢代替学生思考,提前给学生做出选择,将自己的意志给予学生,强迫学生去接受,从而禁锢学生的自由,压制了学生的天性。所以社会上总是不断的出现学生“抗教育、反教育”的现象。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让教师意识到不能让学生一味的采用“接受学习”的方式,而是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遵从学生的天性。

三、树立教育创新理念的必要性

(1)中国的教育背景方面

近年来,因为一流化和标准化的应试教育,很多老师都以中考、高考为目标开展教学,学生取得好成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题。他们在大量题库中找到做题的方法和感觉,最擅长的本领就是模仿参考答案,理科题目有固定的解题思维,文科题目也有相应的回答模板,长此以往,何来创新?许多的研究表明,我国与西方学生相比,创新精神普遍偏低。所以教育创新理念的提出和贯彻已经迫在眉睫。

(2)社会公民自身方面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不同的时代也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也对适应于每个时代的劳动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农业经济时代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是经验型、智慧型和勤劳型,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则应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年轻一代,我们不仅必须具备继承传统的强大能力还有要能力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创新不光是一个人的智力特质,更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及综合素质的表现。

(3)教师职责方面

韩愈在《师说》中曾经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这似乎是古往今来教师职业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对教师的职责也不在满足于这几个方面。只有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老师,才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悟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到自己之后的教学中,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教学环节中教育创新理念的渗透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学习起源于思考,思考又来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其实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那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注意一下两个点:

首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向学生抛出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存在的困惑,导致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下降,直到不敢质疑。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民主、和谐、宽松和自由的,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困惑,教师都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沟通民主、彼此信任、结果是教学相长的。

其次训练学生正确表述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情况,学生有了思维上的冲突,产生了提出问题的欲望,但是却无法正确的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述问题,使创新教育的实施在一开始就停住了脚步。那么作为教师理应通过一定的案例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如何表述问题,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和学生本身知识能力水平的提升,无法正确表述问题的情况也会得到一定的解决。

2.在课堂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学习改进了传统课堂师讲生听,师演生看和满堂灌的现象,有利于学生自己角色的转变,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索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教师固定思维的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样的教学情境,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在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再加以交流和引导,更有利于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必须要加快高效技术产业化。而这根本即是创新,关键便是人才。因此教师、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应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沈建民.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53.

[2]吴晓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创新实践[J].文教资料,2006,(4):37-38.

[3]胡南开.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创新教育理念的尝试[J].中外教育研究,2012,(10):109-110.

标签:;  ;  ;  

试论新课改“教育创新”的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