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日本当代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当代小说,日本,译介
日本当代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飞[1](2019)在《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关于日本当代中国文学译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若干成果之考察对象比较零散,集中在个别作家或作品,由于体量小、幅度狭窄、缺乏直接的原始资料,很难把握到研究目的物的整体状态。笔者利用赴日留学的机会,对日本当代中国文学译介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最后选定了日本法政大学教授市川宏等人创办的翻译杂志《中国现代小说》季刊(1987-2005)作为调查考察对象,写作学位论文。这部最有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期刊,专门译介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杂志持续存在近20年,译介中国当代小说达31 1篇,涵盖145位作家,足以成为研究日本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的典范样本。论文对《中国现代小说》季刊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考察。全文由绪论结论加四章构成,调查描述杂志创刊背景及其诞生过程,梳理分析其中国当代小说的译介情形,特别是杂志对中国文学潮流的关注,力图把握其中国当代小说译介的特征;最后,阐述《中国现代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日传播的贡献,探究其对中国文学海外推广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5)
金连花[2](2017)在《日本当代小说在高级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资源,例如图片、视频资料运用到了《高级日语》的教学中,这些资源丰富了教学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演剧"等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是一种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但是这些教学手段都和《高级日语》教材本身内容无关,是以独立的方式进行,没有和教材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本次教学实验通过选取日本当代小说作为《高级日语》教材,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7年12期)
张元[3](2017)在《“叁元共生”:日本的中国当代小说译介整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离不开热爱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待同一部作品时会有不同的理解。本文试通过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研究成果,了解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并借此反映日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看法,使自我与他者之间建立一种互识、互补与互证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宋琪,付海亮,黄杏婷[4](2014)在《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翻译、出版与接受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文学交流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媒介。那么中国当代小说是如何被介绍到日本的,出版、接受情况如何,该文从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翻译、出版及接受的角度进行考察,试图了解其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在日本,中国当代小说一般指的是文革结束后的作品,因此该文着重考察1976年后的中国当代小说。(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4年25期)
张元[5](2013)在《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文学交流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媒介。近年来中国政府特别强调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希望中国文化能够走向世界,中国文学能够吸引世界范围的读者,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在这一(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3年05期)
唐柳金[6](2013)在《汉字在日本当代小说语言中的特点及其功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来源于中国,后被日本借用,成为日本文字的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字进入异文化后被改造、异化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传递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文字,在不同文化土壤的滋养下,其发展的方向和轨迹会有所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有会所不同。日本文化影响了汉字的特征。日本汉字虽然源自中国,但是在日本文化的熏染下,它已经走了一条与中国汉字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与中国汉字不尽相同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汉字的一种异化形式。文字异化发展的途径与结局跟它所置身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特定的民族意识或者思维模式有可能影响到该民族的文字发展状况。日本民族有种强烈的“守ゐ”意识,所谓“守ゐ”就是守护、保护的意思。日本人的民族意识很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着浓厚的守护意识。他们虽然擅长向外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但是以不丧失自己原有的文化和传统为前提。在吸收汉字的过程中,日本始终以服务于日语、保持日语基本特色为最高原则,因此,日本汉字的身上已经烙上了一定程度的“和化”印记。另外,日本人细腻、敏感的性格使他们对汉字与假名的字形和字感差异印象深刻,并在使用过程中对这些差异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赋予汉字某些新的特征与功能。以往对汉字的文化功能的研究,大多在中国文化的范围内。汉字的文化功能是一个中国文化研究的范畴。本文试图拓展汉字文化功能的视野,探索汉字在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功能。这一文化功能的实现,既依赖于中国汉字形音义的作用,又有中国汉字经日本文化变异后的日本汉字形音义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在《裂舌》(『蛇にピアス』)、《毒蘑菇》(?)、《窗灯》(『窓の灯』)等22部日本当代获奖小说以及热门小说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两种作用做细致深入的考察。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探讨汉字的原有特点(从中国汉字身上继承下来的最基本特点)在日本当代小说中的功用;第叁部分,即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探讨汉字的衍生特点(汉字受日本文化和日语的影响而衍生出来的新特点)在日本当代小说中的功用;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主要探讨汉字在日本当代小说中的特点及其功用的形成原因。(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4-08)
张元[7](2012)在《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受容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中日文学有过许多交流,并且一直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那么,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又是何种情况,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有哪些译介途径,译介的作品有哪些,有何特点以及在日本的受容情况又是如何,是何原因……本文试从这些方面进行考察,并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试图构建起一个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译介的框架。(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王琢,罗晓红[8](2010)在《日本当代小说述评(1980—2000)》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末八九十年代,日本步入了"高度资本主义"的时代,日本的小说的主题取向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安部公房、大江健叁郎等"老大家"的创作,还是"两村上"、以吉本芭娜娜为代表的"儿童派"以及九十年代崛起的新锐作家的小说,都体现了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基本特征。(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李振声[9](2010)在《中国当代文学阅读视野中的日本现当代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19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日本现当代小说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随同欧美现代小说一起,迅速步入了继五四新文学发轫期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当时有几套日本现当代小说丛书,给人留下过较深的印象。1990年代,颇具规模的日本现当代小说家的个人文集相继推出。村上春树一枝独秀,长盛不衰,而谷崎润一郎、安部公房应者寥寥,令人扼腕。近年日本新锐小说家作品的登陆中国,有愈趋迅捷之势。书评家功不可没。(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0年03期)
梦禾[10](1980)在《日本当代小说八大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二十世纪日本文学,要说发展最快的时期,还属二次大战以后。这是除了它种种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是,解除了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白色恐怖、清规戒律统统被废弃,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思潮大活跃、大泛滥。资产阶级的文艺从寒凝大地上一下子被解冻,迎来了它的春天,以致出现了当前这种作家号称五万,杂志千种,体裁多样,风格新奇,作品云积的景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80年01期)
日本当代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资源,例如图片、视频资料运用到了《高级日语》的教学中,这些资源丰富了教学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演剧"等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是一种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但是这些教学手段都和《高级日语》教材本身内容无关,是以独立的方式进行,没有和教材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本次教学实验通过选取日本当代小说作为《高级日语》教材,解决了这一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本当代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张鹏飞.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金连花.日本当代小说在高级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参花(下).2017
[3].张元.“叁元共生”:日本的中国当代小说译介整理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宋琪,付海亮,黄杏婷.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翻译、出版与接受情况[J].科技创新导报.2014
[5].张元.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J].文艺评论.2013
[6].唐柳金.汉字在日本当代小说语言中的特点及其功用[D].复旦大学.2013
[7].张元.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受容情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8].王琢,罗晓红.日本当代小说述评(1980—2000)[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9].李振声.中国当代文学阅读视野中的日本现当代小说[J].中国比较文学.2010
[10].梦禾.日本当代小说八大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