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形成论文-郑庆伟

休眠形成论文-郑庆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休眠形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种子休眠

休眠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郑庆伟[1](2019)在《刘永秀研究组发现乙烯调控种子休眠形成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潮湿天气诱发的农作物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及加工食品品质。防止穗发芽发生的有效途径是使种子成熟后保持适度的休眠,但休眠过深也会导致田间出苗率低,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种子休眠受多种植物激素调节,除广泛报道的脱落酸和赤霉素外,乙烯也在种子休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其分子机制知之较少。因此,对种子休眠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8期)

张昊[2](2019)在《Ar-HP1在卤虫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高山盐湖中的卤虫,为了适应缺氧、干燥、高盐等恶劣条件,进化出了特殊生殖方式。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能够直接产出无节幼体,行卵胎生,而在极端环境下则产出休眠胚胎,行卵生生殖方式。产出的休眠胚胎可以长期保持静止状态,在低温冷冻等条件下才能被激活,重新进入其生命周期,这一现象的具体机理还未完全被阐明。卤虫休眠胚胎中的细胞大多都处在静息状态(Quiescent),细胞核内高度染色质化。利用这一模型,结合胚胎细胞内异染色质含量高的特点,从异染色质形成的角度去探明卤虫休眠胚胎形成的过程。本研究首先从卤虫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卤虫异染色质蛋白1(Ar-HP1),通过分子克隆方法进行序列验证,得到其完整序列并进行多物种的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卤虫胚胎各个时期的Ar-HP1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在Diapause时期存在高表达,同时利用HP1α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Ar-HP1蛋白在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呈现表达量逐渐升高的现象,直到Diapause时期达到最高峰。利用HP1α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同样发现随休眠胚胎发育过程,Ar-HP1呈逐渐升高的表达模式,同时有从核外向核内定位的趋势。为了验证Ar-HP1对卤虫休眠胚胎形成的作用,利用si RNA显微注射的方法,干涉Ar-HP1的表达,结果显示干涉后出现Ar-HP1在m RNA水平,蛋白表达量上均出现明显下降,伴随着卤虫生殖模式的改变,从卵生休眠胚胎变为直接产出无节幼体。同时干涉后休眠胚胎从免疫荧光检测和电镜观察上都可以得到HP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化程度下降的现象,充分表明异染色质化对卤虫休眠胚胎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Ar-HP1作为卤虫体内异染色质蛋白,在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利完成异染色化,将导致休眠胚胎形成受阻,从而出现卤虫生殖方式的变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Ar-HP1作为卤虫异染色质蛋白,在异染色质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缺失会导致异染色化过程不能完成,而卤虫休眠胚胎的形成伴随着胚胎细胞进入静息状态,需要大量异染色质的形成来维持,故而Ar-HP1在卤虫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发现,为进一步阐明卤虫休眠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证明。(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映月[3](2017)在《海洋酸化促进布氏双尾藻在氮限制条件下休眠孢子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正面临变化,海洋酸化、暖化、UV辐射增强、层化增强等一系列变化,会对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其中海洋酸化是近年来尤为突出的研究热点。海水中溶解CO2浓度的增加以及pH的降低,将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中重要的组成,其贡献的初级生产力占海洋总初级生产力的40%。同时,硅藻也是海洋物质循环的重要载体。休眠孢子则是硅藻生活史中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阶段,关系到硅藻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海洋酸化对浮游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影响的研究已经得到广泛的开展,但是海洋酸化对硅藻休眠孢子的影响仍然缺乏认识。为此,本研究以可以形成休眠孢子的硅藻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基础上建立了模拟海洋酸化的培养体系,同时配合氮限制的培养条件,研究海洋酸化和氮限制对其生长、光合、休眠孢子形成、元素组成、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海洋酸化协同氮限制促进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结果可能存在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氮限制条件下,海洋酸化对布氏双尾藻的总细胞密度没有显着影响,但却显着提高了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的形成率。在研究结束时,高CO2浓度组(HighCO2,HC)和低CC2浓度组(LowCO2,LC)的总细胞密度均达到约2500 cells mL-1,但HC组休眠孢子形成率为52.4%,LC组休眠孢子形成率为26.8%,HC组约为LC组的2倍。结果表明,氮限制条件下,海洋酸化可以显着促进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的形成。(2)海洋酸化促进布氏双尾藻对氮的吸收和同化,并进一步改变了 POC(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PON(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PON)及POC/PON值,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0天至第2天,HC组对氮的吸收和同化强于LC组,表现为培养基中N浓度较低,细胞内较高的POC和PON,POC/PON值无显着差异。第二阶段为第3天至第7天,LC和HC组培养基中的N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PON差异不大,但HC组POC高于LC组,POC/PON比值也较高。因此,氮胁迫的增强(较高的POC/PON)可能是酸化条件下休眠孢子形成增多的主要原因。(3)氮限制条件下,海洋酸化导致布氏双尾藻胞内PON的分配改变,第4天和第7天可以代表两个不同阶段。第4天为第一阶段,既氮限制初期,HC组与LC组PON含量无显着差异,但HC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都低于LC组。说明HC组中存在于蛋白和氨基酸以外的有机氮高于LC组。可能的推测是,参与基因表达调控所需的碱基等含氮物质。第7天为第二阶段,既一段时间的氮限制后,HC组PON含量显着低于LC组,但是其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LC组。说明HC组的PON更多分配在蛋白质和氨基酸中。可能是又将PON调回蛋白和氨基酸中,参与下游代谢调控。因此,酸化条件下,布氏双尾藻胞内PON的分配将不同于现有C02条件下。(4)氮限制条件下,海洋酸化对布氏双尾藻的生长、光合、糖含量、脂肪酸成分的影响并不显着。本研究中,高CO2浓度组布氏双尾藻的Chl a含量、Fv/Fm、糖含量、脂肪酸成分与低C02浓度组都无显着性差异。可见在氮限制条件下,酸化主要通过增强氮限制对布氏双尾藻的氮代谢造成影响,并提高休眠孢子形成率,但是对休眠孢子本身的生理特性和其碳代谢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4-01)

李朗,高亚辉,刘广发,梁君荣,赵龙[4](2016)在《不同氮、磷浓度对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些海洋硅藻在不良的环境下会形成休眠孢子,这种过程与环境中的氮、磷浓度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氮、磷浓度下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休眠孢子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氮浓度在27μmol/L以下时即可形成休眠孢子,且培养基中氮初始浓度越低,休眠孢子出现得越早;单因子变量为磷浓度时,各组均在第3天形成休眠孢子,且培养基中磷浓度变化不大,其中磷浓度较高(50μmol/L)时,培养基中休眠孢子的密度和形成率均明显高于磷浓度较低的培养基(20μmol/L和10μmol/L)。低氮高磷(氮:20μmol/L,磷:50μmol/L)组休眠孢子密度和形成率在四组中最高,说明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的形成受氮、磷两种因子的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孙静[5](2015)在《表面附着、休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滞留菌形成的影响及滞留菌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色念珠菌(Canidida albicans)是人类口腔的常驻微生物群的组分之一及最常见的机会条件致病真菌,当宿主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引起体表以及深部组织器官的内源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同时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于免疫力缺陷患者如艾滋病、癌症及器官移植等患者,后果尤为严重。虽然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在各个国家地区有所不同,但来自美国、欧洲、拉美国家及亚洲等地的流行病学资料均显示念珠菌感染率过去十年里显着增加。念珠菌感染经常难以治愈,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在免疫缺陷患者并发念珠菌感染而导致的死亡率高达40-70%,大多数患者死于继发性念珠菌感染,而非死于原发疾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绝大多数慢性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其在宿主体内形成的生物膜密切相关,生物膜的药物耐受则是导致感染治疗失败或预后差的主要原因。生物膜的药物耐受性的主要机制有生物膜内细胞生长缓慢及密度阈值感应现象、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屏障作用、药物输出泵基因表达上调及应激反应等等。随着对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膜的药物耐受现象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上述因素无法完全解释生物膜出现的药物耐受现象。2006年,Lafleur等人发现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中有极少数细胞可以耐受致死剂量的抗真菌药物而不被杀灭。这部分幸存细胞被称为滞留菌细胞。收集幸存的滞留菌细胞再培养后,药敏实验显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没有增高;并可以形成新的生物膜,再次接受高浓度抗真菌药物冲击后,绝大多数细胞仍然被杀灭,仅有与原始菌株相似水平的极少数滞留菌细胞幸存。与细菌滞留菌相似,白色念珠菌滞留菌是具有多药耐药性,不具备遗传特性的表型变异细胞,被认为是生物膜耐药的主要原因。2009年,Lafleur等人在对从46位长期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口腔中检测分离出的150株白色念珠菌临床菌株进行实验时发现,临床菌株产生滞留菌的水平与其在患者口腔内持续的时间有关。产生高比例滞留菌的临床分离株来自每一个连续8周以上的白色念珠菌携带患者。这一结果与K.Lewis教授实验小组的研究结果类似,他们通过持续监测一个囊性纤维化病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滞留菌能力,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检出的菌株产生滞留菌的能力逐渐增强,晚期检出的菌株产生的滞留菌的比例较早期检出的菌株高达100倍以上。这些发现直接将致病微生物产生滞留菌能力与临床事实联系了起来,提示滞留菌与临床感染密切相关,很可能是临床上导致抗菌药物治疗失败,感染症状迁延不愈及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此外,我们研究小组用两性霉素B治疗分别被产生高、低比例滞留菌的白色念珠菌临床菌株感染的秀丽隐杆线虫,结果发现感染高比例滞留菌菌株的线虫生存率明显低于感染低比例滞留菌菌株的线虫。这一发现再次证实了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中少数耐药滞留菌是临床上慢性白色念珠菌感染药物治疗失败及症状反复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白色念珠菌滞留菌是生物膜中的一小部分处于休眠状态,不生长的,具有多药耐药性,不具备遗传特性的表型变异型微生物亚群,被认为是复发性慢性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然而白色念珠菌滞留菌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对于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困难。白色念珠菌滞留菌不同于细菌滞留菌,迄今仅在生物膜中检出,但是生物膜如何触发诱导滞留菌形成仍然不清楚。2006年,Lafleur等发现一些无法形成正常生物膜而仅能形成单层稀疏的孢子相生物膜的变异菌株同样也可以形成野生菌株水平的滞留菌。这一发现提示念珠菌滞留菌的形成可能是与粘附有关,并不依赖于生物膜复杂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形成。然而,之前有关念珠菌滞留菌的研究均是集中于48 h成熟生物膜中滞留菌的形成,缺乏对于早期生物膜中滞留菌形成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由于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在生物膜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以及其瞬时可逆性表型特征,导致分离收集滞留菌进行研究十分困难。滞留菌被认为是不生长繁殖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表型变异细胞。而这种休眠细胞的特征被认为是静止的代谢活动,如核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这也解释了抗真菌药物无法清除滞留菌的原因,因为药物作用的发挥需要与活跃的特异性作用靶点结合。2013年Kwan等发现通过相应的抗生素药物抑制转录、翻译过程及叁磷酸腺苷ATP的形成,可以极大地增加大肠埃希杆菌滞留菌的形成。这一发现表明抑制合成代谢似乎是细菌滞留菌形成的主要机制,并且为分离研究滞留菌提供了可能。据此,我们推测抑制核酸和蛋白的合成可能促进白色念珠菌滞留菌的形成。目的1.拟动态监测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尤其是在粘附阶段中的形成情况,以进一步阐释滞留菌形成与早期生物膜,尤其是粘附阶段可能的关系。2.在本实验中,我们试图通过5-氟胞嘧啶预处理诱导白色念珠菌细胞进入“休眠”状态,检测休眠是否可以促进滞留菌的形成,以期为分离研究滞留菌提供理论基础。3. 以粘附阶段的早期生物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物膜细胞群进行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基因表达变化,初步筛选出与滞留菌形成相关的可疑基因,从而为进一步探索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形成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的具体机制提供基础,以期为研究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新的靶点,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念珠菌感染、清除滞留菌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 白色念珠菌滞留菌是在用高浓度两性霉素B及氯己定冲击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后出现两段式杀灭曲线时首次被发现的。自滞留菌被发现证实后,剂量依赖性杀灭曲线一直是滞留菌分离研究的唯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类似的方法通过两性霉素B (100 μg/ml)来确定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共有3株白色念珠菌菌株用于检测滞留菌的形成。首先用白色念珠菌株CAI-4预先覆盖96-孔细胞培养板的表面,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附着表面已被完全覆盖。我们通过诱导测试白色念珠菌菌株在是否与附着表面直接粘附的情况下形成早期生物膜,并动态监测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滞留菌的产生。滞留菌的确定基于两性霉素B作用后对细胞活力的评估。此外,我们还在加入两性霉素B处理生物膜的同时通过刮擦破坏附着的情况下,检测了生物膜中滞留菌细胞水平。2.5-氟胞嘧啶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唯一具有抑制核酸和蛋白合成的抗真菌药物。本实验中,我们试图用5-氟胞嘧啶诱导白色念珠菌细胞进入休眠来增加滞留菌的形成,共有8株白色念珠菌菌株用于实验。白色念珠菌细胞被5-氟胞嘧啶(浮游细胞:0.8生物膜细胞:1μg/ml)在37℃预处理6 h。通过对5-氟胞嘧啶预处理期间白色念珠菌细胞内的核酸水平的检测来验证细胞是否被成功诱导进入休眠状态。经5-氟胞嘧啶预处理后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及浮游相培养物经两性霉素B作用后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来确认滞留菌形成的情况。3.收集不同时间点的早期生物膜细胞(0,0.5,1,1.5,2,4h),进行基因转录组测序分析。测序数据经过质控分析合格后,则进行后续分析,包括基因表达、基因结构优化、可变剪接、新转录本预测及注释、SNP检测等一系列后续分析,并从基因表达结果中,筛选出样品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合在生物膜形成早期阶段(0-2 h)滞留菌水平的动态监测结果,初步筛选出与白色念珠菌耐药滞留菌形成相关的可疑基因。然后进一步对初步筛选的可疑基因进行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和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结果1.一旦白色念珠菌细胞附着到表面,即可检出滞留菌,其比例大约在2h生物膜中达到峰值。随着生物膜的成熟,滞留菌的比例不断下降,在24 h成熟生物膜中仅占0.01-0.02%,滞留菌数量自2h后保持稳定没有明显改变。在形成于被其他菌株预先覆盖表面的生物膜中,及在接受两性霉素B治疗同时被破坏表面附着的生物膜中,均未检出滞留菌细胞。2.5-氟胞嘧啶预处理成功地诱导白色念珠菌细胞进入休眠状态。然而,在接受5-氟胞嘧啶预处理的浮游培养物,与未接受预处理的对照浮游培养物类似,未检测到滞留菌的形成。在所有测试菌株的生物膜中均检测到滞留菌,但是在经5-氟胞嘧啶预处理的生物膜中滞留菌的形成均未显着增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 基因转录组分析发现,在白色念珠菌与附着表面接触30min内即可发现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结合白色念珠菌滞留菌水平在早期阶段生物膜(0-2 h)中的变化趋势,共有228个基因被初步确认可能与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滞留菌形成相关。在生物膜形成早期阶段(0-2 h)中,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形成变化趋势一致的基因约有97个,与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在早期生物膜中形成变化趋势相反的基因约有131个。结论1.仅在白色念珠菌细胞与附着表面直接粘附而形成的生物膜中检出滞留菌,且主要产生于早期生物膜形成的粘附阶段。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表面粘附,而非生物膜结构的形成,是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形成和维持所必需的。白色念珠菌细胞与附着表面的粘附可能先于生物膜形成触发了某未知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导致少数细胞随机进入休眠状态,由常规细胞转变为滞留菌细胞,从而躲避了致死剂量的抗真菌药物的杀伤作用。2.抑制核酸合成并未显着增加白色念珠菌滞留菌的形成,提示休眠似乎并非是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形成的机制。与细菌滞留菌相比,白色念珠菌滞留菌的形成似乎更加复杂。3.白色念珠菌生物膜耐药滞留菌的形成是随机性和确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4-23)

陈芬芬[6](2015)在《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形成相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主要研究原生动物的休眠机制,实验以纤毛虫包囊游仆虫作为实验材料,其具有真核细胞的一切生命特征,研究其包囊形成的本质可以为真核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iTRAQ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包囊游仆虫休眠与营养细胞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同时借助FLUTAX(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技术和相差干涉显微技术对休眠细胞和营养细胞的形态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了β-tubulin基因在营养细胞中的功能;最后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休眠细胞的壁蛋白组成成分进行了鉴定。利用iTRAQ技术鉴定分析游仆虫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之间的差异蛋白,发现了21种与包囊形成相关的蛋白。与营养细胞相比,休眠细胞中有9种蛋白表达下调,12种上调。这些差异性蛋白涉及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细胞骨架的构建、基因的表达、能量的合成与代谢以及应激反应:并且有10种蛋白无115/114的比值,可能为休眠细胞或营养细胞的特异性蛋白,有待进一步研究。随后通过直接荧光标记技术和相差干涉显微技术研究发现,包囊游仆虫从营养细胞转化成休眠包囊的过程中,纤毛大量消失,仅保留一部分纤毛,从而验证了微管蛋白在此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显着变化。对筛选出的与包囊有关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qRT-PCR相对定量分析,与营养细胞相比,休眠细胞中16种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其中10种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调,6种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这些差异基因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使营养细胞能够顺利的形成包囊,从而在不良环境中存活下来。其中一些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基因表达显着下调,利用细胞呼吸代谢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休眠细胞的呼吸强度远弱于营养细胞,表明休眠细胞的生命活动大大减弱,只进行一些基本的活动以维持生存。对营养细胞的β-tubulin基因进行干扰后,细胞内外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直接荧光标记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细胞体内会积累大量的颗粒状物质,并且处理时间越长细胞越敏感,在同等实验条件下,细胞膜出现破裂现象,而对照组无此现象。此实验结果表明β-tubulin基因在细胞形态的维持及物质的运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TT实验结果发现:在开始的4-6天内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的生长都呈增长趋势;随后两天实验组的生长出现下降趋势,而对照组都保持稳步生长;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生长又恢复到增长趋势,但实验组包囊游仆虫的生长曲线一直位于对照组的下方,表明β-tubulin基因干扰后会影响细胞的生长繁殖。但对β-tubulin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其表达量未发生显着性差异,表明此干扰对该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其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形态结构。本研究还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了包囊壁的组成蛋白,共鉴定出61种可信蛋白,包括各种微管蛋白、运输蛋白、信号转导相关蛋白以及能量代谢相关的酶等。并结合相差显微技术和直接荧光标记技术对包囊壁的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表面有很多由微管蛋白组成凸起结构。本课题从蛋白、基因、能量代谢等角度对包囊游仆虫营养和休眠细胞做了多方面的比较分析,为研究原生动物休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并有助于研究真核生物在逆境下细胞分化的调控机理。(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赵铃铃[7](2015)在《卤虫休眠形成过程中microRNA的表达谱和miR-100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静息,也称为GO期,被定义为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并为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做准备。细胞静息的发生对生物体的发育、生殖及抗逆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卤虫在环境条件恶劣的时候依靠产出休眠卵来繁殖后代(卵生),而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则直接产出可游动的幼虫(卵胎生)。卤虫休眠卵的胚胎发育停滞在原肠胚期,其中大约含4000个细胞,这些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停滞、代谢水平极低的状态。卤虫休眠卵的这一特性为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静息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我们通过对卤虫卵生途径中的四个时期的样本早期胚胎(Pre-diapause)、休眠卵(Diapause)、激活的休眠卵(Post-diapause)以及无节幼体(Nauplius)进行高通量测序,建立了miRNA在卵生发育途径中的表达谱。将所得序列比对到所有动物非冗余成熟miRNA序列中(来自于miRbase 20.0),共比对上370个分布在87个已知家族当中的动物miRNA和13个未知家族的动物miRNA。同时,对四个样本的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性比较,发现了107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miR-100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高量表达但在休眠卵中痕量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在卵生卤虫中过表达miR-100可以促进有丝分裂使卵生卤虫胚胎发育无法停滞在原肠胚期,所产出的休眠卵其细胞周期并未停滞,而是逐渐凋亡。另一方面,在卵胎生卤虫中抑制miR-100使卵胎生卤虫无法直接产出无节幼体而是产出不带保护壳的假休眠卵,并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NA复制受阻,有丝分裂受到抑制。对miR-100下游靶点的研究表明miR-100通过调控蛋白PLK1的翻译水平来影响PLK1下游MEK-ERK-RSK信号通路。在卵生途径中过表达miR-100使PLK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LK1的磷酸化水平也相应降低,从而激活下游分子MEK、ERK和RSK,使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本研究通过对比卤虫休眠发育途径各个时期的miRNA表达谱,发现miRNA在卤虫体眠形成过程中对调控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静息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本研究还表明miR-100可以在卤虫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靶点PLK1蛋白正向调控有丝分裂从而影响卤虫的生殖方式。本研究首次探索了miRNA在卤虫休眠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谱,为研究miRNA对细胞分裂和细胞静息的调控作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证据;阐明了miR-100在卤虫两条发育途径中的调控机制,补充了miR-100在生物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1-10)

徐梦晨,朱诚棋,徐桑尔,宗静斌,周湘[8](2015)在《温度对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休眠孢子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虫霉休眠孢子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孢子浴接种和多浓度生物测定实验,观察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在5个温度处理(10,15,20,24,28℃)和3个接种浓度梯度下感染寄主桃蚜(Myzus persicae)的情况,并观测不同处理下蚜尸内产休眠孢子的比例。暗孢耳霉对桃蚜的毒力随温度和接种浓度升高而提高。同时,感病致死的蚜尸镜检结果表明:温度显着影响休眠孢子形成,温度越高,形成几率越大;接种浓度的影响次之,在15—24℃间,形成几率随接种浓度提高而增大。这一现象可能的解释:高温环境将使寄主种群增长停滞或消退,暗孢耳霉通过感知环境温度情况,倾向于在较高温时于寄主体内形成休眠孢子来规避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寄主匮乏期。(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15期)

李华伟[9](2014)在《几丁质结合蛋白在卤虫休眠卵形成过程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卤虫,又名盐水丰年虾,是广泛分布于各大洲的盐湖或盐田中的一种小型甲壳类生物,因其强大的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而被科学家用来作为极端生物学的研究材料。卤虫具有独特的生殖模式: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卤虫行卵胎生途径直接产下可游动的无节幼体;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卤虫行卵生途径产下休眠卵。休眠卵的外围包被有一层厚实的外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从外向内分别是致密的皮质层(Cortical layer, CL),疏松成许多空泡结构的泡层(Alveolar layer, AL)以及最内层的胚胎表皮层(Embryonic cuticle layer, ECL)。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休眠卵壳对休眠卵抵御极端环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对于休眠卵壳的组成成分和形成机制的了解却非常有限。本研究基于卵生卤虫和卵胎生卤虫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从中我们筛选了叁个编码包含几丁质结合域的基因,并分别命名为卤虫几丁质结合蛋白(Artemia parthenogenetica chitin-binding protein, Arp-CBP)基因A,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B,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C。我们通过定量PCR实验发现其为卵生卤虫的特异性表达基因,并且在卵生卤虫胚胎发育后期mRNA大量积累。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这叁个基因由胚胎细胞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这叁个卤虫几丁质结合蛋白在休眠卵中大量累积。胶体金偶联的免疫组化实验进一步证实这叁个蛋白特异性分布于卤虫休眠卵壳中的胚胎表皮层,其中Arp-CBP-A蛋白分布在纤维层和外表皮膜上,Arp-CBP-B、Arp-CBP-C蛋白分布在外表皮膜和内表皮膜上。通过RNAi技术我们将Arp-CBP基因进行了体内沉默实验,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干涉组卤虫产下的休眠卵的卵壳形态,发现将Arp-CBP基因沉默后,卤虫休眠卵壳的胚胎表皮层发生异常,其纤维层变得疏松,外表皮膜和内表皮膜变得不规则。进一步,我们通过体外结合活性检测发现这叁个几丁质结合蛋白都有糖结合活性,由此推测Arp-CBP蛋白通过与糖结合形成多糖纤维晶格参与卤虫休眠卵壳的构建。这些发现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卤虫休眠卵壳中胚胎表皮层的形成机制,并证实了Arp-CBP基因参与了卤虫休眠卵壳胚胎表皮层的形成,为最终揭示卤虫休眠卵外壳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6-10)

李芳[10](2014)在《含毒铜绿微囊藻对溞属枝角类种群动态和休眠卵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对大型枝角类的影响来探讨微囊藻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机制,从而部分说明蓝藻水华的爆发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湖泊的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上的基础。我们试图通过微囊藻毒素浓度和食物浓度的变化与Daphnia的生长发育、种群动态的发展相联系,并进一步研究微囊藻毒素和食物对枝角类卵鞍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不同营养湖泊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演替。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4个有毒品系的铜绿微囊藻对2个Daphnia种类的种群动态、卵鞍产生和休眠卵形成的影响。在两种斜生栅藻浓度下,与其它处理组相比,2个Daphnia种类的首次产幼溞数、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在含毒素最高的7820品系组中较低。2个Daphnia种类的最大首次产幼溞数出现在含较高毒素的526品系和高浓度的斜生栅藻下。微囊藻品系、斜生栅藻和它们的组合对2个Daphnia种类的首次产幼溞数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具有极显着的影响(P <0.001)。在两种斜生栅藻浓度下,2个Daphnia种类均不能在含最高毒素的M7820组合中进行繁殖。尽管在低浓度的斜生栅藻下,含较高毒素的M526组合下它们有较低的种群大小和最大种群增长率,但是在高浓度斜生栅藻下它们是较高的。本研究的结果暗示,高浓度的斜生栅藻能够缓解铜绿微囊藻对Daphnia的毒害,并且Daphnia可以利用低毒性的微囊藻为食物。2个Daphnia种类在高浓度的斜生栅藻组的累积卵鞍数高于在低浓度的斜生栅藻组。2个Daphnia种类在低浓度斜生栅藻组的空卵鞍比例明显高于低浓度的斜生栅藻组。结果表明,Daphnia在高水平食物下的卵鞍累计数属于种群密度依赖型,在低水平食物下的卵鞍产生显着被微囊藻毒素的浓度控制。2.研究了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Daphniasimiloides)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最大种群密度及最大种群增长率也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出现在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分别为302.7ind.(200mL)-1和0.213d-1。在低的斜生栅藻浓度(1×105cells/mL)下,拟同形溞不产生卵鞍。在2×105cells/mL~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下,拟同形溞产出较多的卵鞍,其最大值(77.3ind.)出现在1×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在较高的斜生栅藻浓度(1×106cells/mL和2×106cells/mL)下,含休眠卵的卵鞍数占总休眠卵数的比例明显高于较低的斜生栅藻浓度组(2×105cells/mL和4×105cells/mL)。本研究暗示,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可以减缓产毒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对拟同形溞的生长生殖的抑制作用,而卵鞍的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受其种群密度和铜绿微囊藻的共同影响。3.在M526品系中,拟同形溞的成熟时间随着铜绿微囊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成熟体长随着铜绿微囊藻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MCH品系中,差异是不明显的。在MCH品系中,拟同形溞在最大铜绿微囊藻浓度组的首次产幼溞数和最大种群密度显着高于对照组,暗示拟同形溞能够以毒性较低的铜绿微囊藻为食。而拟同形溞在毒性较大、浓度较高的M526品系中不能完成生长和生殖。在MCH品系中,含铜绿微囊藻组的拟同形溞的卵鞍累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含2个休眠卵所占的卵鞍比例随铜绿微囊藻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休眠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活在高山盐湖中的卤虫,为了适应缺氧、干燥、高盐等恶劣条件,进化出了特殊生殖方式。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能够直接产出无节幼体,行卵胎生,而在极端环境下则产出休眠胚胎,行卵生生殖方式。产出的休眠胚胎可以长期保持静止状态,在低温冷冻等条件下才能被激活,重新进入其生命周期,这一现象的具体机理还未完全被阐明。卤虫休眠胚胎中的细胞大多都处在静息状态(Quiescent),细胞核内高度染色质化。利用这一模型,结合胚胎细胞内异染色质含量高的特点,从异染色质形成的角度去探明卤虫休眠胚胎形成的过程。本研究首先从卤虫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卤虫异染色质蛋白1(Ar-HP1),通过分子克隆方法进行序列验证,得到其完整序列并进行多物种的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卤虫胚胎各个时期的Ar-HP1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在Diapause时期存在高表达,同时利用HP1α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Ar-HP1蛋白在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呈现表达量逐渐升高的现象,直到Diapause时期达到最高峰。利用HP1α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同样发现随休眠胚胎发育过程,Ar-HP1呈逐渐升高的表达模式,同时有从核外向核内定位的趋势。为了验证Ar-HP1对卤虫休眠胚胎形成的作用,利用si RNA显微注射的方法,干涉Ar-HP1的表达,结果显示干涉后出现Ar-HP1在m RNA水平,蛋白表达量上均出现明显下降,伴随着卤虫生殖模式的改变,从卵生休眠胚胎变为直接产出无节幼体。同时干涉后休眠胚胎从免疫荧光检测和电镜观察上都可以得到HP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化程度下降的现象,充分表明异染色质化对卤虫休眠胚胎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Ar-HP1作为卤虫体内异染色质蛋白,在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利完成异染色化,将导致休眠胚胎形成受阻,从而出现卤虫生殖方式的变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Ar-HP1作为卤虫异染色质蛋白,在异染色质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缺失会导致异染色化过程不能完成,而卤虫休眠胚胎的形成伴随着胚胎细胞进入静息状态,需要大量异染色质的形成来维持,故而Ar-HP1在卤虫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发现,为进一步阐明卤虫休眠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证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休眠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庆伟.刘永秀研究组发现乙烯调控种子休眠形成新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张昊.Ar-HP1在卤虫休眠胚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9

[3].王映月.海洋酸化促进布氏双尾藻在氮限制条件下休眠孢子的形成[D].厦门大学.2017

[4].李朗,高亚辉,刘广发,梁君荣,赵龙.不同氮、磷浓度对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形成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6

[5].孙静.表面附着、休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滞留菌形成的影响及滞留菌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D].山东大学.2015

[6].陈芬芬.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形成相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7].赵铃铃.卤虫休眠形成过程中microRNA的表达谱和miR-100的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

[8].徐梦晨,朱诚棋,徐桑尔,宗静斌,周湘.温度对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休眠孢子形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

[9].李华伟.几丁质结合蛋白在卤虫休眠卵形成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

[10].李芳.含毒铜绿微囊藻对溞属枝角类种群动态和休眠卵形成的影响[D].淮北师范大学.2014

标签:;  

休眠形成论文-郑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