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年代左翼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930年代,左翼小说,身体书写,叙事伦理
年代左翼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蒋潮华[1](2017)在《论1930年代左翼小说的身体伦理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借助刘小枫的叙事伦理研究1930年代左翼小说,重在分析身体与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叙事伦理的角度切入,考察左翼小说的身体书写,挖掘身体书写背后潜藏的自由伦理与人民伦理的冲突。本论文以茅盾、丁玲和蒋光慈叁位作家的小说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兼及其他作家的作品。以期从左翼作家关于身体的书写中,深入辨析革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以及背后的叙事伦理冲突。本论文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章重在论述左翼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挣扎,即个人属己身体欲望与革命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体逸趣、性爱欲望以及女身欲望与革命的冲突。第二章分析左翼作家如何处理身体欲望与革命现实的矛盾。通过对个体逸趣的斥责、对性爱欲望的压抑与改造、对女身欲望的规训,以及对疾病与死亡的象征书写,左翼作家一步步完成了“革命身体”的建构。第叁章则是对人民伦理视域下“革命身体”建构的反思。首先阐述了1930年代左翼小说的身体观的历史生成过程,而后从人的主体性的抹杀、性的阉割和女性异化叁方面阐述“革命身体”的内在悖论。(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6-01)
杨胜刚[2](2016)在《自我泯灭与自我救赎——对30年代左翼小说的革命心理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30年代左翼小说的很多作品,集中表现了青年知识者为革命不惜抛弃爱情、亲情和牺牲自我生命的倾向,表现出一种为革命而自我泯灭的冲动,弥漫着一股狂热,这是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青春的焦灼、迷惘及人生的挫败感中,想从革命这一宏大的事业中寻求精神庇护与现实超越。这种精神需求,在自我压抑、自我泯灭的情节表象下,隐藏着自我奔突、自我救赎的强烈愿望。(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徐青[3](2014)在《论1930年代茅盾和叶紫的左翼小说关于农民理想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茅盾和叶紫在1930年代创作的左翼小说细致地表现了农民内心的理想与诉求,小说中的农民理想与时代以及作家自身的建构是紧密相连的,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农民理想浸染着作家的心理、思维、观念以及态度等各方面复合作用下的成果,从而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具有独特性。同时两位作家所建构的农民理想有着极度相同的发展脉络,都描写了农民生活理想的破灭、革命理想的燃起以及社会理想的推进。虽然作家建构心中的农民理想的原因与形态并不相同,但茅盾更加理性、掺杂着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下建构的农民理想与叶紫更加感性、渗透着作家个人生命情感体验下建构的农民理想却最终殊途同归。他们对农民理想的建构是左翼小说对农民理想建构的两种情形,研究两位作家对农民理想的建构对于探索左翼小说对农民的书写与塑造的普遍性与倾向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对茅盾和叶紫两位作家在其30年代的左翼小说中对农民理想的建构的分析与探讨。第一章:对农民的生活理想的建构。此部分围绕茅盾和叶紫不同来源的农民形象积累融汇到小说中农民理想的建构,通过对农民生活理想的描述,表现农民生活理想的形态与破灭。茅盾对老一代农民的形象积累是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农民素材的搜集、积累和运用与当时的农村经济特征、作家个人的经济、文化意识相交错,使小说表现的农民的生活理想呈现出丰富的意义内涵;叶紫对老一代农民形象积累充满了感性的同情与阶级认同,作家根据个人真实经历所表现建构的老一辈农民的生活理想,带有作家自我情感主导和阶级偏向,使得农民的生活理想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第二章:对农民的革命理想的建构。此部分围绕茅盾和叶紫从不同出发点想象建构了小说中相同的农民革命理想的燃起,来探讨作家的革命心理、革命理念和革命态度与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农民的革命理想的关系。茅盾在政治意识与文艺观支配下的创作想象使得小说中农民的革命理想流露着作家政治倾向与思维的有意传达与无意识倾泻,从而使得农民的革命理想呈现出一定的政治意义;叶紫对农民的革命理想的想象完全出于激情下的大脑机械活动,个人复仇情结冲动下理性思维控制力减弱,个人的革命理想凌驾于人物之上,于是小说中农民革命理想的燃起与发展也是激烈促进的。茅盾和叶紫对农民革命理想的想象与建构都是达成作家自身的愿望满足,茅盾通过小说中农民革命理想的想象暗示了作家对于革命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态度;而叶紫在激情创作下通过想象革命来获得革命愿望满足的快感与希望的寄托。第叁章:对农民的社会理想的建构。此部分围绕茅盾和叶紫在其小说中都对农民的理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华来分析作家对农民社会理想的建构形式以及表现出的意义与效果。茅盾通过推进革命进程来推进农民的对社会政治、经济的设想与追求表现农民具有社会意义的理想;叶紫将“个例性”的对未来社会的期待上升到农民“一般性”的普遍农民的理想而呈现出社会性。而这种的推进的意义与效果却并不理想,造成社会理想的失效。总之,茅盾和叶紫所建构的农民理想与作家本身密切相关,作家以不同的、个人化的体验和感受来建构作品,展现出了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魅力。而小说中所呈现的农民理想的内容和结果的高度相同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30年代的左翼小说描写农民的一种倾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黄灯,杨胜刚[4](2013)在《无“诗意”的苦难实录:1930年代左翼小说的异质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1930年代左翼小说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书写工农生活,从它们诞生的时候起,就受到来自各方面(包括左翼文学内部)的批评。不过,左翼文学论者都坚持一个基本的立场,即要求文学以一个社会最广大的阶层——无产阶级,这个居于社会的最底层的群体作为文学表现的主体,要求文学站在"广大工农的立场"(蒋光慈),为这一人数(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2013年02期)
吕锦绣[5](2012)在《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左翼小说中的工人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左翼小说中塑造的工人形象”为切入点,在对整体背景进行梳理的前提下,对小说中工人形象的演变历程、左翼小说中工人形象的特征及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工人形象塑造的特殊困境及对今后工人小说形象塑造具有的意义。论文以尽可能客观谨慎的态度重新审视和评估左翼小说在工人形象塑造上所具有的审美和文学史价值。此外,通过对工人形象的窥斑见豹,使一直处于社会和文学盲点的工人群体及其形象塑造问题能真正引起文学研究者的重视。论文第一章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及国内环境,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发展和生存境况等背景进行整理;同时,从左翼文学的发生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播两方面对文学背景进行概述,以此明确叁十年代左翼小说工人形象塑造的文学语境。第二章对左翼小说工人形象塑造的演变、发展进行阶段性梳理,在大量小说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归结左翼小说中工人形象的特征。在表面的群像下,这时期的工人形象因各个作家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学传统而呈现出类别上的细微差异。第叁章从审美和文学史的双重角度,探究左翼小说工人形象在审美艺术上的缺陷和在文学史上所具有的价值。生活经验的缺失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造成作家的创作困境的主要原因,这种困境突显了时代现实与文学书写之间的隔阂与尴尬,造成了艺术对现实的失语。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左翼小说的工人形象所具有的文学史价值。最后一部分结语对整体论文进行总结,客观评价叁十年代左翼小说在工人形象塑造上的得失,对这之后的小说写作中工人形象塑造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和具有的借鉴意义进行简述,并以此观照当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工人形象塑造问题。(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5-19)
魏荣,米文佐[6](2011)在《对左翼小说的超越和反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对"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形成的强大"文学背景"的后怕和反抗,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呈现为这样一个过程:一步步挣脱左翼小说的束缚和影响,最后形成对左翼小说的全面反动。然而,左翼小说的踪迹依然存在,给世纪末的小说创作带来不少偏颇。(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07期)
刘林[7](2011)在《美国“红色叁十年代”左翼小说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红色叁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在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观念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向左转"倾向,同时延续了此前现代主义文学倡导形式创新的艺术追求,激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与前卫形式相融是其显着特点。美国主要左翼作家和批评家具有很强的理论反思能力,在1930年代后期"法雷尔之争"或"左倾错误"讨论中,他们就批评了左翼小说中流露的"口号化"、"政策工具论"、人物形象重复单调等弊病;而且他们发现了左翼文学作为"阶级的文学"沦为了"党的文学"是文学的穷途末路,这也正是美国左翼文学衰落的原因。美国左翼文学的论争,实际上触及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组织和领导左翼文学运动、如何妥善处理政策宣传与作家创作自由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汇聚了多斯.帕多斯、斯坦贝克、亨利.罗斯等小说名家的美国左翼小说创作,对中国的影响颇巨。美国左翼作家史沫特莱积极参与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伊罗生仿照美国左翼刊物《新群众》在上海创办和编辑英文杂志《中国论坛》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左翼作家,斯诺夫妇借用美国"红色叁十年代"文学的理论框架观察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颇有心得。但美国左翼文学的教训并没有引起中国文坛的重视和研究。(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1年04期)
高山,曹兰[8](2010)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阶级叙事的双重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叙事形式之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重叙事视角,混杂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主体建构的方式,它创造了左翼文学阶级叙事全新的"意义架构"和"知觉样式"。(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高山[9](2008)在《血与火: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主体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文学主体性及主体建构作为文学史研究视角,力求突破过去左翼小说研究主要从题材和文体着眼而造成的限度,在梳理史实和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揭示左翼小说作家自身主体悖论的形成和左翼小说主体建构的特征。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左翼小说家主体性悖论、左翼小说主体建构及其美学诉求等不同角度分析问题。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论争凭借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把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唤”为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创作主体,这一过程使得左翼小说家自身主体性发生了内在的裂变与张力;本文通过对这个过程的考辨,分析了左翼作家主体性悖论的形成。文学创作者内在的悖论必然通过自身的文学实践显现出来,左翼小说家主体的限度正是从他们塑造的对象主体——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和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各自的特征和缺陷以及他们塑造这两类对象主体所采用的方法具体表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论文对左翼小说主体建构特征分析、论证的主要内容。以前的左翼小说研究主要把左翼小说的叙事模式、审美风格及其变迁仅仅归结为受左翼文学论争、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很少从左翼小说内部寻找原因。本论文从左翼小说主体建构的角度考察这一问题,发现左翼小说整体美学意蕴的形成与变化都与主体建构的相关层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本论文以主体性视角考察左翼小说创作,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论点:左翼小说虽然在思想性和审美性两方面都有很明显的缺陷,但是从左翼小说意识形态阶级主体建构这个角度而言,左翼小说却是30年代小说创作的最显着的成果;左翼作家内在的主体性悖论造成了左翼小说阶级主体建构的一系列特征,而这些特征所包含的审美诉求形成和决定了左翼小说的文体特色和美学风格。(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杨胜刚[10](2008)在《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年代左翼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0年代左翼小说的很多作品,集中表现了青年知识者为革命不惜抛弃爱情、亲情和牺牲自我生命的倾向,表现出一种为革命而自我泯灭的冲动,弥漫着一股狂热,这是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青春的焦灼、迷惘及人生的挫败感中,想从革命这一宏大的事业中寻求精神庇护与现实超越。这种精神需求,在自我压抑、自我泯灭的情节表象下,隐藏着自我奔突、自我救赎的强烈愿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代左翼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蒋潮华.论1930年代左翼小说的身体伦理书写[D].河北大学.2017
[2].杨胜刚.自我泯灭与自我救赎——对30年代左翼小说的革命心理学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
[3].徐青.论1930年代茅盾和叶紫的左翼小说关于农民理想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黄灯,杨胜刚.无“诗意”的苦难实录:1930年代左翼小说的异质性书写[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
[5].吕锦绣.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左翼小说中的工人形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2
[6].魏荣,米文佐.对左翼小说的超越和反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简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
[7].刘林.美国“红色叁十年代”左翼小说论[J].文史哲.2011
[8].高山,曹兰.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阶级叙事的双重视野[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9].高山.血与火: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主体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0].杨胜刚.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J].河池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