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生态学论文-蒋志伟,黄莹,喻恒之

传播生态学论文-蒋志伟,黄莹,喻恒之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播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陂僵狮子,民俗,文化生态学,传承

传播生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蒋志伟,黄莹,喻恒之[1](2019)在《传承、传播与发展:僵狮子民俗的文化生态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8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公序良俗,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划。舞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武汉黄陂僵狮子属民间传统舞狮,也属群众性舞狮,是传统舞狮中唯一的僵狮,近几年以其独特魅力,显现出巨大影响力,已成为黄陂节庆旅游和乡村休闲的一大亮点。基于此,本研究在文化生态学的语境下,从僵狮子文化生态结构、生态运行机制和机理、生态发展困境和隐忧及其生态"破壁"发展等方面,探析其传承、传播和发展的生态模式,旨在理清僵狮子民俗文化生态结构的关系、传承和传播的互动机制及其在新时期城镇化岸壁效应下的"破壁"发展,为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中国传统民俗的文化内涵、传承及舞狮、僵狮子等民俗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设计、分析讨论奠定基础。(2)田野调查法:第一次田野调查2017年1月30日-2月12在罗汉寺街道的大敖塆、小敖塆等村塆以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记载僵狮子民俗活动过程;第二次2018年2月20-3月2日、第叁次2019年2月10-2月19日分别在大敖塆、大童塆、潘黄塆、下李塆等地,记载僵狮子的祭祀过程,并就其社会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访谈马角传承人、各村塆长者和干部近20人。研究结果:(1)分析文化生态学语境下僵狮子民俗文化的起源、变迁和发展,黄陂僵狮子源自湘西苗家舞狮的过年习俗,由长江流域马灯与北狮文化的融合发展而来,并经历:发展完善期,停滞阶段,恢复阶段,加大传承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等几个阶段。(2)在文化生态学语境下分析僵狮子民俗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器具、服饰装扮和人员构成叁个方面;制度文化以民主的组织和自上而下的传承为主;行为文化包括套路动作、舞法技艺和风格特征等几个方面;心态文化以传递民间信仰和维系孝道文化为主要内容。(3)传承和传播机制分析:物态文化是僵狮子民俗文化对外输出的物质形式,核心的是人员构成,以头人、马角为主,头人是僵狮子的组织者,是组织制度的执行者,并受制度文化约束,决定着僵狮子的物质构成、制度实现和行为展示;马角狮神和狮子的双重身份是僵狮子主要的对外表现窗口,其行为动作受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双重约束,并通过僵狮子行为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实现其心态文化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传承。(4)民俗之力的运行机理分析:僵狮子民俗物态文化的吸引力、制度文化的凝聚力、行为文化的魅力、心态文化的感染力共同推动着僵狮子民俗文化的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并保障其传承机制的正常运行。(5)僵狮子民俗文化生态发展困境及隐忧分析:乡村民俗成长的土壤和传承的载体流失,人们意识观念改变,僵狮子等民俗文化生态正被打破,城镇化成为挡在僵狮子等乡村民俗发展道路上不可逾越的坚壁,其传承、传播和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结论:(1)僵狮子民俗以其物态文化为载体、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形,心态文化为核心,在长期的民俗传承和传播中,逐渐演化成当地人传递民间信仰和维系孝道文化的重要方式。(2)物质、制度、行为和心态文化是僵狮子民俗文化生态的基本构成,也构成了其内部运行机制的主体。现阶段僵狮子民俗文化有稳定的传承载体和传播受体,在地方民众和民间组织的推动下及稳定运行机制的保证下,正处于生态化稳定发展的阶段。(3)僵狮子民俗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制度、行为和心态文化约束并凝聚本地村塆子弟,保证僵狮子民俗内部传承机制的稳定;通过物质、行为和心态文化吸引外来客,并成为其对外传播和发展的有效媒介;通过心态文化的感染力凝聚自身,吸引外来客,其感染力经日积月累的渗透,集聚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最终形成了僵狮子在当地传承和传播的火热。(4)新时期城镇化农村发展"空心化"是传承载体流失的困境,也是僵狮子等民俗文化传承的内部危机;文化冲击,功能弱化,物质、经济追求淡化了精神需求,经济认同的逻辑覆盖了文化及权利认同的逻辑是其遭受的外部冲击;僵狮子民俗地域性、零散性,创新乏力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自身缺陷,不仅不利于扭转新时期所面临的内部危机,也不利于其打破外部冲击。(5)城镇化使人们离开乡土,但乡情乡愁始终没有离开,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人回到乡村,回味乡情乡愁,体味乡间民俗及其文化,特别是寻求心理依托和精神寄托,给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僵狮子等传统民俗文化要"破壁"为龙,政策支持是其点睛之手;分类规划,产业支撑是其"破壁"为龙的点睛之笔;立足乡村振兴、文化输出,走创新发展之路,并找到其"破壁"为龙的点睛之处。(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殷晓蓉[2](2019)在《跨学科视野下的宏观传播理论——G.贝特森《心智生态学导论》的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着名学者G.贝特森的经典着作中,《心智生态学导论》一书对于宏观传播学理论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贝特森学术生涯中的一部承前启后的着作,汇集了他几十年来的多方位探索,涵盖他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文本精粹,并为此后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在其封面和封底上,印有"20世纪最伟大的着作之一",体现了"哲学的深度、概念的严谨和神奇的科学想象"等字样。贝特森关于哲学、科学、文化及与多学科相连的传播理论的探讨,也为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意蕴深远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9年05期)

李远兰[3](2019)在《传播生态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现状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站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建立良性、和谐、健康的网站传播生态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播与传承的根本。经过研究壮族的壮族在线、回族的伊斯兰之窗、满族的吉祥满族网等10个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发现目前少数民族网站存在以下问题:传播技术墨守成规、传播内容滞后、传播形式单一、传播交往失衡、传播行动不显着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网站建设、提高受众意识的相应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人文与科技》(第二辑)》期刊2019-02-01)

蔡熙[4](2018)在《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亲子综艺节目研究——以《疯狂的麦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疯狂的麦咭》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的一档亲子密室闯关节目,刚播出第五季,每一季都取得了较高的传播度。在节目中,亲子嘉宾们需要通过完成各种知识问答来完成密室闯关,节目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传播生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通过传播生态学视角对这个亲子类综艺节目进行分析与探究。(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26期)

左璐[5](2018)在《开拓媒介生态学新视角 擘画成人教育传播新图景——评《成人教育传播研究——以媒介生态学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媒体发展中心陈明欣主任兼编审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成人教育传播研究——以媒介生态学为视角》一书,于2018年1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正所谓,"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该书可以说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深入地探讨成人教育传播问题的专着,拓展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填补了成人教育传播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通过极强的逻辑主线对成人教育传播展开鞭辟入里的论述,立足于跨学科的媒介生态学研究视角,深度剖析了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传播所处的生态环境,针对不同的问题及归因提出了促使成人教育传播效益最大化的适切性路径,值得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者研读思考,也对于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8年13期)

冯一博[6](2018)在《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偶像养成类电视节目研究——以《偶像练习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选秀节目的快速且深入地发展,国内"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从电视综艺市场中异军突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形成了"养成"这样一种全新的造星模式。文章以传播生态学的相关论述作为理论基础,探究国内偶像养成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生态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存在的现状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展现它独特的媒介形态与创新模式。(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18期)

蒋彬[7](2018)在《生态学视角下体育网络传播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网络传播是体育传播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传播方式存在竞争、合作的生态学关系。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生态系统、生态位等理论来论述体育网络传播的生态学现象,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些传统体育传播媒介进行对比分析,辨析其具备的生态学优势以及面临的生态学问题,并从生态学视角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8年12期)

刘毅[8](2018)在《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电视广告的融合传播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新生态下电视媒体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章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当下电视广告的传播生态,应用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创造等理念解析电视广告的融合传播之道,助力电视媒体在融媒转型中实现广告传播的创新之变。(本文来源于《声屏世界》期刊2018年03期)

兰亮[9](2018)在《基于传播生态学视角的共享单车使用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社会生活越来越受到组织化技术和技术化标准的指导,这促使新传播范式产生,技术和传播范式改变着现存社会行为,同时也塑造了新社会行为。共享单车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塑造社会行为的典型案例,是“互联网+传统交通工具”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反映了技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引起学界关注,纵观现有研究,大都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考察共享单车的诞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存在问题等。其他学科关于共享单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本文选取传播生态学理论作为支撑,试图挖掘共享单车的媒介属性,建构共享单车新型传播生态,在共享单车传播生态中探讨塑造和影响共享单车使用行为的各种因素。本研究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对应第一章绪论,主要围绕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展开;第二部分是理论阐述,首先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角度梳理传播生态理论发展,集中阐释大卫·阿什德控制范式视角,在理论阐释上结合现实,对比了大众传播时代的传统媒介传播生态和互联网时代新媒介传播生态;其次,从现象学角度解读媒介,将共享单车视为一种建构意义空间的媒介,由此建构起共享单车传播生态,并从信息技术、范式与行为叁个维度对共享单车传播生态进行阐述。第叁部分是现象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首先通过田野调查了解共享单车使用行为,对使用行为进行定义、分类,并总结其特点。其次,在传播生态学视角下,考察塑造和影响使用行为的各种因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在共享单车传播生态中,信息技术、范式和使用行为叁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信息技术是塑造行为的根本力量,它通过物质设备以及技术背后的逻辑规则塑造基本使用行为;互联网也是影响共享单车使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互联网营造的及时丰富使用场景更是影响使用行为的关键。第四部分总结反思,对应第七章内容,肯定共享单车在城市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就目前出现的问题试图从技术的角度给出解答。(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8-02-20)

蔡仕谦,陈哲,曾红亮[10](2017)在《基于传播生态学的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岭南建筑学派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建筑流派,它拥有岭南传统建筑厚重的文化积淀,历经叁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以林克明、夏昌世为代表的第一代岭南建筑学派人开始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并运用在当时的岭南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并在后期探索现代主义与岭南区域特色的融合尤其以夏昌世的"夏氏遮阳"为典型代表;以莫伯治为代表的第二代岭南建筑学派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出融合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创作并形成了初步具有岭南建筑学派符号特征的"酒家园林";以何镜堂为代表的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人是该学派走向学理成熟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和发展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理论中走向成熟,提出了适应当代建筑创作的"两观叁性"建筑创作理论.本文基于传播生态学的全新视野来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传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到的不同效果,并分析岭南建筑学派影响力逐年增强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推进我国建筑创作理论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传播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西方着名学者G.贝特森的经典着作中,《心智生态学导论》一书对于宏观传播学理论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贝特森学术生涯中的一部承前启后的着作,汇集了他几十年来的多方位探索,涵盖他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文本精粹,并为此后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在其封面和封底上,印有"20世纪最伟大的着作之一",体现了"哲学的深度、概念的严谨和神奇的科学想象"等字样。贝特森关于哲学、科学、文化及与多学科相连的传播理论的探讨,也为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意蕴深远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播生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蒋志伟,黄莹,喻恒之.传承、传播与发展:僵狮子民俗的文化生态学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殷晓蓉.跨学科视野下的宏观传播理论——G.贝特森《心智生态学导论》的当代意义[J].新闻.2019

[3].李远兰.传播生态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现状与思考[C].《人文与科技》(第二辑).2019

[4].蔡熙.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亲子综艺节目研究——以《疯狂的麦咭》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

[5].左璐.开拓媒介生态学新视角擘画成人教育传播新图景——评《成人教育传播研究——以媒介生态学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8

[6].冯一博.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偶像养成类电视节目研究——以《偶像练习生》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

[7].蒋彬.生态学视角下体育网络传播探析[J].运动.2018

[8].刘毅.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电视广告的融合传播之道[J].声屏世界.2018

[9].兰亮.基于传播生态学视角的共享单车使用行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10].蔡仕谦,陈哲,曾红亮.基于传播生态学的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传播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7

标签:;  ;  ;  ;  

传播生态学论文-蒋志伟,黄莹,喻恒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