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运动单元论文-何金保,骆再飞,管冰蕾,易新华

肌肉运动单元论文-何金保,骆再飞,管冰蕾,易新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肌肉运动单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单元,表面肌电,信号分解,肌肉力

肌肉运动单元论文文献综述

何金保,骆再飞,管冰蕾,易新华[1](2015)在《基于运动单元的肌肉力估计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肌肉运动单元角度探索肌肉力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ram,s EMG)的规律。方法首先利用梯度卷积核补偿算法(gradient convolution kernel compensation,GCKC)对实验采集得到的s EMG信号进行分解,然后采用棘波触发技术(spike triggered averaging,STA)提取运动单元MU波形,最后基于MU波形,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肌肉力,建立肌肉力与s EMG之间的关系。结果肌肉运动单元募集数目与幅值和基本上随肌肉力增大而增大,运动单元平均发放频率随肌肉力增大规律不明显。结论本文为肌肉力的估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肌肉运动单元幅值之和来估计肌肉力基本可行。(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5年05期)

赵岩,李东旭[2](2012)在《肌肉运动单元数量与sEMG非高斯/非线性水平关系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表面肌电信号具有非高斯与非线性的属性.随着施力水平增加,肌肉运动单元募集数量和发放率相应增加.因此,提出一个假设:sEMG信号的非高斯性和非线性水平与肌肉运动单元募集数量以及发放率相关.该假设只在实验性研究中被讨论过.本文使用一个包含空间信息(运动单元募集)和时间信息(3种FRs)的仿真sEMG模型检验此假设.双频域的高阶谱统计方法检验仿真sEMG信号的非高斯和非线性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肌肉的nMUs及FR进行分析,查找这两个因素对sEMG非高斯和非线性水平的影响程度.通过二元相关性检验衡量3种FRs情况下nMUs与sEMG非高斯水平的相关密切程度,以及nMUs与sEMG非线性水平的相关密切程度.结果显示,nMUs,FRs及nMUs与FRs之间的交互效应都会对sEMG的非高斯和非线性水平产生影响.nMUs分别与sEMG的非高斯、非线性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在3种FRs情况下,随着肌力的增加,nMUs增加,sEMG趋于高斯和线性分布.本研究有效地限制了实验的干扰因素对sEMG非高斯与非线性水平的影响,并定量地描述了实验不能直接反映的肌肉nMUs和FRs与非高斯性、非线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结果对肌肉活动能力的评估和假肢控制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2年11期)

曾艳,邹晓毅[3](2005)在《皮肤炎患者四肢近端与远端肌肉运动单元电位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为了解皮肌炎患者四肢肌肉受损情况 ,我们采用肌电图方法 ,检测了 14 1例患者的四肢近端与远端骨骼肌共 4 6 7块。结果发现近端肌肉运动单元电位平均波幅、面积、波形指数均比远端下降 (P <0 0 1或P<0 0 5 ) ,患者近端肌、远端肌与正常对照组相应肌肉比较 ,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1)。认为平均波幅、面积、波形指数叁项参数在远动单元电位定量分析时对判断皮肌炎患者四肢远、近端肌肉受损有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05年01期)

肌肉运动单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表面肌电信号具有非高斯与非线性的属性.随着施力水平增加,肌肉运动单元募集数量和发放率相应增加.因此,提出一个假设:sEMG信号的非高斯性和非线性水平与肌肉运动单元募集数量以及发放率相关.该假设只在实验性研究中被讨论过.本文使用一个包含空间信息(运动单元募集)和时间信息(3种FRs)的仿真sEMG模型检验此假设.双频域的高阶谱统计方法检验仿真sEMG信号的非高斯和非线性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肌肉的nMUs及FR进行分析,查找这两个因素对sEMG非高斯和非线性水平的影响程度.通过二元相关性检验衡量3种FRs情况下nMUs与sEMG非高斯水平的相关密切程度,以及nMUs与sEMG非线性水平的相关密切程度.结果显示,nMUs,FRs及nMUs与FRs之间的交互效应都会对sEMG的非高斯和非线性水平产生影响.nMUs分别与sEMG的非高斯、非线性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在3种FRs情况下,随着肌力的增加,nMUs增加,sEMG趋于高斯和线性分布.本研究有效地限制了实验的干扰因素对sEMG非高斯与非线性水平的影响,并定量地描述了实验不能直接反映的肌肉nMUs和FRs与非高斯性、非线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结果对肌肉活动能力的评估和假肢控制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肌肉运动单元论文参考文献

[1].何金保,骆再飞,管冰蕾,易新华.基于运动单元的肌肉力估计新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5

[2].赵岩,李东旭.肌肉运动单元数量与sEMG非高斯/非线性水平关系的仿真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

[3].曾艳,邹晓毅.皮肤炎患者四肢近端与远端肌肉运动单元电位的观察[J].华西医学.2005

标签:;  ;  ;  ;  

肌肉运动单元论文-何金保,骆再飞,管冰蕾,易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