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善睡眠障碍的治疗和护理

浅谈改善睡眠障碍的治疗和护理

欧阳辰星(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妇产科415000)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67-02

【摘要】睡眠是人体每天必需的生理活动,良好的睡眠可以保护人体大脑免受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并可使兴奋与抑制过程恢复平衡,调整大脑功能,促使健康的恢复。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是恢复人体精力所必须的休息,适当的睡眠既是维护人体健康和精力的基础,也是获取高效率工作能力的保证。有些患者由于大脑机能失调,生活无规律,出现睡眠障碍,而由于睡眠的障碍导致疾病的恶化,因此保证患者的充分睡眠应引起一定重视。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失眠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多方面提高患者的健康睡眠意识,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现代生活节奏快速的人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睡眠障碍护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目前,人们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非常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为30%,欧洲为20%~40%,日本也在20%左右,并且具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比例还在不断增长。本文对睡眠障碍的定义、表现、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对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1什么是睡眠障碍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社会的老龄化,具有睡眠障碍的人的比例在不断增长。据研究显示:睡眠障碍简单而言就是睡眠的异常行为,包括睡眠量的异常、睡眠质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异常现象,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梦行症等;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也包括睡眠过度,或与异常的睡眠相关的行为。睡眠障碍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长期的睡眠障碍会使人体脑力活动发生衰退,还可使大脑的感觉和智力的敏感度降低,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丧失。因此对有睡眠障碍的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就是入睡困难,辗转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其次是多梦、易惊醒,或感到睡眠很浅,似乎整夜没睡,一晚上迷迷糊糊。还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后疲乏不解,仍然睏倦,或者感到白天想睡,而上床睡觉却又感觉脑子兴奋,难以成眠,表现为睡眠节律的紊乱。有的患者虽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但醒后坚决否认已经睡了,缺乏真实的睡眠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睡眠量的不正常

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也称为嗜睡症,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患者每天出现睡眠时间过多或睡眠发作持续一月以上。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即我们常说的失眠。这种症状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嘈音、值夜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症等。

2.2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

指人体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恶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

3睡眠障碍的护理

有关护理专家指出,满足患者休息和睡眠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在实践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实施整体护理,采用综合方法,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的护理更因讲究方法。

3.1药物护理

应根据病人的睡眠障碍情况选择用药单纯入睡困难者,可选择快速起效的短效药,如思诺思。思诺思其有效成分唑吡坦是新一代非苯二氮类催眠镇静药,口服一片(10毫克)可以获得较正常的睡眠。服药15—30分钟后可入睡,不会发生睡不醒、乏力、无精打采等残留症状。如果入睡不难,只早醒者,则可选用中长效的药物,如硝基安定和氯硝安定等,让失眠者能得到末端睡眠。睡眠质量差、夜间易醒者,其可能存在焦虑情绪,此时可选用罗拉等含抗焦虑成分的中效安眠药,还可用长效类的导眠能、苯巴比妥、安定等,这些药物有利于加深睡眠;易醒、噩梦多的人可用短、中效药物,如舒乐安定药物治疗睡眠障碍只能是在其他治疗方式不能解决睡眠障碍问题时,短期或者间断性使用安眠药。对于一般性失眠患者,可小剂量用药1到2天,短期失眠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最好间隔2—3夜给药一次,用药时间不超过2周,对于慢性失眠者,建议服用最小有效剂量,间断性或短期使用,长期用药的老年人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行撤药,需要减药时,减低用药的速度宜慢,采取逐级递减的方法,慢性肺功能障碍者应慎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顽固性失眠长期使用安眠药会影响正常的睡眠模式和改变生理功能,并可能产生耐药性,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导致药物成瘾并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在使用哪种药物来治疗睡眠障碍,应及时以医生沟通,并严格按医嘱。

3.2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

为睡眠障碍患者住院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依照患者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的提供不同的家庭环境,按患者的方便和要求为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护理环节。适宜的室温是15-20度,湿度事55%-60%,此外要保持病室内清洁整齐、无异味,空气流通,柔和的光线、安静的环境,这样才有利患者安定情绪、容易入睡。同时患者的床位及其床上用品一律要干净、整洁、舒适,大小、长短、冷暖适度使患者感觉舒适。睡眠障碍患者病室内不能安排兴奋躁动患者以免影响患者的睡眠。护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是要注意保持病室内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切实做到走路,关门窗,操作,说话“四轻”。白天接受一定时间的阳光浴,患者就寝时,可让其听轻柔的催眠乐曲,这样有利安定情绪,为患者充足睡眠创造条件。

3.3提供个体化的睡眠指导

正确的睡眠卫生教育可以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提高其睡眠质量因此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睡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者认为,过分强调卧床休息和睡眠时间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压力,针对疾病不同时期特点和个体差异,与患者共同制定休息-睡眠-饮食-自理计划,指导患者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白天应安排患者1小时~2小时午间休息,还可以组织患者参加适宜的娱乐体育活动,这样有利夜间正常睡眠,但不可疲劳过度。护理人员要指导促进患者养成有利睡眠的习惯,睡前忌服引起兴奋的药物或饮料;睡前避免参加引起激动、兴奋的娱乐活动和谈心活动,不看情节紧张的小说和影视片;晚餐后不过量饮茶水,临睡前要解尿,避免中途醒后,难以入睡;睡前用暖水浸泡双脚或沐浴,以利减缓脑部血流量,促进睡眠;要取健康的睡眠姿势仰卧和侧卧,不蒙头盖面,不俯卧睡,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3.4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多数睡眠的发生和持续都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如果这种刺激因素长期存在而不加以改善,失眠将会延续下去而形成慢性失眠。因此对失眠患者应做好早期心理干预,帮助其尽快摆脱因心理因素而造成的睡眠障碍。心理护理可结合睡眠指导同时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等进行。护理人员要善于运用技巧和多种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谈心,联络感情以缓解患者对睡眠的紧张情绪,要学会变换思维,最大限度的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准确把握其情感变化,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护理人员还可通过情感理解、心理提示、思绪变换及心理辅导等方法,保持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畅通,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提高护理成效。让患者建立睡眠的信心,实际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睡眠方面的教育,纠正患者在睡眠认识上的偏差,消除睡眠的恐惧感,在主观上树立正确的睡眠认知观。让患者明白:睡眠时间的多少不能作为睡眠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将失眠与身体健康与否联系在一起。要消除患者对药物辅助睡眠的依赖性,逐渐摆脱药物的需求,努力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

3.5睡眠和饮食的关系

睡眠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太饱着睡,也不能太饿着睡;晚餐避免肥甘厚味,辛辣产气的食物;酒和咖啡少喝为妙;计算好晚餐和睡觉的时间差,晚饭最好安排在睡前4小时,实在等不及适当运动,帮助促进食物的吸收。讲究睡眠卫生,注意饮食,适度进食,可食牛奶、蜂蜜、面包等有助睡眠。睡眠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减少夜生活,限制上床时间,躺在床上20—30分钟不能入睡就应起床,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一些乏味的书报,待有倦意时再上床,无论多迟上床,早晨必须按时起床。床要单纯化,床只用于睡眠,不要在床上思考问题和工作,晚上按时上床,睡前不看紧张的电视,不饮浓茶,咖啡,不吸烟。讲究心理卫生,乐观开朗,心胸豁达,知足常乐,有规律的进行体育锻炼,每天保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设计安静的卧室,尽量使卧室隔离噪音,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睡眠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行为,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正当的良好睡眠可调节生理机理,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树立正确的睡眠观是人体保持健康最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刘春梓,张黎明.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10(41):937-939.

[2]梁丽,张丽莎,睡眠的舒适护理,当代护士.

标签:;  ;  ;  

浅谈改善睡眠障碍的治疗和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