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时空论文-许薇

舞台时空论文-许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舞台时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舞剧,现代舞,长征

舞台时空论文文献综述

许薇[1](2019)在《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的时空叙事与舞台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用现代舞特有的表现方式,对长征这一历史题材进行了重新的解构与建构。文章主要分析了现代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中的双时空叙事,以及就舞剧中现代舞的语言是否需要继续锤炼,结构是否需要继续斟酌,视角是否需要多样化处理和道具是否需要更为贴切地使用等问题都作出相关分析和思考。(本文来源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熙[2](2019)在《动作虚拟与戏曲舞台时空观的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舞台表演的时空形态具有极大的弹性,它在虚拟手法的作用下,收放自如、伸缩蔓衍。中国戏曲正是在写意性的美学思想的统领下,呈现出虚拟性的特点。而戏曲形式的虚拟性是凭借唱、念、做、打的虚拟表演建构出既定的戏剧环境,其中,动作虚拟是戏曲舞台时空假定性产生的关键因素。文章指出,以虚拟性的动作方式创造舞台意象,完成舞台上的时空变迁,被视为戏曲表演的核心要旨之一。(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饶洁湘[3](2019)在《试论舞台时空中表现性语汇的肢体表达——以实验剧《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现性语汇的肢体表达在当代戏剧创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在特殊的舞台时空下巧妙地传达出富有意味的言外之意,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和人物的潜在意识,并与整个剧场形成新的陌生化的舞台效果,从而启迪观众在获得情感共鸣之余作出理性的思考。《惜》运用了大量的肢体表达,并探讨在实验性的舞台上如何形成表现性语汇的审美风格。(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04期)

王少伟[4](2019)在《《如梦之梦》舞台时空设定对即兴创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赖声川的剧场巨制《如梦之梦》以其宏大的叙事,漫长的演出所构成的独特戏剧创作和观赏体验,成为华语戏剧界的重要作品。《如梦之梦》作为赖声川的创意方式集大成者,体现了赖声川对于舞台时间、空间、创作的理解。本文试图从《如梦之梦》特殊的时空设置来浅析该剧对观众的吸引力,为舞台剧创作者梳理赖声川团队对于舞台时空假定性的运用,从而对戏剧创作者提供可参考的创作思路。(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1期)

胡小笛[5](2018)在《响或不响:舞台剧《繁花》的时空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沪语舞台剧《繁花》由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方言小说《繁花》改编而成,在语言和时空结构层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其一,整部小说可以用上海话从头读到尾,作者自述“采用了上海话本方式”,而借用评论家程德培的话,《繁花》的上海叙事“我讲你讲他讲闲聊对聊神聊”,充满(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8-03-15)

陈恬[6](2016)在《无意识的自由:论中国传统戏剧舞台时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长期以西方写实主义戏剧作为参照,人们倾向于认为中国传统戏剧拥有无限的"时空自由"。实际上,在时空转换方面,中国传统戏剧和西方写实主义戏剧的区别不在于时空本身接续与并存的秩序,而只在于确定时空的手段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相比之下,更具有中国传统戏剧特点的是时空变形,以西方戏剧剧场作为参照,可以看出这一特点根植于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的成分始终处于一种混杂的状态,戏剧时空因而在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摇摆。而如果以自觉追求多样化时空形态的西方当代剧场实践尤其是后戏剧剧场作为参照的话,那么中国传统戏剧的"时空自由"显然属于历史范畴而非体系范畴,它在本质上只是中国传统时空观在戏剧舞台上的朴素体现,是一种无意识而有限度的自由。(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6年06期)

苏丽萍[7](2016)在《红色戏剧作品:跨越时空的舞台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诞生于70年前的民族歌剧《白毛女》复排并在全国巡演,第四代喜儿雷佳的成功演绎,让这部红色经典又一次征服了当下观众。同样,1959年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和1964年首演的歌剧《江姐》也一直久演不衰,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则是芭蕾中国化的成(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6-07-01)

刘宏奇,顾巍钟,王世停,马薇,李源[8](2016)在《红色烛火,照亮精神家园》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雨花英烈们短暂的生命之光像支支红烛,照亮了沉沉黑夜的旧中国,也照亮了今天逐梦圆梦的新征程。雨花英烈精神历久弥坚。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一次次英烈事迹搬上舞台,一天天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今天,在广大青年中、在(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16-06-10)

唐卫青,张瑞[9](2015)在《从祭台到舞台的时空变迁:土家摆手舞的人类学解读——以来凤县舍米湖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摆手是酉水流域土家族特色民间习俗的代表之一,它以祖先崇拜为核心,也是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的祭祀性舞蹈。从人类学的角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恩施州来凤县舍米湖村土家摆手舞从最初传统祭祀性仪式向现代舞台表演的变迁做一些探讨,以期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及变迁的研究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曾帅[10](2015)在《论戏曲舞台时空的特殊功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灵活多变的戏曲舞台时空有着特殊的功效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戏曲舞台时空像一对孪生姐妹,相互依托,交相辉映,给戏曲演员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5年10期)

舞台时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戏曲舞台表演的时空形态具有极大的弹性,它在虚拟手法的作用下,收放自如、伸缩蔓衍。中国戏曲正是在写意性的美学思想的统领下,呈现出虚拟性的特点。而戏曲形式的虚拟性是凭借唱、念、做、打的虚拟表演建构出既定的戏剧环境,其中,动作虚拟是戏曲舞台时空假定性产生的关键因素。文章指出,以虚拟性的动作方式创造舞台意象,完成舞台上的时空变迁,被视为戏曲表演的核心要旨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舞台时空论文参考文献

[1].许薇.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的时空叙事与舞台意象[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

[2].王熙.动作虚拟与戏曲舞台时空观的关系探究[J].艺术教育.2019

[3].饶洁湘.试论舞台时空中表现性语汇的肢体表达——以实验剧《惜》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

[4].王少伟.《如梦之梦》舞台时空设定对即兴创作的启示[J].戏剧之家.2019

[5].胡小笛.响或不响:舞台剧《繁花》的时空艺术[N].解放日报.2018

[6].陈恬.无意识的自由:论中国传统戏剧舞台时空[J].戏剧艺术.2016

[7].苏丽萍.红色戏剧作品:跨越时空的舞台魅力[N].光明日报.2016

[8].刘宏奇,顾巍钟,王世停,马薇,李源.红色烛火,照亮精神家园[N].新华日报.2016

[9].唐卫青,张瑞.从祭台到舞台的时空变迁:土家摆手舞的人类学解读——以来凤县舍米湖村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曾帅.论戏曲舞台时空的特殊功效[J].艺海.2015

标签:;  ;  ;  

舞台时空论文-许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