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组织形貌论文-王富宝

显微组织形貌论文-王富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微组织形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场法,TiAl合金,Ti_2AlNb合金,变温

显微组织形貌论文文献综述

王富宝[1](2019)在《温度对TiAl合金及Ti_2AlNb合金显微组织形貌的相场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航空航天领域高推进比、低能耗的要求,TiAl合金和Ti_2AlNb合金因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如密度低、抗氧化、在高温时也保有相当的强度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在600℃~1000℃有望代替某些镍基高温合金部件的新一代轻质结构材料。然而,这两种合金由于室温韧性较差,使得变形和铸造过程都较难得到理想的显微组织,因此理解温度对合金相变的影响机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相场法对TiAl合金及Ti_2AlNb合金的固态相变过程进行相场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其原理,预测并调控显微组织,并为其他金属间化合物的相变模拟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系统自由能的构造问题。利用梯度下降法来计算亚点阵模型中的必要参数—原子占位比,即避免了第一性原理等方法的复杂过程,又具有足够的精度能够进行后续的计算。同时,将所计算的亚点阵模型耦合入相场模型中时,利用一个二次方项的势阱函数,克服了其它相场模型中序参量平衡值变化的问题,减轻了由正反傅立叶变换带来的数学误差,使整个计算体系更加稳定,计算结果更加真实有效。接着,建立了α_2-γ相变的三维相场模型,并且融入各种热力学参数、动力学参数以及晶体学的知识,不仅验证了亚点阵模型的准确性,还重现了TiAl合金中片层组织的形成及演变过程。结果发现弹性能是TiAl合金片层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弹性能越大,片层组织的形状越扁平,而且弹性能对γ相的6个变体形状有不同的影响;在温度为1300~900 K的范围内,TiAl合金的片层厚度及晶粒数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且TiAl片层出现大量的孪晶;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片层组织的厚度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实验规律一致。最后,同样利用亚点阵模型描述Ti_2AlNb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的自由能,随后构建了α_2-O相变过程的相场方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显微组织形貌的演变过程,同时验证亚点阵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发现Ti_2AlNb合金的叁个变体在弹性能的作用下呈现正方形或矩形的形状,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800 K、900 K、1000 K,晶粒数量逐渐增多,生长速度加快,晶粒尺寸更加细小。(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30)

陈洁,占小红,陈纪城,王宇博,晏冬秀[2](2016)在《Invar合金激光-MIG复合多层焊接焊缝形貌及显微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激光-MIG复合焊技术,采用Invar M93焊丝对厚度为19.05 mm的Invar合金板材进行多层对接焊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焊缝熔深、熔宽及深宽比等宏观形貌参数的影响,并研究Invar合金复合焊接头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特点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从打底层到盖面层焊缝的平均深宽比由2.6减小到0.86,热影响区宽度明显增加,焊缝形貌由钉头状转变为高脚杯状。焊缝中心区域形成纵向分布的狭长奥氏体柱状树枝晶,两侧为斜向生长的奥氏体胞状树枝晶。从打底层到盖面层,焊缝中不同区域的晶粒度均逐渐增大。另外,相邻焊缝边界亦存在热影响区,出现联生结晶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黄儒胜[3](2016)在《Hi-B钢二次再结晶显微组织及晶粒叁维形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科研工作者们仅仅利用二维图像来观察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但是二维图像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征显微组织形貌。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借助EBSD技术观察分析了Hi-B钢二次再结晶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并采用连续切片——计算机辅助叁维重建方法观察分析了二次再结晶过程中各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主要结果如下:(1)在本文的工艺条件下,Goss晶粒在1060℃至1080℃之间开始异常长大,在1100℃至1120℃之间Goss晶粒尺寸达到毫米级别,异常长大后,Goss晶粒才具有尺寸优势。此外,本文将Hi-B钢二次再结晶过程分为以下叁个阶段:晶粒正常长大阶段、晶粒异常长大阶段和晶粒接触长大阶段,在不同阶段,Goss晶粒长大机理不同。(2)在晶粒正常长大阶段,各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相差不大,都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柱状;在晶粒异常长大阶段,Goss晶粒表现为鼓肚的形状,{111}<112>取向晶粒和{001}<110>取向晶粒中部呈现凸起部分,且{111}<112>取向晶粒有自身收缩的趋势,黄铜晶粒叁维形貌显示为锥状;在晶粒接触长大阶段,Goss晶粒鼓肚更为明显,{111}<112>取向晶粒和{001}<110>取向晶粒变化不大,黄铜晶粒叁维形貌仍为锥形,但锥度变大。(3)位于大晶粒内部的岛状晶粒,其叁维形貌表现为规则的椭球型;部分嵌入大晶粒内部的岛状晶粒,其叁维形貌表现为锥形。(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王辰,张玉利,毛亚男,韩阳[4](2015)在《SiAlON陶瓷中柱状晶断口显微组织形貌及其断裂增韧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SiAlCN陶瓷中柱状晶断口显微组织形貌并分析其断裂增韧机理,以Si_3N_4、Al_2O_3、AlN及SiO_2为主要原料,在1800℃、流动N_2气氛下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AlCN陶瓷。利用SEM观察陶瓷试样的显微组织,并用能谱仪对试样的部分区域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柱状晶断口形貌平整,内部隐藏许多细小的平行条纹,具有韧性断裂特征;自锁乱序堆迭以及柱状晶束是柱状晶的两种主要分布形式;柱状晶的侧表面条纹、沟槽、变形、端面韧窝状断口以及柱状晶束附近出现的平行沟槽等现象说明,柱状晶对陶瓷起到了强韧化作用。柱状晶束模式较自锁乱序堆迭模式更有助于陶瓷的强韧化。(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5年12期)

易杰,曹淑芬,李落星,郭鹏程,刘开勇[5](2015)在《焊接电流对双脉冲MIG焊铝合金T型接头形貌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模拟和实验研究电流对T型接头铝合金双脉冲惰性气体保护(MIG)焊的影响。通过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和双椭球模型来模拟不同焊接条件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此外,还通过实验对相应电流下合金的宏观和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最优焊接条件为平均电流为90 A,且强弱脉冲电流差值为40 A,此时熔池最高温度比熔点高200°C,且强脉冲阶段和弱脉冲阶段温度差和应力差值分别为100°C和10 MPa时,该条件下熔合较好的铝合金T型接头具有平滑的鱼鳞纹状焊缝和良好的显微组织。此外,实验和模拟得到的温度曲线和应力分布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焊接模拟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5年10期)

解立川,彭超群,王日初,蔡志勇[6](2014)在《快速凝固过共晶铝硅合金粉末的形貌与显微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快速凝固气体雾化工艺制备Al-27%Si合金粉末,研究合金粉末形貌和热处理对组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对Al-27%Si合金粉末中硅相的析出与长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快速凝固Al-27%Si合金粉末由基体α(Al)相、块状β-Si相和枝晶状共晶硅相组成;经热处理后,β-Si相发生粗化,共晶硅相逐渐转变为块状相且发生粗化;在500℃下加热保温后,α(Al)相和β-Si相的衍射峰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大,α(Al)相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合金粉末显微硬度在500℃下加热,初期有下降趋势,但随时间延长,不再下降,而是维持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蔡宏中,魏巧灵,陈力,王云,胡昌义[7](2012)在《CVD温度对钽涂层组成、显微组织及形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aCl2-H2-HCl反应体系,采用冷壁式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钼基体表面沉积钽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金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不同沉积温度下钽涂层的组成、组织及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1300℃范围内,钽沉积层的相组成无变化,而对择优生长有一定影响;钽沉积层晶粒尺寸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钽沉积层表面颗粒呈金字塔形多面体且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12年04期)

张庆云,李晋炜,陆业航,姚罡[8](2012)在《TA15钛合金电子束焊缝形貌及显微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A15钛合金厚板采用电子束焊接,研究了焊接速度为400mm/min和600mm/min的工艺条件下的焊缝形状、显微组织以及接头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提高焊接速度,焊缝显微组织变得细小、均匀,热影响区收窄,接头上下部位显微硬度值更为相近,曲线也较陡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2年01期)

张庆云,李晋炜,陆业航,李众城[9](2011)在《TA15钛合金电子束焊平行焊缝形貌及显微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A15钛合金厚板电子束焊接均匀焊缝即熔合线近似平行的焊缝的电子束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均匀焊缝的焊接工艺方法。选用加速电压为140kV、焊接速度600mm/min,聚焦电流318mA和338mA,电子束流43mA和50mA的工艺条件获得了2种形状的焊缝。研究结果表明,电流越大,焊缝显微组织越粗大,热影响区越宽,接头显微硬度曲线也越平滑。(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1年16期)

王守晶[10](2008)在《强磁场下高纯Fe-C合金先共析铁素体显微组织形貌的形成与演变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磁场作为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已经被广泛用于材料热处理的研究,其中强磁场对Fe-C合金扩散型固态相变的影响机理的研究是前沿热点问题之一,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因此,本文选用高纯亚共析Fe-C合金为实验材料,排除了合金元素或杂质元素的影响,利用12T超导稳恒强磁场热处理装置进行不同工艺条件的非磁场和强磁场热处理对比实验,并借助于金相分析及SEM-EBSD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先共析铁素体的显微组织形貌及晶体学取向特征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强磁场下高纯Fe-C合金先共析铁素体显微组织形貌的形成和演变机理。这对于进一步丰富强磁场材料学理论和利用强磁场热处理方法控制钢铁材料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强磁场下不同工艺条件热处理后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强磁场能够显着抑制高纯Fe-0.36%C合金和Fe-0.52%C合金先共析铁素体转变过程中的针片状的先共析魏氏组织铁素体显微组织形貌的形成,同时促使先共析铁素体晶粒形成沿磁场方向伸长且呈链状排列的显微组织形貌。前者是由于强磁场通过增大奥氏体与先共析铁素体之间的磁自由能差显着增加了先共析铁素体转变的驱动力,从而改变了先共析铁素体转变的热力学条件所致。后者主要是由于强磁场所造成的磁偶极子相互作用和退磁场(退磁场能)的作用共同所致。此外,尽管强磁场下先共析铁素体晶粒形成沿磁场方向伸长且呈链状排列的显微组织形貌,具有明显的微观组织择优取向,但SEM-EBSD晶体学取向分析结果并未发现先共析铁素体晶粒具有明显的晶体学择优取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与晶体学取向密切相关的磁晶各向异性和磁致伸缩对先共析铁素体晶粒显微组织形貌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作用。强磁场热处理时,提高磁场强度、适当降低奥氏体化温度、缩短退火保温时间和减小退火冷却速度均能够抑制甚至消除高纯亚共析Fe-C合金中的针片状的魏氏组织铁素体显微组织的形成。据此提出了一种消除亚共析钢中粗大魏氏组织的强磁场真空退火工艺方法,以此为基础申请的发明专利已经公开。强磁场条件下,随着高纯Fe-C合金的含碳量增加,先共析铁素体晶粒沿强磁场方向伸长且呈链状排列的程度不断减弱。这是由于含碳量增加导致先共析铁素体转变量减少,从而引起先共析铁素体晶粒之间的磁偶极子相互作用减弱,同时含碳量增加也导致先共析铁素体转变温度范围降低,从而引起Fe原子和C原子的扩散更加困难抑制了先共析铁素体晶粒沿磁场方向伸长长大所致。并由此提出一种在含碳量较低的Fe-C合金的先共析铁素体转变初期或含碳量接近共析成分的Fe-C合金中,先共析铁素体晶粒(晶核)之间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适用的磁偶极子模型。强磁场热处理时,不同的样品摆放方式对高纯Fe-0.36%C合金和Fe-0.52%C合金先共析铁素体转变后的显微组织形貌的影响十分显着。由于板状样品的面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作用于整个样品上的退磁场强度更低,从而引起作用于整个样品中的有效磁场强度更高,最终导致样品显微组织中针片状的先共析魏氏组织铁素体含量更少,同时先共析铁素体晶粒沿磁场方向伸长且呈链状排列的程度更高,总的先共析铁素体面积百分含量增加得更多。这也进一步验证了由强磁场所引起的退磁场对先共析铁素体显微组织形貌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作用。在强磁场下对Fe-0.12%C合金进行顺磁居里温度以上的等温转变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顺磁居里温度以上进行等温转变,先共析铁素体晶粒也呈现沿磁场方向伸长且呈链状排列的趋势。同时利用强磁场下先共析铁素体晶粒之间的磁偶极子相互作用模型对该现象进行了理论解析,进一步弄清了强磁场下先共析铁素体晶粒沿磁场方向伸长且呈链状排列显微组织形貌的形成机理。利用纯铁和高纯Fe-0.76%C合金组成的扩散偶研究了12T强磁场对与磁场施加方向相同、相反及垂直方向上的碳在γ-Fe中的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磁场显着抑制γ-Fe中与磁场方向垂直方向上的碳的扩散,而对与磁场方向相同和相反方向上的碳的扩散稍有促进作用。同时从强磁场对不同含碳量的γ-Fe的磁自由能的降低程度不同以及强磁场对γ-Fe中的铁原子之间的磁偶极子相互作用导致碳的扩散呈现各向异性两个角度阐明了强磁场对碳在γ-Fe中的扩散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推测强磁场对γ-Fe中的碳的扩散的各向异性作用可能是引起先共析铁素体晶粒形成沿磁场方向伸长且呈链状排列显微组织形貌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8-05-01)

显微组织形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借助激光-MIG复合焊技术,采用Invar M93焊丝对厚度为19.05 mm的Invar合金板材进行多层对接焊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焊缝熔深、熔宽及深宽比等宏观形貌参数的影响,并研究Invar合金复合焊接头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特点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从打底层到盖面层焊缝的平均深宽比由2.6减小到0.86,热影响区宽度明显增加,焊缝形貌由钉头状转变为高脚杯状。焊缝中心区域形成纵向分布的狭长奥氏体柱状树枝晶,两侧为斜向生长的奥氏体胞状树枝晶。从打底层到盖面层,焊缝中不同区域的晶粒度均逐渐增大。另外,相邻焊缝边界亦存在热影响区,出现联生结晶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微组织形貌论文参考文献

[1].王富宝.温度对TiAl合金及Ti_2AlNb合金显微组织形貌的相场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陈洁,占小红,陈纪城,王宇博,晏冬秀.Invar合金激光-MIG复合多层焊接焊缝形貌及显微组织[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

[3].黄儒胜.Hi-B钢二次再结晶显微组织及晶粒叁维形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

[4].王辰,张玉利,毛亚男,韩阳.SiAlON陶瓷中柱状晶断口显微组织形貌及其断裂增韧机理[J].中国陶瓷.2015

[5].易杰,曹淑芬,李落星,郭鹏程,刘开勇.焊接电流对双脉冲MIG焊铝合金T型接头形貌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5

[6].解立川,彭超群,王日初,蔡志勇.快速凝固过共晶铝硅合金粉末的形貌与显微组织[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

[7].蔡宏中,魏巧灵,陈力,王云,胡昌义.CVD温度对钽涂层组成、显微组织及形貌的影响[J].稀有金属.2012

[8].张庆云,李晋炜,陆业航,姚罡.TA15钛合金电子束焊缝形貌及显微组织[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2

[9].张庆云,李晋炜,陆业航,李众城.TA15钛合金电子束焊平行焊缝形貌及显微组织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1

[10].王守晶.强磁场下高纯Fe-C合金先共析铁素体显微组织形貌的形成与演变机理[D].东北大学.2008

标签:;  ;  ;  ;  

显微组织形貌论文-王富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