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川盆地丘陵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自然沟渠,植被,生物量
四川盆地丘陵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莲,赵原,Matthieu,Nsenga,Kumwimba,汪涛[1](2019)在《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植被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是沟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沟渠生态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长江上游沟渠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沟渠内植物种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植被盖度和地上部生物量,探讨了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植被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自然沟渠植被状况不容乐观。尽管自然沟渠内植物种类众多,调查样方内植物共有16科20种,但优势种较少,且仅以危害性大的过江草(Phyla nodiflora)和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主,出现的频度分别为46.09%和38.26%。(2)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居民区沟渠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优势种明显,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旱地沟渠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水田沟渠和荒地沟渠植物分布较为均匀。(3)不同类型沟渠中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差异显着。其中,植被盖度平均值大小顺序为水田沟渠>居民区沟渠>旱地沟渠>荒地沟渠,植物地上部平均生物量大小顺序表现为居民区沟渠>水田沟渠>旱地沟渠>荒地沟渠。(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肖正龙,覃建强,高涛,李超,赵清泉[2](2019)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对典型农村环境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从点到面反映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选取遂宁市大英县叁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本文对2016年大英县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16年大英县的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68.3,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比较适合生活和生产,农村环境出现轻度污染。农村环境由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两部分构(本文来源于《区域治理》期刊2019年27期)
张强,徐毅[3](2019)在《钻塔矗立在四川盆地丘陵深处》一文中研究指出仲春的川渝大地,非雾即雨,很少见到太阳。在四川自贡市西北郊区,一支来自胜利石油工程黄河钻井公司的队伍转战2000公里,翻越险峻山岭,把一座巍峨的钻塔矗立在丘陵深处,准备向地下数千米深处的页岩气发起“进攻”。拿出“移山”的劲头:30小时(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4-22)
罗怀良,张开,陈浩[4](2018)在《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与川中丘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以沐川县和安岳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和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但其劳动力及其转移存在明显差异。为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开展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比较研究。为此,分别选择沐川和安岳为样本县,采用分层概率抽样和农户问卷调查(813户)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转移仍是川中丘陵区和盆地边缘山地农村劳动力配置的主要方式,但前者转移强度和压力远大于后者。(2)县域尺度上安岳县以省外转移为主,比以省内转移为主的沐川县转移女性比重高、转移的社会问题更突出。(3)资源环境相对一致的安岳县乡镇尺度转移主要受社会经济(交通便捷度和经济条件)影响。受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分异双重影响,沐川县乡镇间转移复杂。(4)今后应充分重视川中丘陵区农村劳动力配置难度。安岳县应将区域流动与就地转化相结合,着力促进落后乡镇劳动力转移。沐川县应向就地转化过渡,着力探索就地转化。两地均应实施产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有效联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迎春,汤天泽,刘念,张体刚,范其新[5](2016)在《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直播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直播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国豪油8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直播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呈下降趋势。随着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部位升高,单株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总数、有效角果总数以及群体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直播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获得最高产量3 433.50 kg/hm2。当直播密度为24万株/hm2和36万株/hm2时,处理间群体产量差异不显着。因此,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的最佳直播密度为24万~36万株/hm2。(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邱祥荣,李孝东,张大学,吕世华[6](2015)在《四川盆地丘陵区稻茬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与耕制变化的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今天,如何改进四川盆地丘陵区农田耕作制度,增加马铃薯播种面积并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对于促进四川盆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经过10余年研究集成的稻茬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多年的示范实践证明:水稻-油菜轮作改为水稻-马铃薯轮作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为水稻高产提供早茬口。笔者认为,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水旱轮作田推广水稻-马铃薯轮作及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是促进四川盆地丘陵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08期)
雷宏儒,梁学云,张安刚,吴哲,文军[7](2015)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栾树经营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由于其优良特性,在四川盆地丘陵区广泛种植,特别在井研县已渐发展成为产业。文章探讨了四川盆地丘陵区栾树培育技术。(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15年02期)
田静,张自全,舒丽[8](2015)在《城镇化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南充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寻访调查,信息收集、文献查阅等形式对南充市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包括面源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总结了南充市生态环境保护已取得的工作进展。为此,从环保意识、资金、规划、产业、政策与法制、科技等方面提出了南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5年01期)
蒋虹荣[9](2014)在《基于肥效试验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化肥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追求高产,部分地区肥料的盲目施入已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肥料利用率降低和施肥效益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制定科学施肥决策的重要技术,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汇总了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2005~2010年玉米肥效田间试验结果,依据“3414”试验中的土壤养分状况和产量现状,确定了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及不同生态亚区肥料推荐用量;同时依据“示范区”试验,比较了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的肥料效应及增产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原有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已不适于指导当前生产。土壤有机质与缺氮区相对产量回归决定系数(0.267)明显高于全氮(0.122)和碱解氮(0.165),是反映区域内土壤供氮能力的优选指标。以相对产量55-95%标准,将有机质(OM)、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划分为较低、低、中、高、较高和极高6个等级,分别为:OM(<6、6~10、10~20、20-30、30~40、>40g/kg),AP(<3、 3~5、5~10、10~25、25~50、>50 mg/kg), AK(<30、30~50、50~80、80~120、120~180、>180 mg/kg)。各等级有机质含量相对原有等级无明显变化;有效磷含量有一定程度上升,高、较高和极高等级分别提高了2.5、7.5和5 mg/kg;速效钾含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中、高、较高和极高等级分别降低了10、25、25和10 mg/kg。(2)肥料效应函数法为推荐施肥的优选方法,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了肥料用量。该方法中以一元二次模型拟合成功率最高(43.5~74.5%),其次是二次加平台模型(33.3~59.0%),叁元二次、平方根加平台和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成功率均较低。由此,最佳施肥量分别选择一元二次模型和二次加平台模型进行计算,且发现首先采用二次加平台模型,拟合不成功的试验点再采用一元二次模型计算最佳施肥量效果最优。(3)因种植制度、作物品种和施肥习惯等不同,不同生态亚区推荐施肥差异较大。肥力中等以上养分分级范围内的氮肥(N)推荐用量总体表现为盆北低山区>盆中丘陵区>盆南低山丘陵区>盆西平原区,其中盆西平原区比盆北低山区每公顷推荐施氮低10~55kg。肥力中等以上养分分级范围内的磷肥(P2O5)推荐用量总体表现为盆北低山区>盆南低山丘陵区>盆中丘陵区>盆西平原区,其中盆西平原区比盆北低山区每公顷推荐施磷低10~15kg。肥力中等以上养分分级范围内的钾肥(K20)推荐用量总体表现为盆北低山区>盆西平原区>盆中丘陵区>盆南低山丘陵区,其中盆北低山区比盆南低山丘陵区每公顷推荐施钾高10~30 kg。总体而言,玉米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在盆西平原区最低,而盆北低山区最高,客观反映了不同生态亚区玉米生产中肥料投入的特点。(4)在“3414”试验基础上进行的配方试验,与常规施肥相比,玉米增产14.6%,氮肥和磷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而钾肥利用效率下降。氮肥农学效率和养分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6kg/kg和8.0个百分点;磷肥农学效率和养分回收率分别增加了3.1 kg/kg和4.1个百分点;钾肥农学效率和养分回收率分别降低了1.7kg/kg和10.7个百分点,这与配方施肥明显提高了钾肥施用量关系密切。配方施肥对不同生态亚区增产增效不尽一致,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增幅整体表现为盆中丘陵区>盆南低山丘陵区>盆西平原区>盆北低山区。总体来说盆中丘陵区产量和氮磷肥利用率均增幅较高,这与其肥料用量和配施比例(1:0.51:0.34)较合理有关。(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杜静[10](2014)在《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成土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植物生长繁育和作物生产的基地,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支撑,涵养水源,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同时还能通过土壤碳库调节气候。在长期的土壤研究中,气候、地形、母质、生物和时间被认为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因素,成土过程是在地质风化过程的产物——成土母质的基础上,气候、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转化和迁移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随着[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为耕作强度越来越大,且集约化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人为作用对土壤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着名的红层盆地,因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和较为肥沃的紫色土壤,该地区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农业地区。目前,该地区大量自然紫色土被开发为农业土壤,且发展大规模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但人为活动对紫色母质发育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以四川盆地自然条件下、传统耕作条件下和集约化耕作条件下紫色母质及发育土壤为对象,通过对自然条件下、传统和集约化耕作条件下土壤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和对比,研究叁种条件下土壤的成土特征,探讨人为活动对其发育成土的影响,为紫色丘陵区土壤的可持续改造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自然条件下的成十特征通过对自然条件下,不同紫色母质及其发育土壤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紫色土存在较弱的化学风化,元素淋失处在脱Ca、Na、Mg的初始阶段,CIA、CIW和Na/K比值叁个风化指标在A、C层间和B、C层间差异均不显着,各层次样品在A-CN-K叁角图中的数据点分布趋势线与A-CN连线平行,土壤处于斜长石风化和脱Ca、Na阶段,且各层次数据点分布位置差异不大。由于较强的物理风化,土壤中砾石含量较少,土层厚度较大。有机碳积累显着,A层的积累量达9.27g/kg,B层的积累量为3.65g/kg。随着土壤风化发育的进行,成土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土壤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增大,土壤颗粒变细,pH稍微降低,降低值多在0.2-0.3个单位,土壤全氮显着积累,A层的积累量为0.46g/kg,B层的积累量为0.19g/kg,B层土壤存在磷的淋失,淋失量为0.071g/kg,A层土壤存在磷的较少积累。由于在沉积成岩之前经历的化学风化程度不同,不同紫色母质原始风化度存在差异,成土元素组成、pH值和质地状况也存在差异,这对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程度较低,pH值变化较小的紫色土化学风化程度、成土元素组成、pH值和质地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成土过程中质地变化也存在重要影响,并掩盖了其他因素对所采集剖面这些风化发育特性的影响。但地形地貌、气候和生物等方面的差异对土壤成十的其他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台地发育土层厚度较大,土壤有机碳和氮的积累大于浅丘或丘陵顶部发育十壤,磷的淋失程度小于浅丘或丘陵顶部发育土壤,总体来说,台地发育剖面风化发育指数大于浅丘或丘.陵顶部发育剖面。而由于气候和生物等方面的差异,相同地形部位发育剖面土层厚度和土壤有机碳、氮以及磷的积累淋失情况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2.传统耕作下的成土特征通过对四川盆地传统耕作条件下沙溪庙组紫色母质及其发育剖面和紫色土沉积母质发育剖面形态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以及与自然条件下各方面性质的对比,结果表明,在传统旱地和水田耕作下,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发育土壤总体处于斜长石风化和Ca、Na、Mg淋失阶段,但与自然条件下不同紫色母质发育土壤成土特性相比可知,旱地耕作方式促进了土壤的化学风化,在旱地耕作方式下,各地形部位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发育土壤CIA、CIW和Na/K比值叁个风化指标都相对于成土母质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而水田耕作方式更促进了土壤的化学风化,相同母质发育水田土壤元素的淋失更为强烈,不同样点位置发育水田土壤CIA和CIW值都大于不同地形部位发育旱地土壤,Na/K比值都小于不同地形部位发育旱地土壤。此外,水田耕作方式由于水分影响,土壤中Fe和Mn的氧化还原作用较为普遍,1m内基本出现W层和G层,土壤中Mn的淋失以及Fe的迁移累积较为显着,而旱地少数剖面中也出现相同情况。由于土壤化学风化影响土壤质地,旱地耕作方式下,不同地形部位沙溪庙组母质发育的土壤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增加量都大于自然条件下不同紫色母质发育土壤,而不同样点位置发育水田土壤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都大于不同地形位置相同母质发育旱地土壤。传统旱地耕作促进了土壤酸化,而水田耕作条件下表层土壤的酸化比传统旱地耕作土壤严重。与自然条件下紫色土相比,传统耕作旱地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氮的积累减弱,而由于外源磷肥的施入,表层土壤出现磷的累积。与旱地耕作方式下紫色土相比,水田耕作方式促进了土壤密度的降低、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碱解氮含量的提高和土壤团聚状况的改善,但由于水田长期淹水,也促进了土壤磷的淋失和有效磷含量的降低。在传统耕作方式下,成土母质对土壤发育成土存在影响,地形地貌和样点位置也通过对人为活动强度以及土壤侵蚀的影响对土壤发育成土产生影响。研究区紫色土沉积母质发育剖面化学风化程度、土壤质地、团聚状况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与相似样点位置(非水旱交界)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发育的水田剖面都存在差异。浅丘坡腰发育剖面中由于有一个改种过七八季水稻,两个剖面位于农户旁,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在传统旱地耕作方式下,该地形位置发育剖面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质地分型维数最大,此外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也最大,团聚体发育状况也最好,而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低。由于旱地十壤较为强烈的剥蚀搬运,水旱交界样点位置发育水田剖面化学风化程度和多项成土理化性质都处于旱地土壤和非水旱交界位置发育水田剖面之间,与非水旱交界位置发育水田剖面存在差异。同时,由于土壤剥蚀、搬运、积累和掩埋作用的发生,浅丘坡谷和坡脚发育的旱地剖面B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和质地状况和A层相近,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都大于浅丘坡腰发育剖面B层土壤。3.集约化耕作下的成土特征通过对刚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7个月,十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19个月的叁个农业集约化利用区域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及紫色土沉积物发育旱地和水田十壤整理及利用前后的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土壤质地的对比分析以及刚进行土地整理区域土地整理前后团聚状况和其他成土化学特性的对比分析得出,农业集约化过程中土地整理引起土壤扰动,人为增厚旱地土壤土层,由于和水田A层土壤的混合,人为加大了A层十壤的发育程度,旱地整理后,A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增大,土壤砾石含量增加,密度降低,团聚状况也稍微变差,其他成土理化性质处于旱地和水田整理前表层土壤之间,B层土壤砾石含量显着增加,其他成土性质变化不大。水田表层土壤由于旱地表层土壤的混入,发育程度被人为降低,W层由于人为混入旱地B层十壤以及母岩爆破崩解体成为P层,潴育化程度降低,土壤发育程度也受到人为降低。水田整理后,A层和P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降低,土壤砾石含量增加,密度稍微增加,其中A层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粘粒含量和质地分形维数以及砾石含量的变化小于P层,A层土壤团聚状况显着变差,其他成土理化性质处于旱地和水田整理前表层土壤之间,P层土壤团聚状况也显着变差,但由于土地整理前旱地B层和水田W层间多数成土理化特征差异不大,因此在土地整理前后变化不大。此外,由于母岩爆破产生砾石和田坎土壤进入土体以及其他有些较高部位十壤的搬运覆盖,多数剖面中,水田G层在lm的剖面层次内并不出现。总体来说,由于土地整理的进行,土壤发生了显着的农业集约化扰动,人为增大了旱地剖面发育指数,降低了1m以内水田剖面发育指数。通过对刚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7个月,土地整理后集约化利用19个月的叁个农业集约化利用区域沙溪庙组砂岩母质及紫色土沉积物发育旱地和水田土壤整理及利用后的剖面发育特性、化学风化、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农业集约化耕作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加,也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土壤无机碳的次生累积,但叁个区域土壤都处在斜长石风化和Ca、Na、Mg淋失阶段,在研究区农业集约化耕作时限内,土壤化学风化和质地状况并末表现出明显变化。综上所述,紫色丘陵区自然条件下、传统耕作条件下和集约化耕作条件下土壤成土特征存在不同特点。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原始风化度、质地状况和pH值不同,母质对土壤化学风化程度及pH值存在重要影响,对成土过程中的质地变化也存在重要影响,地形对土壤物理风化,有机碳、氮、磷积累淋失存在重要影响,此外,母质、气候、生物因素对十壤有机碳、氮、磷含量也存在影响。传统耕作中,由于施肥、耕作、灌溉措施不同,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剖面特性、化学风化和成土的物理化学特征存在不同影响。人为活动加速了紫色母质发育土壤的化学风化,促进了土壤质地的变化和土壤酸化,也带来了土壤其他化学成上特性的改变,且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在集约化耕作过程,集约化扰动显着影响土壤成土特性,改变了水田的土体结构,增大旱地剖面发育程度,但破坏了土壤团聚体,集约化耕作显着促进了碳、氮、磷的积累和团聚状况的改善,提高了十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在本研究区集约化耕作时限内化学风化和质地状况以及pH值等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虽然耕作加速了土壤化学风化,但总体来说,由紫色母质及紫色土沉积母质发育的自然土壤、传统耕作土壤以及集约化耕作条件下的土壤都处于斜长石风化和Ca、Na、 Mg淋失阶段,化学风化程度总体仍较低。(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4-10)
四川盆地丘陵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从点到面反映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选取遂宁市大英县叁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本文对2016年大英县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16年大英县的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68.3,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比较适合生活和生产,农村环境出现轻度污染。农村环境由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两部分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川盆地丘陵区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莲,赵原,Matthieu,Nsenga,Kumwimba,汪涛.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植被分布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2].肖正龙,覃建强,高涛,李超,赵清泉.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对典型农村环境综合评价[J].区域治理.2019
[3].张强,徐毅.钻塔矗立在四川盆地丘陵深处[N].中国石化报.2019
[4].罗怀良,张开,陈浩.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与川中丘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以沐川县和安岳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8
[5].李迎春,汤天泽,刘念,张体刚,范其新.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直播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
[6].邱祥荣,李孝东,张大学,吕世华.四川盆地丘陵区稻茬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与耕制变化的效益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5
[7].雷宏儒,梁学云,张安刚,吴哲,文军.四川盆地丘陵区栾树经营技术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15
[8].田静,张自全,舒丽.城镇化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南充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
[9].蒋虹荣.基于肥效试验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2014
[10].杜静.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成土特征[D].西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