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中国小说论文-赵树勤,杜娟

年代中国小说论文-赵树勤,杜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代中国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色幽默,女性小说,当代文学

年代中国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赵树勤,杜娟[1](2019)在《黑色幽默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黑色幽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代中国女作家,该流派荒诞病态、游戏狂欢等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中均有所体现和创新。但误读也在同时发生着,这一方面阻碍了女作家对黑色幽默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她们自觉的性别意识和强烈的自我文化认同。(本文来源于《励耘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陈进武[2](2019)在《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丑学"理论的引入,中国作家们掀起了审丑文学创作的热潮。90年代以来,作家们则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社会、现实、文化、人性等更为深广的空间,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芜、庞杂的局面。从演进轨迹来说,当代小说中的审丑出现了从90年代的"窄化"到新世纪的"泛化"的转变。从表现形态来看,90年代以来小说审丑溢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审丑范畴,而是出现了"泛审美""审恶",乃至走向极端的"嗜丑"形态。考察8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新变,不仅能够为感性学的现代发展拓宽研究路径,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动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唐萌遥[3](2019)在《中国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从现代主义基因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在中国上海的"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感觉派接续中国传统的鸳鸯蝴蝶派,可以看成是第二代海派,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家。新感觉派可以说是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派。它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他们过渡性地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同时也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但是,因为其描写题材和商业化的倾向,在新文学中还是属于较为边缘的地位,本文试从对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把握新感觉派的特点和创造,同时追溯新感觉派的起源,力图把握一个综合整体的流派图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6期)

杜娟[4](2019)在《黑色幽默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代以来,美国黑色幽默流派以其荒诞陌生的艺术与乖张叛逆的姿态在中国文坛掀起一阵黑色热潮。一时间,冷嘲热讽、荒诞滑稽、热闹喧哗的风格成为多元格局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支,为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继风潮发起人刘索拉之后,张洁、王安忆、残雪等女性作家以其新奇怪诞的创作风格异军突起,表现出明显的黑色幽默倾向,池莉、徐坤、海男、卫慧等女作家的作品中也隐现着黑色幽默流派的特征,只是因作家强烈的性别意识而淡化了痕迹。女作家们不像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将人物命运铺展在战争和政治等历史大事件上,也不同于中国男性作家的“黑”与“痞”,具有双重边缘体验的她们对黑色幽默这一流派的接受更为深入和绵长。尽管她们在荒诞的氛围、病态的人物及游戏式的写作姿态、大胆直白的欲望书写等诸多方面都与美国黑色幽默相契合,但“接受屏幕”对异国文化的过滤作用显然在她们身上发挥了更大的效用,故而生发了显着的误读与变异现象。这种误读与偏离一方面阻碍了女作家对美国黑色幽默流派的深度挖掘,但另一方面成就了一种别样的黑色幽默和后现代性,显现出她们自觉的性别体验和独特的创新思维。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缘由,分析其可行性,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明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美国黑色幽默流派、概述该流派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并例举黑色幽默对女作家的影响实证。刘索拉以一部中国版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引发起“黑色幽默热”,将美国黑色幽默这一流派带到广大中国读者的视野中。其他女作家大多也对该流派有着很高的评价,相较于男作家,黑色幽默对女作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技巧上的新鲜感,而是融入生命体验的细腻、深刻的影响。第二章重点论述张洁等女作家的“女巫”式创作风格与美国黑色幽默荒诞可笑特征的契合与差异,并探讨女作家“坠落”为“女巫”的缘由。1980年代以来,张洁等女作家撕碎了爱与梦的诗意美好,开始在冷嘲热讽中展现荒诞病态的人与事。这与当时盛行的“黑色幽默热”紧密相关,但中国女作家的荒诞病态抹去了美国黑色幽默的血腥残酷,于平凡琐碎之中表达了女性的荒谬体验。第叁章就小说人物、写作姿态、阅读体验叁个方面讨论中国当代女作家与美国黑色幽默流派作家在小说创作上的异同。在人物上,以往端庄贞洁的女性变得随心所欲,游戏生活;在写作上,女作家们通过“能指的狂欢”进行语言游戏、采用“元小说”暴露虚构、在消遣正史中构建女性之史;在阅读上,她们让读者在填补空白的游戏中体验女性之体验。黑色幽默作家将人物、自身以及读者置于小说的游戏场中恣意狂欢,这是一个怀疑的游戏世界,一切都不再具有权威性,而女作家的加入,意味着面对历史、话语等曾只属于男性的游戏,女性不再是旁观者或被动的附属,而成为了参与主体和决策者。第四章阐释在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及中国女作家恣意乖张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两国作者相似或不同的理想、责任与希望。拨开卑琐、冷漠、游戏的迷雾,就会发现隐藏其下的崇高、严肃的悖论式实质,女作家们始终承担着确立性别身份与主体意识的重任,以期在不完美的此岸构建起一座理想的“乌托邦”。第五章着重探讨女性小说在欲望书写和个人话语表达两个方面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误读与偏离。但这种误读并非出于接受者的无知和浅薄,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克里纳门”。结语论述了女作家们积极、创造性地接受美国黑色幽默等具有后现代性倾向的西方思潮所具有的先锋意义。从中国的文化思想层面深思,女作家先锋性的接受与创新为当时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力助推了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深意。(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晓燕[5](2019)在《30年代《中国小说史略》作为教本的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20年8月起,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称北京师范大学)、世界专门语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5月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中国小说史略》原本是鲁迅在这些学校任教时编写的讲义,是根据教学进度,陆续编写和印发的。鲁迅最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是每周二小时,一年讲完。根据史料,这门课他一直讲到1926年上学期为(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2期)

徐勇[6](2018)在《如何现代,怎样中国?——《当代短篇小说43篇》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新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选本编纂实践中,有一个选本十分关键,那就是李陀和冯骥才编选的《当代短篇小说43篇》。说它关键是因为,这一选本具有某种程度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它是此前的具有探索精神的小说的一次结集和集中亮相,此后吴亮等人编选的《新小说在1985年》(1986)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1985年小说在中国》(1986)等与此不无内在的关联。另外,这一选本的编辑出版,也与当时的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8年11期)

耿传明,张婧[7](2018)在《时空意识与1980年代中国小说的形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代的中国小说经历了深刻的形态变化,呈现出与既往小说迥乎不同的面貌,这除了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变化有关外,还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时空观特别是空间意识的改变。从伤痕、反思文学中人对外部空间怀有的亲和感、同一感,到先锋文学中主人公对外部空间的疏离感和陌生感的变化,可以看出作家通过对个人独有心理空间的营造来进行自我建构的努力:他们试图通过营造这种个人独有的私密心理空间来确证自己的存在感。空间意识的变化对此一时期文学的深刻影响突出表现为文学从纵向时间之轴上的前后对照到横向并置的普遍性空间的转换以及世界性、人类性、个人性主题在文学中的重新复活。先锋小说中时间意识的变化则突出表现为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同一性的历史时间被个人化、感觉化、瞬间化的多重内在体验时间所解构、替代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袁文卓[8](2018)在《西部精神·主体意识·人性话语——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创作趋向的一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呈现出与之前不同的美学特质,具体体现为西部精神的彰显、主体意识的回归以及人性话语的显现。这叁个维度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交融与互动。西部精神促成对自我主体性的弘扬和坚守,而主体意识的建立也离不开西部精神的滋养;人性话语则是在西部精神和主体意识基础之上生成的一种表达范式和话语逻辑。(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黄勇军,柳谦[9](2018)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小说的滥觞与发展钩沉》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它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从早期的电影本事中孕育产生。电影市场竞争激烈营销宣传的需要、电影报刊媒介的兴起、满足电影观众及读者的客观诉求等因素进一步促进了电影小说在20年代的演化发展。电影小说的出现对早期电影文学形式的进化,促进电影的宣传营销,满足观众、读者的审美需要,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梁梦荻,王雪松[10](2018)在《“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关系的再认识——读李松睿的《书写“我乡我土”》》一文中研究指出1940年代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代,战火造成国土的撕裂与分割,使得中国这一时期的文学呈现出区域性的多元化特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1940年代"文学的"地方性"特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李松睿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的《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正是关于1940年代"地方性"研究的一部颇具"含金量"的着作。该书既有对"地方(本文来源于《学术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年代中国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丑学"理论的引入,中国作家们掀起了审丑文学创作的热潮。90年代以来,作家们则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社会、现实、文化、人性等更为深广的空间,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芜、庞杂的局面。从演进轨迹来说,当代小说中的审丑出现了从90年代的"窄化"到新世纪的"泛化"的转变。从表现形态来看,90年代以来小说审丑溢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审丑范畴,而是出现了"泛审美""审恶",乃至走向极端的"嗜丑"形态。考察8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新变,不仅能够为感性学的现代发展拓宽研究路径,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动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代中国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赵树勤,杜娟.黑色幽默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J].励耘学刊.2019

[2].陈进武.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演变[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9

[3].唐萌遥.中国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从现代主义基因谈起[J].中国文艺家.2019

[4].杜娟.黑色幽默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19

[5].张晓燕.30年代《中国小说史略》作为教本的考证[J].青年文学家.2019

[6].徐勇.如何现代,怎样中国?——《当代短篇小说43篇》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新思潮[J].文艺争鸣.2018

[7].耿传明,张婧.时空意识与1980年代中国小说的形态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8

[8].袁文卓.西部精神·主体意识·人性话语——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创作趋向的一种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18

[9].黄勇军,柳谦.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小说的滥觞与发展钩沉[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0].梁梦荻,王雪松.“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关系的再认识——读李松睿的《书写“我乡我土”》[J].学术评论.2018

标签:;  ;  ;  

年代中国小说论文-赵树勤,杜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