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级吸能论文-刘阳训

逐级吸能论文-刘阳训

导读:本文包含了逐级吸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保险杠,分层吸能,逐级吸能,设计

逐级吸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训[1](2019)在《新型分层逐级吸能式保险杠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端的安全装置。文章介绍了汽车吸能式保险杠的主要类型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一种新型逐级吸能式保险杠设计,为汽车保险杠实现分层逐级吸能扩展思路。(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张勇,韦海菊[2](2017)在《基于逐级吸能原理的地铁B型车耐撞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逐级吸能原理,建立了地铁B型车的非线性大变形碰撞动力学有限元力学模型,应用LS-DYNA非线性大变形分析软件,对两列列车碰撞情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结构设计符合逐级吸能原理的要求,仅吸能装置和部分车体端部结构产生了塑性变形,客室结构区域纵向长度的最大变化值均小于其总长的1%,乘客的生存空间可以得到保障,且列车间不会发生爬车现象。(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7年08期)

崔崇桢[3](2010)在《逐级吸能梁耐撞性优化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安全性已成为人们购买汽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汽车前纵梁是正面碰撞时的主要吸能部件,其吸能特性对整车前碰撞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汽车正面碰撞时,前纵梁由于长度太短不能在有限的变形范围内吸收足够的能量,将会导致发动机及其附件侵入乘员舱,增加乘员的损伤风险;同时,太大的刚度会导致前纵梁在碰撞时弯曲变形,不能很好地吸收整车动能,从而造成乘员舱加速度较大和变形过大,不利于乘员保护。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反推设计的纵梁逐级吸能方法,即在纵梁内不同位置设置加强板,逐级参与碰撞吸能,使碰撞加速度曲线达到较理想的要求。根据该设计方法,设计了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和八边形的逐级吸能梁结构,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台车实验验证了四边形和八边形的逐级吸能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结合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方法,对四边形和八边形的逐级吸能梁耐撞性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筛选了四边形逐级吸能梁结构中对耐撞性影响较大的因子,结合拉丁方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方法建立了该逐级吸能梁的耐撞性方程,并利用数值优化算法对耐撞性方程进行了优化分析,找出了一组最优的设计组合。其次,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八边形逐级吸能结构耐撞性方程,并对其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一系列较优的设计组合。通过八边形逐级吸能梁准静态试验和台车碰撞试验,研究了八边形逐级吸能梁准静态和动态承载能力。将最优八边形逐级吸能梁设计方案用于车架和整车安全性改进,前碰撞试验结果表明八边形逐级吸能梁结构变形模式平稳,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有利于乘员保护。论文研究表明,四边形逐级吸能梁、八边形逐级吸能梁都具有较好的耐撞性,通过优化设计可以获得较优的设计方案,本文研究结果为汽车纵梁的耐撞性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0-03-05)

曹立波,崔崇桢,白中浩,丁海建[4](2010)在《八边形逐级吸能梁的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八边形截面逐级吸能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建立了八边形逐级吸能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台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制订并进行了一系列不同壁厚的八边形逐级吸能梁碰撞仿真,利用仿真结果建立八边形逐级吸能梁的耐撞性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遗传算法,以八边形逐级吸能梁壁厚为变量,对该吸能梁耐撞性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得一组耐撞性较好的八边形逐级吸能梁设计方案,并将优化方案用于车架耐撞性改进.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八边形逐级吸能结构变形吸能均匀,能够更好地达到碰撞安全性要求.(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魏启永[5](2008)在《基于反推设计理论的逐级吸能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客车由于具有经济、适用、小巧、灵活等特点,在国内有广阔的市场。然而,微型客车受整车尺寸限制,需要用尽量短的前部吸能结构来吸收碰撞能,从而达到满足正面碰撞法规实验的目的。通常,汽车前部的吸能结构主要为方形纵梁,碰撞时通过纵梁的褶皱变形来达到理想的吸能效果。然而,微型客车纵梁尺寸的改变会受到结构布置的限制,壁厚增加会导致纵梁产生褶皱变形困难,碰撞加速度峰值增加,整车质量增加。因此,对于要求缩短吸能长度的车型,仅仅采用改变纵梁结构尺寸及壁厚的方法难以达到好的效果,研究开发一种新的吸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推设计理论的逐级吸能方法。该方法按照造型及法规实验的要求反推微型客车前部吸能结构的长度,从而确定其理想的碰撞加速度范围。适当控制吸能梁壁厚,在吸能梁内部不同长度的合适位置上设置加强板,使其逐级参与吸能,从而达到控制加速度波形的目的。基于该逐级吸能方法,本文以国内某微型客车为研究对象,根据该车的纵梁尺寸设计了一个逐级吸能薄壁结构,并建立和验证了其有限元模型。通过运用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对验证后的逐级吸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耐撞性的优化研究,对吸能结构的壁厚、加强板的位置及焊点的间距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达到了较理想的吸能效果。将优化后的结构应用到整车中,并调整部分相关部件的刚度,使得碰撞过程中客车前部的变形量明显减少,并且保证了法规规定的乘员损伤值。论文研究表明:在汽车前碰撞安全性的改进设计中,本文提出的基于反推设计理论的逐级吸能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按照该方法设计的逐级吸能结构能够在较短的吸能长度内吸收掉车辆的碰撞能量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前碰撞安全性,有利于增大车内乘坐空间,提高乘坐舒适性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8-01-01)

魏启永,曹立波,崔崇桢,陆勇[6](2007)在《逐级吸能薄壁结构的耐撞性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微型客车前部吸能结构短、吸能空间有限的特点,提出了逐级吸能的方案,即通过在普通方形吸能薄壁结构内不同位置增设加强板,逐级参与吸能,从而控制整车的吸能过程和加速度波形。根据该方案,以某微型客车前纵梁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逐级吸能薄壁结构,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台车实验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吸能效果的灵敏度,选择部分灵敏度较高的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研究。通过优化壁厚、点焊间距、加强板距离前端的距离等参数有效地提高了该薄壁结构的耐撞性。研究表明,该结构与普通吸能梁相比,能够在较短的变形长度内达到均匀吸能的目的,从而能得到更好的吸能效果。(本文来源于《Infat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utomotive Traffic Safety》期刊2007-12-07)

逐级吸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逐级吸能原理,建立了地铁B型车的非线性大变形碰撞动力学有限元力学模型,应用LS-DYNA非线性大变形分析软件,对两列列车碰撞情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结构设计符合逐级吸能原理的要求,仅吸能装置和部分车体端部结构产生了塑性变形,客室结构区域纵向长度的最大变化值均小于其总长的1%,乘客的生存空间可以得到保障,且列车间不会发生爬车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逐级吸能论文参考文献

[1].刘阳训.新型分层逐级吸能式保险杠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张勇,韦海菊.基于逐级吸能原理的地铁B型车耐撞性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

[3].崔崇桢.逐级吸能梁耐撞性优化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0

[4].曹立波,崔崇桢,白中浩,丁海建.八边形逐级吸能梁的设计与优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5].魏启永.基于反推设计理论的逐级吸能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

[6].魏启永,曹立波,崔崇桢,陆勇.逐级吸能薄壁结构的耐撞性优化研究[C].InfatsProceedingsofThe5thInternationalForumofAutomotiveTrafficSafety.2007

标签:;  ;  ;  ;  

逐级吸能论文-刘阳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