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杂波电流驱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负磁剪切,低杂波,EAST,POINT
低杂波电流驱动论文文献综述
连辉[1](2019)在《EAST上低杂波驱动下的电流分布演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托卡马克中,弱、负磁剪切的等离子体运行模式是实现未来实验聚变堆的有力途径之一,这种高效模式的运行有助于形成中空的电流分布,建立内部输运垒,进而改善等离子体芯部的约束状态,实现长脉冲的有效运行。在实验中,通过对等离子体电流的优化控制,可以实现弱、负磁剪切的等离子体长脉冲运行,但是由于欧姆加热的伏秒数有限,其驱动的等离子体电流也有限,所以必须借助于外部的辅助加热系统来有效驱动等离子体电流,实现对电流的控制以达到高效的等离子体运行模式。外部辅助加热系统主要包括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 ection)、电子回旋加热(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ECRH)、离子回旋加热(Ic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以及低杂波电流驱动(Lower hybrid current drive,LHCD),其中低杂波电流驱动在各个装置上都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驱动方式之一。于是,研究低杂波驱动的等离子体电流并对其加以控制,是实现等离子体高约束运行模式的关键所在。在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上,通过低杂波系统驱动等离子体电流已经实现了L和H模的等离子体运行,证明了低杂波可以有效驱动非感应电流。但是低杂波驱动的电流沉积在什么位置以及在不同的参数下其有何变化,这些问题一直没有相应的诊断系统来实现对其有效的测量。2014年,POINT(POlarimeter-INTerferometer)偏振干涉仪系统在EAST上搭建成功,并于2015年实验中从原始的5道测量升级为11道水平测量,可以完成对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法拉第旋转角的同时测量,其中法拉第旋转角跟等离子体电流在小环方向产生的磁场有关,因此可以实现对等离子体电流的有效测量。POINT系统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而且满足在长脉冲以及多种加热方式下稳定测量,这些优点都使得POINT系统成为EAST上等离子体电流的有效测量工具。本文主要围绕POINT系统对等离子体电流的测量展开。首先介绍了偏振干涉仪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列举了EAST上POINT系统的测量数据,其次,结合系统的误差分析着重介绍了光路中的杂散光对法拉第旋转角测量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该误差项的物理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相应地在硬件上做了改进以及在数据处理中进行优化,通过两种方式结合提高了法拉第旋转角的测量精度。之后阐述了如何利用POINT测量数据约束EFIT平衡反演获得等离子体电流分布,并通过将动理学EFIT反演与POINT测量数据结合反演得到了更为可靠的等离子体电流分布。利用POINT数据与动理学EFIT反演结合得到的等离子体电流,研究了在不同参数下低杂波驱动的等离子体电流的沉积位置,并且开发了一种利用POINT实时测量数据来推断低杂波驱动的等离子体电流沉积位置的方法,为未来实现对等离子体电流分布的控制提供了参考。基于可靠的电流分布的测量及对低杂波驱动下电流分布演化的研究,在EAST长脉冲高参数放电中对电流分布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具有内部输运垒的各种长脉冲高参数放电中优化的电流分布和输运特征。在具有优化电流分布(平坦的电流分布,芯部q略大于1)的长脉冲稳态放电中,观察到了 1/1的撕裂膜和内扭曲模,这些磁扰动与电流输运的非线性耦合也许是维持平坦电流分布的可能原因。本文进一步基于POINT测量对GAM现象进行了物理实验研究,并在POINT测量的电子密度数据上看到了H模下GAM引起的密度涨落,验证了其极向模数为1的特征。本文的研究对电流分布的优化及改善约束,乃至未来实现对电流分布的实时控制提供了物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30)
竹锦霞,涂朴[2](2017)在《低杂波电流驱动下快电子慢化时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快电子轫致辐射测量系统并采用低杂波功率关断的方法,分析了相同等离子体密度下低杂波功率对快电子慢化时间的作用以及相同低杂波功率下等离子体密度对快电子慢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快电子的慢化时间与等离子体参数间有强依赖关系.一定等离子体密度下低杂波功率值越高,快电子慢化时间越长.一定低杂波功率下等离子体密度越高,快电子慢化时间越短.快电子慢化时间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竹锦霞[3](2016)在《托卡马克中低杂波电流驱动下高能电子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杂波电流驱动下,快电子和逃逸电子构成了非麦克斯韦电子分布的高能尾部.高能快电子由于低的碰撞频率可以有效的携带电流来实现非感应电流驱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快电子可以转化为高能逃逸电子,这将对装置第一壁材料造成损伤.利用快电子轫致辐射测量以及逃逸电子诊断系统研究了低杂波电流驱动下快电子分布和逃逸电子的产生,并分析了快电子转化为逃逸电子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陈少永,洪斌斌,杨文,唐昌建,张新军[4](2013)在《托卡马克中电子回旋波与低杂波协同电流驱动的负效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了电子回旋波与低杂波协同驱动的净增协同电流与波注入功率之间所呈现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当低杂波功率较低时,净增电流将随回旋波功率增大而减小甚至于变成负值,本文将此现象定义为双波驱动的负效应,并首次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物理研究。研究表明,回旋波引起低杂波功率沉积剖面峰化和捕获电子效应是导致负效应的两个主要原因。目前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双波驱动物理以及设计相关实验,并为相关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3年03期)
刘成岳,李国祥,陈美霞,舒双宝,吴斌[5](2013)在《EAST托卡马克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放电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杂波电流驱动是实现托卡马克稳态运行的主要手段。文章对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低杂波电流驱动进行了放电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低杂波驱动电流、波功率沉积、放电过程的伏秒消耗、等离子体电流、位置及等离子体电流剖面和位形演化,模拟结果对今后EAST开展长脉冲稳态放电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杨杰,李爱侠,马阳成,杨群,侍行剑[6](2013)在《EAST天线相位差对低杂波功率沉积和驱动电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EC和LSC耦合的程序研究了EAST天线不同的相位差△φ对功率谱的影响及对功率沉积位置和电流分布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随着△φ的增大,功率谱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当△φ>200°后功率沉积和电流密度分布由原先的向外层移动变为向内层移动;△φ=200°时形成一个离轴最远的驱动电流,△φ=120°、△φ=260°时分别得到电流强度最小和最大的驱动电流。因此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天线相位差△φ,实现对低杂波功率沉积和驱动电流剖面的控制。(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3年01期)
王艳辉[7](2012)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快电子径向扩散对低杂波驱动电流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不仅是驱动稳态托卡马克装置中无感应电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分布来有效的提高等离子体的约束。人们很难直接从低杂波电流驱动实验中得出快电子的径向扩散系数,而本文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以EAST装置为例研究了扩散系数与径向位置的关系对驱动电流及驱动效率的影响。文中给出了关于扩散系数的两种模型,一种是扩散系数与电子密度的关系,一种是扩散系数与安全因子的关系,通过与常数扩散系数下的驱动电流相比较,我们发现此时的驱动电流分布与驱动效率都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为了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低杂波驱动电流及有效的提高驱动效率,对扩散系数径向分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最后就环电压对驱动电流的影响也做了简单的讨论。(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2-12-15)
朱廷儒,赵小明,彭晓东,唐昌建[8](2012)在《低杂波电流驱动托卡马克运行参数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SD模型分析了粒子流和热流相空间中低杂波电流驱动托卡马克装置的运行参数空间,详细研究了边缘杂质辐射、边缘抽送气和芯部自举电流对托卡马克运行参数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缘区域高杂质辐射、中性气体送气和芯部等离子体自举电流都有利于改善托卡马克运行参数空间.(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李妙辉,丁伯江,孔二华,张磊,单家方[9](2011)在《EAST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数值模拟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波的射线轨迹程序C3PO和求解叁维Fokker-Planck方程程序LUKE的基本计算过程及其物理机制。该程序采用的是反弹平均方法,考虑了相对论效应和捕获粒子效应。利用此程序模拟并分析了EAST偏滤器位形下等离子体电流对低杂波传播以及驱动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低杂波射线轨迹在极向的旋转加快,功率沉积位置内移,驱动效率变大。此外,还发现当波束在上平面边界反射回来向等离子体中心传播时,平行折射率有较大的上移。考虑快电子的径向扩散后,驱动电流分布变宽。横越边界的损失以及一部分快电子因扩散到碰撞增强的区域而迅速慢化导致驱动效率下降。当扩散系数为1.5m2?s?1时,驱动电流的模拟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1年04期)
段文学,吴斌[10](2010)在《低杂波电流驱动中径向扩散效应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改进后的程序详细计算了不同径向扩散系数对低杂波电流驱动剖面分布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考虑径向扩散效应后,驱动电流分布变平展宽,电流驱动的分布随着扩散系数的增大逐渐向外层移动,由局域性分布演化成非局域性分布;驱动电流的大小和效率随着扩散系数的增大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低杂波电流驱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快电子轫致辐射测量系统并采用低杂波功率关断的方法,分析了相同等离子体密度下低杂波功率对快电子慢化时间的作用以及相同低杂波功率下等离子体密度对快电子慢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快电子的慢化时间与等离子体参数间有强依赖关系.一定等离子体密度下低杂波功率值越高,快电子慢化时间越长.一定低杂波功率下等离子体密度越高,快电子慢化时间越短.快电子慢化时间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杂波电流驱动论文参考文献
[1].连辉.EAST上低杂波驱动下的电流分布演化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竹锦霞,涂朴.低杂波电流驱动下快电子慢化时间的实验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竹锦霞.托卡马克中低杂波电流驱动下高能电子行为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
[4].陈少永,洪斌斌,杨文,唐昌建,张新军.托卡马克中电子回旋波与低杂波协同电流驱动的负效应机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3
[5].刘成岳,李国祥,陈美霞,舒双宝,吴斌.EAST托卡马克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放电模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杨杰,李爱侠,马阳成,杨群,侍行剑.EAST天线相位差对低杂波功率沉积和驱动电流的影响[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3
[7].王艳辉.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快电子径向扩散对低杂波驱动电流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
[8].朱廷儒,赵小明,彭晓东,唐昌建.低杂波电流驱动托卡马克运行参数空间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李妙辉,丁伯江,孔二华,张磊,单家方.EAST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数值模拟及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1
[10].段文学,吴斌.低杂波电流驱动中径向扩散效应的数值模拟[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