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始红松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始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混交度,二元分布
原始红松林论文文献综述
毛沂新,张慧东,王睿照,颜廷武,魏文俊[1](2019)在《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持森林结构多样性通常被认为是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为对象,运用相邻木空间关系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探究顶极群落内部主要优势乔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顶极群落为借鉴,为低质量次生林改造和人工纯林结构优化经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林分的径级分布呈倒"J"形,林下更新良好,同时保持一定比例的大径木存在;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7,整体呈随机分布状态,混交度平均值为0.82,混交度强;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反映出林分整体处于中庸状态.林分中不同优势度在极强混交维度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反映出处于中下层绝对劣势的小径级被压木和主林层的绝对优势木在不同垂直空间上的优化分布与利用.林分中各优势树种的分布也随机镶嵌于总体的随机格局之中.(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一臣,张鑫,张君卿[2](2019)在《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稀释平板法与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4种林型不同土层之间的土壤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总菌数变化范围在1.60亿~6.29亿cfu/g之间,且细菌含量的变化差异性最大;各林型间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ECO微平板在恒温条件下培养的24 h内,其平均颜色变化率呈现出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的一致性规律,直至168 h上升速度趋于平缓。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各类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相同土层不同林型间的差异显着(P<0.05);各林型土壤微生物均对氨基酸类碳源产生了较强的代谢能力,更加验证了红松的喜铵特性;由主成分分析(PCA)可知,各林型表层和下层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显着的差异,与AWCD值和各类多样性指数所得结论一致。(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张秀月,付岩梅,刘楠,冯富娟[3](2019)在《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氮矿化特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氮矿化是氮素生物地理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表征着土壤的供氮潜力,其变化过程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从小兴安岭典型的原始红松林及其退化形成的次生阔叶林样地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好气室内培养法,研究在不同培养温度(4℃、12℃、20℃、28℃和36℃)和湿度(20%、40%、60%、80%和100%饱和持水量,WHC)下,2种林地土壤氮转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始红松林相比,次生阔叶林表层土(0—20 cm)的有机质、全碳、全氮、硝态氮、碳/氮比、全磷、速效磷、速效钾、pH值均显着升高,铵态氮显着降低(P<0.05)。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表层土壤的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均显着低于次生阔叶林,但净氨化速率的变化则相反;培养温度和湿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土壤氮转化速率影响显着(P<0.001)。原始红松林和次生阔叶林净矿化速率对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最适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8℃—36℃和60%(WHC)。原始红松林土壤氮矿化温度敏感性指数(Q_(10))显着高于次生阔叶林(P<0.05),均值分别为2.08和1.80,Q_(10)与基质质量指数(A)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吕铁成[4](2019)在《小兴安岭地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下灌木层静态持水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小兴安岭地区四种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原始阔叶红松林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始阔叶红松林各林型灌木层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0.96t·hm-2~6.54t·hm-2,其中,蒙古栎红松林凭借灌木层生物量大的优势,最大持水量在四种林型中最高,比云冷杉红松林最大持水量高581%,同时还表现出灌木叶的持水能力大于灌木枝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0期)
张秀月[5](2019)在《原始红松林皆伐后凋落物分解特征变化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原始红松林以及皆伐后演替的次生阔叶林为对象,对两者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化学元素释放动态以及凋落袋下层0-5cm 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探究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解析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2林型凋落物的初始化学组分差异显着(p<0.05),除全氮、全磷、全钾、全镁外,原始红松林其余指标均显着高于次生阔叶林(p<0.05);原始红松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显着高于次生阔叶林(p<0.05);凋落物中全碳、全钾均表现为直接释放,其他元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经过365d分解,除全磷、全钾,原始红松林凋落物包括全碳在内的其他元素指标均显着低于次生阔叶林(p<0.05),说明原始红松凋落物物质循环速度更高;凋落物年分解速率与初始化学组分全氮、全钙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全碳、木质素、碳/氮、木质素/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2)凋落物分解0d,原始红松林土壤全氮含量显着高于次生阔叶林(p<0.05),而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反之;经过365d分解后,2林型土壤全氮均显着上升(p<0.05),速效磷、速效钾显着性变化不一致;伴随凋落物分解过程,2林型TN均呈“W”变化规律,原始红松林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变化规律不一致;土壤理化性质(温度和含水量)和凋落物底质量(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木质素)均是解释土壤养分变化的主要原因。(3)原始红松林和次生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总脂肪酸含量及各组成类群的含量的最大值多在275d;NMDS分析显示,凋落物分解0d和365d,原始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明显分异性;真菌对分解变化的响应程度均为最低;林型和分解时间二者交互作用对真菌、G-、放线菌、AMF、原生动物、总PLFA生物量影响显着(p<0.05);土壤环境因子中土壤温度、pH、容重是解释土壤各类群PLFA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子。(4)VPA分析表明,凋落物底物质量对于凋落物分解影响最大,其次,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环境因子。基于SEM分析表明,森林类型通过间接引起凋落物底物质量、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变来间接影响凋落物分解。其中,凋落物底物质量(碳/氮和木质素)对凋落物分解不仅有直接负向影响,还能通过间接影响微生物群落对凋落物分解产生重要影响,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子;细菌和真菌的生物量变化相对于其它功能团对引起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变化更为重要;土壤环境因子(含水量和全氮)对凋落物分解也有尤为重要,不仅对凋落物有最直接影响,还能通过间接影响微生物群落、凋落物底物影响其分解。(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程春香[6](2018)在《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红松结实气候敏感性及其种子年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林分较为稳定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作为研究地点,分析近16年的红松结实动态,研究红松(Pinus koraiensis)结实的气候敏感性及其种子年机制。首先按资源限制理论分析了红松结实的资源限制性,再根据资源匹配(气候假说)理论和Nicholls关于产量研究的建议将红松种子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利用红松气候产量与前3年的气象数据进行气候影响分析,并且结合前期的物候观测,找出了红松结实的气候敏感阶段及其敏感的气象指标。结果显示:1)红松当年种子产量与去年和前年产量和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呈指数关系,表明了红松结实中资源限制机制的存在。并且资源限制可能是球果成熟对同年其它生殖发育的单向自我营养限制关系。2)去年与前年6月平均气温的差值(△T_6)对当年红松种子产量具有很好的预测性。3)花原基形成期是红松结实最为关键的气候敏感期,红松气候产量与此阶段气温和日照呈极显着负相关,与降水呈极显着正相关。4)部分年份异常高温已经超出了花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范围,导致了红松产量的下降。5)红松结实在生殖发育期内不同阶段都对气候变化表现敏感,红松种子年现象受到了资源限制机制和资源匹配机制的共同作用。本研究结果预示了温度升高,尤其是在气温升高过快的地区,红松结实对气候变暖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并可能成为未来红松天然更新的重要瓶颈。(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期刊2018-10-24)
刘明慧,孙雪,于文杰,秦立武,冯富娟[7](2018)在《长白山不同海拔原始红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生长季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长白山原始红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易氧化碳(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EOC)的含量随海拔变化的垂直地带性规律、生长季动态及差异机制。【方法】以长白山海拔699~1 177 m的原始红松阔叶林为对象,以100 m为间隔选择原始红松林,同一海拔设置3块重复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选取10个随机观察样方(15 cm×15 cm)。分析0~20 cm表层土中土壤3种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随海拔及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结果】原始红松林土壤DOC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大,EOC含量除在1 177 m处较低外,在海拔699~1 044 m间整体上呈现出高海拔处大于低海拔的趋势;MBC含量仅在5、6月表现为低海拔处大于高海拔,其他月份也呈现出与EOC相同的规律。3种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比例分别在0.10%~1.45%、0.08%~2.18%和5.20%~69.18%之间,随海拔变化规律与其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在5—10月的生长季内,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占TOC比例在月份间差异显着(P<0.05)。土壤DO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9月,MBC含量在6月和9月较高,EOC含量的最高值则出现在5月和6月。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p H、含水率、容重的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且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最强(r=0.835)。【结论】处于海拔699~818 m间原始红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更高,土壤碳汇功能更强。土壤碳素的积累主要发生在5、7、8、10月,此期TOC分解速度较慢,土壤碳汇功能更强。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中N、P、K动态变化的敏感性指标。(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建宇,王庆贵,闫国永,姜思领,刘博奇[8](2017)在《原始云冷杉、红松林树木生长对氮沉降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野外控制试验,设置4个梯度的施氮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加氮)、低氮(T_L,5 g/(m~2·a))、中氮(T_M,10 g/(m~2·a))、高氮(T_H,15 g/(m~2·a)),研究云冷杉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径生长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枫桦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出现了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臭冷杉和红松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其中臭冷杉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现象甚至死亡;花楷槭则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响应,可能与该树种对不同梯度氮添加的响应机制不同有关。同时还发现,各处理、各树种的胸径大小与径生长量存在相关性,可能与树种年龄及其所处的生态位相关。研究表明,氮沉降改变树木生长速率和死亡率,可能影响地上生态系统碳库和整个生态系统碳循环。(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孙雪,韩冬雪,刘岩,冯富娟,隋心[9](2017)在《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及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对生长季动态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原始红松林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土壤理化性质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差异机制,探讨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征对气象因子季节动态的响应。【方法】以小兴安岭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5年5—10月生长季内采集0~10 cm和≥10~20 cm的表层土壤样品。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常规测定方法测定红松林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指标。【结果】(1)研究样地的多项土壤理化指标在月份间差异显着。(2)在整个生长季内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培养168 h以后,AWCD增加幅度逐渐减弱;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在月份间差异显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6月显着高于其他月份(P<0.05)。(3)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水化合物类碳源是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优势碳源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可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大致分为3簇,即5—6月、7月、8—10月;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变化对季节最为敏感。(4)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与速效磷、速效钾、含水量和有效氮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分类变异分析发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是引起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子,其中含水量、速效磷的解释度分别为12.76%和30.71%。【结论】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功能碳代谢特征具有显着的生长季动态变化,月降水总量变化的影响最为重要。(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孙雪[10](2017)在《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的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相毗邻的原始红松林及退化演替后的次生阔叶林大样地内进行,以0-10 cm和10-20 cm表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理化指标中速效钾、pH、速效磷、含水量、硝态氮和全磷在林型之间差异显着。原始红松林土壤中速效钾和pH的值高于次生阔叶生林,而速效磷、含水量、硝态氮和全磷的值则低于次生阔叶生林。2)原始红松林下土壤含水量、速效钾、碱解氮和土壤温度在月份间差异显着。在整个生长季内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在月份间差异显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6月显着高于其它月份。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水类碳源是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优势碳源类型;通过PCA聚类分析可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大致分为3簇:5-6月、7月、8-10月;土壤微生物对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利用对季节变化最为敏感。土壤理化中含水量、速效磷是引起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原始红松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碳代谢特征具有显着的生长季动态变化;月降水总量的变化的影响最为重要。3)次生阔叶林下速效磷、碱解氮、全磷、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在月份间均差异极显着。在整个生长季内AWCD值和McIntosh指数在月份间差异显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6月显着高于其它月份。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源是次生阔叶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优势碳源类型;通过PCA聚类分析可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大致分为2簇:5-6月、7月-10月;土壤微生物对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利用对季节变化最为敏感。土壤理化中含水量、速效磷和碱解氮是引起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次生阔叶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碳代谢特征具有显着的生长季动态变化;月降水总量的变化的影响最为重要。4)土壤微生物群落的AWCD值、多样性指数以及对各类碳源的综合利用强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原始红松林显着高于次生阔叶生林。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水类碳源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碳源类型。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是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源利用上发生变化的敏感碳源。5)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氨氧化微生物的amoA基因丰度的高低变化在不同月份有所差异。其中,AOA的amoA基因丰度在5、6和10月为原始红松林显着低于次生阔叶林,8月和9月反之(P<0.05)。AOB的amoA基因丰度在5月和8月为原始红松林显着高于次生阔叶林,7、9和10月反之(P<0.05)。两种林型AOA和AOB的amoA基因丰度在5月-10月均呈倒“N”字型的变化格局,最高值都出现在7月,最低值多出现在9或10月,且月份间差异极显着。在整个生长季中,原始红松林和次生阔叶林土壤中AOA的amoA基因丰度显着高于AOB的amoA基因丰度(AOA/AOB>1),且相差1-2个数量级,AOA/AOB在5、6和10月表现为原始红松林显着低于次生阔叶林,7月反之(P<0.05)。土壤温度、速效磷、含水量和硝态氮是影响氨氧化微生物amoA基因丰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原始红松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稀释平板法与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4种林型不同土层之间的土壤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总菌数变化范围在1.60亿~6.29亿cfu/g之间,且细菌含量的变化差异性最大;各林型间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ECO微平板在恒温条件下培养的24 h内,其平均颜色变化率呈现出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的一致性规律,直至168 h上升速度趋于平缓。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各类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相同土层不同林型间的差异显着(P<0.05);各林型土壤微生物均对氨基酸类碳源产生了较强的代谢能力,更加验证了红松的喜铵特性;由主成分分析(PCA)可知,各林型表层和下层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显着的差异,与AWCD值和各类多样性指数所得结论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始红松林论文参考文献
[1].毛沂新,张慧东,王睿照,颜廷武,魏文俊.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赵一臣,张鑫,张君卿.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9
[3].张秀月,付岩梅,刘楠,冯富娟.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氮矿化特征变化[J].生态学报.2019
[4].吕铁成.小兴安岭地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下灌木层静态持水能力分析[J].吉林农业.2019
[5].张秀月.原始红松林皆伐后凋落物分解特征变化的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9
[6].程春香.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红松结实气候敏感性及其种子年机制探讨[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018
[7].刘明慧,孙雪,于文杰,秦立武,冯富娟.长白山不同海拔原始红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生长季动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王建宇,王庆贵,闫国永,姜思领,刘博奇.原始云冷杉、红松林树木生长对氮沉降的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
[9].孙雪,韩冬雪,刘岩,冯富娟,隋心.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及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对生长季动态的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孙雪.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变化[D].东北林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