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逻辑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兴交叉学科,新型法律逻辑,法律方法论,法律推理
法律逻辑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钊[1](2019)在《法律逻辑及法律方法的拓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持人语:尽管法治已经被当成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但至今依然有很多人对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存在疑虑。出现这种现象有多重原因,但与不重视逻辑以及在逻辑上至今没有证成法治,或者说没有完成法治理论体系的建构有很大的关联。我们发现,虽然我国的政治家、法学家不断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但却从(本文来源于《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陈金钊[2](2018)在《主持人语:法律逻辑与法律方法研究的本土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依法办事的思维模式盛行,一些人认为只要加强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法治就能顺利实现。然而,法治的实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简单的依法办事会导致对法律的机械使用、误解、曲解等现象,出现有法不会用的现象。这意味着"以简约的法律规则和程序调整复杂社会"的法律逻辑思维模式,难以适应当今法治中国建设。这就需要建构新法律逻辑,对法治实践经验进行逻辑层面的概括,从而使这些经验转化为法律调整的智慧与方法,实现法律逻辑(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徐科琼[3](2016)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二倍工资问题探究——以法律逻辑为主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关系延续,但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否应支付二倍工资是有争议的问题,法论的不同或者缺乏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是重要原因。运用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进行实质推理难获共识。在透彻分析期限条款法律意义和期限立法外延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综观《劳动合同法》文本的相关条款,找出可供进行形式推理的中间环节,主要运用法律逻辑方法进行推理,期能消弭有关二倍工资责任构成的理解分歧,以便增进法律的统一适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期刊2016年13期)
熊明辉[4](2011)在《法律逻辑方法与司法公正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司法公正是法律公正的叁种子类型之一,它包含公平、正义两个层面,但公平并不等同于平等,而是衡平之意。"司法公正"成为2011年"两会"的关键词,源于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刑事冤案,而造成这些冤案的根源就在于司法不公正。要做到司法公正,就必须凭借司法理性。法律论证是通向司法理性的桥梁,法律逻辑方法是通过这种桥梁的基本交通工具。法律逻辑是建立在非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法律论证分析与评价框架,而不是建立在传统意义的逻辑框架之上。这种法律论证框架是司法公正实现的基本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马玉波[5](2010)在《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模式是法律逻辑在逻辑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上位概念。思维模式的选择是法律逻辑能否得到运用、能否得到准确运用、得到如何准确运用的基础。在刑法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确定资源导向式的思维模式是既有案例材料得到充分透彻分析和案例问题得到解决暨行为人行为性质得到准确定位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聂文龙[6](2006)在《法律逻辑中的内涵逻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形式法律逻辑中超内涵逻辑的必要性,提出一个超内涵逻辑框架,即HIRBL逻辑,建立了HIRBL的证明论和模型论语义。(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6-07-01)
法律逻辑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依法办事的思维模式盛行,一些人认为只要加强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法治就能顺利实现。然而,法治的实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简单的依法办事会导致对法律的机械使用、误解、曲解等现象,出现有法不会用的现象。这意味着"以简约的法律规则和程序调整复杂社会"的法律逻辑思维模式,难以适应当今法治中国建设。这就需要建构新法律逻辑,对法治实践经验进行逻辑层面的概括,从而使这些经验转化为法律调整的智慧与方法,实现法律逻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逻辑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金钊.法律逻辑及法律方法的拓展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9
[2].陈金钊.主持人语:法律逻辑与法律方法研究的本土化[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徐科琼.劳动合同期满后二倍工资问题探究——以法律逻辑为主要方法[J].中国劳动.2016
[4].熊明辉.法律逻辑方法与司法公正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
[6].聂文龙.法律逻辑中的内涵逻辑方法[C].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